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国学者谈德国的外交政策、北约东扩及德中关系殷寿征1996年7月和9月,我在德国拜访了科隆大学的林克教授和波恩大学教授、德国外交政策研究所所长凯泽尔先生,他们就德国的外交政策、北约东扩以及德中关系发表了他们的看法,现介绍如下:一、德国的外交政策:凯泽...  相似文献   

2.
苏联普通集体农庄庄员家庭的生活如何?它的收入情况怎样?怎么构成的?集体农庄庄员又是怎样使用这些工资的?苏联中央统计局对六万二千户包括全国所有地区各类家庭进行抽样调查。被调查的家庭中约有二万三千户是集体农庄庄员家庭。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巴拉诺夫是新西伯利亚州科列万斯克区波克罗夫村,基洛夫集体农庄的司机,该地的经济水平就其生产规模和经济指标来说都是中等的。  相似文献   

3.
张雨露 《德国研究》2007,22(1):37-42
随着德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人口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促进家庭和谐发展对于解决这个问题举足轻重.本文主要分析了德国的家庭现状,介绍了政府的家庭政策并对争论的焦点以及目前家庭政策中的利弊进行了评析.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德国和美国的住房政策为研究对象,从社会保障学和制度经济学观点出发,解析社会保障体系与意识形态的关系,说明政府政策的社会性和制度性。在社会市场经济理论主导下的德国住房政策表现为充分的社会福利性质,而遵从自由市场经济理论的美国住房政策,则将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完全定义在市场解决的范畴。任何无视社会环境,企图以它们为基础构筑某种住房政策的混合模式,都可能使政府行为的正当性受到质疑,并使自己解决市场危机的能力受到约束。文章反对以标签化的方式理解政策体系,认为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才是政策制定和实施的根本目标和基础资源。  相似文献   

5.
在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与中国建立货币合作可以让各国政府、央行分享人民币国际化的红利。欧元区两大主要成员德国、法国几乎在同一时期与中国建立起合作安排,然而两者的建立过程却从合作主导者、央行作用、谈判框架和后续互动这四个方面差异明显。德中货币合作特点是地方政府主导、联邦政府背书和德国央行支持与最终的市场化导向,法中货币合作过程体现了中央政府主导、法国央行打先锋与国家利益优先性的特点。通过对两国政治体制、政治传统、经济利益与央行演变四个方面的比较,本文探讨了德国、法国与中国建立货币合作的动因与过程差异。  相似文献   

6.
在介绍德国与东欧新成员国汽车产品贸易形势的基础上,文章分析了德国汽车产业在东欧市场和产地角色上的不同权重,提出了产地重于市场的根据,并进一步阐明了两大角色的影响因素和未来走势.文章最后从影响机理、影响方式以及可能的影响结果等几个方面探讨了东扩对德国汽车工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家庭在德国社会法中扮演着复杂的多重角色。自19世纪末起国家以社会法介入家庭这一私人生活领域,影响了家庭形式的变迁,加深了国家与家庭之间的相互依赖,家庭政策的任务也在持续进行调整。德国当前家庭福利政策的核心议题是如何提高人口出生率和开展老年护理,本文即围绕德国应对低生育率和老龄化的措施展开介绍与讨论。由于德国家庭政策与其他社会政策之间存在复杂的重叠与冲突,对德国家庭政策的实际作用进行评估存在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8.
郑春荣 《德国研究》2009,24(4):75-75
德国拥有因特网连接的家庭数继续在上升:联邦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有73%的德国家庭上网。上网家庭数从2008年的2700万户,上升到今年的2900万户,其中有宽带连接的私人家庭户数增长到近2300万户。  相似文献   

9.
研究中央与地方行政关系中,常常会发现一些失常现象。如中央政策往下贯彻时往往走了样,或一丝不走样执行中央政策有时反倒收不到预期效果;有时下级单位同时就同类问题收到上头不同的指令,或不同类问题要求同时完成的指令;至于对指令拖延、曲解、搞形式主义等官僚主义作风则屡见不鲜。西方学者将这种失常现象称作行政机能失调。本文仅就东、西方单一制国家行政管理机能失调作一肤浅比较,其中更多地涉及中央与地方之间行政管理机能失调方面.  相似文献   

10.
2000年欧洲经合组织的“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PISA)研究报告成了德国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的导火索。经过10年努力,德国制定了国家教育标准,引入了国家教育报告体制,加强了对国际教育比较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德国和意大利的福利国家制度都是建立在深受基督教民主主义影响的欧洲大陆模式上的,强调以家庭为主的社会保障。但在近十多年里,两国在以家庭政策为代表的社会政策领域却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路径。本文运用历史制度主义理论对两国的这一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后认为,社会经济压力能否对社会福利政策的延续或改变起作用,在于政治参与者是否达成认知上的趋同,从而把握住决定性的时机进行变革。  相似文献   

12.
北约东扩后,德国的安全政策可以概括为“拖住美国,团结法国,争取在欧洲安全问题上有更多的发言权。”为了削弱美国在欧洲安全问题上的霸主地位,德国想以“欧洲防御一体化”的名义,将西欧联盟发展成驾驭政治军事危机的工具,并最终将西欧联盟并入欧盟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各国金融体系的变化,特别是传统的银行导向型金融体系(如德国和日本)与市场导向型的金融体系(如美国)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本文主要对德国、日本和美国的金融体系进行了比较研究,重点分析上述三国的风险分担体系。后面列出的统计数据分析对比了三国金融市场,以指出它们在效率和风险方面的异同。在此基础上,本文尝试为中国构建新的金融体系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和德国大学生价值取向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可创 《德国研究》2003,18(4):46-53
本文对德国和中国大学生价值取向进行了比较研究 ,并对影响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性别因素是影响价值取向的主要因素 ,家庭来源、所学专业和确定性与非确定性取向类型等因素对两国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但年龄因素对两国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都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德国政府提倡老人家庭护理优先政策,并建立护理保险制度为老人提供护理津贴以及其他服务。家庭护理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家庭成员可能因工作原因难以确保有足够时间看护老人。尽管可以利用护理津贴聘请护理师到家里看护,但由于德国一直以来护理人才较为缺乏,因此,很多需护理的老人难以获得护理师的服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德国建立了老人护理休假法制,确保家庭成员可获得最长2年的护理假期,且休假期间能够获得一定程度的薪水。在我国,老人护理也主要以家庭护理为主要模式,家庭成员同样面临护理时间上的难题,对此,有必要借鉴德国的经验,完善我国的养老制度,建立老人护理休假法制。  相似文献   

16.
通过在中日两国大学进行的问卷调查数据,对中日两国女大学生的未来理想生活模式、就业、婚育及家庭意识做了实证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日本女大学生对未来理想生活模式的看法虽然呈现多样化发展,但她们不认为应该像男性那样为承担养家责任而就业,同时在分担家务及育儿劳动方面,男性仅仅作为女性协助的意识也没有改变。而中国女大学生作为社会职业角色的责任感较强,在就业、婚姻、家庭等方面的性别平等意识高于日本女大学生,但她们仍重视自己未来作为母亲的角色,在工作与育儿产生矛盾时,选择后者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7.
经济与金融危机大幅阻止了德国去年的经济增长率,德国2008年的国内生产总值(BIP)仅增长了113%,只是2007年(2.5%)的一半左右。往年德国依靠出口的强劲增长弥补了内需的不足,然而去年下半年出口也受到强大冲击,全年出口仅仅增长3.9%,比2007年还少3.6%。  相似文献   

18.
李国强 《德国研究》2003,18(1):54-54
一、高校发展中心  高校发展中心 (Centrumf櫣rHochschulentwicklung ,缩写CHE)由贝塔斯曼基金会和大学校长联席会议联合倡议 ,成立于 1 994年 5月 ,其目的是支持德国高等院校的改革。高校发展中心属公益性责任有限公司 ,是一个非政治、非盈利的组织。中心的宗旨是为高校改革服务 ,保证高校的教学和科研质量。其主要任务是借助于国际比较 ,提出德国高校发展的新思路 ,并在高校中试验新的组织机构模式。同时通过与高校和政界决策部门的对话 ,使改革方案更加具体化。高校发展中心由一名执行理事领导 ,负责…  相似文献   

19.
宋义丽 《德国研究》2004,19(4):64-67
本文对德国妇女的就业愿望与家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之间的矛盾以及这种矛盾对德国经济和社会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影响进行了分析,简述了政府、经济界和整个社会为改变妇女的两难境地所做的努力和采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以2000年、2010年中国全国人口普查汇总数据和韩国历年住房普查数据为基础,分析并比较了中国与韩国的家庭结构现状及变动、住房现状及变动和家庭结构与住房状况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家庭规模在减小,核心家庭在减少、单人户家庭都在增加;2中国的家庭规模大于韩国,中国直系家庭的比例多于韩国;3住房状况都在改善,住房类型由以传统农村单独住宅为主向以现代城市公寓楼住宅为主转变,人均居住面积在增加。研究认为,随着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展开,住房作为一项基本公共服务也会更加公平地惠及每一个家庭,生育政策变动和人口老龄化将对家庭住房和住房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