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蓬勃兴起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正在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也容易导致人工智能沉迷问题。这不仅是个体层面的问题,更涉及人的思维自由、行为自由、人的主体地位等更深层次的问题。当前在防范方面还存在着对象范围过窄、监管方法不当、防沉迷领域局限以及防范义务不明确且手段单一等问题。应当从法律层面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沉迷问题进行规制,明确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者的防沉迷义务,转变监管方法,加大监管力度,建立生成式人工智能沉迷防范体系,发挥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确保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使用符合人类整体利益。  相似文献   

2.
《行政论坛》2021,(6):78-86
随着新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的崛起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公共部门管理领域,人工智能不仅改善了政府治理要素和政府治理结构,而且降低了政府治理成本和提升了政府治理效能,对于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革命性意义,但是人工智能也给政府治理带来一些问题,对已"格式化"的治理技术、行政伦理、科层法治和社会安全构成严峻的挑战,因此我们需要从"科技挑战"和"人文回应"两个断面与四个角度来正确理解和认真对待人工智能时代的政府治理。人工智能时代的政府治理,在治理技术方面,面临工具魅惑和算法魅惑,需要进行理性回应;在行政伦理方面,面临人性冲突和道德冲突,需要进行价值回应;在科层法治方面,面临关系失范和行为失范,需要进行规制回应;在社会安全方面,面临生产异化和生活异化,需要进行责任回应。总之,完美释放"人工智能+政府治理"的效能,需要在科技应用与人文关怀之间寻求平衡并作出有效回应。  相似文献   

3.
赵龙 《理论导刊》2023,(5):88-95
人的主体性是人之为人的根本特质,是人类区别于其他一切存在的典型特征。伴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以其内在的学习模拟人类思维和行为的强大智能性,使人的主体性面临严峻挑战。受人的本质属性的消弭、人类社会交往虚拟化、人工智能赋权的冲击、资本逻辑与技术理性的联姻传统以及人工智能自在的风险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人的主体性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人工智能作为人类智慧的产物,理所应当造福人类,应从社会、国家、学术、个人和产研层面协同发力,扬弃纯粹的技术批判和抽象的哲学思辨进路,多措并举切实加强对人工智能发展的规制和引导,积极探索消解人工智能时代人的主体性危机的正确路径,促进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法治政府评价旨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体现评价的工具理性。本文将政府绩效评价的理念方法导入法治政府建设评价中,衍生出法治政府绩效评价这一新的概念范畴。法治政府绩效评价强化评价的价值理性,体现结果导向与满意度导向,追求法治的公信力,或者说有公信力的执行力。为实现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的目标,体制内部自上而下的评价应定位为绩效导向的目标考评,同时引入社会评议,推进评价实施权的外部化;在体制外部,应培育独立第三方评价主体。服务于评价的目标及功能定位,指标体系被视为评价的核心问题,决定评价的科学性。作为层次分析法特例,利用专家咨询调查,构建集客观指标评价、专家评议、公众满意度测量于一体,包括制度建设、过程保障、目标实现、法治成本和结果满意等5项一级指标、14项二级指标及41项三级指标的法治政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可检验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单一依靠政府治理群体性事件存在严重缺陷,群体性事件的善治要在政府与公民社会良性互动中实现。非政府组织参与群体性事件治理可以发挥其信息收集与传递、构筑沟通和对话平台、社会服务和社会监督、宣传和教育等功能。同时,非政府组织应坚持沟通合作、独立自主、依法和有序参与等原则,在参与过程中应勇于担当责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努力提升社会公信力,树立长远目标。非政府组织参与群体性事件治理,对各层级政府、非政府组织自身以及利益受损群体具有重要意义,是维护政治稳定、增进社会和谐有生力量。  相似文献   

6.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归属政经法一体化改革范畴,是全面深化改革在"十三五"规划中的重要举措,关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政府监管制度改革和创新成为其中枢要和关键:促进民生改善和经济繁荣的政府简政放权是其核心动力,统一法治的市场经济活力和多元化的企业创新力是其重要动力,公众和社会智力的民主参与是其关键动力。简化政府社会管理机制、增强政府合作开放治理能力以及激发社会的人才与知识供给服务,是国家治理现代化中政府监管制度创新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7.
首先,"社会管理"在各个国家有不同的表述,比如说在欧盟,很少用"管理",而一般用其他的词,比如"良政"。但是无论是用哪个词语,意思都是差不多的,原则都是一致的,主要是关于"法治",关于"透明"。人们应当知道政府在做什么事情,  相似文献   

8.
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公务员考核仍存在不少问题。本文立足规范研究,结合实证分析,从政治、法律、管理的多维视角出发,就进一步完善公务员考核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是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针对政务服务平台投入大、使用率不高的现象,分析影响用户使用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的因素,并根据信息系统成功模型,基于用户体验角度从系统质量、信息质量和服务质量构建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评价指标,选取京、沪、苏、浙共60个政务服务平台为测试对象查找出了存在的问题:系统质量稳定性不够、信息质量服务模式陈旧、服务质量重形式轻实用等。分析出以下几点原因:一是平台建设由企业主导,系统测评维护不到位;二是信息整合力量薄弱,缺乏信息基础建设和精准设计;三是服务提供避重就轻,评价反馈作用机制不完善。为切实推进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高质量发展,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强化组织架构建设,加强系统监测和平台运维能力;二是做好“地基”建设,围绕用户需求构筑现代信息服务内容;三是重构平台绩效评估与反馈过程,提升平台服务效能。  相似文献   

10.
官僚制理论是传统公共行政学的两大理论基础之一.近几十年,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各国的政府改革运动也在不断进行,改革的焦点集中在传统的官僚制结构和政府运行方式上,并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政府改革与治理理念.《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一书首次系统总结和评价了席卷全球的政府改革运动.作者盖伊·彼得斯基于自身的认识将各国的政府改革与治理模式概括为市场式政府、参与式政府、弹性化政府和解制型政府四大类,并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归纳了各种治理模式的创新和挑战.这些研究成果对我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治理模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王通 《理论导刊》2018,(11):20-26
合作治理是政府与社会组织进行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的良好关系形态,实现合作治理需要以政府认同社会组织主体地位和合作治理系统的建立与维护为前提。合作与信任具有同构性,信任机制可以解读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治理的双阶逻辑。从起点信任和过程信任等不同信任阶段看,政府对社会组织低度信任的刻板印象在于政府制度供给能力的不足。这就要求政府必须实施制度供给侧改革,实现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和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法治政府的构建是我国政府权力运作方式的重大变革。法治政府的构建应当建立在完备法律体系基础之上,行政权力也应在法律规范之内运行。从这个意义上讲,法治政府的构建过程是法治化的过程,法治政府的权力运作过程也是法治化的过程。法治是廉洁的保证,是善治的前提。因此,法治政府的取向应当是使政府实现廉洁,走向善治。  相似文献   

13.
陈炳辉  王菁 《行政论坛》2010,17(3):8-13
现有的治理理论和网络治理模式虽然为城市社区治理模式提供了发展的方向,但是它们没有为我国行政主导型的社区模式发展成合作网络治理提供具体的实施途径。新公共管理中“政府再造”的原则、战略与工具则为“社区再造”提供了进一步改革的原则与指南,即获得授权的社区、居民驱使的社区、协作型社区、企业型社区与竞争型社区。这五项原则不仅得到了公共物品、集体行动、公民参与和新公共管理的理论支持,而且在我国城市社区的发展中具有经验典范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费军 《行政论坛》2009,16(5):F0003-F0003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加快了建设法治政府的步伐.继2004年颁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后,国务院又于2008年颁布了<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这表明依法行政的工作重点正在下沉,基层政府依法行政越来越受到中央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十八届四中全会,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在这样的大形势、大背景之下,谁也不敢公然对抗法律,谁也不敢公然拒绝法律,谁也不敢公然漠视法律。但是,不要忘了这样的事实:新中国是从封建社会走过来的,是一个"权力情结"很重的国家。据《半月谈》第23期报道:以往,县乡基层政府不管是推进经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还是应对群众诉求,不少政府官员都习惯靠行  相似文献   

16.
三一论是基督教的核心教义与思想之一。清初索隐派传教士马若瑟对三一论的理解,与明末以来有关基督教三一论的论述保持一致,均使用了奥古斯丁三一论传统。但与之前耶稣会士不同的是,马若瑟除了尝试使用三一论思想来重新诠释儒家经典之外,尤其关注道家经典。马若瑟还以西方基督教三一论来对宋明理学的核心概念进行批判与改造。在翻译与诠释之时,马若瑟注重进行中西经典互证,从而在恢复经典原义的基础上尝试新的诠释。马若瑟索隐式的解经方式可被视作基督教本土化的一种方式,有助于汉语基督教神学之构建。  相似文献   

17.
信息时代的到来为政府提供了新的行政生态,促生了新的改革需要和动力,也预示新的改革方向。P.登力维等在《数字时代的治理》中对此做出了精辟的阐释。数字时代治理(Digital-Era Governance)的核心理念体现为重新整合、基于需求的整体主义以及数字化变革等;它是技术理性观、整体人权利观双重变奏之产物;是行政过程内在的管理特性与政治特性交互影响的结晶。就其本质而言,数字时代治理是从信息技术的角度对“整体性政府”理念的再阐释。为了深刻理解数字时代的治理,需要以行政改革的复合视角(包括观念与伦理、体制与流程、结构与功能、技术与制度、政策与机制视角)为标杆,对其制度化方案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18.
《论犹太人问题》是马克思对人权问题的第一次系统论述,初步形成了自己历史唯物主义基础的人权观。在《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认为政治解放并不能使犹太人获得真正的解放,实现真正人的解放必须超越政治解放的狭隘性。马克思在对政治解放和人的解放的论述中阐述了其在人权问题上的基本认识:政治解放带来了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人和公民的分离和二重化,这种分离又导致了人权与公民权的二元化,人权是国家和社会的二重化导致人的异化的产物,要实现普遍人权,就需要超越政治解放的局限性,国家回归社会,公民权返回人权,实现人的解放。马克思的这一科学论断指明了无产阶级解放与人的解放的方向,对当前我们认识人权问题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湖南法治政府:思想源流、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湘法律文化源远流长,具有经世济民的时代精神、心忧天下的家国情怀、敢为人先的创造意识以及服务大众的民本思想。湖南法治政府建设在传承湖湘丰富法律资源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模式,以政府为主导,以程序为重点,以政治家与法学家的结合为方法,以阳光政府为价值追求,创立了法治政府建设的“湖南模式”,并在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的制定、执法程序、行政公开、责任追究等制度建设方面推陈出新,使湖南法治政府建设走在了全国的前沿。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以“异化”为“方法论自觉”,探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异化劳动的实然,创设了异化劳动的系统性话语空间。西方传统思想关于“人是什么”的追问、德国古典哲学中“异化”理论与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中“财富本质”的邂逅、矛盾重重的资本主义社会如何达成“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三个方面构成了异化劳动理论的出场语境。异化劳动的四重表现样态、产生的深层次机理与扬弃异化劳动的路径三个维度,是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理论内涵布展的完整性阐发。多维审思异化劳动理论,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有着深刻的现实启新:辩证看待坚持依靠人民与为了人民相统一的政治立场;客观思量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坚持党的领导相统一的政治举措;理性考量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相统一的政治信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