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后,张闻天在外交战线上工作了十年,先后担任四年驻苏大使、五年多的外交部第一副部长职务。张闻天以其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底蕴和丰富的留苏经验,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敌视封锁的外交困境,不断开拓中国外交的新局面,从我国的现实国情出发,审时度势,开拓创新,不仅奠定了我国外交事业的诸多基础,并在坚定执行和平外交政策的同时,丰富和发展了新中国的和平外交思想,为开创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做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正黎庶昌的外交自成风格,被称为"文化外交",即以文化为纽带,通过深切体察驻在国情况,了解驻在国的文化。2014年是又一个甲午年,中日甲午战争迎来两甲子的120周年。此时此刻让人不免回忆起那段曲折苦涩的历史,也让我忆起我国清末外交家黎庶昌先生。他曾经两任清朝驻日大使,是一位外交风格独特、文采斐然的外交家,为清朝对日外交作出重大贡献。两赴日本就任清廷驻日大臣黎庶昌是贵州遵义县东乡禹门  相似文献   

3.
日前,外交部召开2013年党建暨行政后勤会议。外交部部长王毅作总结讲话,副部长宋涛对行政后勤工作提出要求。王毅指出,当前,中国已经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外交有望进入一个活跃期、发展期、兴旺期,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积极研究新时期外交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4.
《时代潮》1995,(5)
自1949年10月5日我中央人民政府任命外交部常 务副部长王稼祥首任驻苏联特命全权火使(兼)以来,到1992年4月10日杨尚昆主席任命张德广为驻哈萨克斯坦特命全权大使的40余年间,共有459位高级外交官先后担任驻外大使(不含驻国际组织的大使和其他外交代表机构大使衔外交官员)。这400多名大  相似文献   

5.
2001年6月18日,民政部救灾救济司收到外交部转来的函件,里面是一位英国老人给我驻英国大使的一封信和捐赠的一本影集。来信如下:致中国大使先生:  相似文献   

6.
李肇星,资深外交家。1940年10月生于山东胶南。1964年自北大毕业后进入外交部,从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开始了他40多年的外交生涯。在北京外国语学院研究生班学习2年和在农场劳动3年后,曾在驻肯尼亚和驻莱所托  相似文献   

7.
钟金贵 《人民论坛》2012,(17):186-187
黎庶昌是晚清时期的早期外交官,先后任中国驻英国、德国、法国和西班牙公使馆参赞,并两次出任驻日公使达六年之久。在日期间,他以酒文化和文字为纽带,使其外交思想得以彻底的体现,并代表中国和一个正在变法崛起的日本帝国以平等关系,增进彼此友好,不辱邦命,较好地完成了其外交使命。  相似文献   

8.
盐城市市级机关餐饮中心总厨周政,是一位埋头耕耘机关餐饮事业40余年的“老后勤”,先后被外交部借调到驻外国大使馆从事餐饮工作近20年,多次被邀请到外国元首家中制作家宴,经常在驻外使馆制作具有中国特色的菜肴,受到众多外国高级官员的广泛赞誉,被外国政要誉为“中国大师”。  相似文献   

9.
曹伟 《小康》2012,(11):31
正记者统计发现,其实,外交部一直在根据外交形势的发展扩充或调整自身机构。备受赞誉的是在2011年,外交部例行记者会由一周两次增加为一周五次。外交部部长杨洁篪在国际经济司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成立国际经济司的背景,"主要是根据新形势下加强经济外交工作、服务国家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李敬臣  赵利根 《半月谈》2004,(19):84-86
秋风送爽,今年的中秋、国庆前后相连,正是家庭团圆、举国欢庆的时节。在位于北京方庄的家里,杨洪林大使夫妇正忙着收拾行装,出任伊拉克战争结束后中国首任驻伊大使。今年53岁的杨洪林,1974年从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进入外交部工作。在30年的外交生涯中,他先后在中国驻苏丹、科威特、埃及、伊拉克、巴林大使馆和外交部亚非司工作,与阿拉伯世界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也亲眼目睹了历次战乱和长年制裁给伊拉克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对伊拉克人民怀有深深的同情。2003年10,他结束中国驻巴林大使任期,奉调回国,并在今年7月被正式提名为中国驻伊拉克特命全权大使。时下的伊拉克,安全局势相当严峻、复杂。如何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发展中伊友好关系,促进中伊两国的互利合作,续写中伊传统友谊?临危受命的杨洪林大使肩负着重大使命。9月27日,杨大使在北京接受了《半月谈》记者的独家专访。这是他赴任前首次接受国内媒体采访。  相似文献   

11.
曹伟 《小康》2012,(11):30-32
10月9日,外交部举行国际经济司成立大会,这个新机构在外交部官网公布的29个内设机构中位列第11位,居国际司之后,军控司之前,将担负起"开创经济外交工作新局面"的重任  相似文献   

12.
阮宗泽 《时事报告》2013,(12):56-58
10月24日至25日,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明晰了周边外交工作的思路和实施方案,确定了今后10年我周边外交的战略目标、基本方针和总体布局,这是中国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针对国际形势的新变化以及中国的需要,在外交布局上采取的一次重大行动,必将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3.
国际     
《时事报告》2012,(1):90-91
伊朗与西方外交冲突升级11月29日,数干名伊朗民众在英国驻伊朗大使馆前抗议英国政府近期对伊朗采取的单边制裁措施。抗议期间,部分示威者冲进使馆。此后,伊朗和西方外交冲突不断升级。  相似文献   

14.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外交工作的指示精神和决策部署,系统总结近年外交行政后勤工作,统一思想,深化共识,破解难题,形成合力,推动行政后勤工作科学发展,为外交中心工作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和优质服务,最近,外交部专门召开行政后勤工作会议。杨洁篪部长出席会议并作总结讲话,张志军书记作工作报告,宋涛副部长主持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15.
前段时间,有关美英军队将从2006年逐步从伊撤军的说法被炒得沸沸扬扬。有报道援引英国防大臣里德草拟的一份秘密文件说,8500名驻伊英军中的大部分士兵将在3个月内撤回国内,到2006年中期,驻伊英军将减少到3000人左右。该文件还透露,美国计划在2006年初将其在伊军队从目前的大约14万减少到6.6万,尽量发挥伊本国军队的作用。美英真会选择退出战略吗?  相似文献   

16.
《时事资料手册》2006,(4):35-35
今年5月10日,外交部向公众开放第二批1956年-1960年间的解密档案共25651件,59345页。此次对外开放的档案占这一时期外交档案总数的60%,内容主要涉及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中国在双边和多边外交领域的有关原则立场、对外交流交往情况。这批解密档案中有很多鲜为人知的内容首次面向公众开放,  相似文献   

17.
刘波 《黄埔》2011,(2):20-23
每当我们回顾60年前抗美援朝战争这段历史,就不能不提及中国首任驻朝鲜大使倪志亮。——题记临危受命1950年初,中南军事大学副校长兼武汉警备区副司令员倪志亮,接到来自中组部的一纸调令,要他到北京做外交工作。对此,他委实有些犯难:自己参加革命20年来一直是从事军事工作,外交工作  相似文献   

18.
2008年8月14日,新任美国驻香港总领事唐若文(Joseph R.Donovan Jr.)抵港。作为总领事,他负责在香港特区及澳门特区的工作。“我每天都在学习,珍惜在亚洲每一学习机会。”之前的20多年,唐若文的外交生涯大多是在亚洲地区度过。他堪称一名“亚洲通”,从北京的厚重历史,到香港的自由和现代化,从台湾人的纯朴到东京的精彩,唐若文都如数家珍。因为太太是台湾人,现在,他不仅通晓中文、日语、韩语,就连方言闽南语也说得一口。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过去30年是中国阔步前进的30年,也是中国外交大发展的30年。在过去30年里,我在绝大多数时间都处在外交一线,亲历了中国外交的大发展。回顾中国外交的30年,我想是否可以用3句话来概括:形势大变化,政策大调整,外交大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新词新知     
《时事报告》2012,(7):80-81
蓝厅论坛 “蓝厅论坛”是由外交部创建,由政府、企业、学界、媒体及公众等参与的中外各界沟通交流的平台,旨在为社会各界就中国外交政策等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建立新渠道。因其定期在外交部南楼“蓝厅”举行,所以被称为“蓝厅论坛”。2012年5月29日,第六届“蓝厅论坛”在“蓝厅”举行,其主题为“上合组织峰会和组织未来发展”。本届论坛由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和外交部新闻司公共外交办公室联合主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