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一带一路”战略对国际秩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民 《唯实》2015,(7):87-90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推进,特别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风生水起,并得到除美、日之外的广泛响应,由此引起关于“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秩序重构问题的广泛讨论,出现了各种不同的观点,存在颇多争议。国际秩序,体现国际行为体的话语权,而话语权是以硬实力和软实力为后盾的。国际秩序由国际格局决定,而国际格局的形成与变动取决于力量对比。无论国际秩序还是国际格局,一旦形成,必然保持其相对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韬光养晦”,是中华民族传统政治智慧中的一个经典———所谓“韬光”,是指把志向和才华掩藏起来;所谓“养晦”,则有卧薪尝胆、蛰伏待时之意。而作为国际战略思想的““韬光养晦”却是邓小平同志面对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动乱和西方国家咄咄逼人的“和平演变”攻势,综观全局、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提出的。“韬光养晦”等“28字”战略方针(即“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藏拙、决不当头、有所作为”),是新时期中国国际战略的总方针,而“韬光养晦”又是这一战略总方针的核心内容。一、“韬光养晦”国际战略引发的新争…  相似文献   

3.
胡杉 《新湘评论》2006,(5):39-41
陈水扁在两岸同胞的强烈反对和国际社会的一片谴责声中.强行决定终止“国统会”运作和“国统纲领”适用。至此,由陈水扁自导自演的“废统”闹剧达到高潮,再次制造了两岸关系紧张的局面。  相似文献   

4.
新闻界包括文艺界“三贴近”的问题,既是个带有历史性的问题,又是个现实问题:既是近几年党中央反复强调的重要问题,又是各级媒体的领导经常抓在手上的问题;既是提高宣传质量、报道水平的头等问题,又是广大记者出精品、上台阶的要害问题。问题在于,如此重要、重大的问题,我们又几乎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但从实践的效果来看,落实得又不尽如人意,存在着“贴不紧”、“贴不近”、“贴不深”的问题。所谓“贴不紧”是指我们的新闻宣传上常常落后于实践,跟不上时代快速发展的步伐,对改革开放出现的新矛盾、新苗头、新成果、新信息的报道常常有慢一拍、慢半拍的情况;所谓“贴不近”是指我们的不少新闻工作者总是和实际、生活、群众存在着一定的距离,特别是没有和群众的心贴在一起,和火热的生活融为一体;所谓“贴不深”,是说在不少问题上没有深刻地、能动  相似文献   

5.
《党课》2011,(16):12-17
2011年7月9日,苏丹南部地区正式脱离苏丹,成立“南苏丹共和国”,诞生了世界上第194个国家。这一天,包括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内的很多国家、国际机构的代表前往南苏丹参加独立庆典,全球各大媒体的目光也聚焦于此。如今,“南苏丹”号航船已然起航,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其前景又如何呢?  相似文献   

6.
“绿色壁垒”下我国经济的绿色化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树 《探索》2002,(5):57-61
所谓“绿色壁垒”,又称“环境壁垒”,它是指一种以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人类健康为由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作为一种非关税的贸易壁垒,“绿色壁垒”首先兴起于西方主要工业发达国家,他们充分利用与发展中国家在环保方面的差距,通过设立各种环保与生态技术标准,限制或禁止他国产品的进口。为了提高我国产品的出口效益,全面抢占广阔的国际市场,拉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必须跨越出口贸易中的绿色壁垒,实施经济的绿色化战略。为此,可米取如下战略措施培育经济绿色化的心理基础;作好绿色制度安排;实施扶持绿色产业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积极发展生态工业;切实发展“绿色金融”;实施国际绿色认证;努力开展国际绿色营销。  相似文献   

7.
张振宇 《党课》2011,(17):89-91
在2011年5月举行的上海“陆家嘴论坛”上,国际板成了广受关注的话题。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论坛上表示:“正积极做好国际板市场的各项准备工作,目前距离推出国际板已越来越近。”  相似文献   

8.
中国设立“国安会”的消息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9.
彭桁 《当代党员》2010,(11):77-77
最近,“人民网”一篇贴文称,44%的受调查者认同“做官也是一种风险职业”,并列举了官场“十大高风险岗位”。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09,(7):77-77
12月9日是国际反腐败日。每年的这一天,联合国都会呼吁世界各国举行相关宣传活动,倡导“帮助消除腐败是每个人应尽职责”的理念。  相似文献   

11.
《求贤》2014,(8):44-45
国际格局深刻变化的背后都伴随着大规模高端人才的集中转移。目前,国际人才存争夺战日趋白热化,美、日等国推行的“人才套利”政策正危及我国人才战略安全。在人才争夺战不断加剧时。我国却呈现出“留学赤字”、“移民赤字”、“人才赤字”的三大劣势,中国绿卡被戏称“世界最难绿卡”。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11,(15):121-121
“禁飞区”有多种形式:一种是主权国家在特殊情况下、在特殊时段对其领空范围内的特定空域采取的限制飞行的管制措施,这种“禁飞区”的建立是国家主权所赋予的权力;另一种是在发生冲突的情况下,某个或某些国家或国际组织,在冲突地域划定的特殊限制空域,限制冲突相关方的飞行器在管制空域内的飞行活动,只有在国际组织授权的前提下,建立此种“禁飞区”才具有合法性。  相似文献   

13.
吴旭 《党员文摘》2009,(11):32-33
2009年春.中国国内一本畅销书《中国不高兴》,一下子又把“愤青”现象推到了国际流行议题的前台。其后,美国著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在华盛顿,举办了一场关于中国“愤青”的专家研讨会.主题是“了解中国的‘愤青’:它对未来意味着什么?”能容纳200人左右的会场,坐得满满的,很多是来自各类媒体的记者。  相似文献   

14.
后京都时代,国际气候政治遭遇“吉登斯悖论”.“吉登斯悖论”语境下的气候政治难题是阻碍国际气候政治进程的关键因子,在“吉登斯悖论”话语框架内构建国际气候政治图景是气候政治的迫切命题.构建国际气候政治图景是破解“吉登斯悖论”的先导性步骤,其图景构建程式遵循“基准情形+理论命题+推论判定”的逻辑进程.后京都时代,国际气候政治剧场演绎并呈现“大国标签与集团谈判、双层博弈与非零和互惠、议题互嵌与政治敛合”的政治景象.  相似文献   

15.
马斌 《学习月刊》2010,(19):33-34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力增长、国际影响力提升.各式各样的“中国论”层出不穷。首先,“中国威胁论”再次甚嚣尘上;其次,“中国责任论”惹人关注。在这种情况下.理清各种“中国论”的蕴意,辨析各种“中国论”的实质.对观察和认识中国而言.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6.
据报道.去年12月3日,“北京发布”只发了一条有关国际残奥委会2011年全会在京召开的微博:“全会历时9天,我市主要领导、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将出席会议。”网友的8条评论都与微博发布内容无关.其中3条评论反映供暖等问题.未获回复:有3条评论对“北京发布”所发微博表示不满。  相似文献   

17.
我国“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提出“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二五”规划时期能否进一步利用好新世纪头20年重要战略机遇期,既取决于国内发展条件,更取决于国际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8.
2009年10月13日,大连力挫迪拜、利雅得,以全球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荣膺“国际花园城市”桂冠。 20年,大连是如何从一座重化工城市嬗变为国际花园城市的?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10,(4):4-13
印度是南亚第一大国,有古老的文明、悠久的历史、众多的人口和辽阔的土地。近年来,印度在国际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逐渐进入世界大舞台的中心地带,引起世人瞩目。与此同时,一股“印度热”也在世界各地升温,难怪有不少专家感叹:“印度正在崛起!”  相似文献   

20.
“金砖四国”冉冉升起又任重道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鸿玺 《学习月刊》2009,(15):41-42
几年来.“金砖四国”已从经济学概念·发展成为国际合作新平台.成为影响国际格局、秩序和国际社会的重要力量。在全球遭遇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2009年6月在俄罗斯举行的“金砖四国”领导人首次会晤具有历史意义。与会领导人重点就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二十国集团峰会进程、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粮食安全、能源安全、气候变化、未来发展等重大问题交换看法。总体看.四国的实力与发展质量仍需大幅提升.四国合作面临不少内外制约因素.在可预见的将来也无法取代单极世界.其发展与合作之路依然漫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