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开始建立,但仍相对滞后,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从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内涵和现状谈起,分析了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的紧迫性,并从积极发挥政府服务职能的角度,对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2.
武文莉 《行政与法》2007,(10):41-43
随着公共财政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财政在公共服务项目的投入力度上不断加大,但在公共财政建立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公共财政支出结构"越位"与"缺位"、公共收入制度不健全以及公共预算粗放等问题.因此,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是政府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新阶段工作的主要内容.本文在分析公共支出结构不合理因素的基础上,指出了公共收入不健全的环节以及公共预算粗放的原因,并对此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3.
正2012年7月,国务院颁布《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将公共服务问题提到新的高度。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2014年2月,司法部印发《关于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政府购买公共法律服务的理论与实务,大有必要。一、公共法律服务基本原理(一)公共法律服务概念  相似文献   

4.
从设立的背景分析,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承担逐步全面开放中国市场的试验功能,关系到我国"二次入世"谈判的成败,因此,自贸区的知识产权保护只能进一步强化。加强自贸区知识产权保护主要从强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职能及切实保护知识产权权利的角度实现,因此,应该尽早在自贸区内建立知识产权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并设立知识产权法院的派出法庭或普通法院的知识产权法庭,为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实施提供行政保障和司法保障。  相似文献   

5.
WTO总理事会通过的《关于实施多哈宣言第6条款的理事会决议》赋予了发展中国家为维护公共健康安全而进口廉价仿制药品的权利,协调了公共健康安全与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利益冲突。该决议在合格药品范围、合格进口成员方资格、国内市场的解释等方面采纳发展中国家的建议而对TRIPS协定以重大发展,这种发展昭示着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向"人本主义"法律价值方向回归,"差别保护"将是协调21世纪国际知识产权利益冲突和解决我国知识产权保护面临困境的有效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6.
《现代法学》2019,(3):127-137
知识产权制度之正当性在于其能够有效地促进知识的学习和传播,激励创新,从而增加社会福利。知识产权劳动价值论、激励论、对价论等均蕴含着公共领域保留的理念。公共领域保留能够促进知识的创造、传播与学习,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有益循环。过高保护水平的知识产权制度对公共领域是一种侵蚀,不仅不利于知识产品的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平衡,反而会增加知识传播的成本,不利于可持续创新的实现。知识产权公共领域保留需要在立法中明确表明,以结合知识产权私权保护规范共同实现知识产权立法目的。公共领域保留也是知识产权司法实践中有效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7.
公共服务能力建设要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是公共行政能力、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公共服务能力是指以政府为主体的公共组织满足一定范围公民的公共需求的有效性。为增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公共服务能力建设要围绕公共组织在公共服务中的一些基本能力要素进行,主要包括公共服务价值目标平衡能力、公共服务信息开发与利用能力、公共服务品种与技术创新能力、公共服务责任分担与利益协调能力、公共服务供给组织能力等。  相似文献   

8.
王志华 《法制与社会》2011,(13):195-196
西方新公共管理改革是整个公共管理部门格局的调整,NGO作为公共管理主体的地位在理论上得以确立,公共服务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NGO在政府职能掌舵化、公共服务竞争化、公共服务评估监督主体社会化、公共管理权力分散化等改革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国NGO在公共服务领域的意义凸显在公共服务主体多元化、公共服务合作治理理念的建立和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变革。  相似文献   

9.
政府公共服务外包的法理分析与制度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慧娟 《行政与法》2012,(10):25-29
公共服务外包属于公共行政民营化的诸多类型之一,其存在的法理基础在于公民参与公共服务的权利的正当性和公共选择理论,但其在现实和理论上还面临诸多法律问题。借鉴"合同规制"理论,在私法领域引入公法的约束机制,构建正当程序、政府责任等核心制度,是推进政府公共服务外包优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0.
公共数据包括公共管理数据和公共服务数据。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保护国家安全与个人合法权益以及政府部门依法行政是建设公共数据确权授权法律机制的三项决定因素。公共管理数据是公共性最强、可共享利用程度最高的数据。推进实施公共管理数据共享法律机制是建设整体政府、数字政府、法治政府的必然要求,其关键在于建设全国及地方统一政务数据平台。公共管理数据授权开放包括狭义的公共管理数据开放和公共管理数据授权运营,其重点在于促进市场主体对公共管理数据的多元化利用。公共服务数据具有一定程度的公共性,但其同时也具有民事权利客体的性质。公共服务数据确权授权法律机制应当确认公共服务机构对公共服务数据享有数据财产权,同时在现有法律规则的基础上赋予公共服务数据更高程度的开放性,充分释放其作为生产要素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