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趣味概念     
◎刺猬理论刺猬理论说的是每当天冷时,刺猬就会彼此靠拢在一起,但它们之间却始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距离太近,身上的刺就会刺伤对方;距离太远,它们又会感到寒冷。保持适当距离,才能既保持理想的温度,又不伤害到对方。刺猬理论用在人际交往中很合适,是说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适当的距离。因为每个人的观念、文化、知识、性格等方面的差异必然会影响到自身的处世态度和交际方式。如果人与人之间交际过近过密,这时的个性差异就会明显起来,突出起来,就免不了会发生碰撞。因此保持适当的距离,会减少不必要的磨擦,使彼此少受些主观上并不是故意的伤…  相似文献   

2.
锱铢必较     
《中国保安》2013,(2):73-73
《宋稗类钞》中记载有这样一件事:宋朝有个名叫苏掖的常州人.官至州县监察官。他家中十分有钱,但却非常吝啬,常常在置办田产或房产时,不肯付足对方应得的钱。有时候.为了少付一分钱,他会与人争得面红耳赤。他还最会趁别人困窘危急之时,压低对方急于出售的房产、地产及其他物品的价格,  相似文献   

3.
平等待人不同的网民来自不同的地区或国家,由于所处的环境和所受的教育以及所经历的背景不同,对事物的观点也就不同。因此,在交流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理解对方,以冷静、理智、分析、理解的心态对待网友,不要有什么过激行为。适应幽默到网上交流,更多的是为了获得一份轻松、一份愉悦。适度地幽默往往能够拉近与对方的感情距离,增强对方对自己的地感。但是,因为不是面对面的交流,可能不同的人对幽默的态度和感觉是不一样的。你的一个很平常的玩笑会被对方误解为讽刺或挖苦。因此,使用幽默一定要适度。分清良莠在网上与人交流,往往不…  相似文献   

4.
人的自毁行为看上去不可思议,却在现实中客观存在着。以下10种最常见的导致自毁的心理陷阱,读者可自鉴之。1、求败的性格。有些人自陷于受欺压、被打击的绝境,一筹莫展,即使眼前摆明了有退路、出口,他们还是视而不见,拒绝利用。2、自恋狂。自恋狂常常需要别人不停地赞美、爱慕,为了博取对方喜欢,常盲目答应别人的所有要求。3、情感幼稚。以幼稚的行为引起  相似文献   

5.
《新东方》2006,(1):43-43
《宋稗类钞》中载有这样一件事:宋朝有个名叫苏掖的常州人,官至州县监察官。他家中十分有钱,但却非常吝啬,为了少付一分钱,他会与人争得面红耳赤。他还最会趁别人困窘危急之时,压低对方急于出售的房产、地产及其他物品的价格,从而牟取暴利。有一次,他准备买下一户破产人家的别墅,竭力压低房价,为此与对方争执不休。他儿子在旁看不下去了,忍不住发话道:“爸爸,您还是多给人家一点钱吧!说不定将来哪一天,我们儿孙辈会出于无奈而卖掉这座别墅,希望那时也有人给个好价钱。”苏掖听儿子这么一说,又吃惊,又羞愧,从此开始有所醒悟了。一个优秀的领…  相似文献   

6.
资料卡片     
令人自毁的心理陷阱求败的性格有些人的性格天生就倾向于自取其败。他们一再地自陷于受欺压、被打击的绝境,而且一筹莫展,就是眼前摆明了有退路、出口,他们还是视而不见,拒绝利用。自恋狂妄自尊大,过于自负,自视过高的人,通常会一头撞入自毁之门。自恋狂惯常需要别人不停地赞美、爱慕,该否定却肯定,为了让对方喜欢自己,常不分青红皂白地答应别人的所有要求。情感幼稚以幼稚的行为引起他人的注意,在工作场合扮小丑以引起他人的注意,如此很难得到他人的尊重,实在是一种打击自己事业的方式。虚幻的期望志大才疏,对自己的才能和潜力不能作出明智…  相似文献   

7.
“我将在法庭上见你”美国人在碰到不能调和的矛盾时,通常会把这句话甩给对方,因为他们知道法庭永远是中立的,在那里矛盾将会得到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8.
“叫人”,在上海方言中即为招呼对方,特别强调小辈对长辈的招呼,有“请安”的意思。小孩在刚刚开始牙牙学语时,大人就会有意教诲他们“叫人”。  相似文献   

9.
温州青年的经商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他们是天生的商人和天才的商人●哪里有商业的灯光,哪里就有经商的温州青年●学校的学历虽低,商海的学力却高不可攀●把生意做到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温州青年是一本难读而耐读的书。说起来,青年是最透明、最坦诚、最容易让人了解的人,何以一加上“温州”两字就让人难以琢磨呢?先从难懂的温州话谈起。据说在越战中,我军的联络总被对方破获,带来了不小的损失。紧急之中,我军让两地的温州老乡传达命令,结果由于保密程度高而大获全胜。确实,温州话对其他浙江人来说,也如天书一般,别人只有看表情的份。温州人只要一说家乡话,便形同一家,很快就会…  相似文献   

10.
距离产生美     
没有距离,便没有美。美,依赖于距离来塑造。“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是距离培养了美的思念。“君子之交淡如水”,是距离造就了清纯的友谊。恋人或夫妻之间,经常小别,不仅不会影响情感,而且会使情感得到升华。要建立美好的人际关系,就必须注意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距离太远了,双方不能很好的了解,彼此容易冷淡、容易疏远;距离太近了,就容易发现对方的不足和弱点,容易相互产生摩擦,彼此容易厌倦。这就要把握好距离的尺度。保持适当的、微妙的距离,才能做到既相互了解又相敬如宾,那才是最好的。距离,是指相关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远近关系。距离的…  相似文献   

11.
作为保安员,我们可能经常会碰到比如“你算什么东西”等难听的话语,通常情况下,我们的做法是“骂不还IZl”。但是也有一些人可能会恶语相向,又或许会跟对方大打出手,因为他们觉得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所以为了发泄心中的不满就会采取一些不理智的手段,而结果就是不但自己违反了法律,也使得整个保安队伍的形象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2.
交谈通常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交谈中有很多因素。措辞、语调、同一词语对于不同的听话者传达的不同意思、引起的不同联想,以及肢体语言产生的效果。这些因素会影响到双方沟通、理解的程度,以及对双方信息的坦诚度。把交谈比作大家熟知的冰山,这是一点不过分的——因为90%的信息都藏在话语后面。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很容易因为交谈时说错一句话而得罪对方,甚至让对方产生厌恶和怨恨。即使是最擅长交谈的人,即使是最和蔼、最善意的人,有时也会犯这样的错误。  相似文献   

13.
编辑同志:不久前,我驾驶汽车时,一骑自行车人突然左拐弯横穿马路,我及时刹车,但仍因距离太近而将对方撞倒。因对方伤势较重,我未来得及报警,就用我的车将伤者送往医院诊治。事后,对方要我赔偿他的所有损失,因遭我拒绝,对方就起诉到了法院。听人说,机动车一方未保护好事故现场就要对事故负全责,是这样吗?读者万悦万悦同志:完好的交通事故现场是事后正确  相似文献   

14.
如果我们研究一下那些搞腐败的贪官言行,就会发现这些贪官最“恨”腐败。他们和正派人一样对“腐败”嫉恶如仇。如果再细分一下,他们“恨”腐败要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他们的腐败行为还没暴露前。这时,他们“恨”腐败是为了掩盖他们搞腐败的罪行,是为了给他们的丑恶嘴脸涂脂抹粉。他们这样“恨”腐败,也是为了欺骗正派人,给人一个清官的形象。所以,你会想出一百个一千个贪官来,也不会想到他们的头上。据说胡建学案发前任泰安市委书记时,大小会上给下级干部们大讲特讲的经典就是繁体字的“钱”字,即“金”子有两把“戈”(古代…  相似文献   

15.
世界餐桌上的规矩五花八门,这里介绍的仅是一部分有关饭前、饭中、饭后的内容 谢绝请吃为失礼 沙特阿拉伯曾发生过这么一桩事一人美国经理在沙特协商一次极可盈得的业务时,错误地谢绝了对方共饮咖啡的邀请,结果,这桩生意告吹。因为沙特人认为拒绝这样邀请被认为是当众的羞辱。缅甸人也有类似的习俗,如果到主人家中作客,必须食用茶水、水果或食品,否则他们会认为你看不起他,是失礼行为。 给主人带食品是羞辱 在中东各国、如果你被邀赴宴千万可别带食品和饮料礼品,否则,主人会觉得受了侮辱。因为带这些礼物,在中东的人看来是暗示他们不是好主人。在拉丁美洲则不能赠餐具和手帕,他们认为送餐具暗示  相似文献   

16.
覆职新一届     
12月13日,星期二,下午2:20,位于台江路旁的台江区机关大楼一层挤满了人,熟悉的在相互打着招呼,不熟悉的人看到对方手中提的文件袋,也会会心地点一点头。他们是福州市台江区第八届政协的委员们,而当天下午,是新一届政协一次会议的第一次小组讨论。  相似文献   

17.
阿敏就职于某文化馆,每天徜徉于书海,一本本书经由她的手传递到不同的人手中,阿敏的心中既快乐又充实。工作不久,阿敏又加入到“充电”大军中,她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上了一个辅导班,准备参加自学考试。在一次讨论课上,阿敏结识了男孩儿涛,他们为一个问题争论不休,都试图说服对方,几乎吵了起来,但正是这次“争吵”成全了他们的缘分,他们开始彼此关注,并被对方深深吸引,阿敏和涛相爱了。虽说涛的脾气有些暴躁,但对阿敏却能体贴照顾,呵护有加。在那段日子里,白天工作,晚上共同求学,他们在忙碌与快乐中度过了恋爱时光。  相似文献   

18.
当我们与别人打交道时,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和别人合作。为此就必须进行有效沟通,争取被对方所了解、所接受,并且争取成为受对方欢迎的人。对以上之点如果不注意,往往就会自惹麻烦。今年春竹,我到上海看望老人,初一早晨,一位同志不到八点钟就敲开了我父母家的门。他家距离我父母家60公里,开车来也得需要半个多小时。我当时很高兴,我说:“谢谢你,  相似文献   

19.
在世人看来,以色列和美国的关系像两个亲密盟友,很难想象会做出损害对方的事情来。而事实上,他们之间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美国一直是摩萨德大显神通的舞台。  相似文献   

20.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使基因检测技术的应用成为可能与现实。本文从收益成本角度来衡量不同情况下的保险人、投保人采用昂贵的基因检测技术获取个人的基因信息的行为选择,并利用博弈分析双方的利益分配。得出信息优势一方都可能利用其信息优势获利或采取不利于对方的行动,侵占对方利益的结论。因此,基因检测技术的应用会打破保险市场的原有均衡,在基因技术成熟应用以前,各国有必要对保险公司的行为予以约束,采取相应的立法措施对基因检测技术的使用和应用加以限制,保护相关人的合法利益,维护保险人存在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