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工作境界析     
一个人的工作境界是什么呢?前不久,大连舰艇学院方永刚教授在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时,对这个问题做了很好的诠释。他认为,一个人的工作境界应该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强迫型的工作。好多事情要在别人的逼迫下去做,  相似文献   

2.
作为《上海党史与党建》杂志编辑部的工作人员,我和我的同事们与大连舰艇学院教授方永刚有一段交往——方永刚曾经在我们刊物上先后发表了3篇文章:2003年6期发表的《互联网与中国先进文化建设》,2003年第11期发表的《党的十三年奋斗基本经验的理性思考》和在2005年第9期发表的《关于“构建和谐社会”战略定位的几点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方永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3.
陈思炳 《党课》2007,(8):52-53
为何方永刚到海岛给部队干部战士讲课,家属们抱着孩子也要听他讲?为何方永刚到农村乡镇讲课,很多农民都放下手里的农活赶来听课?为何连方永刚都没想到,一位80多岁的老人,竟然躺在担架上听他讲了一上午的课?为何方永刚能把最难讲的政治理论课,讲成了深受干部战士和群众欢迎的课程?方永刚讲课成功的奥秘何在?我从学习《人民日报》报道的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理论教授方永刚的感人事迹中找到了答案,那就是因为方永刚的课讲得“新、实、活”。  相似文献   

4.
近几个月来,方永刚的模范事迹在华夏大地广泛传诵,“方永刚现象”引发了人们普遍的关注与思考。面对这一事实,我们要问,方永刚打动我们的是什么呢?回答是肯定的:是他生命中体现的追求真理、热爱真理的精神,是他境界上体现的恪尽职守、忠于使命的精神,是他行动上体现的学以致用、知行统一的精神,是他人生道路体现的百折不挠、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一句话,是方永刚同志崇高的生命境界和伟大的人格力量打动了我们,是他的精神让我们产生热爱与景仰之情。  相似文献   

5.
"忠诚党的创新理论模范教员"方永刚,在他生命的第45个春天离我们而去。人们为方永刚英年早逝深感惋惜,同时又因为他在短暂的生命旅程中不懈奋斗、满负荷工作留下丰厚成果而感到无憾。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我无怨无悔,因为我已经把生命中最好的精力、最好的时间和最好的状态,都用在了我钟爱的事业——研究和传播党的创新理论上。"把最好的精力、最好的时间和最好的状态用在事业上.是方永刚用行动向党、向人民、向亲人交出的答卷,也应成为每一名党员干部的共同追求和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6.
说说心里话     
看完《党员文摘》2007年第6期“生活空间”栏目刊登的《方永刚家事》一文,我觉得必须提笔写点什么了。  相似文献   

7.
《江淮》2007,(8)
快乐工作是时下最流行的词汇了。之前,也有人向我推荐快乐工作法:"干干玩玩,走走看看,休闲休闲。"可我天生就是顶真的主儿,干什么都想干得最好,又总觉得有干不完的事情,所以经常处于忙碌状态,哪有悠闲的份儿?谈快乐的工作真觉得是一种奢侈。  相似文献   

8.
同方永刚一样,我也是军队的理论工作者,所以对方永刚所追求的事业有着特别的感受。方永刚同志是我军杰出的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他长期从事政治理论教学和研究工作,为发展教育事业,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作出了优异成绩。他的先进事迹,感人至深,催人泪下。他的风范和品格显示了一名共产党员政治信仰的力量和优秀教师的高尚境界,不愧为忠诚党的理论教育和宣传事业的楷模。  相似文献   

9.
方永刚到海南给部队干部战士讲课,连家属们也抱着孩子去听;方永刚到农村乡镇讲课,很多农民都放下手里的农活赶来听课;一位80多岁的老人,甚至躺在担架上听他讲了一上午的课。为何方永刚能把最难讲的政治理论课,讲成深受干部战士和群众欢迎的课程?从《人民日报》报道的海军  相似文献   

10.
1985年,我已届38岁,按共青团工作性质,已属“高龄”工作人员,组织上找我谈话,准备把我输送到省委组织部工作,让我尽快答复,是否愿意。由于在《四川青年》杂志编辑部工作多年,已经形成了记者、编辑工作的思维方式和工作作风,听说省委党史工作委员会有一个刊物,也需要人,于是便产生了去那里工作的念头。但同时又听传闻,说党史工作是一个临时性的工作,党史资料征集完后,工作机构就要撤销。是服从组织的安排调动,还是自己去找愿意干的工作呢?心中没有底。于是,我带着疑问去请教了主持省委党史工作委员会日常工作的彭塞同…  相似文献   

11.
佘永刚是呼盟扎兰屯市牛亡牛沟乡前进村十三方屯一名普通农民党员,在牛亡牛沟乡方圆几十里的土地上,人人都知道他是个科学种田的能手,多种经营的典范,致富路上的带头人。1979年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落实,给佘永刚带来了施展才能的契机。他挤出时间学习科学知识,订阅了《农村科技报》、《农民文摘》、《果树栽培技术与病虫害的防治》等大量适用科技刊物。用学到的科技知识去指导农业生产,在自己的承包田里大搞科技示范。佘永刚首先对自己的承包田进行综合治理,统一规划,形成渠成系、林成网、田成方、路相通的格局,然后他将玉米…  相似文献   

12.
生命的演出     
朋友闫患了癌症,去医院复诊时,医生问他:“病人呢?”闫说:“我就是啊。”医生说:“你?你怎么跟没事人一样?”他笑笑:“那应该怎样?灰头土脸、满脸悲切?与其悲观失望,还不如快乐轻松地过好每一天。”  相似文献   

13.
安忆 《前线》1999,(11)
从青年时代起,我就爱读大部头小说,当时有名的《青春之歌》、《苦菜花》、《红岩》、《红旗谱》,还有苏联小说《青年近卫军》、《我的儿子》、《古丽雅的道路》等都是案头心爱之物,而“复读”就是从那时起积累形成的一种读书习惯。我并非有意要创造一种什么“读书法”,只是从年轻人的好奇心和急性子开始的无意的做法,到后来发展成有意的阅读方法。要上学,要工作,又爱读小说,在时间卜未得有些矛盾。翻开厚厚的一本小说,认真地看下去,怕不得半个月二十天才能看完,可真想知道故事的结局、主人公的命运。于是看了开头就去翻结尾,中…  相似文献   

14.
多少人年轻时对父母说得最多的话就是:“你们一点都不了解我!”其实换位思考一下,他们什么时候又真正想着去理解父母了呢?有的人事业不顺利,很烦躁,在家里也总是发脾气,偶尔还对父母吼上两句。《论语》里有个小故事。有一天,孔子的学生子夏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回答得很简单,  相似文献   

15.
江天强  赵阳 《党课》2006,(10):57-59
吃“公家粮”、端“铁饭碗”是无数农村娃子的梦想,可有位本已脱离了农村生活的党员,却又义无反顾地回到了农村工作。到底是什么让这位党员放下了优越的生活去受苦受累,并且一干就是十几年的呢?  相似文献   

16.
近几天,我在互联网上读到了几篇文章:一是《中国的孩子比美国的孩子笑容少》;二是《据调查,20%的孩子患有抑郁症》;三是《近三分之一的中学生觉得自己不快乐》。读罢文章,颇觉震撼,小小年纪的中小学生,生活得竟然如此压抑、沉重。联系时下不时见之于传媒的有关中小学生厌学、逃课、泡网吧,乃至厌世自杀的报道,我深深感到:教会学生快乐地生活,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基层党支部书记?根据《政工条例》和《军队党支部工作条例》,总结基层优秀党支部书记的工作经验,我认为,就是要做到:素质高、能力强、方法正、形象好。  相似文献   

18.
歌唱家李双江从艺几十年唱过近干首歌曲,他最喜欢的一首是《红星照我去战斗》,其中的两句歌词李双江尤其珍视:“革命重担挑肩上,党的教导记心头。”李双江说:“简单的话语,质朴的感情,却始终能给人一种燃烧感。”李双江就是牢记党的教导,一路“燃烧”着自己成为党的人的。  相似文献   

19.
郭庆晨 《奋斗》2007,(7):58-58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系教授方永刚的政治课讲得好是出了名的。一次,他在大连旅顺口区铁山镇讲“WTO对农业农民的影响”,来听课的都是农民和农村干部。讲着讲着,不知台下是谁喊了一声:“咱种的粮食都不好卖,外国粮食进来更完了!”方永刚就问:“大家知道为什么我们的小麦做面包掉渣吗?”在讲述了我国的小麦品种目前质量还不过关的实际情况之后,他把话锋一转,  相似文献   

20.
基层动态     
《共产党人》2007,(12):37-37
武警吴忠市支队连日来在广大官兵中深入开展向忠诚党的创新理论的楷模方永刚学习教育活动。支队在安排党委机关理论学习时,特意将学习方永刚先进事迹列入其中,并从《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报刊媒体上收集整理了相关资料,下发到每一名干部手中,利用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