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度的问题。度是反映特定的质和特定的量相统一的哲学范畴,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规定性的数量界限、限度或幅度。党性锻炼作为一种特定事物的存在,也必定有自己度的规定。党性锻炼的度,就是从思想意识、思想方法进行无产阶级化的范围和限度,它包括要求具有远见卓识、大公无私、富于组织性纪律性和革命彻底性这些无产阶级的特性,具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分析问题的理论思维和辩证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局限性是现实的人的基本规定性和重要表征,对人、社会历史和自然造成严重的负面效应,是表征和衡量人的存在水平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只有坚持不懈地合理应对从而降低这种局限性,人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不良结果,实现良好的存在。人的局限性的涵义需要明确的科学界定。事物的局限性是事物不完美、有局限的总体规定性。人的局限是人的不足及其对人的束缚的统一。人的局限性是人不完美、有局限的总体规定性,是人存在不足并受不足束缚的总体规定性。人的局限性不同于人的局限、人的有限性和人的落后性。  相似文献   

3.
王云 《理论月刊》2008,2(4):37-39
赫拉克利特的和谐思想是极具辩证意味的.其所谓"和谐"不是"相同".而是不同甚至是对立因素的协调和统一.和谐不是僵死的、固定的,而是动态的,它与不协调始终处于相互转化过程中.这种转化,或者说这种事物对立面之间的斗争是普遍的,同时也是剧烈的、迅速的.而且,和谐向反方向的转化是有"尺度"的规定性的.这些深邃的和谐思想,对于我们当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浅谈“质”     
要了解质量互变规律,首先应该了解质、量、度三个范畴,本文就“质”这个范畴谈点看法。简单地说,质就是一个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所固有的规定性。由于这种内部存在的规定性,一种事物就区别于他种事物。例如,无产阶级不同于资产阶级,这是因为无产阶级一无所有,丧失一切生产资料,只能靠出卖劳动力度生,而资产阶级占有生产资料,不劳而获,专门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就是由于它们各有自己特殊的质的规定性。  相似文献   

5.
陈维杰 《前沿》2011,(20):52-54
长期以来,"认识事物的质是认识事物的开始"一直是哲学界公认的一个观点。但这种观点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先认识事物现象,然后认识事物本质"的观点、"先获得感性认识,然后形成理性认识"的观点相冲突,说明这种观点难以成立。认识事物的量才是认识事物的开始,认识经历"量-质-量"周期性运动过程,不断深化对事物质的规定性的把握。  相似文献   

6.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近年来成为了思想理论界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为了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必须区分社会主义的共性和特殊性,这在理论认识上具有方法论的意义。社会主义的共性,也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这些本质特征,第一,是社会主义制度内在固有的。从哲学上讲,任何事物都有其内在固有的质的规定性。具有这些质的规定性,才成为这种事物;失去这些质的规定性,也就不成为这种事物本身。社会主义也是这样。社会主义不是一种可以随意粘贴的标签,它应该有自己内在固有的本质特征。具备这些特征,才能叫社会主义;没有这些特…  相似文献   

7.
《资本论》中质与量的辩证法,概括地说,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资本论》将事物是质与量的统一的思想引入经济生活领域,把对经济事物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的分析结合起来,从而达到了对各种经济事物深入而具体的认识。 读过《资本论》的人都知道,马克思考察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所要揭示的一些重要范畴,如使用价值、价值和价值形式、剩余价值、资本积累等等,都体现着质的分析和量的分析的结合。  相似文献   

8.
一 思维的确定性的涵义人的思维是反映客观事物的 ,而客观事物总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这样 ,人们在思维过程中又怎么能做到有确定性呢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 ,客观事物是相互联系又相互转化的 ,任何事物都在运动、变化和发展着。但是 ,客观事物又不是变化无常、不可捉摸的 ,任何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上 ,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或者叫做质的规定性。正是这种客观事物的质的规定性 ,决定了某一类事物成为这类事物 ,而区别于另一类事物。客观事物的质的规定性反映在人类的思维中 ,就表现为思维的确定性 ,即一个思想反映了什么 ,就是反映了什…  相似文献   

9.
“度”是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事物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度”。一种事物,其变化超过了它的临界点就会变成另一种事物。生活中要把握“度”,改革、发展、稳定同样也要把握“度”。研究“度”的思想,提高把握“度”的能力,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据我所知,目前的许多哲学教材中,都把量这个概念表述为:“量就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构成事物的共同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等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辩证唯物主义原理》肖前、李秀林、汪永祥主编,第170页)以上表述可以把它归结为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一是  相似文献   

11.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包容,“包容”正在成为时代的强音.正确理解包容的内涵,树立正确的包容观就显得十分必要.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任何事物超出度的规定性,事物就会发生质变.包容不是静态的,对于任何一种现象,能否包容、包容到什么程度,要“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在现实社会中,就是要以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是否顺应时代的潮流和是否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为界限.  相似文献   

12.
价值"一元论"和"多元论"之争由来已久,其核心是对价值规定性的理解不同。应吸收西方经济学的合理成分,建立既能反映时代又能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实践的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13.
社会行为系统都少不了控制。所谓控制,就是使事物保持或改变其质的规定性的有目的的系统行为。综合治理社会治安系统具有这种功能,所以它是一个控制系统。一、治安开环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最基本的部分,包括控制部分和被控制部分。一定的目标输入控制系统,会得到一定效果的输出。如下图:  相似文献   

14.
量是唯物辩证法质量互变规律中的基本范畴之一。搞清量的含义,对于正确理解质量互变规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哲学教材中,都把量这个范畴定义为:量是事物的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来表示的规定性,事物的各个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也是一种量的  相似文献   

15.
提升人民"获得感"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理念和实践的重要目标。人民"获得感"尽管作为对现实"获得"的主观感受而呈现出个性化样态,但其背后却承载以"获得"逻辑为支撑的客观规定性。获得逻辑是关于人民"获得感"实现的客观规定性,这种客观规定性蕴含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的伟大理念中,即"外在获得"和"内在获得"及其结构规定性、人民"获得感"的"劳动-获得"逻辑、人民"获得"实现的超个体性意蕴及公共化取向。反思当前人民"获得感"流失的现实,"获得"逻辑的消解是造成这一困境的重要原因。于此,夯实获得内容保证人民"获得感"生成的实在性、健全"获得"实现的保障机制实现人民"获得感"的再生、养成合理的"获得"心态以为人民"获得感"的实现提供价值保障、以"获得"的公共性推动人民"获得感"普遍实现,是"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的必然选择,而上述方案选择也契合了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的质、量、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是从哲学的质、量、度几个基本概念出发,反观和谐社会的内涵和外延,以科学发展观和事实为依据,详细论述和谐社会所具有的质的规定性、量的规定性以及怎样把握和谐社会的各方面的度。本文旨在从哲学角度研究和谐社会,以帮助人们深化对和谐社会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经济学中的数量分析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以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这门学科的对象的性质决定了它在研究中主要应该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运用科学抽象这一基本方法来进行定性分析。由于经济事物与一切客观事物一样,除了具有质的规定性而外还具有量的规定性,因此对经济事物除了进行定性分析而外还需要进行定量分析。 众所周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不仅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作了极其深入的质的分析,而且对资本主义经济生活进行详细的量的分析,正是由于这种量的分析,马克思才全面地揭示了  相似文献   

18.
比较是区分事物优劣、揭示客观真理的重要方法。然而,比较需要得法,得讲科学,还需辩证地看待比较得出的结论。要正确地进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比较,必须坚持辩证法。一、只有同质的事物进行比较才能得出有意义的结论,只有对事物的质全面比较才科学。任何事物都有多方面的质,是多样性的统一,只有把同质的事物进行全面比较,其结论才有具体的意义。金刚石比红松木硬——这个“硬”的结论并不能说明金刚石和红松木孰优孰劣。社会主义是政治、经挤、文化等多种规定性的统一,只抽取社会主义经济暂时不如资本主义发达而比较,也得不出“社”不如“资”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蔡静 《传承》2009,(4):88-89
当前,我国的人民内部矛盾在不同领域都有不同的表现,它们是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和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外在表现,是社会主义社会自身矛盾的内在规定性。矛盾是推动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研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对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我国的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的人民内部矛盾在不同领域都有不同的表现,它们是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和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外在表现,是社会主义社会自身矛盾的内在规定性.矛盾是推动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研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对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我国的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