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3 毫秒
1.
正我家是一个革命大家庭我于1923年2月28日出生在山东省昌潍地区安丘县韩吉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我家是一个大家庭,我们这一辈,共有7个男孩、5个女孩,后来全部参加了革命,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革命家庭。我的哥哥张永杰,最早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3月加入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队第7支队2大队,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  相似文献   

2.
晓馨 《求贤》2009,(5):48-48
警察,是一个让无数人向往的职业。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曾望着橄榄绿遐想,直到它变成了湖水蓝,直到我自己也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才有机会看到他们最最真实的一面,才知道警察一样是柴米油盐,一样是锅碗瓢盆。只是肩上担着保家卫民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我从事老干部服务工作19年,其间在老干部大学为老同志面对面服务8年。这8年间,我深深感到,老干部大学就像一个大家庭,1500多名老同志就好比是这个大家庭里的长辈,而40多位教师和班主任如同兄弟姐妹。8年的朝夕相处,我与老干部大学的师生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老干部大学中的那些事,常使我这个老干部工作者难以忘怀。老有所学展示人生追求来老干部大学学习的老同志,个个热情高涨。大家抱着"学习伴随人  相似文献   

4.
“小冀,你太紧张了?去休息一下,换一个……”“你没孩子,我也没孩子,咱们一起干革命!……”“如果生个女孩就用非洲来命名;如果生个男孩,就用巴基斯坦来命名。”  相似文献   

5.
美丽女孩叫娅,和我同在一个报社,又同在一个办公室。女孩娅真是太美丽,美丽得叫人觉着和她在一起时,就能感到生活的真实,感到生活有一种无忧无虑轻松愉快的真实含义,感到这个世界也是太美丽,太迷人……在采编组,我是组长,娅是组员。娅眨动着那双大眼睛向我汇报工作时,我就鬼迷心窍,我就心神不定魂不守舍,自己的眼睛就是很奇怪地被她的目光拉直了。但我敢说,这绝不是非份之想的缘故,而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作怪罢了。  相似文献   

6.
学会自信     
黄健 《党课》2006,(12):85-85
小时候,我是个腼腆的孩子,遇到生人就脸红,很少有小伙伴和我一起玩耍。家里来了客人,祖母常常指着我们堂姐弟几个这样介绍:“这是冬梅。懂事,像个小大人;这是阿辉,脑子聪明……”最后才指着我说:“这是小健。最乖!”其实我心里清楚。我没有其他的优点,祖母只好用“最乖”来安慰我,免得我太伤心。  相似文献   

7.
简单的幸福     
<正>夏季的午后,我乘坐乌市的公交车,在中巴车上,一位美丽的女孩,手扶栏杆,低着头静静地站在车门前,我发现她是个盲人。可是面对走走停停,一闪而过的车站,她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慌张,我猜测她的家就在这个城市,她要在某个车站下车,而她也会在这个车站顺利下车。前方一定有亲人或朋友来接她,在这夏季的午后,女孩心中一定充盈的满是回家的幸福,不然她何以这样的静止如水。曾经我问一个打工的:你是做什么的。他说:我正在经营自己的事业。  相似文献   

8.
曾贞 《当代党员》2007,(8):44-45
“站住!我是警察,我要检查你们的袋子。”王程从衣服口袋里掏出警察证件。3个男人拎着手提袋撒腿就朝车后面跑。王程一个箭步冲过去,紧紧抓住了手提袋,一块块海洛因呈现眼前……  相似文献   

9.
范峰 《先锋队》2015,(8):49
介休市义安工商所联合党支部是一个由21个非公企业组成的联建党支部。在这个大家庭中,有279名员工、7名党员。如何才能充分调动党员的积极性,达到生产经营好、企业文化好、劳动关系好、党组织班子好、党员队伍好、社会评价好的标准呢?看着义安工商所联合党支部从2012年4月诞生以来,一步步成熟、发展和壮大起来,我的心中涌起的不仅仅是感动、欣慰和自豪,更多的是一种来自这个大家庭的  相似文献   

10.
《北京支部生活》2009,(9):25-27
我叫冯润,是北京市财政局预算处干部。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家家过日子都得有钱!管好北京这个大家庭的“钱”,就是我们财政局的工作。而我们搞预算的,就相当于家里的账房先生,管的就是“账”。下面,我就盘盘咱们北京这本大家庭的账。  相似文献   

11.
正苍儿:收到你的信,使我无限的欢欣,使我无限的惭愧,你居然长这样大了,你居然能读书写字,并且能写信给我了。我频年奔走,毫无建白[树],却得了你这一个后继希望,这使我是多么的欢欣啊!然而你的长大和你的教养,我都未负一些责任,同时却有累了你的祖母、伯父、母亲。虽然是社会和时代所造成,我的内心实不免万分惭愧,在惭愧中还要你为我向你的祖母、伯父、母亲们深深致谢。时代的车轮不息的旋转,你生在中产的家庭,得饱食暖衣的读书写字,这种  相似文献   

12.
正2017年12月2日,多个微信群在转发"老吕"的事迹,其中有一条信息,再次勾起了我的回忆:"就在昨天,河北这位警察,被网友亲切称为"叨叨哥"的吕建江对群众食言了……对网友们的@食言了,而且再也没有回……"看到这条微信,我的眼泪再次流下来——"这个警察,他对我们也‘食言’了……""老吕"是网上最红的警察,最初走进吕哥的网络世界,就被他的网络魅力深深震撼。在我的心里,他是一位热爱工作、待人热诚、生活简朴的人民警察。  相似文献   

13.
这里所说的“一代人”,是指我的祖母、外祖母以及曾经和她们一起度过了那一段生气勃勃、极有意义的青壮年时代的姑祖母、舅祖母等人。确切地说,我这里想写的是“久已逝去的一代女人”。她们当年的那些辉煌岁月,我都不曾目睹,当然更谈不上参与。许多零碎片段的事情,都是幼年时从母亲、外祖母和姑姑们口里听来的。听她们谈这些事的时候,我是多么的神往和敬佩啊!母亲曾说:前一代人比她这一代人更先进、更勇敢。我觉得这话是对的。这些人的核心是祖母石漱林。那时是清朝末年,正吹着维新之风的时代。祖父在江西做官,是一位县太爷,祖母是官太太。但是这位官太太不安份,凭她在家里学到的一点文化,竟办起了一所女学校,自任校长。南昌正蒙女校,据说是江西全省第一所女子学校。外祖母汪筠青也是一位重要人物。她青年守寡,丈夫死于肺病。本来夫妻恩爱,她伺候丈夫也很尽心。但丈夫一死,就被夫家指责欺凌,在那大家庭里日子难过。这在封建社会里原也是平常事,青年寡妇只有忍气吞声的份儿。因为外祖父曾是祖父做官时的“刑名师爷”,两位夫人也互相熟识了,而且关系很好。这时祖母就来安慰和劝说。劝说的结果是外祖母毅然造反,带着三个小儿女搬出了沈姓夫家,宣布脱离关系。她后来就和祖母一起办学...  相似文献   

14.
正我叫谭曙光,来自八师天筑建工集团。我生活在一个上有90多岁高龄的养父、下有两个可爱女儿的和谐美满的大家庭。在我和妻子共同生活的30多年中,先后赡养了4位患有精神分裂症和瘫痪的老人。在患难与共的岁月中,我们只有一个坚定信念,那就是用爱呵护这个家,才能撑起一片晴朗的"天"。1983年,我的岳父母先后瘫痪在床,我和爱人王桂玲商量后,毅然把老人接到了自己家中。为了更好地照顾4位老人,我和妻子就对照书本自  相似文献   

15.
张国 《世纪桥》2001,(5):51-52
我祖母名字叫徐秀,许多人叫她“张寡妇”,虽然这个绰号不雅,听了也挺不舒服的,但在抗击日寇那个年代里却被叫得很亲切。懂事后,祖母常给我讲  相似文献   

16.
《世纪桥》2012,(14):26-27
左太北说,我是1940年5月生的,8月份就开始百团大战。所以我实际上跟父亲就呆了三个月,那时候我刚刚三个月大。我并不太了解父亲。到了1982年,母亲突然把父亲在抗日战争中写的11封信给了我,这些信我不知道读了多少遍,从这个时候开始,我才真正觉得我有一个爱我的父亲。  相似文献   

17.
金一南 《当代贵州》2014,(27):64-64
正1997年我在美国国防大学学习,参观西点军校,美国驻华陆军副武官胡伯中校陪同参观。此人是西点军校1978年毕业生。令我震动的是西点军校纪念馆内陈列的上甘岭537.7高地和597.9高地的模型。胡伯指着模型对我说,在西点上学时学过这个战例,我们知道这两个高地你们只有两个连守卫,我们七个营轮番进攻,就是攻不上去,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件事给我印象至深。战争年代,我们坚守住了高地。就两个连,美军七个营轮番进攻,就是攻不上去。和平时期的今天,思想战线也是这样争夺激烈的高地,我们  相似文献   

18.
《党建》2016,(7)
正作为"天下第一村"的带头人,今年52岁的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党委书记吴协恩既是奔小康的领头人,又是一个四世同堂大家庭的主心骨。在带领华西村大家庭蒸蒸日上的同时,他自己的家庭也经营得和谐美满。"家风连着村风。我身为村书记,家风好了,就会带好村风;村风好了,民风就好了;一个个家庭好了,整个村子也好了;  相似文献   

19.
在内蒙古丰镇市有这样一个大家庭,那就是义和街社区,社区党支部是这个家庭的主心骨,她紧紧凝聚着这个大家庭中的你我他,使每个成员都感受到了大家庭中亲人般的温暖和手足之间的情意。“小乔书记”和她的姐妹们在义和街社区,居民们谈及最多的是“小乔书记”。她叫乔晓丽,是这个社区的党支部书记,今年29岁,2001年由北城区办事处下派到社区,虽然在社区的岗位上仅仅2年多,但无论刮风下雨,还是酷暑严寒,她总是骑一辆摩托车,早早地离开家门,驶向自己心爱的社区。老人们说:“小乔书记是我们最好的女儿。”六大股7号院的赵三女老人,因患有老年痴呆症…  相似文献   

20.
一位老先生给我讲了这样一段真实的故事。在他的家乡,他曾经参加了一次地区法院对“杀人案”的审判。当案犯被押到审判大厅,站在被告席上,缓缓抬起头来的时候,出庭的人群里发出轻轻的“嘘”声,大家都被这17岁女孩惊人的美丽所感动了。用老先生的话讲,那是一个想象得怎样漂亮就怎样漂亮的女孩。这个女孩叫丽霞,15岁初中毕业后,先后交了八个男朋友,第八个男朋友被她残忍地杀害了。杀人动机是他不忠于她。老先生问她以往所喜爱的书籍,文孩答曰:情爱、凶杀、离奇、武侠之类的小说。杨老掉泪了。杨老告诉我:作为一个作家.那一刻我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