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5 毫秒
1.
邱高磊 《法制博览》2023,(20):118-120
《民法典》的颁布调整了公证遗嘱的效力,为公证遗嘱带来新的定位。本文通过对公证遗嘱和其他几种遗嘱形式的对比,分析公证遗嘱自身的独特优势,进而讨论公证遗嘱自身优势的成因,展望公证遗嘱在新形势下的定位。  相似文献   

2.
周需亮 《法制博览》2023,(22):121-123
随着2021年1月1日起我国《民法典》的施行,取消了公证遗嘱效力高于其他形式遗嘱之规定,在第一千一百四十二条中作出新的规定:“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民法典》实施后,公证遗嘱相对于其他形式的遗嘱仍然具有较大优势。无论是公证遗嘱还是自书遗嘱、代书遗嘱、打印遗嘱等其他形式的遗嘱,当立遗嘱人死亡后,都需要对遗嘱的合法性、有效性进行确认,方能对遗嘱进行执行,实现立遗嘱人的遗愿,遗嘱检认问题亦随之而生,遗嘱检认也必然会成为“民法典时代”民事法律服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证在遗嘱、继承领域深耕三十多年,必然会在遗嘱检认领域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3.
王晓燕 《法制博览》2022,(2):103-10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生效,自此公证遗嘱将与其他形式遗嘱效力相同.但较之其他遗嘱形式,公证遗嘱在安全性、规范性、真实性方面均有着较为可靠的保障,因而在《民法典》生效后公证遗嘱在实践中仍有着明显优势.本文拟从《民法典》生效后公证遗嘱的具体变化出发,对其主要优势展开分析论述,并...  相似文献   

4.
网络遗嘱是一个日益兴起的新事物,然而其法律效力却仍模糊。网络遗嘱定义的缺失反映了继承法亟需修改的现状,其效力的进一步确定也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相关合法权益。那么,对于此类遗嘱方式的效力界定和具体实施的规则就值得我们探讨。  相似文献   

5.
《民法典》的施行,使遗嘱有关条款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遗嘱对财富的传承具有重大的作用,通过阐明遗嘱的作用,《民法典》施行后遗嘱的变化,在公证实务中要做到游刃有余地解决遗嘱问题,判断遗嘱的效力是先决条件,本文围绕上述问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6.
苗秋意 《法制博览》2023,(13):88-90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思想意识也在不断改变,尤其法律意识越来越高,发生问题后能够及时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2021年1月1日,我国《民法典》施行,这一背景下的公证遗嘱及其他形式的遗嘱均具备法律效应。但二者相对比来看,公证遗嘱更加全面和公平。另外,结合大量实践来看,大部分人立遗嘱都会选择前往公证处公证,这也代表公证遗嘱具有较高的权威性,能够切实维护相关人员权益。基于此,本文将对《民法典》实施背景下的遗嘱变化展开分析,深入研究公证遗嘱的优势,同时提出公证遗嘱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旨在为相关人员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白笑敏 《法制博览》2024,(8):112-114
本文主要研究公证机构在办理遗嘱公证过程中的风险防范措施。《遗嘱公证细则》第三条规定,遗嘱公证是公证处按照法定程序证明立遗嘱人设立遗嘱行为真实、合法的活动。经公证证明的遗嘱为公证遗嘱。公证机构在办理遗嘱公证过程中,存在立遗嘱人自身、公证机构两方面的风险。针对这些风险本文提出了防范措施,以提高遗嘱公证的质量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陈仕菊 《法制博览》2013,(11):243-244
我国的《继承法》涉及每个家庭,每个人,对保护公民的财产继承权,对社会和谐、家庭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律师见证制度在《继承法》的条款下确定,起步较晚,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这些不够完善的地方对于继承人和被继承人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从律师遗嘱见证制度的特点、程序入手,对律师遗嘱见证制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从遗嘱见证人数,遗嘱见证人资格和见证程序三个方面提出了完善和修订建议。  相似文献   

9.
王雷 《法制博览》2023,(29):52-54
扶养请求权自遗赠扶养协议签订后生效,而遗赠权却必须在遗赠人死后向继承人或遗产管理人主张。这两种权利产生的异时性和义务主体的错位性,导致扶养人可能无法在遗赠人死后取得遗赠财产。学界对于遗赠扶养协议的性质有不同观点,使得司法审判实践中对协议的解除存在不同意见。作为一种新型养老制度,引入社会力量既是一种创新但同时会对法定继承人造成了一定限制。为此,应扩大扶养人的主体,将法定继承人也涵盖进来,同时充分发挥公证制度的优越性,赋予当事人双方以任意解除权,明确遗赠扶养协议的优先效力,使得该制度发挥更大效力。  相似文献   

10.
洪旭岚 《法制博览》2015,(8):196+195
由于我国对于立遗嘱的事情较为避讳,因而对于遗嘱的法律效力问题并不注重,有关遗嘱的法律意识较为淡薄,在申请遗嘱公证上更容易遭到人们的忽略。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法律宣传到位,人们的法律意识逐渐增强,对遗嘱公证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在财产纠纷问题的处理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遗嘱公证的概述,简要分析遗嘱公证的法律效益,并就遗嘱公证办理时应注意的问题作了一定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