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65年11月10日,《文汇报》刊登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由此点燃了"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索。1966年上半年,全国的文化批判一浪高过一浪,政治形势也骤然紧张起来,"文化大革命"的星火渐成燎原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共青团召开了九届三中全会。  相似文献   

2.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爆发。时任湖南省副省长、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处书记的华国锋也迎来了他一生中极为艰难和重要的一段人生旅程。遭到批斗和关押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爆发。在湖南,大中学校陆续宣布停课开展"文化大革命",大中学校学生率先起来造所谓"修正主义"的反。校园里大字报铺天盖地,由学生成立的红卫兵组织蜂拥而起,到处揪斗  相似文献   

3.
<正>"文化大革命"爆发,使中国报业也受到前所未有的严重冲击。到1967年,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注册的全国公开发行的各类报纸已大幅度下降,不少还被停办。取而代之的,是由各造反派组织自己主办的诸如"红卫兵"、"东方红"、"全无敌"、"风雷激"、"井冈山"、"永向东"、"湘江风雷"等大量的"文革"小报。这些眼花缭乱的"文革"小报,最高时全国增加到数千种。一个猛降,一个激增,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文化大革命"的动乱程度。  相似文献   

4.
5.
如何分析和评价“文化大革命”中,众多群众组织面对严峻的政治形势和复杂的社会关系时所具有的心理反应和思维定势,是研究“文化大革命”群众组织及群众运动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基于对“文化大革命”中清华大学两个十分著名而典型的群众组织的分析,力图从群众组织的六种主要取向来为研究“文化大革命”中的群众问题提供一个具体的着眼点。  相似文献   

6.
今年适逢“文化大革命”结束30周年。那一段长达十年的动乱岁月,留给党和人民深刻的历史教训。科学地总结“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艰巨性,有利于深入贯彻党在新时期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为此,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北京市中共党史学会等单位联合举办了“思想路线与对形势的判断——‘文化大革命’给我们的教训”座谈会。来自首都地区的一些专家学者在会上踊跃发言。本刊将他们的发言要点进行整理后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革命最初的含义是复辟革命一词的英文是revolution,本意是指有规律的天体运动,由此推衍出一种循环往复的含义。当这一概念被投  相似文献   

8.
从1968年9月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全部成立革命委员会至1971年九一三事件.是“文化大革命”的“斗、批、改”运动时期。“斗、批、改”由“文革”前几年的政治理念或局部、分散的政治实践发展为全局性、多层次、宽领域的政治运动,不仅占据着宣传话语的主流地位.且呈现诸多历史元素胶结交织的杂乱气象,故亦称全面“斗、批、改”。  相似文献   

9.
历史背景党的十一大,是在进一步深入揭批江青反革命集团,各方面工作得以恢复和整顿,广大群众渴望对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进行全面清理、拨乱反正的情况下召开的。  相似文献   

10.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随着红卫兵运动的兴起,极为荒唐的破"四旧"运动开始了.所谓的"四旧",指的是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和旧习惯.由于当时对于"新"和"旧"的概念没有科学的标准和正确的态度,加之红卫兵的盲目和无知,在江青、林彪一伙人别有用心的煽动下,破"四旧"变成了砸文物、打人、抄家的同义词,造成了严重的恶果.  相似文献   

11.
林木 《党史博览》2006,(9):28-29
“文革”中的王洪文。被押上法庭的王洪文。“文革”中的张春桥。被押上审判台的张春桥。“文革”中的江青。被押上法庭的江青。“文革”中的姚文元。被押上审判台的姚文元。南京市群众举行集会和游行庆,祝粉碎四『人帮的』胜利。1976年9月,毛泽东主席逝世后,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加紧了夺取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的阴谋活动。10月6日,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等中央领导人,执行人民的意志,毅然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1980年11月20日至1981年1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开庭公审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数十名主…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10个月后的1977年8月召开的。大会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在揭批江青反革命集团和动员全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1965年11月10日,上海《文汇报》发表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拉开了文化大革命的序幕。1966年春,为了抵制姚文元的文章,争取政治主动,人民日报总编辑吴冷西做了很多努力。但是局面已经不可收拾,正一步步走向文化大革命的深渊。  相似文献   

14.
曲阜的破四旧运动始于1966年8月,止于1967年初。运动之初,当地干部组织群众努力把破四旧运动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力保三孔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免遭破坏。但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升级和北师大井冈山战斗团等外地红卫兵组织的介入,破四旧最终演变成一场造孔家店的反的灾难性破坏运动。曲阜破四旧运动的开展,不仅未能移风易俗、改变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反而严重地破坏了国家历史文化遗产,给当地民众的文化、生活等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其经验教训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15.
“文化大革命”期间,从中央机关到各地方机关,曾发生自上而下大规模清查“五一六反革命集团”运动。一时间.全国党政军机关、学校兴师动众,全力投入清查运动。成千上万的干部、学生被打成“五一六反革命分子”。遭到长期隔离审查、批斗、监督劳动,丧失人身自由.有的甚至被迫害致死。  相似文献   

16.
2010年12月17日,习近平同志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强调,新的一年,组织工作要把为十二五时期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作为根本立足点和落  相似文献   

17.
组建“北京市中学文化大革命工作团” 1966年上半年,全国的文化批判一浪高过一浪,政治形势也骤然紧张起来。在这样的背景下,共青团召开了九届三中全会(4月1日至20日)。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胡克实代表团中央作了.题为《一定要把共青团办成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的学校》的报告。针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文化大革命,  相似文献   

18.
1966年6月,外交部的很多干部都还没有意识到一次震撼中国大地的政治大运动即将来临。外交部不可能成为"世外桃源""文化大革命"的风暴刮起以  相似文献   

19.
徐浩程 《党员文摘》2008,(11):36-37
借调干部是机关里的一个特殊群体.虽然其队伍庞大.但他们的生存状态却少有人关注,其生活真实的一面也鲜为人知一在借调的日子里.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相似文献   

20.
贺吉元 《党史博采》2011,(12):27-29
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农村从生产队、生产大队、公社、县、地区到省,各级都普遍成立了“贫下中农协会”组织。“文革”之初.由于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干扰和破坏,人们一心搞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去了,全国“贫协”大都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的状态。其职能与工作由各级的所谓“革命委员会”代替,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