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亚光 《前沿》2013,(19):8-13,28
人类基于自身形成和提出实践问题,实践包括“精神—物质”型实践、异体式“精神—精神”型实践、同体式“精神—精神”型实践.在世界范围内异体式“精神—精神”型实践、同体式“精神—精神”型实践不断凸显,它们同“精神—物质”型实践的相互结合与渗透逐步强化,而中国曾经厚此薄彼甚至顾此失彼.实践的价值和目的,在于认识和改造世界,承接过去、维系现在、开辟未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需要.  相似文献   

2.
常成  徐冉 《中国青年研究》2023,(4):104-110+103
在社会“内卷”语境下,青年学生群体的“反向考研”在与“躺平”的网络共振中发展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现象。基于半结构化访谈素材和参与式观察证据,本文构建了“理性选择-客观约束”的分析框架,由两个维度的解释变量交叠形成四种“反向考研”类型:自发型、回应型、战略型和内耗型。研究发现,“反向考研”现象的生成根源在于稀缺资源的超载竞争与集成改革的内生驱动、用人单位的隐形门槛与“双非”院校的内涵发展、身份迷信的悄然退潮与个体意义的高调回归。客观认识“反向考研”现象,需要进一步推动“青年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按照分类施策的原则从完善政策措施上予以回应。  相似文献   

3.
沈毅 《人民论坛》2023,(1):70-73
“选择恐惧症”日益成为当代中国青年面临的突出问题。每一代青年都有每一代的“选择”,当代青年群体拥有相比于过去青年更多样的就业道路,却也更加不知、不敢做出人生中适合自身的各种选择,特别是一些学历较高的青年甚至出现了“逃避就业式考研”以至“逃避就业式读博”等新现象。部分青年在职业或学业方面的“选择恐惧症”,常常是各个行业过度“内卷”的后果,而客观层面较低的退出可能性与主观层面家庭主义导向的过度成就动机则进一步加剧了这种过度“内卷”的再生产。“选择恐惧症”不是当代中国社会的特有现象,东亚地区日韩等国早已显现了“内卷”现象与青年“选择恐惧症”问题。某种程度上,缓解青年对于未来焦虑而难以决断的“选择恐惧症”,需要更为完善的分配制度与更为宽容的多元化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恩格斯依据当时代的社会矛盾,对未来社会主义的发展提出了两个基本构想。尽管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两个构想都被突破了,但这两个构想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实践仍然具有其独特的深远的理论价值。经典理论的逻辑(两个基本构想及其两次突破)与现实历史进程的逻辑(新中国“两个30年”的内在联系)之间,有着相当程度的重叠性和吻合性。  相似文献   

5.
傅锁根  赵嘉敏 《前沿》2023,(1):5-12
党的二十大再次重申并着力强调的“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论断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既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到了一个新高度、新境界,又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要求。通过深刻剖析“两个结合”重要论断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推导出由“一个结合”向“两个结合”飞跃的历史必然性及其重要意义,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找到坚实的学理性支撑,并坚持以“两个结合”为指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当代中国的具体体现。“三个代表”的灵魂与生命力所在就是社会实践,具体表现在为满足社会实践需要而产生,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具有新的内涵,“与时俱进”。“三个代表”的理论归宿仍然是社会实践,“三个代表”的重点是在社会实践中落实。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在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我们党对“主义”的反思,是从直面“问题”开始的,从而可以更好地实现对我们选择的社会主义的真正坚持上来。这就是中国近30年改革开放从实践到理论、又从理论到实践的内在逻辑。让我们循着这个内在逻辑,来看一看“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8.
自2009年至今,我们一直跟踪研究中国特定社会阶层的发展状况,并特别关注了贫困阶层问题。显然,包括“贫二代”在内的所有“二代”群体,都具有特定的时代涵义。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二代”现象终究会淡去。但是,这些现象和由此带来的问题,将在中国社会转型期留下深深的痕迹。  相似文献   

9.
于水  区小兰 《长白学刊》2023,(5):122-130
作为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城归”群体是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生力军。本文基于嵌入性理论,研究“城归”群体通过政治嵌入、文化嵌入、身份嵌入和资本嵌入的嵌入逻辑来重塑乡村振兴格局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强化乡村振兴的组织保障功能、打造乡村振兴的文化生态情境、壮大乡村振兴的人才队伍力量与夯实乡村振兴的产业兴旺基础。然而,“城归”群体与基层政权的持续张力、乡土性思维与现代性思维的交织碰撞、乡土情结与个体利益之间的权衡矛盾、“城归”群体多角色冲突的信任危机,导致“城归”群体与乡村振兴之间存在某些“脱嵌”风险。为此,我们基于共生理论,本文尝试从协同共生单元、营造共生环境、维系共生关系和形成共生意识四个层面构建整体性共生系统,推动“城归”群体从“嵌入”到“脱嵌”再到“共生”的转型,真正赋能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社会各个领域,都曾活跃着一个以“77、78”为名的群体,和目前常见诸媒体的“70后”、“80后”一类称谓不同,“77、78”这两个数字并不代表他们的出生年份,却实实在在成为他们的再生纪年—在这一年里,他们告别了田野、森林、矿山、车间。进入大学,从此开始了人生的新旅程。  相似文献   

11.
中国式过马路问题是中国目前一大社会顽疾,问题的实质在于路权之争,但并不是原因,真正的原因在于路权冲突的双方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即行人与机动车驾驶人互动过程中因为存在着对交通规则、平等、人权、执法者与司法者的倾向性等问题认识的某种信息不对称——认识偏差,才会出现社会交通领域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解决问题的途径在于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促使正确信息对行人的影响,即纠正行人的意识,才是根除“中国式过马路”问题的根本之道。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是社会中最活跃的群体,当以青少年群体为研究对象的青少年研究进入新的时代与社会环境中,以往的研究视野也应有所拓宽与创新。上个世纪70年代前:青年群体庞大,研究者极少;70年代后:青年虽然吸引了学界目光,但并没引起关注。而对“80后”的研究则是:从果断定论其为“垮掉的一代”到尴尬反思其为“鸟巢一代”,这促使青少年研究出现了目前从高调走向低调,谨慎对待“90后”研究的状况。实际上我们也需要从主观走向客观,理性对待“90后”研究,具体而言做到:理性——全面关注;客观——平等对待;公正——研究对象的扩展。  相似文献   

13.
“枢纽型”社会组织:背景、概念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社会组织的良性发展,北京市创新社会组织管理模式,加快政社分开、管办分离的步伐,构建了“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本文对“枢纽型”社会组织进行了理论阐释,分析了“枢纽型”社会组织产生的实践背景,对“枢纽型”社会组织的概念进行了界定,阐述了“枢纽型”社会组织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戎珂 《人民论坛》2023,(17):12-16
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当前数字经济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基于中央提出的数字中国建设“2522”整体布局规划,本文将从数字经济视角出发,深入剖析数字中国建设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并提出“IBCDE”框架作为数字中国建设布局的可行方案,从而推动数字技术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以数字化驱动生产生活和治理方式变革。  相似文献   

15.
罗宝成 《理论月刊》2007,1(4):10-12
思想逻辑、认识逻辑、文化逻辑、实践逻辑构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新的内在逻辑。思想逻辑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新的思维基点和思想原则;认识逻辑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新的认识思路;文化逻辑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新的宽广眼界;实践逻辑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新的现实基础。探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新的内在逻辑,能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提供有益的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中国式现代化叙事体系是旨在科学反映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自洽、实践证道、价值融通的知识体系和表达方式。它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实践发展的符号表征方式和价值阐释式样,蕴含着通过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价值理念传播促进人的现代化发展的实践意图。其叙事体系的建构,既关系到理论体系的逻辑自洽与理论内涵的合理阐释、实践经验的逻辑提升与实践发展的有效引领,更指涉价值争议的逻辑澄明与价值正义的时代形塑。中国式现代化叙事体系的建构需具备科学的思维逻辑,既要准确把握建构中国式现代化叙事体系的“两个大局”时代之位,始终坚持“两个确立”的动力之源,又要努力夯实“两个结合”的思想之基。构建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中国式现代化叙事体系,需通过“以一统多”的“现代化”主体力量、打造“融通中外”的“现代化”内容范畴、借助“媒介融合”的“现代化”载体工具、依托“共同价值”的“现代化”情境预设等维度系统把握和推进,在全面提升中国式现代化叙事体系的“现代化”程度的同时,实现其“理想的意图”。  相似文献   

17.
2010年第4期《中国党政干部论坛》中刊登祝福恩、王金荣的文章,目前“奴”与“被奴”两词广为流传。其实早在2003年“房奴”已作为汉语新词汇风行一时。现又有“孩奴”、“车奴”、“蚁奴”、“卡奴”、“节奴”等出现,风头极盛。这些现象反映了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应引起决策层的高度关注,采取积极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8.
裴新伟  朱光磊 《探索与争鸣》2022,(12):45-56+211+2
新世纪之交前,中国规模最大的阶层一直是农民。改革开放以来,包含农民工在内的工人群体,逐渐取代农业劳动者成为规模最大的阶层,实现了职业维度上的“换位”,并先后带动“农”和“工”在地域、户籍等广义上的位置交换。在此过程中,农民数量不断减少且其成员构成不断变化,工人在群体构成、劳动方式、行业分布和所有制分布等方面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工阶层换位”整体上是一场具有进步性的社会现象,与缩小贫富差距、优化社会结构和推动政治发展等在趋势上是一致的。当下,需要加强职业教育,注重职业农民与技术工人的培育,坚持城乡融合,在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化进程中,通过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消融“二元社会”,推进农民与工人实现更加全面的阶层换位。  相似文献   

19.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重要特征。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进行了宏阔深刻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科学回答了“什么是共同富裕”“为什么要推进共同富裕”“怎样推进共同富裕”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原创性的思想理论、思路目标、方针政策、体制机制等重大成果,并作出了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大战略决策。新时代推进的共同富裕有其独特的主导内涵,又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和特性,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在党的重要文献和党的主要领导人的讲话中,以及学术界的探讨中,对共同富裕的内涵及特性有着广泛多角度的界定。从共同富裕的“内生逻辑”“主体逻辑”“本义逻辑”“问题逻辑”“全面逻辑”“辩证逻辑”“实践逻辑”和“文明逻辑”八个视角,分析新时代共同富裕所涵盖的多重意蕴,阐述共同富裕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进而从更深层面上展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守正创新的无畏理论勇气和实践创造精神。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视野下推动共同富裕,应注意把握全面与重点关系,围绕共同富裕的本义主导内涵和主要问题加以突破,取得可行可感成就。在全面建设社会...  相似文献   

20.
青年大学生在使用社交媒体过程中产生对“理想美”的向往与追求,继而引发容貌焦虑的现象值得关注。研究表明,社交媒体使用频率与女性容貌焦虑水平呈显著正相关。文章在深入分析社交媒体“理想美”形成机制的基础上,从社会文化理论、社会培养理论、社会比较理论等不同维度阐释社交媒体与女大学生容貌焦虑产生的逻辑关联,揭示社交媒体在形塑、内化、引导、激化女大学生“理想美”过程中的传导机制,为减少社交媒体对女大学生容貌焦虑的影响提出路径遵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