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齐宇璇 《法制博览》2024,(6):136-138
随着民众保护伴侣动物的意识不断增强,伴侣动物的社会问题亟待解决,我国“伴侣动物保护法”的制定乃大势所趋。本文从我国伴侣动物保护立法现状出发,分析伴侣动物保护立法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伴侣动物保护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2.
动物保护是法律界常关注的话题,通过立法加强对动物资源的保护是最有效的方式.动物享有法律权利吗?这个问题是许多国家在法律领域里面临的一个共同难题,值得探讨不仅是因为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大幅提升,更多是因为人们越多的关注其他动物福祉.我国对动物保护范围过于狭隘,对普通动物的保护立法上存在缺失.因此完善动物保护立法是立法者首要...  相似文献   

3.
虐待动物、伤害动物的事件频频发生,对动物的保护问题引起社会的关注。动物福利立法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步骤。特别是在动物福利状况不容乐观的今天,面对法律在动物保护方面的不足,动物福利立法可以更加有效的保护动物。动物福利立法不仅体现了法律在保护动物问题上的健全,还体现了法律对生态文明的促进。  相似文献   

4.
刘聪聪  陈虹 《法制博览》2022,(12):32-34
近年来,伴侣动物越来越多进入大众的家庭,成为人类的生活伴侣和情感寄托,伴侣动物的保护问题也不断受到大众的关注,立法保护伴侣动物刻不容缓.某市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有着雄厚的实力,有着打好开创保护伴侣动物立法先河的坚实基础.伴侣动物的保护问题关系到某市市民的身心健康,关系到市民与社会自然的和谐相处,对维护社会治安和推...  相似文献   

5.
动物作为自然世界中除人之外重要的生命体,其生存和发展状况引起人们重视。世界上很多国家纷纷进行动物福利保护立法,运用法律手段保障动物的基本生存和发展,动物福利保护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遗憾的是,目前我国关于动物福利保护的法律体系从结构和内容方面均存在很多问题,不利于动物福利的保护,引发了许多社会矛盾。本文试就确立动物法律地位、扩大保护范围、严格法律责任等方面阐述未来中国动物福利立法之道。  相似文献   

6.
叶竹盛 《南风窗》2011,(13):8-8
近年来我国的动物保护事业风起云涌,尤其是北京,不愧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立法界、媒体界、演艺界明星、国内外NGO、知名人士、民众纷纷为动物们发声。其中,有为伴侣动物发声的,如京哈高速救狗事件、拒吃猫狗活动;有为野生动物发声的,如抵制归真堂活取熊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的动物保护事业风起云涌,尤其是北京,不愧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立法界、媒体界、演艺界明星、国内外NGO、知名人士、民众纷纷为动物们发声。其中,有为伴侣动物发声的,如京哈高速救狗事件、拒吃猫狗活动;有为野生动物发声的,如抵制归真堂活取熊  相似文献   

8.
自然体权利的概念起源于环境权问题的研究。自然体权利论者主张将自然体作为民事主体纳入现行法律体系。"动物非系物"并非自然体权利的规定;承认自然体权利实际上是违背人本主义法律观和民事主体嬗变规律的;对自然体的保护可以通过特别立法实现而并非只有"权利化"这一条路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和保护动物的意识的增强,继而产生了一个问题:改变动物的法律地位,使其地位主体化与人格化,这项措施是否能够起到保护动物的作用?动物法律地位的主体化与人格化会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吗?本文将针对动物的法律地位的确立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0.
蔡振宇 《法制博览》2014,(1):168-169
目前,我国对于死者名誉权的争议主要在于两点,一是死者是否仍享有名誉权;二是死者名誉保护的对象是死者的利益还是近亲属或家庭等他利益。从谢某案件的判决可见,我国实践判例与立法倾向于否定死者享有名誉权,法律仅保护死者的名誉。但基于名誉权是人格权的一种,自然人的民事权利不应随人的死亡而消灭,而在我国立法中,也存在着自然人死亡后其民事权利继续存在的情形,故立法应承认死者享有名誉权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