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谢谢劳动保障部门,支付了我的工伤保险费,让我得到及时的治疗,身体很快康复,现在又回到了工作岗位。若是我们这些农民工没有工伤保险,真不知道会怎么样?农民工工伤也能得到社会保障真好!”笔者日前在上杭光华照明有限公司了解情况时,该公司女工范玉娣知道我们是劳动保障部门的工作人员时,拉着我们的手,向我们说了这番话,以表达她的感激之情。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工伤认定是关系社会和谐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我国《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劳动者一旦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其权益的实现路径为:确认劳动关系——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享受工伤待遇。其中,劳动关系是前提,没有劳动关系就不能进行工伤认定,劳动关系的存在是农民工工伤认定的逻辑起点和前提条件。在确认劳动关系时,要依据形式标志和实质标志进行判断;要根据劳动关系争议性质配置劳动关系确认权。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工伤救济制度实行"双轨制",采取行政权为主导的工伤认定模式,立法上不统一导致法律适用产生歧义,且农民工工伤保险参保率低,存在工伤救济程序繁琐和冗长,工伤救济被异化,"私了"现象严重,工伤认定标准不统一,便于用人单位逃避责任,工伤超期申请现象大量存在等问题。重新架构我国工伤救济制度,不仅在主法层面存在必要性、紧迫性,而且在理论层面也存在可能性、现实性。建议工伤救济程序实行"单轨制",有条件赋予法院直接认定工伤的权力,进一步完善工伤救济配套制度和工伤待遇先行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阶层人权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作为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其人权现状不容乐观。在农民工阶层存在着阶层歧视、低工资且无保障以及工伤、职业病高发和工作时间长、健康无保障等问题。农民工阶层的人权内容包括宪法层面的平等权、生存权、发展权、受教育权、迁徙自由权、政治权利和民法层面的健康权、财产权以及劳动法层面的工作权、社会保障权等。农民工阶层的人权必须得到政府、政策、司法和社会组织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李文东 《人民论坛》2011,(8):132-133
农民工出现工伤事故时,可通过公力救济和自力救济来维护自身权利,但这两种途径都存在明显弊端。因此,构建专门用于保障农民工工伤事故的救济途径十分必要,主要包括为农民工工伤求偿安排专人进行指导,缩短工伤认定异议的时间,加强对农民工职业病认定、救治及赔偿方面的有关措施,增强工伤事故防范意识等。  相似文献   

6.
各市、州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建设(建工)局:建筑业是农民工较为集中、工伤风险程度较高的行业。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5号)和劳动保障部、建设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做好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有  相似文献   

7.
杨宪民 《人民论坛》2014,(9):153-155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推进速度加快,大批农民进城务工,他们往往从事体力劳动,从事最为苦累、危险的工作,为城市的建设作出了贡献。但是,我国农民工的安全保障堪忧,工伤概率高、参保率低,现行的农民工工伤救济制度并不完善,从而给农民工维护权益带来障碍。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推进速度加快,大批农民进城务工,他们往往从事体力劳动,从事最为苦累、危险的工作,为城市的建设作出了贡献。但是,我国农民工的安全保障堪忧,工伤概率高、参保率低,现行的农民工工伤救济制度并不完善,从而给农民工维护权益带来障碍。  相似文献   

9.
杨中领 《人民论坛》2012,(23):131-133
从法律层面上看,农民工权益保障是不同法律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我国农民工权益保障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一些社会权益没有明确规定、劳动权益没有得到落实、劳动安全权益不被重视的领域。通过分析农民工权益保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文章提出了健全相应法律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小保:我是一个农民工,在一家企业工作五年了。因一次工作失常,我的右手指被削去了三节,我如何申请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黄冈黄冈: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后,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时,可向参保地由设区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委托县(市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  相似文献   

11.
依法维权,确保农民工合法权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镇经济的发展,外来人口特别是农民工逐年增加,企业非法用工、拖欠工资等现象也逐渐增多,极大地危害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去年,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区在省、市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的有力指导下,紧紧围绕省农民工联席会议下发的“三年行动方案”,依法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建立健全了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成功推荐就业并签定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农民工4201人,占全年职业介绍人员86.35%;为726名农民工追回欠薪180.45万元;将农民工纳入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保险,仅参加工伤保险农民工就达6085人。  相似文献   

12.
正建筑业属于工伤风险较高行业,又是农民工较为密集的行业,工伤保险作为社会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是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助和经济补偿。本文以河池市为例,对新形势下建筑企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问题与对策进行探讨。一、河池市建筑企业农民工工伤保险基本情况河池市自2011年开始推行建筑施工企业按工程总造价为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政策,通过多种形式的政策宣传和劳动  相似文献   

13.
《政协天地》2012,(7):29-29
长期以来,我国在工伤保险领域偏重工伤补偿,轻视工伤预防和康复功能,致使大部分企业和职工以为拿到保险金就完事了,造成大量农民工在工伤事故发生后给家庭雪上加霜,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建议缩短工伤认定周期,对工伤危重病人建立绿色通道,让救命钱尽快到达病人手中。  相似文献   

14.
八成工伤事故发生在农民工身上,而仅一成工伤者能享受到康复待遇。近日,全国工伤康复试点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记者了解到,广东省每年需接受康复诊疗的工伤职工有2万人,但绝大多数人因不了解相关政策而错失重获健康的机会。  相似文献   

15.
数字     
2亿人 中国大概有1600万家涉及有毒有害的职业病危害企业,涉及人群2亿人。一份民间机构整理出的《农民工工伤保险问题研究报告》显示,完成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和工伤待遇索赔整个过程,平均需要484天,如果加上劳动关系认定,可能需2年以上。  相似文献   

16.
为切实解决餐饮等服务业农民工参保率低、工伤补偿等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等突出问题,广州市出台一项新政策,将根据服务业用人单位的经营场所面积大小,核定应参保职工人数。广州市近日印发了《关于广州市商贸、住宿、餐饮、娱乐、洗浴等服务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通知》,有效地把服务业农民工纳入全市工伤保险制度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7.
对城市农民工犯罪现象的透视与反思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大多数人把农民工犯罪归之于其个人品质的同时 ,也必须注意到犯罪现象背后的非个人因素 ,包括社会的不公正、社会制度的不完善、农民工合法权益遭受侵犯和对农民工正当权益保护的乏力等问题。可以说 ,农民工的正当、合法权益能否得到保障 ,是解决农民工犯罪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农民工作为独特的群体、城市边缘的产业大军,其养老保险问题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各地为解决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也作出了有益的探索。目前,全国对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  相似文献   

19.
胡务 《学习与实践》2009,(4):118-127
对于那些在没有参加工伤保险、朝不保夕的用人单位工作的农民工而言,一次性待遇可以确保他们得到一定程度保障;对于那些跨统筹地区、尤其是来自外省的农民工,一次性待遇可以免除许多劳顿之苦和往来花费。然而全国除甘肃省外,各地劳动保障部门仅站在基金平衡的立场或用人单位支付能力有限的角度,制定的一次性支付办法问题太多,保障水平过低,与工伤发生后的实际费用形成巨大落差,较之按月支付的总额差异高达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一次性支付办法对农民工极其不利。只要用人单位参加了工伤保险,原则上不应该给予一次性待遇,而应采取按月支付的方式。  相似文献   

20.
农民工工伤保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芳 《桂海论丛》2008,24(5):90-92
在对农民工工伤保险立法及其实施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当前的农民工工伤保险存在着诸如覆盖范围较窄、费率确定不尽合理、保险基金收支不平衡、重赔付轻预防等问题。为促进农民工工伤保险的进一步健康可持续发展,建议加大对政策的宣传力度,建立科学有效的费率机制,加大对工伤保险基金的管理,加强工伤保险与工伤预防相结合,健全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