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建设法治中国,是自党的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提出的一个新的法治建设目标。2013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做好新形势下政法工作的重要指示中,首次提出了建设法治中国的宏伟目标。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将“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确立为我国新时期法治建设的新目标。目标既定,如何推进就成为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天津政报》2014,(24):20-22
一、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主要精神是什么?答: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立足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际,明确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法治是政治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标志,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为各国人民所向往和追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深刻反省自身几十年建设的得失和客观审视西方发达国家在当代迅速发展的现实之后。在政府主导下开始了法治化建设的转型,并取得了巨大成就。这种法治化转型是社会自身发展的客观理性需求,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并最终转化为推动现代社会变革与发展的巨大历史动力。  相似文献   

4.
在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中,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也走过了60年的光辉历程,开创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成功道路,谱写了人类法治史上光彩夺目的辉煌篇章。  相似文献   

5.
詹立风 《群众》2015,(1):38-39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冶社会一体建设”。加强法治社会建设,不仅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固本之举。我们将紧紧围绕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紧扣县情,紧贴民需,狠抓落实,持续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夯实法治中国的社会根基。  相似文献   

6.
中国法治建设:现实问题与努力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依法治国实践中明显存在实用化、突击性、盲目性、人治性的倾向.这有其特定的客观原因,但不符合法治的精神实质和原则要求.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其特定的标准或要素.要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必须按照这些标准和要素,着重在政治法律制度的"建设"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7.
自1997年中共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迄今已逾15年。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了宪法,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这在我国民主法治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  相似文献   

8.
温泽彬  苏升 《长白学刊》2023,(5):91-99+2
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是支撑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建设的双重路径。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在国家治理领域的变革具有全面性、主动性和规范性特征。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统一于中国式法治现代化,依法治国对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建设的支撑是直接的,而依规治党的支撑是间接的,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推进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建设。双重路径对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建设的支撑作用通过静态的规范体系和动态的制度体系来发挥。静态的规范体系可分为整体规范体系和保障性规范体系,前者指涉国家法律规范体系和党内法规体系整体,后者指涉推动规范文本向制度实践转化的党和国家监督规范体系。动态的制度体系包括党领导法治建设的制度、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以及法治保障体系。规范体系和制度体系都需要进一步完善才能更好地支撑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钱宁峰 《群众》2022,(6):49-50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是引领法治中国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思想旗帜。近年来,江苏出台《法治江苏建设规划(2021—2025年)》《江苏省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江苏省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实施方案》(分别简称《法治江苏建设规划》《江苏省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江苏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构建起法治江苏建设的顶层设计格局。2021年11月,省委依法治省办印发《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更高水平法治江苏建设的意见》,明确建设更高水平法治江苏的总体要求、重点工作、支撑保障等。推动更高水平法治江苏建设,必须准确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以其总揽法治江苏建设全过程各领域各方面。  相似文献   

10.
江必新 《求索》2023,(1):5-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建设经历了恢复期、发展期、深化期三个历史阶段,我们党对法治的认识不断加深。我国法治建设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和中国特色,法治建设的内容与每个阶段的使命任务紧密相连,始终坚持法治的“人民性”,坚持“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相结合”,注重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和人民权益的维护,坚持法治理论与法治实践相互促进。在法治建设的数十年间,我国积累了一系列宝贵的法治经验,为人类法治文明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1.
法治中国建设的提出是中国法治发展历程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实现法治国家的具体政策目标。法治文化作为法律文化的优秀类型,对法治中国的建设起着引导、补充作用。文章从提升主体的法治文化素质、打造社会的法治文化氛围、吸收和萃取法治文化理念、营造互助合作的国际法治文化环境等方面探讨了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到2020年的未来六年,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中之重是在建设法治中国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在这个特定背景下,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依法治国的总体目标和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13.
张倩 《楚天主人》2011,(2):32-33
法的权威是来自法的信仰,是来自法的执行,或是来自法的品质?还是来自国家机器作后盾?在人治社会向法治国家转型的过程中,在法律体系形成并日趋完善的今天,讨论这个问题实为必要。这里刊登的两篇文章虽然视角各有不同,观点也有差别,但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讨论和交流,获得有益的启迪,也力求在辨法析理、交流互动中形成共识。  相似文献   

14.
法治建设工程是贯彻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推动南京三争一创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三大保障性工程之一。雨花台区政协从区县层面思考全区法治建设,充分发挥政协优势,从五个方面协助区委、区政府努力建设全市首家法治文化区。  相似文献   

15.
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其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具有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的主旨特性和价值目标;坚持党的领导与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发展良性互动,体现出整体优势;与其他社会治理方略、治理手段相互配合,共同实现社会善治。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建设符合中国现实国情的法治体系;注重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为法治建设提供文化滋养和道德底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经验。法治改革先行,政治体制深层次改革的配合尚不到位;法律配合经济、政治及社会控制目的,有沦落为形式工具的危险;部分法律制度与中国社会实际状况脱节等方面是其需要深刻反思的教训。  相似文献   

16.
涂崇禹 《政协天地》2014,(12):37-38
2014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是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的中央全会,在随后发表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吹响了全面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号角。那么,何谓"法治",又该如何以史为鉴、以它山之石为鉴推动中国的法治建设呢?  相似文献   

17.
2021年悄然离去,2022年如期而至。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上,2022年将是非常值得期待和向往的一年。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角度看,“加快建设良法善治的法治中国”,将是2022年我国法治高质量全面发展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任务为我国法治建设指明了方向。围绕这一战略任务,十七大以来我国的法治建设和依法治国事业总体上呈现出平稳发展的特点并取得了伟大成就。  相似文献   

19.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成立60周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60周年的运行让中国得到了快速成长,重新回到世界大国行列。面对中国60年的发展,我们应该对这个制度有客观的判断和理性的认识。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制造的现代民主制度 我认为中国共产党讲的制度自信,其中就包含着对人大制度的自信。中国是个非常特别的大型国家,这个大型国家要实现转型和现代化发展,就需要有一套新的制度体系将整个国家整合起来,既能够保证民主,又能保证整个国家的有机组合,还能保证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这充分阐述了建设法治中国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极端重要性。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周旺生教授在讲座中讲到,当今中国最大的难题也是能导致中国崩败的问题是腐败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用习总书记话讲,就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里所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