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习仲勋传》内容可以概括为早期革命活动部分、陕甘边根据地部分、关中分区和绥德分区部分、保卫陕甘宁边区部分、主政西北部分、国务院部分、蒙冤部分、广东部分、中央书记处和全国人大部分、晚年生活和家庭生活与家风部分,10个部分各有亮点,真实全面地记录了习仲勋76年的革命历程以及他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建立的历史功勋,高度评价了习仲勋的高贵品质和革命情操,为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了解、研究、学习习仲勋提供了一部高质量的重要读物,是一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精品力作。  相似文献   

2.
习仲勋是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抗日战争时期,习仲勋主要在关中地区领导抗战和地方建设工作。抗日战争胜利后,毛泽东亲白点将,习仲勋重新主持西北工作,主要担任了中共西北中央局书记、西北野战军和西北军区副政委、政委等重要职务。  相似文献   

3.
正习仲勋和贺龙,一个是老一辈革命家中的"少壮派",一个是赫赫有名的开国元帅。习仲勋比贺龙小17岁,当习仲勋还是个十三四岁的少年时,贺龙就已是北伐名将、南昌起义的总指挥。后来,在漫长的革命和建设岁月里,习仲勋曾较长时期在贺龙领导下工作,有段时间还和他是共负重任的好搭档,两人结下了很深的战友情谊。  相似文献   

4.
马娜  彭岗  石海  邹标昌 《湘潮》2012,(3):50-56
习仲勋是陕西省富平县人,1913年10月15日出生,2002年5月24日逝世,享年89岁。习仲勋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光辉战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诞生,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为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顽强奋斗,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习仲勋3次来湖南视察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5.
1950年1月20日,当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刚刚过了百日之际,<群众日报><人民日报>先后以<人民的忠实勤务员-习仲勋>为题,发表了介绍习仲勋革命经历和优秀品质的文章.转瞬50余年,习仲勋在与自己的祖国一道走过了半个世纪的沧桑岁月后也已经离世.他的人生经历和业绩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主、自由、幸福的历史进程密切相连,尤其与西北地区的革命和建设事业有着不解情缘.  相似文献   

6.
贾巨川 《党的建设》2010,(11):59-60
1950年1月20日,当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刚刚过了百日之际,《群众日报》《人民日报》先后以《人民的忠实勤务员——习仲勋》为题,发表了介绍习仲勋革命经历和优秀品质的文章。转瞬50余年,习仲勋在与自己的祖国一道走过了半个世纪的沧桑岁月后也已经离世。他的人生经历和业绩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主、自由、幸福的历史进程密切相连,尤其与西北地区的革命和建设事业有着不解情缘。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造就了一代"风流人物"。习仲勋就是其中的一员。他早年投身革命,是刘志丹的亲密战友。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烽火中,百炼成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习仲勋任西北党政军主要负责人。随后,他到中央工作,是周恩来总理主持政务院、国务院工作的得力助手。从1962年9月到"文化大革命"期间,习仲勋被审查、关押、监护、下放。但他始终保持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随时  相似文献   

8.
2013年10月15日,是习仲勋诞辰100周年。经中央批准,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辑的《习仲勋文集》同广大读者见面了。《习仲勋文集》分为上、下两卷,93.1万字,收入了习仲勋自1940年至2002年的讲话、报告、文章、批示、电报、书信等文稿,共计210篇。其中,77篇选自作者生前审定出版的《习仲勋文选》,其余133篇是新收入的文稿,多数为首次公开发表。《习仲勋文集》是习仲勋一生宝贵的思想结晶,集中展现了他在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建立的不朽功勋,深刻反映了他在76年的革命生涯中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呕心沥血、开拓进取、甘于奉献  相似文献   

9.
“原来你这么年轻” 习仲勋在1926年5月就投身革命,1934年,年仅21岁的习仲勋已经是陕甘边苏维埃政府主席了。他同刘志丹等同志一起创建了陕北红军和革命根据地,是刘志丹的主要助手。  相似文献   

10.
习仲勋是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我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人,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国务院副总理,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书记处书记,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诞生,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为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顽强奋斗,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习仲勋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特别重视调查研究,创立了不少调查研究的典型范例。  相似文献   

11.
正从早年跟随刘志丹创建陕甘边根据地,到主政西北局掌控一方,再到带领广东在改革中"杀出一条血路",习仲勋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实事求是始终是这位革命元勋坚守的做人原则和党性准则,毛泽东曾称赞他:"能实事求是,是个活的马克思主义者"。抢救运动提出"实事求是就是党性"1943年2月,习仲勋出任中共绥德地委书记兼绥  相似文献   

12.
崔雅宁 《党史文苑》2014,(10):23-25
习仲勋作为我党、我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人,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过重大的贡献,他所从事的革命事业体现了他崇高的革命品质和人格风范。  相似文献   

13.
李晓剑 《世纪桥》2014,(4):16-18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和建设伟大胜利的法宝。在解放战争时期,习仲勋始终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提出了许多关于陕甘宁边区土改的思想观点、工作建议并受到了党中央、毛泽东的赞赏和采纳。在土改中,习仲勋及时发现和纠正"左"的偏差,使陕甘宁边区的土地改革取得了颇大成绩,解放了生产力,发展了边区的经济建设,调动了广大人民支援解放战争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王荣 《广东党史》2013,(10):17-18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隆重纪念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我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人习仲勋同志诞辰100周年。习仲勋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光辉战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诞生,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为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顽强奋斗、无私奉献,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习仲勋同志与广东、与深圳经济特区有着不  相似文献   

15.
1985年11月,习仲勋到江西老区考察工作,对江西老区建设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和殷切的希望。他强调,搞好江西老区建设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认真实行为了群众、依靠群众的群众路线,大力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学习习仲勋关于江西老区建设的重要思想,对我们搞好江西老区建设具有重大而又深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詹鹏 《党史文苑》2016,(6):38-40
习仲勋是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他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重视开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为我国宗教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习仲勋的宗教工作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有启示作用,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原来你这么年轻"习仲勋在1926年5月就投身革命,1934年,年仅21岁的习仲勋已经是陕甘边苏维埃政府主席了。他同刘志丹等同志一起创建了陕  相似文献   

18.
1985年11月,习仲勋到江西老区考察工作,对江西老区建设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和殷切的希望.他强调,搞好江西老区建设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认真实行为了群众、依靠群众的群众路线,大力发扬自力吏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学习习仲勋关于江西老区建设的重要思想,对我们搞好江西老区建设具有重大而又深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习仲勋是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他对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主要体现在:在总结渭北革命根据地斗争经验的基础上作出了创建陕甘南梁革命根据地的决策;根据陕甘边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发展根据地的政策,使得陕甘边区得以繁荣和巩固,为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正习仲勋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我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人,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习仲勋对待家庭和子女,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树立了优良的家风。习仲勋的家风,凝聚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赤诚与智慧,严慈相济,言行一致,传与教融合,彰显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也为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提供了一个范本。当前,随着反腐斗争的持续深入,领导干部家风问题日益被社会关注。习仲勋的家风,更显示了它所具有的夺目光辉与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