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从哲学角度来看,人的生存,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只有在主客体的相对平衡中才能实现。要培养和树立一种以接纳自己、他人与世界为一个和谐共生之整体的主体意识,才能自觉、主动地使人类理性服从于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并在深刻认识和遵循这些规律的基础之上,促进人与自身、与社会、与自然三个层面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哲学界公认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而选择哲学基本问题的视角或视点是多式多样的。从不同的哲学派别、体系、时期出发,人们的选择必定不同。从不同层面上看哲学基本问题是变化的。  相似文献   

3.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进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被确立为中国新的发展模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已经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从哲学角度审视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心路历程,审视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审视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有机体。  相似文献   

4.
交往(Communicacion)不仅是本世纪,而且也将是未来社会哲学的一个新的具有前沿性、边缘性和交叉性的研究课题。在一定意义上,消解主客体的二元对立,突破认识沦的唯我论,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共识,...  相似文献   

5.
贯彻落实“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的要求,需要我们弘扬和谐哲学,消除“斗争哲学”的影响。弘扬和谐哲学,不是否认矛盾、无视矛盾,而是要正确认识、对待和处理矛盾。具体而言,要掌握以下几个原则:第一,重在和解;第二,重在以人为本;第三,重在实事求是;第四,重在内心修养;第五,重在建设。  相似文献   

6.
和谐哲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我们今天所探讨的主要是狭义的和谐哲学,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哲学表征,是对目前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总看法和总评价。和谐哲学不是与斗争哲学相对立而与建设哲学相等同的哲学,它的理论根据也不是矛盾的同一性或量变。和谐哲学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朝向真善美更高统一的一大进步。和谐哲学可作为建设哲学之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新阶段和新形式,但对它的认识还有待深入。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全面、深刻、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其涵义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本文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对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内涵、贯彻落实三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使我们对其有一个全面、深刻、准确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论哲学“三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哲学有三种理论形态一是原生态哲学,就是“爱智慧”,是追求智慧的哲学;二是对立态哲学,即形而上学哲学,其研究内容主要是形而上的思想、观念和终极关怀等,研究特点是对立思维;三是和谐态哲学,其研究内容主要是对立统一,不及、过与中庸和三极并重等,研究特点是超越对立的整体的系统存在的辩证思维。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建设和谐文化的任务中提出一个重大要求,要“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的这一要求,就需要弘扬和谐哲学,清除“斗争哲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哲学层面上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探索,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是“什么是”的层次,第二是“为什么”的层次,第三个层次,人能否做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当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出现了掩盖矛盾创“和谐”、排斥竞争保“和谐”、否定革新求“和谐”等三种形而上学的倾向。我们必须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既要坚持团结和谐又要正视矛盾问题,既要坚持互利共生又要鼓励正当竞争,既要坚持社会稳定又要激发生机活力。  相似文献   

12.
发展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发展合理性问题。发展合理性问题的实质是建构科学、合理的发展观的问题,是对发展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只有从发展哲学、发展合理性的角度去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才能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达到的理论高度。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犯罪的预防离不开和谐社会的创建。在和谐社会视野下,和谐社区是和谐社会的基础,营造社区良好的人文环境,树立专门机关与社区资源相结合的情境预防防线以及引入社区矫正等少年司法制度都是可行的社区犯罪预防措施,构建起对青少年犯罪的社区预防系统。社区能充分发挥犯罪预防的作用,需要对社区预防自身的地位提高认识,协调好两大主体的功能,并由政府作为社区预防的坚强保障。  相似文献   

14.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现代化建 设进入关键时期的重大战略安排,成 为我国战略机遇期的社会主调。在构 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端于西方的 治理与善治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 重要的学术资源和研究视角。但同 时,也应该看到其在我国的运用因具 体条件的不同而受到的限制。  相似文献   

15.
卢冀宁 《岭南学刊》2006,44(3):15-17
马克思主义不仅具有革命性功能,还具有建设性功能。辩证法本质上既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又是继承的和建设的。矛盾的统一性、矛盾的斗争性、矛盾的运动(含矛盾的转化)是对立统一规律的三个基本范畴。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主要在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建设性功能并用于指导中国改革和建设的实践。  相似文献   

16.
从人民公社、小康社会到和谐社会是中国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的三个阶段。在伴随社会主义秩序与制度的建构和调整的这三个阶段中,市场经济从根本上释放了发展的瓶颈,打破了领域合一的社会困境,使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成为可能。但是,由于各领域自身发展的不足,中国社会还是面临许多新问题,它们的解决不能再寄希望于瓶颈的释放,而是要靠建构和谐社会来渐进地解决。  相似文献   

17.
构建和谐社会树立生态道德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琼 《社会主义研究》2006,37(1):103-105
建设和谐社会,培养生态道德,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需要,是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社会系统中诸多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和社会要素之间和谐共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从历史到当代:和谐社会建设启示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特色,和谐社会是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理想社会。探究古代和谐社会的共同特征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对当今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张建民 《岭南学刊》2007,30(2):10-13
社会求和谐,首先要发展。政治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政治文明是政治发展的时代主题,这是我们认识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走向所必须达到的高度;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主导,这是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正确认识政治文明的作用和功能应有的深度;政治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主体,这是我们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事业必须坚持的立场和角度。主题、主导和主体,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政治文明的三个基本维度。  相似文献   

20.
由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主办、中共梅州市委党校承办的“广东省党校系统2005年哲学年会,”近日在梅州市召开。中共广东省委党校陈鸿宇副校长出席了会议。来自全省各地党校的专家、学者共80余人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现将研讨的主要内容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