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春红 《世纪桥》2009,(24):48-49
山东临清在明清两代属京杭大运河沿岸的商业重镇,凭借其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籍运河流通之便,以南粮北运为契机,逐渐发展成为华北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纺织品和粮食中转贸易中心。经济的发展,使其政治地位也不断得到提升,明弘治二年(1489年),临清由县升为州,清乾隆四十一年(1777年),又升为直隶州。但是自近代以来,临清发展被边缘化,进而渐趋衰落,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商路变迁;社会原因;经济因素。  相似文献   

2.
《当代贵州》2005,(18):55
在遵义地区属县中,余庆名入"边塞",而且直到上世纪60年代,才趋于"稳定",归入遵义建制.今余庆县境地,始置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2),但其历史则更早于此.唐乾符三年(876),以牂州属白泥、余庆两土司为校尉(其地即今县地);宋为绍庆府属羁縻小州;元置余庆州、白泥州,属播州宣抚司,"余庆"始作正式行政区划名称出现;明洪武十七年改余庆州为余庆长官司,属播州宣慰司,万历中置县后属平越直隶州而归贵州版图.  相似文献   

3.
福泉市位于贵州省中部,隶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福泉”作为行政区划名称,出现较晚,是1953年才有的。在此以前,这片区域一直叫平越。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置平月长官司,明洪武八年(1375年)改为平越安抚司,十四年(1381年),置平越守御千户所,十五年(1382年)升为平越卫。二十一年(1388年),裁平越安抚司。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置平越军民府,府卫同城。清康熙十年(1671年),裁平越卫,置平越县,为府附郭。二十六年(1687年),平越军民府改为平越府。嘉庆三年(1798年),平越府改为平越直隶州,同时裁平越县。民国3年(1914年)撤州改县。1953年7月,改平越县为福泉县,得名于县城内的福泉山。1996年,撤县建市。  相似文献   

4.
平塘县位于贵州省南部,隶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有县级建置,是民国以后的事,在此以前,均是土司领地.清乾隆四年(1 739年),设置定番州判分驻大塘,辖地称大塘州判或大塘理苗州.民国3年(1 914年),撤大塘州判,改置大塘县.清宣统三年(1 91 1年),都匀府所辖都匀县撤销,其地改为都匀府亲辖地,另将平州长官司、六硐长官司及牙舟讯辖地改置都匀县,治所设在平州.民国元年(1 912年)改都匀县为平舟弹压,民国3年撤平舟弹压,改置平舟县.民国30年,撤平舟、大塘2县,合并设置平塘县,县治在平舟(后称平湖).  相似文献   

5.
1980年,中央财政在国家预算内专项设置了“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简称发展资金),1985年,又增设了“四川省三州开发基金”(简称开发基金),发展资金与开发基金合称“两项资金”。两项资金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对老、少、边、穷地区的关怀。20多  相似文献   

6.
普安县位于贵州省西南部,与晴隆、盘县、水城、兴仁等县接壤。面积有1429平方公里。居住有布依、汉、苗等民族。 县境在汉属谈稿县。东晋晋绥县。隋时列管外。唐为盘州盘水县地。宋代属绍庆府。宋玉柏四年(1256)置于矢万户府,今境地属之。元至元十三年(1276),为庆贺战事平息,一统云贵,元朝廷颁旨赐名,将于矢万户府改为普安路总管府,以示"普天安庆"。次年升为普安招讨  相似文献   

7.
织金县位于毕节地区南部,地处乌江上游。东临清 镇、平坝,南连西秀、普定,西接纳雍、六枝,北抵大 方、黔西。有汉、彝、回、苗、白、布依等民族。 织金源自古彝语地名。曾先后译作直溪、直金、只 鸡等。元代起称织金,有织金城、织金箐、织金河、织 金关等地名。明代织金城改名北喇城,元明均为水西宣 慰司属地。清康熙四年(1665),水西宣慰使安坤反清被平 西王吴三桂诛杀,"改土归流",次年设平远府于北喇城。 康熙二十二年(1683),降为平远州。民国二年(1913)改平 远县,次年再改名织金县。  相似文献   

8.
路桥乡位于中国蛋鸡之乡馆陶县北部,东与山东省隔河相望,全乡总人口3.2万人,耕地6.4万亩,辖39个行政村。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分临清县,南部置永济县,县城在张桥店(今陈路桥村路桥乡驻地),  相似文献   

9.
本文试图发现虚拟资本与资本主义终结的关系。世界资本主义从1973年以来的时期很怪异,这个时期如果不是资本主义历史上最怪异的阶段,也是最怪异的阶段之一。2005年美国经济中存在着33万亿美元的债务(联邦、州、地方、公司、个人),其金额是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倍。美国各级政府(包括联邦、州以及地方)消耗了40%的国内生产总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经济周刊》报道,山东省阳谷县、临清县和安徽黄山三地争夺西门庆故里。阳谷县将建设"水浒传·金瓶梅文化旅游区建设项目",临清县提出打造"西门庆旅游项目",而黄山则声称将投资2000万元开发"西门庆故里"  相似文献   

11.
澳大利亚政府分为三级:联邦政府,即中央政府;州、区政府(六个州、两个区),相当于我们的省级政府;市级政府,即基层政府.在澳考察期间,我们先后参观了温德姆、莫尼河谷等几个市级政府,亲身感受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小政府". 首先,市政府的职权范围很小.市政府的职能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当问及要发展什么产业、上什么经济项目时,政府官员只能回答一个原则的方向,说不出具体的内容.在政府看来,经济建设完全是企业自身的事情,只要不生产法律禁止的东西,爱干啥干啥.盈利了,那好,政府增加了税收;亏损了,同情,希望你吸取教训.就这么简单.尽管企业的自由度很大,但责任也很大,市场预测、风险责任、职工福利等等都是企业自己的事情.  相似文献   

12.
张丽 《当代贵州》2014,(23):18-19
7月18日,全省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暨全省第二次民营经济发展大会召开之后,全省9市(州)、贵安新区纷纷传达学习会议精神、召开半年经济工作会议,研究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和民营经济发展工作。本刊摘登9个市(州)、贵安新区负责人就如何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精准发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相关发言。  相似文献   

13.
文章研究探索了甘孜州县域经济发展中的财政问题.对甘孜州县域财政财力运行状况及面临的问题作了六个方面的归纳和分折.进而从十个方面提出了深化改革,培植财源,推动甘孜州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贵定县位于贵州省中部,隶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设置有新添卫(卫所在今县城处).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析新贵县的平伐司、定番州的丹平司、龙里卫的把平司及大平伐司等地设置新县,县名取新贵县的"贵"、定番州的"定",合称贵定县.县治在今贵定旧治.贵定县与新添卫两个行政区并存,辖地各有所属.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裁新添卫,贵定县治移至卫城(今县城).1952年,贵阳专区改为贵定专区,专员公署移至贵定县城,直至1956年撤销贵定专区.  相似文献   

15.
我省气候温和,是我国肉羊的优势产区,除阿坝州、甘孜州主要养殖绵羊外,其他地方大都养殖肉山羊.在资阳、南充、自贡、凉山等市(州),肉羊养殖规模很大,发"羊财"的农户越来越多,成都市的双流、金堂等县,近年来养羊发展也非常快.  相似文献   

16.
陈兴 《党史文汇》2001,(10):43-45
运筹帷幄东进黄桥 夜已很深,陈毅、粟裕、叶飞等人还围坐在一起,商讨下一步行动方向.一共讨论了3个方案:一是在扬(州)泰(州)间就地发展;二是向北发展;三是东进黄桥.  相似文献   

17.
2010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56.68亿元,同比增长14.2%,全面超额完成了"十一五"各项目标任务。"十二五"我们提出构建"951"发展格局(依托9条外联通道,构建5个经济板块,打造1批民族文化品牌),建设"生态之州、幸福黔南"  相似文献   

18.
在《二十四史》中,元朝所修《宋史》成书草率,考订未详,遂使全书衍误缺漏之处比比皆是。笔者历经寒暑,伏案苦读,对《宋史·兵志》作了逐字逐句的校补,略有收获。今借本校学报之地,整理诸条,敬祈指教。 (1)(咸平)四年,诏陕西沿边州军兵士先选中者,并升为禁军,名保捷。(页4573行2) 按:此处“(咸平)四年,”为“(咸平)五年”之误。今考《长编》卷四十九《真宗咸平四年九月庚寅》载:“诏陕西民家出一丁,号保毅军,给资粮,与正兵分戍守城垒,遣御史吴茜与转运使同主其事,凡六万八千七百九十五人。其缘边军士先选中者,并升为禁军,号保捷。”李焘注:“吴茜奏所得保毅数,《实录》在明年正月己酉,今并书。”又《宋会要辑稿·兵》一之一载:“真宗咸平五年正月,侍御史吴茜言:  相似文献   

19.
《当代贵州》2005,(20):56
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成立于1987年。务川是仡佬族的发祥地。隋开皇十九年(599年),置县至今(一说大业七年〈611年〉置高富县),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唐贞观二十年(646年)析黔州盈隆县地置都濡县, 属黔州。宋政和七年(1117年),移思州治所务川县于都濡地,始为“务川”县名的最早出现。元至元年间, 因有陨石名“婺星”降于其地而改“务川”为“婺川”。明代先后属思州安抚司、思南宣慰司、遵义府。清和民国沿明制,仍为婺川县。解放后改为务川县。  相似文献   

20.
万和平 《当代贵州》2013,(12):51-51
盘县位于六盘水市西南部,被誉为贵州的西大门,素有"黔滇咽喉"之称。唐时曾置西平州,后更名盘州。政区面积最大时包括今盘县和黔西南州的一部分。元宪宗七年(1257),其酋归附,被命为于矢万户,至元十三年(1276)改普安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