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宇新 《党建》2023,(4):67-69
<正>巍巍太行,莽莽吕梁。山西自古表里山河,地势险要。“长城大漠作后殿,提携捧负依陕甘。更有人和胜天时,地利攻守相攸关。”全民族抗战时期,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关头,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和太行、吕梁儿女一道,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首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史诗,取得了彪炳史册、光耀千秋的光辉业绩,培育铸就了伟大的太行(吕梁)精神。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强调“:山西也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地方,是八路军总部所在地,是抗日战争主战场之一,建立了晋绥、晋察冀、  相似文献   

2.
艰苦奋斗、顾全大局、协作克艰、无私奉献、自强不息、勇于创新是吕梁精神的基本内涵。吕梁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积淀以及红色革命文化背景是吕梁精神形成的基础,使得吕梁精神表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具体而言,吕梁精神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用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浇灌而成的,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吕梁精神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继承、传播和发扬吕梁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吕梁的发展谱写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3.
吕梁故事     
<正>关于山西官场的一句话流传甚广——在晋南做官是和人斗,在吕梁做官是和钱斗。一名吕梁当地人士告诉廉政瞭望记者,聂春玉与杜善学,这两名来自晋南的官员一前一后来到吕梁,其实"既在和钱斗,也在和人斗"。  相似文献   

4.
<正>巍巍太行,莽莽吕梁。山西自古表里山河,地势险要。“长城大漠作后殿,提携捧负依陕甘。更有人和胜天时,地利攻守相攸关。”全民族抗战时期,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关头,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和太行、吕梁儿女一道,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首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史诗,取得了彪炳史册、光耀千秋的光辉业绩,  相似文献   

5.
吕梁故事     
龙在宇 《廉政瞭望》2014,(19):24-26
关于山西官场的一句话流传甚广——在晋南做官是和人斗,在吕梁做官是和钱斗。一名吕梁当地人士告诉廉政瞭望记者,聂春玉与杜善学,这两名来自晋南的官员一前一后来到吕梁,其实“既在和钱斗,也在和人斗”。  相似文献   

6.
吕梁是山西著名的革命老区,到处留下了革命领袖和老革命家战斗的足迹。1947年,当国民党23万大军同网陕北、进犯延安之际,习仲勋根据党中央、毛泽东的战略部署,率部进驻吕梁,出色地完成了统筹后方、支援前线的任务,为保卫党中央、保卫陕甘宁、解放全中国,  相似文献   

7.
正山西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产生过重要影响,战争年代,锻造了"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建设年代,成长了"大寨精神";改革开放年代,培育了"右玉精神",成为共产党人精神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环,为三晋儿女带来骄傲与荣光。太行精神和吕梁精神孕育于伟大的抗日战争年代,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浇灌而成的,是老区人民用奉献和牺牲凝结而成的在日本帝国主义全面发动侵华战争,使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生死关头,中  相似文献   

8.
用“心”耕耘——记吕梁地纪委宣教室主任王月明□本刊记者杨万福王淑英王月明同志从1987年担任吕梁地区纪委宣教室主任以来,以无私奉献的精神,献身纪检监察宣传教育工作,受到了上级纪委、监委的肯定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好评。上任伊始,不少人认为宣教工作无关紧要,...  相似文献   

9.
郭艳芳 《党史文汇》2022,(10):45-49
<正>吕梁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在革命战争年代留存的革命旧址、遗址,如同一座座丰碑屹立在这片英雄土地上,诉说着吕梁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对党忠诚、无私奉献、敢于斗争的光辉历程。在新征程上,我们要用心用情用力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使其焕发更加璀璨的时代光芒。  相似文献   

10.
截至2008年10月底,山西吕梁的财政收入达到151.84亿元,跃居山西第二,仅次于省会太原,比之2000年的10.8亿元提高了近15倍。是什么支撑了吕梁经济的发展?当地干部群众的回答是“转型”。近年来,吕梁市通过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型产业规模化等途径走出了一条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1.
《湘潮》2021,(7)
正"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绵延的吕梁山纵贯山西南北,西隔黄河与陕北相望,是由晋入陕的天然门户。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以吕梁为腹地的晋绥根据地是阻敌西犯、保卫陕甘宁边区的坚强屏障和后勤保障基地;是党中央部署支援前线、统筹后方的战略基地;也是延安联络华北、华中、华南等地的重要交通要道。  相似文献   

12.
王庆和 《党史文汇》2009,(10):43-47
敌变我变 开辟吕梁战场 我四纵西进吕梁后,正准备西渡黄河,晋绥军区第一纵队在张宗逊司令员率领下,这时已进至延安附近,军委保卫延安的部署已大致就绪,只待胡军发起进攻。蒋介石此时发觉我陈赓率部西进吕梁并开辟了通往延安的通道后,深感对其偷袭延安之主力的侧背形成严重威胁。因而急将已渡黄河进至宜川的第一整编师、第四十七整编师又调返河东,  相似文献   

13.
《先锋队》1999,(6)
5月24日至26日,全省党员扶贫帮困忻州、吕梁现场会召开。忻州、吕梁是我省两大扶贫攻坚主战场。近年来,这两个地区的扶贫帮困工作力度大,脱贫步伐快,在实践中创造了许多新鲜经验。与会代表实地参观了忻州和吕梁地区的部分党员扶贫帮困先进典型。忻州地委书记梁滨、吕梁地委书记张陆绪在会上介绍了扶贫帮困的情况和经验。省委副书记刘泽民在会上要求:必须从实现扶贫攻坚战略和促进社会稳定的高度认识党员扶贫帮困工作,抓住着力提高人的素质这一根本环节,加强领导,力戒空谈,把这项工作进一步推向深入扶贫帮困 党员职责——全省…  相似文献   

14.
截至2008年10月底,山西吕梁的财政收入达到151.84亿元,跃居山西第二,仅次于省会太原,比之2000年的10.8亿元提高了近15倍。是什么支撑了吕梁经  相似文献   

15.
刘鑫炎  刘阳 《奋斗》2022,(11):65-66
<正>七七事变爆发后,词作家桂涛声随游击队转战于太行山的“千山万壑”,见证了中国军民以血肉之躯筑就铜墙铁壁,创作了《在太行山上》,传递出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以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己任,八路军东渡黄河、挺进太行、发动群众,领导敌后抗日军民建立了晋绥、晋察冀、晋冀鲁豫等抗日根据地,为全国的抗战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中国共产党领导千百万太行儿女用鲜血和生命在人民心中树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更铸就了光耀千古的伟大太行精神。  相似文献   

16.
1945年,“山药蛋派”代表作家马烽、西戎合写的《吕梁英雄传》,是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民族抗战的经典作品。把这样一部作品搬上荧屏,是我多年来的心愿。我对《吕梁英雄传》的热情很大程度来自于插队期间和山西农民建立的深厚感情。我在农村时早就听过无数极其悲壮的山西农民打鬼子的故事,日本人用的是机枪大炮,红了眼的农民举的是红缨枪和铁镐、锄头这样的种田农具。这些故事一直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今年恰逢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改编《吕梁英雄传》的时机终于成熟。作为这部电视剧的制片人,我深切地感受到,在今天拍摄这样一部抗战故事,…  相似文献   

17.
萧华在吕梁     
<正>萧华(1916—1985),江西兴国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参加过土地革命战争、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革命战争年代,他曾两次转战山西吕梁,留下许多佳话美谈。随军东征获首胜关上战斗是东征红军渡河后,红一军团与晋绥军的第一次正面交锋。1936年2月26日,由红军抗日先锋军总司令彭德怀指挥,红一军团军团长林彪率领的红二师,红一军团政委聂荣臻率领的红一师、红四师联合参战,与阻止红军东进的阎锡山王牌军之一,装备精良、行动迅疾、  相似文献   

18.
正6月22日,山西省委党史办公室主任薛荣一行赴吕梁兴县蔡家崖,参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一周年纪念活动,活动主题为"永葆初心砥砺前行——发扬吕梁精神奋战脱贫攻坚"。活动由吕梁市委市政府、省委党史办、山西广播电视台主办,吕梁市委宣传部、山西综合广播承办。省政协副主席、吕梁市委书记李正印出席并讲话。  相似文献   

19.
经济要发展,道路必先行。1996年来,吕梁地委、行署,行署交通局积极响应山西省委大搞“三项建设”的号召,从吕梁的实际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把大力发展交通作为脱贫致富的突破口,以公路攻坚促扶贫攻坚,以交通扶贫促整体脱贫,在全区范围内不断欣起全民义务修路的高潮。 充分发挥交通扶贫的作用,从根本上解决全区110万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1996年初,吕梁地区交通局王永祥局长上任后,经过认真调查研究,深  相似文献   

20.
2004年9月11日下午3时52分,一个令吕梁人民万分心痛的时刻。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吕梁人民的好儿子、中共吕梁市委第一届委员常委、吕梁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刘建明同志,在检查公路建设途中,突然遭遇车祸,不幸因公殉职,年仅52岁。噩耗传来,悲痛的阴云笼罩了吕梁大地。数以万计的群众自发地从四面八方赶来,来看刘建明同志最后一眼,来送别这位百姓心中永远敬重的人民公仆。柳林的近千名群众来了,他们打出了“柳林人民永远怀念您”的巨幅挽幛。曾得到过他资助的锄沟村残疾村民梁广正来了,他把儿子的大学录取通知书高高举过头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