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张毓中 《台声》2022,(22):106-107
<正>我第一次来到北京是在夏天。2015年的北京大学里洋溢着青春的气息,未名湖畔风光旖旎,漫步在校园里,我畅想着北京大学的百年来历史人文,便感觉自己也成为伟大进程的参与者之一。或许便是在那时,我与北京结下了不解之缘。许多人选择北京是为一份薪资,但比起个人发展,我更被其中的文化气息吸引。在故宫黄瓦红墙边,树影婆娑,悠悠摇曳,是曾经的帝都显而不彰的辉煌;令人骄傲的国家博物馆内,陈列着中华五千年的艺术、历史有关的精粹内容。沿着时间的脉络,穿越古代中国,见证文明伊始,细看这部东方鸿著的睿语哲思;  相似文献   

2.
晓沙 《台声》2008,(3):80-87
2008,凝聚着每个中国人的梦想。悠久的文化、热情的市民、神奇的建筑将会吸引全球的目光。北京这座古老的城市每一天都在发生新变化,美国《商业周刊》曾经评选出当代中国十大新建筑奇迹,北京就占据了其中的七席,国家体育场、国家游泳中心、国家大剧院、首都国际机场、中央电视台新大楼……它们的出现,给充满历史厚重感的古都增添了蓬勃的生机,让这座世界名城更加具有时代的新气息。北京奥运工程,无疑是其中最璀璨的明珠地标。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们,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朝气和活力,打造着一个新北京。2008年8月8日在一天天临近,北京,正在一步一步实现自己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张新声 《黄埔》2006,(4):62-63
3月的北京春意浓浓,北京黄埔大学的校园似春季百花园中一朵争奇斗艳的奇葩,向世人尽情展示着春的气息和希望:办特色院校,育合格人才;让有志者成才,让勤奋者辉煌,这就是北京黄埔大学全方位立交桥式育人的办学模式。  相似文献   

4.
人类历史发展轨迹的探索──读《顾准文集》札记陈敏之1974年9月,我按照胞兄顾准的约定去北京,在一次闲谈中顾准说起他在研究古代希腊史,并说吴敬坡在一旁看了,亦步亦趋,也研究起古希腊史来了;言下之意,颇有些“我道不孤”的得意样子。11月中旬,顾准病危,...  相似文献   

5.
廖毅斌 《当代广西》2005,(23):21-22
中国有句谚语: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而在梧州,河东河西却是历史与现代的有机结合体。在河东,古朴典雅的骑楼安居城中,散发着历史的气息;在河西,气派的高楼错落有致,诠释着时代的风尚。无论是历史或现代,梧州的城市建筑不事夸张,不图浮华,只求在历史的长河里,让市民住得舒适,让商家做大生意,让文化得以延续。城市建设的根本:适合人居梧州是一座有着2100多年历史的古城,古老的历史给梧州带来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同时,也给梧州带来了许多历史遗留问题,陈旧的建筑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6.
1997年7月1日,香港就要回归祖国了。全世界都在关注着这一历史时刻,每个炎黄子孙更是热切期待着洗雪百年耻辱的大喜日子的到来。我曾经两次到过香港,一次是在1934年,我从德国留学回来的时候;另一次就在今年4月,我应邀去香港中文大学进行学术访问。这两次去香港的感受截然  相似文献   

7.
梁冰说,当兵、上大学、做外企白领、自己创业,一步一、。脚印地走过来;选择培训作为发展的行当,是几年前就有的梦想。梁冰是江苏镇江入从小跟着养蜜蜂的外公外婆长大。蜜蜂是哪里花多就飞到哪里梁冰说这可能是他喜欢”睁着眼睛做梦”的原因。他告诉我这些年来自己一直在圆梦唱着”我爱北京天安门”长大的地对北京尤其是天安门充满了无限向往于是就至]了北京打小想当兵”觉得解放军好”果真当了兵当兵后风靡上大学一心就只想着这件事努力7一招考上了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学着学着”出国潮”来7先后走了美国、新加坡、菲律实好几个国家然…  相似文献   

8.
彭慧琳 《群众》2023,(4):57-58
<正>前段时间,我回到南京江宁区东山街道佘村,眼前是干净整洁的水泥村道和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城里的游客在田园美景中惬意地逛着,一边感受大自然的气息,一边体验乡土人情。民宿生意红火,农家乐老板忙着张罗客人,一幅村美人和的乡居图徐徐展开。感受古村变化“青山绿水画卷中,青砖黛瓦古韵风”。佘村,一个兼具山水田园风貌、历史人文积淀和现代农业气息的美丽村落,享有“金陵古风第一村”的美誉。佘村共有6个自然村,“七分山、二分田、一分水”构成村落格局,自然生态资源丰富。村庄有着600多年历史,  相似文献   

9.
拥挤的北京热情而友好──一个美国留学生眼中的北京[美国]何竹怡我是1994年9月到北京的,现在北京语言学院学习汉语。在北京的一年半所见所闻很多。有些使我愉快,也有些使我不愉快,还有些使我纳闷儿。我来北京前知道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名胜古迹多,比如说天安门...  相似文献   

10.
又是一年春光好,又到一年两会时。驻鲁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踏着春天的脚步,洋溢着春天的气息,汇集在北京,参加举世瞩目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共商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大计,同绘“十二五”规划宏伟蓝图。  相似文献   

11.
李铭 《台声》2001,(11):45-45
“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开始!”随着刘敬民副市长的庄严宣布,拉开了北京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序幕。我怀着振奋激昂的心情眼看着一队队参赛选手进入会场,穿过主席台,全部队伍走完就用了将近90分钟,这种壮观的场面是我在台湾成长40多年以来从不曾看见的。还记得1991年我开始在北京正式就业起,每天都能看到汉显呼机上显现着某某国的总统、首长、外长等重要人物来北京访问的讯息,那时的心情就让我由衷地感受到祖国大陆的伟大。在台湾,别说是天天有这种人物来访,就算是半年里来上一位某国的外长,那就算是天大的事了。…  相似文献   

12.
韩君琪 《北京观察》2011,(12):43-45
北京凝结着三千多载建城史,八百余年古都情,书写了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发展的新篇章,独具特色的北京精神孕育其间。"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不仅包含悠久大同的文化追求,还存在于普通市民爱岗敬业、拼搏奉献的生活常态中,在每一刻城市表情中展现,在每一个北京人心间闪耀。盘点自己一年工作和亲历的活动,其中许多人和事教育着我、感动着我。  相似文献   

13.
很早就听说杨少斌这个艺术家的名字,虽然他于1991年就来北京居住,但我们真正认识是在1996年底。我当时正在准备首届中国现代艺术品的拍卖会,其中有艺术家方力钧一件尺寸非常大的版画作品需要拍照。方力钧和杨少斌是非常好的朋友,他们毕业于同一所专科学校,在北京他们也一直保持着密切的来往,而且也是邻居。那时,杨少斌刚刚新盖了一间大画室,所以方力钧很自然地向他借用了这间大画室给我们拍照。我就是在那次拍照中认识杨少斌的。他当时已经是一位成功的艺术家了。少斌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很直接和朴实。他没有什么客套话。这一…  相似文献   

14.
永远的春节     
编完本期“永远的春节”的时候,是2009年12月24日。北京略显阴晦的空气中,漂浮着浓厚的圣诞节的气息。尽管我们自己的“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光景,可我们总也抵挡不住这“圣诞”的怪味,铺天盖地的“圣诞快乐”,通过网络平台、手机短信或其他一切可能的方式,从早晨开始就一直游走在现在——这五味杂陈的夜空里。  相似文献   

15.
3月的北京春意浓浓,北京黄埔大学的校园似春季百花园中一朵争奇斗艳的奇葩,向世人尽情展示着春的气息和希望:办特色院校,育合格人才;让有志者成才,让勤奋者辉煌,这就是北京黄埔大学全方位立交桥式育人的办学模式。北京黄埔大学是由北京市黄埔军校同学会于1993年创办,是北京市教  相似文献   

16.
钱国宏 《前进》2014,(6):64-64
<正>"拉大锯,扯大锯,姥家门口唱大戏,接闺女,唤女婿,小外甥,也要去……"每当儿童节到来之际,耳畔总会响起一首首熟稔的童谣来。那些响彻儿时天空、带着泥土气息的童谣,一次次地把我拽回到童年的原野,让我徜徉其中不知魏晋,享受着天真,品尝着无邪,体味着快乐。小时候,童谣是播种快乐的犁铧。我和村里的小伙伴们,唱着朴素的童谣,打量着眼里的世界,又以明快的韵律,倾诉着对生活的理解和眷恋。尘世万物,人  相似文献   

17.
(Situation:JohnhasbeeninBeijingfortwoyears.Hewritestohisgirlfriend,expressinghisdeeploveforthecity.)亲爱的云:你的来信我收到了,看了以后很高兴,祝贺你顺利地通过论文答辩。时间过得太快了,转眼我来北京已经两年了。这两年来学习、生活虽然很紧张,但这里的一切使我感到非常愉快。无论是学校里的老师还是胡同里的老百姓,都让人感觉亲切、温暖。时间虽然很短,但我已经爱上了北京。故宫、天坛、颐和园、长城、十三陵……这些名胜古迹深深吸引着我;迷人的京剧、诱人的北京小吃,更是让人看不够,吃不够。冬天,我去北海滑冰,…  相似文献   

18.
今年3月5日是周恩来总理诞辰100周年纪念日。日前,笔者一行3人.访问了家往桂林市直机关西门桥干休所的原桂林市外事办公室副主任、离休干部刘雨林。刘老十分高兴,深情地讲述了周总理在桂林一天的情景。那是1960年5月15日,周恩来总理访问东南亚六国之后,从南宁来桂林。当时我是桂林市人民政府交际处处长,负责总理来桂林的接待工作。总理回国在南宁稍作休息,本打算直接回北京。已达桂林的邓颖超大姐打电话给总理说;“你要找的老朋友,我已经替你找到了,你要我把张首(陈毅同志的夫人)带来;她也来了,你先回北京,陈毅同志会不高兴…  相似文献   

19.
牛街是北京一条古老的街巷,已经有1000多年历史了,闻名遐迩的牛街礼拜寺就座落在这条街道上。以“牛街”冠名的牛街街道是北京城区最具特色的回民聚居区。这里居住着50000多各族居民,有22个少数民族,其中回族人口有12000多人。民族团结在牛街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近几年,北京市委书记贾庆林同志先后七次来到牛街,他对各族群众的关心在牛街广为传颂。 贾庆林书记第一次来牛街是在1997年1月22日,当时他刚刚调来北京工作,担任北京市代理市长。春节前夕,贾庆林同志风尘仆仆地来到牛街孤寡老人任惠茹家拜早年。他…  相似文献   

20.
《研究与交流》2005,(5):1-3,6
在上海中心城区的北端,蜿蜒的苏州河畔.座落着一所规模不大的成人高校。这里,闹中取静,远离城市的喧嚣;这里,树碧草绿,少有世俗的浮躁。漫步在庭院式的校园,你会感受到一种清朗的书卷气,一种温馨的人文气息。它就是上海纺织工业职工大学(干部学校)。今年是上海纺织工业职工大学五十华诞,回眸学校半个世纪的历程:这五十年,是职大人艰苦奋斗的五十年;这五十年,是学校曲折发展的五十年;这五十年,是职大人与时俱进的五十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