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写条件变化对笔迹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迹鉴定过程中,由于检材书写人书写条件的不同,以及书写条件的变化,导至笔迹鉴定人员对书写条件变化笔迹和伪装、摹仿笔迹等常有混淆的现象。分析书写人受自身生理、心理状态影响和受制于特殊的书写条件、书写环境等因素,导至条件变化笔迹的形成原因、特点、变化规律,对笔迹鉴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笔迹是书写人在一系列肌肉协调运动下运用书写工具在书写载体上留下的痕迹,书写人的书写特征在笔迹上得到体现。影响笔迹特征变化的因素很多,其中肌肉疲劳程度就是非常重要的生理因素之一。运用肌肉的生理变化知识再结合笔迹检验相关知识对不同疲劳状态下的笔迹进行研究,通过科学仪器和计算机设备将疲劳度进行数据化,对数据进行采集分析,研究不同疲劳状态下笔迹特征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显示相关肌肉不同疲劳状态下笔迹特征变化明显并呈现一定规律,为公安司法鉴定中相关案件侦破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书写的笔迹,往往因为生理变化而使书写技能出现退化。在笔迹鉴定中,由于把老年人的笔迹特点与伪装笔迹的现象相混淆而导致鉴定结论错误的情况时有发生。所以,研究老年人笔迹的特点并与伪装笔迹相区别,对作出正确的鉴定结论有着重要的意义。一、老年人笔迹与伪装笔迹的特点及产生原因一个人要完成书写活动过程,不但需要心理活动的积极参与,更离不开生理机制这个物质基础。然而,人到了老年以后,往往由于与书写运动有关的机体器官开始逐步老化,并且与年龄相联系,书写人书面交际的需要也明显减退,有的长时期很少从事书写活动,…  相似文献   

4.
左手伪装笔迹鉴定原理采撷与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些案件中,行为人故意临时用左手做伪装书写,以掩盖自身真实的书写笔迹。左手伪装笔迹与右手正常笔迹之间虽存在较大差异,但可以通过比较检验对书写人进行同一认定。由于个体生理特性以及书写运动机理,书写人的左手字往往能够反映其右手书写活动中的某些书写动力定型,为鉴定左手伪装笔迹提供了重要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5.
与正常书写条件下形成的笔迹相比,复写纸复写笔迹的特征变化性更大,鉴定难度更高。本文阐述了从书写承受物、书写工具、书写时间、书写人心理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探析复写纸复写笔迹变化的几点主要原因,为全面掌握复写纸复写笔迹变化的规律和准确鉴定该类笔迹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在笔迹鉴定中,经常会遇到由于检材与样本的书写速度不同,造成二者间的可比性差,给检验和鉴定带来较大的困难。因此,对同一人用不同书写速度造成笔迹变化的规律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很有必要。文章通过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的人群书写速度变化笔迹特征存在的稳定性和可变性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出了同一人速度变化笔迹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同一人不同书写速度变化的笔迹既具有不变的稳定性特征,也具有可变性特征。  相似文献   

7.
笔迹从其实质来看,是笔迹书写人书写技能和书写动作习惯的反映.笔迹鉴定结论正是笔迹鉴定人通过笔迹特征来认识书写人的书写技能和书写动作习惯,经过综合评断而给出的检材与样本是否同一的推断性意见.当检材或样本笔迹中出现漏笔画现象时,其是否可以反映书写人的书写动作习惯将直接影响笔迹鉴定人对笔迹书写人书写动作习惯的认识,进而影响鉴...  相似文献   

8.
笔迹现象反映的本质内容是多元的、多层面的。笔迹现象不仅反映人的书写习惯,而且还能反映书写人书面语言及文字布局等习惯。就书写习惯而言,又可从不同的角度将其分为不同的层面。不同的笔迹现象反映书写习惯的层面不同,有的笔迹现象反映书写人对文字符号的使用习惯;有的反映书写人书写动作习惯;有的则反映书写人书写水平的高低。以笔迹现象所反映的本质不同为依据,将笔迹现象划分为不同的种类有助于认识笔迹特征在检验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高水平书写人 抄写笔迹特征变化规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迹是人利用书写工具书写的文字符号,是通过书写活动形成的具有个人特点的文字符号的形象系统。按照笔迹形成的机理可分为"自述"型笔迹和"非自述"型笔迹其中"非自述"型笔迹是指书写人不是运用自己的语言习惯,只是通过自己的书写运动形成的笔迹,而抄写笔迹就是典型的"非自述"型笔迹,即书写人按照他人笔迹抄写形成的笔迹。在当前笔迹鉴定的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平时样本收集困难的情况,那么收集案后样本乃至试验样本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种条件下,抄写笔迹易收集、数量充足等优点就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并利用。另外,考虑到收集样本人群的广泛性及篇幅所限,文中仅以书写水平较高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展开笔迹特征的统计分析并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0.
笔迹是一种有着深刻内涵和丰富内容的信息载体。从不同角度探求笔迹深层次的内涵 ,运用笔迹反映书写人这一信息资源 ,不仅能准确地认识书写人的书写技能和习惯 ,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认识书写人的个性特征和书写时的心理状态 ,以及书写人的社会、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1.
抄写笔迹是典型的"非自述"型笔迹——即书写人按照他人笔迹抄写形成的笔迹。在当前笔迹鉴定的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平时样本收集困难的情况,那么收集案后样本乃至试验样本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种条件下,抄写笔迹易收集、数量充足等优点就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并利用。另外,考虑书写水平较低的书写人字迹稳定性较差,抄写的程度较大,在实际办案中也更易搜集研究样本,故本文笔者收集了50个书写水平较低的人的样本,对书写水平较低的书写人抄写笔迹的特征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笔迹组合特征在笔迹检验中的应用体系;方法:通过案例分析探讨笔力变化组合特征、书写节奏变化组合特征、"神"态组合特征、细微书写动作组合特征以及整体搭配组合特征在笔迹检验中的应用效果;结果:笔迹组合特征形态隐秘、层次深、实用性强,对于伪装笔迹、条件变化笔迹有较好的检验效果;结论:笔迹组合特征拓展了笔迹特征的内涵和外延,为笔迹检验提供了新的理论。  相似文献   

13.
因年老或疾病或受伤等产生的重症,容易造成书写人书写器官受损,无法顺利进行书写活动,使该期间书写笔迹产生大量变化,导致鉴定难度增加。本文通过分析重症病人笔迹的各种特点及形成原因,探讨其特征变化规律,归纳出相关检验要点,为正确检验此类非正常条件下形成的笔迹进行先期理论研究,以期于实践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弯曲抖动是受书写条件变化、书写人生理和心理因素影响而反映出的一类变化笔迹特征。弯曲抖动的成因不同,其特征反映各有差异。在检案时应结合案情,选取比对条件好的样本,并从运笔力量、弯曲抖动的数量、分布部位中识别伪装,发掘笔迹弯曲抖动的变化规律。在整体把握弯曲抖动特征的"量"和"质"的基础上,得出科学的评断结论。  相似文献   

15.
在办案实践中,笔者遇到一起条件变化笔迹的检验。由于当事人文化程度较低,平时很少从事书写活动,加上受到书写条件,如光照条件、承受客体、书写姿势、心理状态及书写环境的影响,使原本字迹数量较少的检材中笔划出现明显的抖动、弯曲和重描现象。这类现象是在书写人固有的书写习惯基础上产生的一些附带的、非本质的变化,但却往往给人一种特别象摹仿笔迹的感觉。因而迷惑性较强,检验中稍有不惧就容易出现失误,影响鉴定结论的准确性。对于此类条件变化的少量字且似有摹仿可能的案件的检验,只有运用辩证的观点和科学的方法,认真、细致…  相似文献   

16.
笔迹是书写人书写动作习惯的反映,在教学中通过系统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先把握自己和同学的书写习惯,熟练掌握其笔迹特征,以利学生今后应对伪装笔迹检验时会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17.
随着犯罪分子作案手段的日趋狡猾,给文件检验工作带来了新课题。为了探讨高位执笔悬腕书写笔迹的特点和规律,笔者对40份高位执笔悬腕书写的笔迹进行了分析统计,概括出高位执笔悬腕书写笔迹的特点、特征变化的一般规律及检验要点。检验此类案件,可以把笔顺、写法、错别字、字体的搭配比例、书面语言、标点符号用法等特征作为鉴定结论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摹仿笔迹检验中,否定是某人所写比较容易,确定是某人所写,即确定摹仿人却十分困难。笔者在检验实践中,发现在一定的犯罪嫌疑人范围内,根据摹仿笔迹多元性来确定摹仿人比较有效,特撰写此文,与各位同行商榷。 摹仿笔迹多元性是指摹仿笔迹既具有被摹仿人的笔迹特征,又暴露了摹仿人的书写习惯,还存在与被摹仿人笔迹和摹仿人笔迹均不相同的特征的这一特性。 一、摹仿笔迹多元性的形成原理 (一)书写习惯的随意性决定了摹仿笔迹能反映被摹仿人的笔迹特征。 人的机体的各种运动或动作,心理学上分随意运动和不随意运动。随意运动属于意志…  相似文献   

19.
目前,复写纸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医疗、金融、交通、通讯等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成为了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必需品。然而,随着复写纸使用量的增大,涉及复写笔迹的违法犯罪活动和经济纠纷呈上升态势。因此,研究复写纸复写笔迹的同一鉴定显得尤为重要。运用统计学原理,通过多次实验,分析复写纸的种类和联数、书写人、书写工具、书写压力、书写纸张、衬垫物等因素对复写笔迹特征的具体影响,研究复写笔迹中的各种易变特征(如运笔特征、搭配比例特征等)和稳定特征(如概貌特征、写法特征等),可以总结出复写纸复写笔迹的特征变化规律,掌握复写笔迹的科学鉴定方法,进而将其应用于复写笔迹检验活动,并指导实践中的同一鉴定工作。  相似文献   

20.
现实生活中,少不了签字立据。因每个人都具有独特的笔迹特点和书写规律,在对字据的真实性发生争议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笔迹鉴定来甄别。可是。书写人如果一改故辙,以左手签字立据,你能设防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