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温奉桥 《青年论坛》2004,(3):125-127
“政治意识”是理解王蒙的一把钥匙 ,也是王蒙小说的统一文化心态。无论是他的“反思”小说还是后来的“季节”系列小说 ,“政治意识”是一以贯之的。“政治意识”的独特性构成了王蒙小说的显著品格  相似文献   

2.
3.
苏枫 《小康》2010,(4):96-98
相隔两千年的时光,作家王蒙和老子、庄子三重唱了,他们的人生经验、社会经验、政治经验、情感经验彼此验证与补充着  相似文献   

4.
正1956年9月,二十多岁的王蒙在《人民文学》上发表了他的处女作《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这是一篇抨击党内官僚主义现象的小说。小说发表后,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有人开始"对号入座",声明"在中共中央所在地居然有这样的区委是不可信的""我们这儿并不是那样呀"等等。随后,在作协主办的《文艺学习》上,掀起了关于《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的大讨论。讨论从1956年第12期开始,连续进行了四期,前后发表文章25篇,年轻的王蒙就这样出了大名。他在《半生多事》里回忆,那时"人们争说‘组织部’","看到行行  相似文献   

5.
人性与政治     
周前程 《桂海论丛》2008,24(1):31-33
政治是属于人的也只能是属于人的,而人却不一定是属于政治的。政治与人性密切相关。人性包括两个层次:一是人是什么,二是人是什么人。对人是什么的回答构成了政治的逻辑前提,对人是什么人的回答决定政治的本质和特征。人与政治的关系问题,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大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6.
有人认为:网络言论自由的结果肯定是言论的贬值,有些道理,但我不能苟同。说此话的是谁?中国作协名誉主席王蒙先生。  相似文献   

7.
蔡岫 《乡音》2012,(12):39-40
担忧浅阅读,批评一些畅销书的文学价值低,谈如今与人为恶的网络戾气……王蒙一直活跃在人们的视线里。炎热的七八月份,王蒙又出了两本书,先有《一辈子的活法》,后有了《中国天机》。  相似文献   

8.
王蒙的帮助     
亦杰 《公民导刊》2013,(7):55-55
<正>王蒙在《老子的帮助》一书中,用他的人生体验、历史体验、社会体验、政治体验、文化体验等对老子的《道德经》加以解读,加深了我对老子思想的理解。老子的《道德经》我曾读过,但体悟不深,有些地方似懂非懂。读了王蒙的解读,觉得很有帮助,所以我说是"王蒙的帮助"。他用亲见、亲闻、亲历对老子的学说提供一个当代中国人的人证、事证,帮助我们理解《道德经》中的哲学思辩、宗教情怀、逆向思维、无为命题、处世奇术、做人奇法等等。比如老子说的"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王蒙解释道:"一切的有都来自无,一切的有都会变成无。一切的无都可能产生有,一切的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强烈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政治意义:它集中反映了党的政治理念,明确体现了党的政治本质,突出强调了党的政治能力,既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思想,又是加强党的建设、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0.
《公安研究》2014,(12):8-8
张苗苗在《理论与改革》2014年第4期撰文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什么,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中难以回避的问题,也是学界争议较大的问题。在梳理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于理论分歧,进一步追问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可发现理论焦点与难点,为后续的研究寻找突破口。  相似文献   

11.
全面深刻理解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两个范畴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科学化的内在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科学化的必然选择。从本质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既有共性更具差异性;从关系上来说,应当基于一种非线性的、动态的思维来审视两者的样态转换;从功能上来说,两者的比照有利于在理论上重新审视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要素构成,在实践上推进育人环境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2.
余晓明 《求索》2005,(11):174-177
文学与政治互相渗透,构成了生态学的协同演进关系。文学通过叙事的方式对政治合法性进行原初建构。文学经由文化政治为精英和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提供了剧本,而国家权力对文学的介入的主要策略是对文学的经典化过程的干预。但是,文学“元叙事”对言说的质疑,又构成了对意识形态的解神秘化。  相似文献   

13.
30多年来,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问题的探讨持续不断,学者们提出了诸多有见地的观点,如属性说、内容说、活动说、灌输说,等等。这些成果无疑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化,并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研究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学一方面面临着学科地位、学科建设皆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形势,另一方面又面临着来自西方意识形态和我国现实社会中弱化甚至否定思想政治教育倾向的挑战。为此,我们有必要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相似文献   

14.
龚举善  曹赟 《理论月刊》2004,(1):130-133
王蒙是中国当代文坛的多产、高质作家。特别是新时期以来,他的小说创作风格虽几经嬗变,但始终持守着作家的社会责任和艺术良知。因其小说内涵的丰富性,致使其寓言化表达欲求与多向性读者接受之间存在着多元融合与互斥的独特景观。本文试图运用广义文化人类学方法,阐释其个人表达欲求与读者接受之间的啮合与错位效应,进而确定其小说创作特殊的理论品格与跨世纪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5.
刘敏 《人民论坛》2014,(6):200-202
马克思政治伦理思想充满了对人性解放的张扬和对正义制度的追求,这对于十八大以来我国实施一系列改革以及反腐败具有重要的启发价值。文章从马克思的国家伦理观、人类本质论和人性解放理论入手来考查马克思政治伦理的时代性和超越性,从而透析我国政治生活树立“以人为本”、加强官德建设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起源和发展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通常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并且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各个发展阶段.因为,在阶级社会中,政治性被认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为显著的特征.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被认为是意识形态的特性.本文试图通过研究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起源和发展路径,借助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观,进一步分析探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理性和本质,探求其本质的渊源.  相似文献   

17.
《人大建设》2012,(9):49-49
"不养生"是作家王蒙的养生之道。生活中,有的吃补药吃出了病,有的练气功练得走火入魔,有的练长跑把自己累坏,都是养生过头的缘故。王蒙"不养生",意思是逍遥而游、无为而治,让身心处于一种自然放松的状态。王蒙刻过一枚闲章——"无为而治、逍遥、不设防",就是对"不养生"的注释。生活中,"不设防"可能会吃亏。但从长远看来,不设防,对人推心置腹、与人为善,可以交上一些真心朋友,还减轻了心理负担,对身心健康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8.
胡若雨 《求索》2013,(8):84-87
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识形态建设也是政治发展的主要内容.是社会政治稳定的基础。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意识形态范畴本身所具有的强烈的政治实践性,使得它与政治之间存在着一种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深入研究意识形态的本质、意识形态和政治发展的逻辑关联与互动机制及其意识形态实践,这将有利于辨明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学术问题、思想认识问题与政治问题的界限,实现意识形态的知识与价值、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解读王蒙     
一 王蒙,当代中国文学大家.四十余年来,所写小说、诗歌、散文、评论、研究及翻译等,已然等身,并译为数十种文字,发行于世界.  相似文献   

20.
1957年1月,浙江省文管会以8000元的价格,从上海吴湖帆处买到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的残卷“剩山卷”及元王蒙《松窗读易图》。但是,现在“剩山卷”尚存“浙博”,但《松窗读易图》却今天下落不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