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是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的教材,于2001年秋季在职业高中普及使用。它分为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职业道德,第二部分是职业指导。前者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未来立业、创业成功的基石;后者是对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开创职业生涯的科学指导。为达到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本人设计了一种“电子宠物”式的教学方法,配合教材施用,效果较好。我的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2.
职教社创始人黄炎培先生曾明确指出:“职业指导外适于社会分工制度之需要,内应天生人类不齐才性之特征……简直是职业教育的先决问题。”可见,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是关系到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关系到我们千辛万苦培养出来的学生的前途命运,关系到千百万个家庭幸福美满的大事业。加强对职高学生进行职业指导,培养职高生的创业意识,更是中职校的当务之急,也是中职教师深入研究的永恒课题。为此,笔者根据《职业指导与创业教育》实践性强的特点,设置了系列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我教育,培养创…  相似文献   

3.
新编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材《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图文并茂,体例新颖,每节以典型案例引入,重点内容配有名言警句或照片、插图,不仅具有趣味性、知识性,而且具有可读性、可教性。为了搞好教学,我除了充分利用书中的典型案例外,还选择贴近学生  相似文献   

4.
《职业道德》课程是一门传授社会科学知识和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课程。在当前改革开放、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中专学校作为向社会输送人才的基地之一,确立了自身的培养目标和根本任务,即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向现代化建设的后备军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良好行为习惯,既掌握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又具有优良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的一代新人。为此,对《职业道德》课如何进行教学,怎样提高其效果,就成为当前各校加强道德建设的一个话题。就此,我浅谈一下自己的做法。一、讲清当前社会…  相似文献   

5.
案例教学法在《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是中等职校德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2001年秋全国各地普遍开设这门课。新教材前有案例,后有评析与思考,中间为正文,每节有思考与训练,每章有活动天地,理论难度明显降低,可读性增强,可教性减小。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科学地讲述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基本理论,紧密联系实际,贴近社会,贴近职业,加强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面对新的教材、新的要求,广大任课教师都在思考,怎样用好用活教材、真正发挥这门课的育德作用。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案例教学法的尝试,下面谈谈这方面的体会。  相似文献   

6.
《职业指导》是职高、技校生走向社会前的一门德育必修课,对于职业高中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科学择业、自立创业具有帮助和指导作用。从理论上说,《职业指导》课确有枯燥、乏味的内容,但要让学生对这门课既好听好懂、又好学实用,笔者认为,运用材料分析法不失为一种激活课堂教学、提高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一、材料的收集、选择和整理《职业指导》课所用的材料,主要是指教材以外的一切能与教材知识内容相关的信息资料。1.材料的收集与分类平时要多关注媒体的就业、创业信息,关注报刊中有关介绍技工短缺、技工创业成才的资料,并按职业、就业…  相似文献   

7.
职业中学开设《职业道德》课,其教学目的在于系统地讲解社会主义职业理想、职业情操、职业规范、职业责任和职业纪律等方面的知识,以便使学生毕业后更好地从事本职工作。它是提高职中学生素质,优化职中学生思想品德的重要方面,也是职业教育在德育工作中的主要内容。李鹏同志曾指出:职业学校要把职业道德放在重要地位,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有理想,守纪律,热爱自己的职业,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本领。那么,如何来检验《职业道德》课的教学效果呢?我们的做法如下: 一、基本理论的考试。《职业道德》课既有较强的思想性和实践性,又有较强的理论性。  相似文献   

8.
笔者任教多年,在对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 师这一称谓感到自豪的同时,多半是引以为戒 的。因为这一称谓不仪可以看成是社会对教师 工作的认定和奖赏,更应该看成是社会对教师 的期望、鼓励和鞭策。教育者不但要"授业、解 惑",更不应忘了前提--"传道"。因此,为人师 表,教书育人,就成了对教师的最基本的要求, 必须将其作为对教师的考核指标,贯穿于各级 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及其管理之中。如何做好 "教书育人"的工作,《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这 门课程是其佳境良途。  相似文献   

9.
职业道德是职业学校政治课中最具特色的一门课程。它具有抽象性、逻辑性、职业性、规范性、实践性的特点。为使抽象的理论简单明了,笔者在这门课的教学中,选择合理的和良好的设计,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一、发挥视觉媒体──投影仪的静态图像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搞好学习的前提。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我国改革从农村起步的背景以及改革的风险性,加深对"改革"和"树新"的理解和掌握,笔者根据《职业道德》教材第118页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农民冒着坐牢的危险,敢于"第一个吃螃蟹",在我国率先实行…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尝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它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生动的实践性.在本课程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目的是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引导学生释疑解惑,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因而,社会实践环节在本课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拟就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所进行的社会实践尝试,与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11.
刘晓云 《传承》2008,(14):64-6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它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生动的实践性。在本课程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目的是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引导学生释疑解惑,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因而,社会实践环节在本课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拟就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所进行的社会实践尝试,与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12.
据某报调查,我国最让人不满意的是当今的社会风气。其实社会风气的好坏往往通过各行各业的职业风气即职工的道德水平和道德风貌表现出来,因此,要改变当今的社会风气就必须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作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就应该为社会培养更多的职业道德品质高尚的各类基层职业劳动者,而作为《职业道德》课的教师就应该义不容辞地担负起这一重任,努力上好《职业道德》课,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那么,如何才能上好《职业道德》课呢?笔者认为,要搞好这门课的教学应注意八性。  一、教学方向的正确性  常言道:不能只顾埋头拉车,不顾抬…  相似文献   

13.
14.
15.
《职业道德》课是应职业学校自身培养目标和根本任务而设置的一门德育课程。如何在该课程的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增强教学效果是每一个任课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体会到,教师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合的具体情境,如运用漫画、录像、典型材料等,对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着多方面的作用。就此,笔者谈一谈自己在《职业道德》课教学中的做法,借以抛砖引玉。一、设置情境,有利于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在《职业道德》课教学中,要认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方法,这是德育学科的特定要求,也是德育课的生命线。理论…  相似文献   

16.
社会实践课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实践课是融合校内外资源进行教育教学的好形式,是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加强和改进其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现就什么是社会实践课?为什么要在大学开设社会实践课以及如何开设社会实践课等问题结合南京晓庄学院的实践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正>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年10月ISBN:9787300201542《社会研究:设计与写作》是21世纪社会学研究生系列教材之一。作者针对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人口学、管理学、传播学、教育学、社会工作等相关社会科学专业的研究生以及年轻的社会研究人员从事实际社会研究的需要,围绕研究设计和论文写作两大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全书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围绕研究与设计的关系、研究问题选择、文献回顾等基础内容进行介绍;第二部分在对研究设计一般原则  相似文献   

18.
我们的新课程教学设计题目是高二思想政治第三课第三节的第二框题: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下面,从新课程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教材分析和整体设计思路三部分来进行设计。一、设计本课的教学理念思想支配行动。教学思想指导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决定着教师的教学方向,是教师教学的灵魂。正确的教学思想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是教师教学活动的指挥棒。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里的“发展”是指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个性分层发展和可持续、终身发展。为了更好地贯彻这一宗旨,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努力做到四个…  相似文献   

19.
三明市技工学校于2001年起开设职业指导课程。笔者自学校开设该课程以来,一直从事该课程的授课任务。几年来,我们通过对参加职业指导课学习的两个班级(2001电气焊班、2001电工班)和未参加职业指导课学习的两个班级(2001家电班、2001机械2班)进行比照,发现了一组耐人寻味的数据:  相似文献   

20.
第二课原始社会的生产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原始社会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极低,这种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原始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特点;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原始社会是没有剥削的社会,从而使学生认识剥削制度并不是永恒的。教材分析本课分为两个框题,分别说明原始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特点。第一框题的内容共13个自然段,叙述了原始人是怎样改造自然的。由于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区别历史上各种经济时代的根据。所以教材在描绘原始社会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