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群众》2019,(24)
<正>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目标,到十九大报告明确将"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再到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可以看出,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是党和国家高度关切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县域治理事关民生福祉,事关基层和谐稳定,事关政权长治久安,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年来,邳州  相似文献   

2.
到2020年的未来六年,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中之重是在建设法治中国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在这个特定背景下,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依法治国的总体目标和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十四五"时期"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同时提出到二○三五年"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推进新时代首都城市管理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六次提到国家治理,指出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推进”是主要目标任务之一;到2035年要“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围绕新时代改革发展和治理创新的重大任务,各地各界涌现出一批具有时代性、创新性、实践性等鲜明特色的典型案例和典型经验,为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坚实支撑。2021-2022国家治理创新经验典型案例成果在前期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照党的二十大报告新论断、新表述进行了修改、完善,使相关成果更加契合党的二十大精神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5.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时代以来中国国家治理改革的核心主题。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表述提出十周年之际,回顾总结国家治理改革尤为必要。本文基于国家现代化理论与中国改革实践历史比较分析的视角,概括新时代十年中国国家治理改革呈现出的若干新趋势和新特征:从发展导向到治理驱动、从聚焦政府机构和职能调整到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提升、从分布式改革到系统化设计、从“部门化”行动到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总体来看,十年来,中国国家治理取得了明显改善,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得到了系统化的再造与重塑,但仍需要继续改革和不断调适。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立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分"两步走"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施战略。信用建设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体现。目前,我国  相似文献   

7.
严俊 《人民论坛》2014,(10):22-23
<正>调查说明调查时间:2014年3月23日-3月25日调查对象:220位各领域专家学者调查形式:电话采访、问卷调查、面访数据处理:数据保留小数点后一位能否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看成是继工业、农业、国防、科技这"四个现代化"之后的"第五个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标准应是什么?实现"第五个现代化",当下的优势何在、短板在哪里?一套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应具备哪些关键词?为了厘清以上问题,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随机采访调查220位各领域专家学者,调查结果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至此,"治理"成为中国新常态表征之一。国家层面,突出国家治理新战略;社会层面,强调社会治理新体系;社区层面,注重社区治理新模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奋斗目标之一,治理的现代化是中国走向现代化过程中尤为重要的一环。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社会治理的现代化,就很难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同样,国家治理的现代化离不开社会治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种全新的政治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重要创新,也是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转向执政党的重要理论标志。实现领导干部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必要举措,更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0.
刘泓 《政协天地》2014,(9):34-36
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与文明层级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伴随着国家现代化的总体进程,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成为了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一项战略性任务。而要构建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提高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就是要落实党的执政能力、国家机构的履职能力和人民群众依法管理的能力及其三者的有机结合,进一步促进党内民主、社会民主和社会自治进程的有机协调和发展。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和我国社会主义民主重要形式的人民政协,其履职能力现代化,显然是构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将之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警务现代化属于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部分,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外在表现,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作用。警务现代化具有信息化、人本化、法治化、指标化、科技化等特征。构建警务现代化,应加强顶层设计,踏准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现代化的步伐;取学军事现代化,推进警务现代化进程;以信息化为引导,以科技作支撑,构建集约高效型警务。  相似文献   

12.
<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为“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征程中,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准确理解二者的互动关系,增强历史主动性,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更加完善的制度保障和更加充足的效能支撑。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维度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之间是一个互动共生的整体,主要表现在:首先,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构成要素。作为对国家发展状态的描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从发展愿景上看,其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等多重维度。其中,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本表现形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在特质与评价标准,它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  相似文献   

13.
谭桔华 《湖湘论坛》2020,33(3):70-78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集中体现在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上。国家治理体系包括政府治理、市场治理和社会治理三个重要的次级体系。其中,政府治理居于首位。2019年岁末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的一次大考,暴露出我国政府治理体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要整合职能,实现有效政府目标;理顺关系,提高行政效能;完善行政体制,建设服务型政府;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推进国家组织结构法定化,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4.
<正>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党的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做出了全面部署。同时明确提出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社会治理体系建设要以科技做支撑。这不仅丰富发展了社会治理体系的内容,也标志着社会治理理念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15.
刘伟 《群众》2020,(2):7-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聚焦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个根本问题,总结和概括了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优势,进一步明确了加快制度体系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里程碑式意义。当前,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启动现代化到全面实现现代化,再到成为现代化强国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风险,国家治理能力是一个关键变量。如果缺乏稳定有效的治理能力,现代化就会落入“陷阱”。优化国家治理体系的组织架构,提供一整套科学、完备、高效的制度体系,则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一体两面”。  相似文献   

16.
杨海坤 《人权》2014,(3):40-43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这是顺应当前世界发展与改革潮流,顺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伟大举措。它与我们要实现国家发展、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息息相关。没有“国家治理体系与能力的现代化”就谈不上工业、农业、国防、科技等等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应做到"六化":以标准化和程序化夯实基础,靠法治化将标准化和程序化的成果上升到刚性的制度层次,以科学化为抓手,以信息化的技术力量予以固化并提升效能,不断提升服务和监管的精细化水平,从而真正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民法典的编撰旨在构建民事法律法规的内在逻辑体系,实现民事法律法规的协调性、统一性。民法典的出台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9.
文化创新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通过文化创新可以提升国家治理水平,促进社会繁荣,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新时代,应推动国家治理和文化创新的双向互动,更好地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是一次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会议,对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战略问题作了顶层设计和整体安排,全会通过的相关决定是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纲领性文献,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实现提供了路线图和时间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必须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开展,必须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场社会革命和全面从严治党这场自我革命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