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鲁民 《唯实》2005,(9):124
当官是几等人才?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孔夫子说:学而优者仕.那个时候“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人中最优秀的去当官,自然是一等人才.可李鸿章却不以为然,在他看来,“天下最容易的事便是当官,倘若这人连官都不会当,那就太不中用了.“干天下最容易的事,那肯定是末等人才了.曹振庸大概就是最好的例子,他于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为臣,圣眷不衰,官至极品,绘形图于紫光阁,列为功臣.一次门生叩问当官的诀窍,他坦然答道:“无他,但多磕头少说话耳.“昏庸如此,这种人恐怕连三等人才都算不上,或许也正是因为这种人当官的太多,一些有识之士对当官很是鄙视,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严子陵宁可到富春江钓鱼也不入仕,阮籍为躲避做官的任命,整天喝得醉醺醺的,嵇康听说好友山涛要推荐他去做官,立即给山涛写信绝交.……  相似文献   

2.
陈鲁民 《唯实》2005,(8):124-124
当官是几等人才?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孔夫子说:学而优者仕。那个时候“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人中最优秀的去当官,自然是一等人才。可李鸿章却不以为然,在他看来,“天下最容易的事便是当官,倘若这人连官都不会当,那就太不中用了。”干天下最容易的事,那肯定是末等人才了。  相似文献   

3.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报刊上曾就当官与做学问展开了一番争论,笔者当时呼吁淡化当官心理。许多年过去了,现在看来,当官心理不仅没有淡化,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过去是“学而优则士”,现在是不管学得优不优,都“欲”士。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的人数急剧上升。这说明不仅是成年人的当官心理在强化,而且连年轻人也看出当官的奥妙,在跃跃欲试了。一方面是政府机构人浮于事,在消肿,在精简,另一方面是一批又一批的人削尖脑袋往官场里钻,加剧人才“挤挤”,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相似文献   

4.
林则徐有一句名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具备这种胸怀的人,才会有做大事的器识,也才会形成一种从广大处觅人生的态度,不断提高生命的境界。有的领导干部心胸狭窄,既容不得人,也容不下事,常常是刚愎自用,顺利时趾高气扬,受挫时怨天尤人,以亲疏取人,凭意气做事,热衷于“争名于朝,争利于市”,久而久之必然为人所弃、为事所累。领导干部是做大事的人,志存高远,“用天下之材,尽天下之利”是第一要务,故凡事一定要以党  相似文献   

5.
治国之道,惟在用才。古人云:“得人者得天下,失人者失天下”、“能治天下者,惟有得人”、“能用人者,无敌于天下”。人才是国家兴衰的决定性因素。事以人成,国以才兴。要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关键在于人才。如何使用人才,关键在于能否构建我国新世纪的新型用才战略。  相似文献   

6.
《党课》2013,(16):54-54
知人不深、识人不准,就会出现任人不当、用人失误。人才放错了位置,也可能变成庸才。位子不“合身”,小则屈才,大则误事。刘邦用韩信,“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终得天下。赵孝成王用赵括,错用一人,败绩连连。历朝历代,能否选贤任能、知人善任是决定兴亡的关键一环。囝以人兴、政以才治,更是我们党治党兴国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省委号召各级领导干部要学习孔繁森,争做好公仆。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学习孔繁森的“官德”,像他那样为官。 两袖清风做“廉官” 公生明,廉生威,这是古人遗训。当官必有权,倘若恃权谋私,权钱交易,必然害国害民。在封建社会,“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是官场屡见不鲜的事。为官者,既可用权力造福人民,又可以作恶于百姓。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一些领导干部把廉耻置于脑后,宣称什么:“千里来当官,为的是吃穿;当官不发财,请我也不来。”于是乎,他们出入于歌厅酒店,交际于大款老板之间,利用职权换取金钱色相,贪赃枉  相似文献   

8.
如何做人、做事、做官?这是我们经常谈论的一个话题,也是每一名领导干部都会碰到也必须回答的问题。事有成败之别,官有好坏之分。不同的人,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理解和回答。在做人、做事、做官三者中,首先要学会做人。“人”字两笔,一撇一捺,结构简单,却是个合理的支撑。做人,就是要把“人”字撑起来。老百姓要懂得做人,当官的更要懂得做人。“官”是领头的人,是“公众人物”,若连那个“人”字都撑不起,又遑论为官?其次要学会做事。人到世上就要做事,做实事,做好事,做老百姓希望做的事,若连这点儿都做不到,怎能成为一个好官。为官者对官,既要…  相似文献   

9.
老六月雪 《党课》2012,(12):108-112
国器者,可以治国的人才。《苟子·大略》:“口不能言,心能行之,国器也。”颜师古云:“国器者,言其器用重大,可施于国政也。”狄仁杰很懂做人,很会当官。在那个当官最难的历史时期,他的官当到最好,十分难得。  相似文献   

10.
我是广州军区联勤部政治部主任。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将来身后应该留点什么?”是所有从政掌权者人生必过的一道坎儿,必答的一道题。俗话说:“人过留踪,雁过留声”。“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时”。凡当官的都有一个届满换位、升迁免降以及年高退休直至生老病死的过程。某领导一离位,人们对其官品、政声自然有一番评说。莎翁说得好:“无暇的名誉是世间最纯粹的珍珠。”人们的赞美如同延长了生命的音响和光华。所以,我国历代的官员都十分看重“人去后”留下的美好“政声”,特别是“生则天下歌,死则天下哭”的民心民意。党的三代领导核心…  相似文献   

11.
“反贪污反浪费一事,是全党一件大事”。“三反”运动在全国展开…… “五反”历时半年,进行得比较顺利,到1952年6月基本结束。 然而令一党主席和一国总理真正担心的,并不是资本家,也不是商人,而是来自内部的威胁,即所谓堡垒是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正像毛泽东曾经预料的,有些人没有被钢铁炮弹打倒,却被“糖衣炮弹”击中。 中南海是警惕的。 那段时间,毛泽东也是满脑子这方面的同题。就连散步的时候,他也会突然冒出一句,问李银桥:“你有贪  相似文献   

12.
“夕阳无限好”,这是流传至今的佳句。不过,对现在的某些人来说,黄昏却是最容易堕落的时节。“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当官不捞,小心后悔”的信条在一些饕餮之徒的头脑中大有市场。原湖北省黄石市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陈家杰就是这样一个人。1999年11月24日,黄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家杰的办公室响起了电话铃声。当时陈家杰正坐着沉思。这几天他的情绪坏得很,各种传言令他寝食不安。陈家杰拿起电话,是省纪委打来的,明确要他和妻子来省纪委谈一下廉洁自律方面的情况。当天晚上,陈家杰和妻子杜修华商量了一整夜,也没有找到万全之策。…  相似文献   

13.
刊中报     
民意中的1999由零点调查公司、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美兰德信息公司、勺海市场调查公司等单位公布出一项“民意中的1999”———1999年开心事 :50年国庆大阅兵 ;1999年大喜事 :澳门回归 ;1999年难忘事 :我驻南联盟使馆被炸 ;1999年伤心事 ;台岛大地震 ;1999年百姓最应上心而又不关心事 :千年虫逮住了没有?1999年百姓最上心事 :结束福利分房 ,要买房子了 ;1999年豪爽事 :中国“神舟”上天了 ;1999年平淡事 :利息税开征了 ;1999年明白事 :“法轮功”原来是邪教 ;1999年最气愤的事 :李登辉公然叫嚣“两国论” ;1999年最能影响新世纪的事 :“入世”步伐突然加快了。1999年最没有人关注的话题是世纪大劫难。在这20世纪最后一个年头 ,法国预言家、日本预言家的“地球毁灭”、“行星大十字架排列”的预言彻底破灭。开始还有人似信非信的传着 ,而后似乎大家都失去了“毁灭”和“被毁”的热情 ,连聊这个话题的兴致都没了。1999年最具影响力的名词是“双赢”。与美国“入世”的双边谈判 ,达到了这个目的 ,敞开了对我们已关闭13年的世贸大门。1999年最亲切的名词是“常回家看看”。春...  相似文献   

14.
自称曾和28位女人试婚的顾绍喜,为了女人,将资产达1500万元的国企“蛀”成了烂摊子。享受到当官种种好处的他,身陷囹圄以后,不思悔改,还要做在看守所当官的美梦……承办他的案件的检察官说:“办了这么多年的案子,和无数形形色色的贪官接触过,像顾绍喜这么能出丑、愿意出丑的人还是第一次遇到。”  相似文献   

15.
人文荟萃     
■淡化“勾践式人格”   国人都熟知春秋时候越王勾践的故事。为了复仇,勾践已从根本上不再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他的所作所为只能用卑鄙、猥琐来形容。他不但把自己垂涎已久的美人西施亲手送给吴王,而且居然能在吴王生病后亲口品尝他的大便,判断病情,以讨好吴王。   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千百年来为国人所颂扬,殊不知这种卧薪尝胆心态对中国人的人格塑造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在一部分国人中形成了勾践式人格。为了当官而不惜卑躬屈膝、阿谀奉承;为了图人家财而昧着良心;为了出人头地而甘心出卖色相事人……这些形形色色的人和…  相似文献   

16.
“他不当官了,煤矿还会给他分红吗?”针对坊间传言的有官员宁愿退出官场也不愿从煤矿撤股一事,山西省清理纠正国家工作人员入股煤矿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曹建林反问。  相似文献   

17.
史载,扁鹊三兄弟都精于医术,扁鹊认为长兄医术最好、中兄次之、自己最差。扁鹊言:“长兄治病,是治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名气只及于乡里;而自己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所以群众以为自己的医术最高明,名气因此响誉天下。”  相似文献   

18.
人的意识对人的活动起自特殊的调节作用,这种作用表现为人的活动具有方向性,不同的意识将引出不同的结果。那么,青年干部要成长,必须确立良好的意识,才能保证成长的有效性、持续性,成为党所需要的领导人才。本人认为青年干部成长应主要确立四个方面的意识。 一、为民当官意识。拿破伦的一名名言:“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符合人的一般心理。“当官”之念,无论出自言表,还是内心世界,一般说来人人皆有,它表现出人的志向。但为谁当官的动机不同,其结果亦不同。为民当官,为国展才者,功垂青史,流芳千古。为逞一己之欲而谋位者,多遗臭万年。中国共产党人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与一切剥削阶级有着本质区别,一切为了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公开声称“党和国家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为党的事业、人民的利益而战斗。人民的好儿子焦裕录为群众急之所急,为群众想之所想,拼搏  相似文献   

19.
读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想这世上,号称是“读书人”的有多少,而真正读懂的能有几个?不说太深奥的,就金庸那种“童话”,很多人都读过,但谁敢说读懂了?要是真读懂了,这世界上许多不该发生的事也不会存在了。基于这种想法,这一次打算向大家推荐《东坡志林》。反正读书的人不用我啰嗦,不读书的人跟他说什么都没用。  相似文献   

20.
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实现,要靠组织路线来保证。而干部队伍建设问题,又是组织路线中的关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的干部队伍建设以“四化”方针为指导,取得了巨大成就,保证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有效贯彻执行,推动了改革开放及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展。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由于对“四化”方针理解片面,出现了“好人当官”、“能人当官”、“富人当官”等现象。关于“好人当官”“好人当官”,“好人一定能当好官”,这是一种颇有市场的认识,也是人们的良好愿望。但这种认识与愿望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