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庆市是中国西部唯一的中央直辖市,也是西部地区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历史悠久,文化繁盛,地处长江上游经济带核心地区,长江、嘉陵江两江环抱,是著名的"山水之城".但是作为全国自然灾害影响严重的地区之一,重庆市每年因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严重.近年来,重庆市各级民政部门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践行"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扎实推进民政救灾体系建设,取得较好工作成效,成功应对了多次重大自然灾害,妥善保障了受灾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近日,本刊记者专访了重庆市民政局副局长田培忠.  相似文献   

2.
重庆是全国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自然灾害种类多、频率高、分布广、危害大、损失重。“十五”期间,重庆市多次遭受干旱、洪涝、风雹、雷电、低温阴雨、地质灾害、森林火灾和有害生物灾害等侵袭,全市因灾死亡人口646人,房屋损坏323万间、倒塌80.18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5783.3千公顷、绝收面积857.1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46.75亿元(占同期GDP的2.11%),其中农业经济损失148.54亿元。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构建农业防灾减灾、生态文明家园、监测预报预警、应急救援救助和灾后恢复重建…  相似文献   

3.
徐娜 《中国减灾》2012,(10):22-27
青海省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省份,集中了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高寒地区、生态脆弱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所有困难和特点。切实加强减灾救灾工作,提高灾害应急救助水平,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对保障人民群众生活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推进“两新”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近日,本刊记者就青海省防灾减灾工作开展等相关问题专访了青海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更阳。  相似文献   

4.
徐娜 《中国减灾》2012,(19):24-27
青海省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省份,集中了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高寒地区、生态脆弱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所有困难和特点。切实加强减灾救灾工作,提高灾害应急救助水平,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5.
1989年举行的第44届联合国大会上,通过了“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决议案,并指定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为“国际减灾日”,每年以适合十年的目标和目的的方式纪念“国际减灾日”。1991年 减灾、发展、环境——为了一个目标1992年 减轻自然灾害与持续发展1993年 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要特别注意学校和医院1994年 确定受灾害威胁的地区和易受灾害损害的地区——为了更加安全的21世纪1995年 妇女和儿童——预防的关键1996年 城市化与灾害1997年 水:太多、太少……都会造成自然灾害1998年…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全球频发的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自然灾害成为各国面一临的共同挑战。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特别是进入“十二五”以来,我国的资源、环境和生态压力加剧,自然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大,防灾减灾工作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7.
重庆是全国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自然灾害种类多、频率高、分布广、危害大、损失重。“十五”期间重庆市多次遭受干旱、洪涝、风雹、雷电、低温阴雨、地质灾害、森林火灾和有害生物灾害等侵袭,全市因灾死亡人口646人,房屋损坏323万间、倒塌80.18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5783.3千公顷、绝收面积857.1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46.75亿元 (占同期GDP的2.11%),其中农业经济损失 148.54亿元。努力构建农业防灾减灾、生态文明家  相似文献   

8.
亚太地区是全球经济发展的热点地区,也是全球自然灾害造成损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因此,搞好区域灾害管理的多边合作有利于亚太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亚在地区自然灾害往往波及几个国家,2004年12月26日发生的印度洋地震海啸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灾难影响到亚洲的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印度、泰国、马来西亚、马尔代夫、缅甸7国和东非的索马里、  相似文献   

9.
南宁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是自然灾害多发地区,也是地震监测的重点地区,每年都不同程度地发生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较大损失。南宁市始终把加强社区综合减灾作为防灾减灾的重要内容来抓,以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为契机,采取强有力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自2008年以来,南宁市先后有15个社区被国家减灾委员会、民政部命名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相似文献   

10.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是一个自然灾害较严重的地区,特别是近年来,台风、洪涝、风雹、干旱、雨雪冰冻、山体崩塌、泥石流、地陷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并具有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的新特点。面对灾害造成的生命及财产损失,柳州市民政局从加大防灾减灾宣传力度、提高公众防灾减灾素质入手,提高全社会应对各类灾害的识别知识、防范意识、自救互救技能,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马彬 《中国减灾》2007,(7):30-31
重庆市是全国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自然灾害具有种类多、频率高、分布广、危害大、损失重的特点。据统计,“十五”期间,全市因灾死亡646人,房屋损坏323万间,倒塌80.18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5783.3千公顷,绝收面积857.1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46.75亿元,其中农业经济  相似文献   

12.
减灾动态     
范宝俊接受中央电视台《生活》栏目采访就今年国际减灾日的主题“水:太多,太少,……都会造成自然灾害”。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民政部副部长范宝俊10月8日接受中央电视台《生活》栏目采访。采访中,范宝俊在谈了我国自然灾害,特别是水旱灾害的严重性后,  相似文献   

13.
《中国减灾》2012,(6):1-1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70%以上的城市、半数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自然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大。同时,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发展,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成功应对自然灾害,有效降低灾害损失,成为我们共同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70%以上的城市、半数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自然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大。同时,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发展,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成功应对自然灾害,有效降低灾害损失,成为我们共同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青海省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省份,集中了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高寒地区、生态脆弱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困难和特点。近几年,青海省农牧区每年受灾人口190万人左右,成灾人口120-180万人,其中重灾民、特重灾  相似文献   

16.
马旦珠 《中国减灾》2012,(23):34-35
十八大报告高度关注民生问题,把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来部署和推进,描绘了一幅民生发展的幸福画卷。深入学习十八大精神,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主动作为,是新时期民政干部肩负的重要使命。青海省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省份,集中了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高寒地区、生态脆弱地区和欠发达地区  相似文献   

17.
《中国减灾》2014,(3):26-27
重庆是全国自然灾害易发多发频发地区之一,灾害持续时间长、临时安置人员多,给集中安置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为了规范集中安置点应急救助工作,为受灾群众打造一个温暖的“家”,重庆市做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8.
搞好特困地区减灾推动全局扶贫工作林文明,王运启(河北省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河北省灾害防御协会)1开辟扶贫工作的新途径我省贫困地区主要集中在太行山、燕山、恒山、坝上高原和黑龙港流域。这些地区偏僻边远、交通不便,大多为自然灾害多发区。“七五”期间,我省共...  相似文献   

19.
吕芳 《中国减灾》2010,(5):14-17
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严重的国家,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大,近20年来,中国平均每年因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约3亿人次受灾,直接经济损失2000多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20.
统筹城乡发展 加快西部新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一体化,是九龙坡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九龙坡区东部地区乃至重庆主城都市区发展空间有限,迫切需要向西部地区拓展。重庆市总体规划修编和市“十一五”规划总体思路已将西部地区纳入主城城市拓展规划范围,为西部新城建设提供了基本前提;成渝高速路、白彭公路、华福大道的建成,重庆主城外环高速公路、马家沟水库、铜罐驿长江提水工程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西部新城建设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