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到底病根在哪儿?陕西袁敏杰据《宝鸡日报》载:宝鸡市有个叫陈识科的聋哑人,在商场购物时发现,一小偷。伸手从一男子口袋里窍出一叠钞票。他又气又急,哇哇大叫。小偷见事情败露,只得将钱复还原主,却转身将"揭露"其劣行的陈识科挥拳打倒在地。然后小偷便在周围数十...  相似文献   

2.
张志强 《学理论》2013,(15):165-166
公元910年威廉公爵在法国东部勃艮第索恩-卢瓦尔省克吕尼建造了一座修道院,它规定只允许受教皇保护,不接受其他主教和封建世俗化的管理。所拥有的土地实行私有化,不允许其他人干涉。它实行最严格的禁欲主义的本尼狄克会规。之后掀起的克吕尼运动使教皇的权力不断上升,凌驾西欧各君主之上,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对西欧中世纪宗教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蒋翔燕  吴韬宽 《学理论》2012,(3):103-104
1 3世纪是修道院经济发展最为鼎盛的时期,尤以羊毛贸易最为突出。羊毛贸易的有利可图及经济特权和豁免权的获得,使得修道院经济更加繁荣。修道院经济的繁荣也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相似文献   

4.
天维 《侨园》2013,(7):44-44
<正>参观有着千年历史的波兰一直是我的愿望。早春的一天,我和同事终于踏上了这个古老的国家。我们先到了波兰南方的省城琴斯托霍瓦,它是波兰的宗教圣地。这里的明山修道院建于14世纪末,几百年来,在整个欧洲都享有盛名。17世纪中叶,瑞典封建主侵略波兰时,波兰人民发动保卫战,给来犯之敌以沉重打击。著名作家显克维奇创作的《洪流》,把这次战役的胜利看成是波兰人民反侵略斗争从失败走向胜利的转折点。还有著名作家莱蒙特在1894年,发表了著名长篇报告文学《明山修道院朝圣》,将明山修道院不仅看成是波兰的宗教圣地,更看做是波兰民族的象征。这座著名的修道院坐落在山丘上,两条宽阔的道路通往山上。山上高耸的教堂十分雄伟,朝圣者从下  相似文献   

5.
陈磊 《学理论》2012,(24):117-118
修道制度保存和传承了基督教文化,其对后世的贡献不言而喻,在近千年的中世纪文明中,以修道院文化为代表的基督教文明充斥着社会的各个方面。修道院不仅为基督教会提供了大量的神职人员,还对教会改革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启蒙运动后过度强调理性带来了道德沦陷,人心浮躁,环境污染等后果。所以,从现实中看,修道院和基督教提倡的抵制拜金、谦卑与和平的作用就凸显出来。通过浅述修道院对基督教文明的传承作用以及基督教文明的道德合理部分,以期在当今社会中理性可以更多掺杂道德成分。  相似文献   

6.
连日来,经常占据法国报纸头版、电视头条的恐怕就是有关“疯牛病”以及与之相关新型人类克雅氏症的报道了,相当一部分法国人几乎到了“谈牛色变”的地步,一些学校食堂,甚至一些城市的餐馆已经不再供应牛肉,在不足两个月的时间里,全国的牛肉销量骤然下降了 50%以上。 这种态势的真正导火索是 10月“不洁”牛肉误入超市。 实际上, 1年多来,疯牛病已在法国出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自 1991年法国本土发现第 1例疯牛病至 1999年,法国共发现 80例疯牛病,而进入 2000年以后,在不到 1年的时间里已发现了 125例,超过过去 9年的总和。对此…  相似文献   

7.
李靖 《民主》2009,(11):54-54
农民工涂远付路遇小偷扒窃行人,想也没想冲上去制止。小偷用水果刀砍向涂远付,他被砍断6根手筋,血流如注。周围上百人围观,无人制止和报警。小偷从容逃走,被偷者也悄然离开现场。“好人难做啊……以后不敢管这样的闲事了。”涂远付躺在病床上说(2009年7月31日《南国都市报》)。  相似文献   

8.
在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时期,(1815—1830年,以梯叶里(1795—1856),米涅(1796—1884)、基佐(1787—1874年)等人为代表的新的历史学派,为了配合法国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复辟的政治需要,提出一系列宣示着新观点的社会历史理论,有力地证明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合理性与必然性。  相似文献   

9.
王宝文 《侨园》2014,(12):31-31
在古书里,经常读到蓟州这个地名,起初不知它位于何处,总觉得是在很遥远的地方。前些日子与朋友聊天提及到此,朋友说我真"奥特",蓟州,就是今天的天津蓟县,因所居的关城距离京津很近,便择日乘车前往了。蓟县有一千年古刹独乐寺,就坐落在城内渔阳古街上。它始建于隋朝,辽代统和二年、公元984年重建。由山门、观音阁、韦驮亭、报恩院、乾隆行宫、清代民居等组成的庙宇式建筑群。  相似文献   

10.
丁启阵 《各界》2010,(7):3-3
唐玄宗李隆基一次宴请外国使节,唐崇担任新闻发言人(古书里叫“勾当音声”)。唐崇先阐述大唐国当时的大好形势,接着介绍朝廷君臣的和谐欢乐,最后赞扬外国友人的讲义气有礼貌,条理清楚,措辞得当。唐玄宗听后满心欢喜。  相似文献   

11.
报上登过这样一件事:公共汽车上两名女乘客先后发觉自己的钱包被掏了,顿时车上议论纷纷。这时售票员说话了:“大伙儿挣点钱也不容易,积点德把钱包扔出来吧!”说罢随手关了灯。片刻,灯复明,售票员说:“请大家都往地上找找。”什么也没有。售票员见状,又“叭”的把灯关了:“再给您一次机会!要为这判两年就太不值了!”灯再亮时,一位失主在自己脚下找到了钱包。当灯第三次打开时,另一只钱包也找到了。(见《北京法制报》)售票员两次喊话是在反复做小偷的思想工作,三次关灯是给小偷三次暗改的机会。为什么不开着灯让小偷把钱包交出来呢?看来这位售票员是懂得一点儿心理学的。他知道那样做小偷不可能承认自己是窃者,更不可能把钱包交出来。正是因为有晓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5,(28)
《社会契约论》是世界政治法律学说史上最重要的经典之一,是震撼世界的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号角和福音书。它阐述的许多原则原理不仅在革命之初被载入法国《人权宣言》等重要文献中,还在革命后的长时期里成为资产阶级的政治法律制度的基石。卢梭的思想对后世思想家们理论的形成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清代文学家、江南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为官清廉,辞职回家时身边仅有一条黄狗和一盆兰花。在一个月黑风冷的雨夜,郑板桥躺在床上辗转难眠,适有小偷前来“光顾”。他想,若高声呼喊,小偷狗急跳墙,动起手来,自己年迈体弱怎能对付?可又一想,眼睁睁地让他劫取,又不甘心,左思右想,终于有了妙策。他翻身朝里,假借梦呓,低声吟道:“细雨蒙蒙夜沉沉,梁上君子进我门。”此时小偷已摸近床边,闻声暗惊。正手足无措,又听到两句:“腹内诗书存万卷,床头金银无半文。”小偷听罢心想,既无钱财,偷他作什?欲转身  相似文献   

14.
林蔚 《瞭望》2006,(30)
17日重庆媒体的一篇报道称,因势单力薄,重庆市民刘先生急中生智在小偷作案现场——中巴车上4次用英语向110报警,却都被听不懂英语的接警员挂断电话,眼睁睁看着三名小偷得手后扬长而去。读罢此文,笔者在为刘先生的见义勇为感到欣慰的同时,也陷入了长久的沉思。  相似文献   

15.
法律成本     
一哲 《党政论坛》2011,(22):9-9
一位校友在德国留学期间,在一家图书馆,钱包被扒手窃走。里面有20欧元,他不准备报警。可是图书馆的保安却报了警。不到5分钟,一位女警察赶到现场,问了情况,便请他做笔录。女警察说:“图书馆的自动安全系统已经录下了小偷的尊容,警察局今天就可以将小偷的照片张贴到金区各个警察局。如果仍找不到小偷。我们会把录像带送到电视台反复播放,直到破案为止。”  相似文献   

16.
郑超麟是个共产主义者。1919年到法国勤工俭学的一批人里就有他。周恩来1923年3月13日致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执委的信中提到“已预备起程赴俄入东方劳大  相似文献   

17.
今年1月27日,是中国与法国建交36周年。时光荏苒,国际形势在过去几十年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法关系也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两国领导人的友谊 中法之间的交流与接触极富传统,两个民族之间的交往最早可追溯到公元17世纪。20世纪20年代,不少中国青年赴法勤工俭学。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重大贡献的周恩来、邓小平、陈毅等早年都曾在法国学习和考察过;中国不少文学家、艺术家也曾到法国汲取过营养。江泽民主席青少年时期就读过许多法国文学作品,对法国文化饶有兴趣;希拉克总统酷爱东方艺术,早在年轻时就开始接触中国的诗歌和…  相似文献   

18.
法国在信息技术 (在法国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 )方面落后于美国。 1997年 8月,法国政府宣布将建立信息社会定为其行动的重点之一, 1998年又提出了一项信息社会政府行动计划,把发展信息技术作为政府的“主要目标之一”。为此,法国政府建立了“信息社会部间委员会”,负责与信息技术发展有关事宜的协调和决策。 信息社会政府行动计划确定了此后多年法国政府行动的大政方针,旨在弥补法国在这方面的差距,使之成为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的新动力。从 1998年到 2000年的三年里,法国政府为发展信息技术投入 50亿法郎的资金, 2000年 7…  相似文献   

19.
大约是在1981年,钟叔河同志曾同我谈起,想编辑一套方物丛书,并已着手收集资料。不过,那时他正忙于《走向世界丛书》的编辑,这设想的实现,似还要俟以时日。 对他的这个计划,我以为是很有眼光的。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里,重义理而轻经济,是一种相当普遍的思想。影响所及,古书中许多有关民生经济、科学技术的书籍,已湮灭无闻,或有留存,亦属罕见之书,如  相似文献   

20.
潘燕 《瞭望》1995,(40)
自1991年起,我国的海洋捕捞产量便以每年80—100万吨的速度递增,到1994年,捕捞总量已达895万吨,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丰收”.然而,面对逐年增加的产量,渔业主管部门却怎么也乐不起来,海是聚宝盆,但资源的有限性和捕捞强度无限制的增加,使他们不得不考虑海洋渔业的明天.“竭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无鱼”——如果我们不加重视,这句躺在古书里的话,也许会成为我们海洋明天的写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