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众所周知,开会就得讲话。现如今,讲话似乎成了一种待遇,领导干部往往是“你方唱罢我登台”,都想到会上展示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水平。如果真讲的是自己的话,或真正是自己的思想,讲得又很精彩,也就没有什么说道的了。可说的就是,往往不是这样的情况,他讲一套“大一二三套小一二三再套小小一二三”,你又讲一套“大一二三套小一二三再套小小一二三”,翻来覆去,大同小异。我们曾多次批评“党八股”的危害性,不料事过多年后又冒出了“新党  相似文献   

2.
中国历史上有位辽圣宗,是辽国的一代明君。一次,他在巡视时发现一个叫萧朴的臣下把自己的领地治理得非常好,就问其施政经验。萧朴非常谦恭地说:“我哪里有什么经验啊!臣到这里之后,只不过学会了炒毛粟子。臣刚来的时候,发现这里盛产毛栗子,却在同一个锅里炒,这样就出现了一个问题: 小的炒熟了,大的还生着;而当大的炒熟的时候,小的又糊了。后来臣就把大  相似文献   

3.
薄云华 《求贤》2011,(6):33-34
基层工会主席.由于大多数是年龄比较大的老革命”或年纪比较小的“小字辈”的原因.他们在单位领导中排位往往是在最后,他们在单位说话,主要领导可能是听而不闻,他们在单位做事,主要领导往往是视而不见。特别是基层企业工会主席,大多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基层工会主席怎样演好这个“软权力很大,实权利很小”的富有挑战性的角色呢?  相似文献   

4.
秦德君 《廉政瞭望》2010,(13):70-70
领导场上是两种人,一种是“大领导”,一种是“小领导”。这里说的“大”和“小”,并不以职位高低论——有的人职位高,却是小领导,有的人职位低,则是大领导。这主要指人不同的格局气象。  相似文献   

5.
不知从何时起,称呼官衔成了通行的规矩,官场中如此,日常生活中似乎也如此。大到中央领导,小到单位的班组长,往往都要称呼官衔,一些党政机关的领导干部还喜欢被下属称作“老板”,从不制止。其实,熟知社会生活以及党内生活的朋友都知道,能被称为“同志”,是很高的待遇。但在一个单位里拥有这样待遇的人其实并不多。直呼其名拉近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而称呼官衔,仿佛在人和人之间筑起了一座高墙。  相似文献   

6.
燕林 《前线》2011,(8):51-51
说起领导干部的“硬伤”,人们往往想到的是此人受了什么处分,或者是行为不检点。如果没有至少是没有发现“硬伤”,干部考评时则往往易于通过,而“理论学习抓得不紧,理论水平有待提高”往往是一些干部个人总结的常用语,这样表述自己的缺点,应当说没有什么不对,问题在于如果是轻描淡写,并不认为这是什么大问题从而痛下决心改正,那就需要猛击一掌,严肃提醒了。最近,一位市领导在讲话中严肃指出:领导干部理论缺失是“硬伤”。  相似文献   

7.
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是当前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这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必须首先予以解决的。一、要找准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病根通常认为低水平重复建设与“大而全、小而全”有关。我认为,从整体来说,的确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的问题,但从一个地区、一个县市、一个乡镇、一个部门来看,突出的问题并不在于“大而全”,因为现有这些企业本来就不“大”,所以就谈不上“大而全”;而实际主要表现在利、”上,恰切地说,应该是“多而小,小而全;全而低,低而散”。所谓“多而小,小而全”,是指在绝大多数地区…  相似文献   

8.
历史的经验(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下属谈话,不仅要讲究用语艺术,还要恰当把握时机,不然,就可能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依笔者之见,如下十个“时候”,是谈话取得事半功倍之效的“良机”:1.下属新到单位或新换岗位的时候。到一个新的单位或岗位,人们往往会有一种新鲜感,往往也会确定一些新的追求,设计新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木杉 《廉政瞭望》2018,(13):55-55
尖叫过后,瞬间消失 “最怕空气突然安静……”每当在电梯里遇到领导,这句歌词就成了基层公务员小周的心声,特别是在单独遇到领导时,自己本来就内向,领导话也不多,于是就会出现这样的对话:“迟到啦?”“嗯.”“下班了?”“嗯.”那叫一个尴尬.等电梯加上乘电梯的两三分钟的时间里,小周感觉周围空气都凝固了,所以要是远远看见领导进了电梯,他能躲就躲,宁愿等下一趟.  相似文献   

10.
“将军赶路,不追小兔”这句民谚包含着深刻的道理,将军率领大军去打仗,兵贵神速,一分一秒都是重要的,有时差几分钟就可能失去战机,造成不应有的失败。这时候,看到路边有一只奔跑的小兔子,是决不能去抓的,再好抓也不要抓。因为对带兵打仗的将军来说,“赶路”与“抓兔”相比,前者大得不能再大,重得不能再重;后者小得不能再小,轻得不能再轻,二者不可同日而语。 现代领导科学十分强调为治有体,职责分明,讲究轻重缓急,主次得当。法国社会学家帕斯卡指出:“人类对于琐碎事物的敏感和对于最主要事物的麻木,标志着一种不可思议…  相似文献   

11.
一个怀揣单位介绍信、手拿记者证的“新闻工作者”在山西大同采访途中被殴打至死。记者被打原本不是啥新鲜事儿,可能是因为打死了人,所以,这事儿被闹大了。  相似文献   

12.
据报道,某县有位县委书记为了切实解决令党政领导干部挠头的群众信访问题,不仅每月专门拿出一天时间作为“信访接待日”,而且他还本着“信访无小事”的态度,经常深入基层,及时为群众解决了大量的被有些人认为是“小事”的问题,对此,有人劝他说,你一个堂堂的县委书记,这不是官大当小了吗?但这位书记却说:“官大当小了比官小当大了好!群众上访不可怕.可怕的是干部对群众的冷漠态度。”  相似文献   

13.
“食盐每斤涨了一分钱”,在市场上,是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问题,谁要是抓住这样一个问题不放,追根究底,一定会被人说成“神经有问题”,起码也会怀疑你是有意恶搞。可据周恩来生前身边工作人员介绍,这确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我们的开国总理曾经严肃追究过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通常人们一谈到腐败,就会联想到大案要案,殊不知大案是由小案件发展而来的。腐败有两类:发生在官场的“大腐败”和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小腐败”。有人提出“小腐败”问题,并将那些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称之为“小腐败”或“身边腐败”,认为“小腐败”也是腐败,是权力者通过对权力的操作谋取利益,是一个“与民争利”的“权势群体”。什么是“与民争利”?就是在“利”的问题上“小打小捞”。  相似文献   

15.
林岩 《党课》2013,(18):126-127
这几天,“本段结束”成为西班牙各大网站的热搜词。“本段结束”之所以被热捧,原因在于制造这一网络流行语的不是草民属丝,而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相拉霍伊。  相似文献   

16.
“年龄大了,记忆力不行了。”这是党校学员的一种普遍的哀叹。有了这种思想,容易对学习失去信心,严重地影响学习效果。其实,人的记忆力,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机械性记忆力有所衰退,另一方面,随着知识面的扩大和社会阅历的加深,理解性记忆力在逐渐增强,从记忆效率的总值来说,中老年记忆力的下降应该是微乎其微的,有的还可能有上升的趋势。那些感到“年龄大了,记忆力不行了”的人中,许多人主要是由于心理障碍的因素。归结起来,影响记忆效率的心理障碍主要有  相似文献   

17.
干事,在领导机关,他是一个“基层老百姓”,但相对于下级单位来说,干事又是领导机关职能处室的“小领导”,领导的一些重要指示、重要任务和日常事务往往由干事来贯彻、落实;基层的一些意见往往由他转达、呈报。因此,要当好一名“能干事、会干事、干好事”的干事,必须强化五种意识。  相似文献   

18.
道德修养是个大课题,又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任何人都不能企求一觉醒来,就变成了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古人说:“天下大事,必起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道德修养。社会实践也告诉我们,“小者大之源”,任何一个细小的高尚行为,都是自身道德大厦的一块基石,小联系着大,“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件看似很平常、很不起眼的  相似文献   

19.
牛廷伟 《共产党人》2004,(10):38-38
“小”与“大”是相对而言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小”有“渺小”、“弱小”、“小气”等说法,皆指不显眼、不气派、不动人。因此,人们总是喜欢“大”。“大官”、“大款”、“大家”、“大腕”备受尊崇。“大手笔”、“大制作”备受颂扬。“小”。也就容易被忽略、被冷落、被藐视。其实。不论是在历史的长河里,还是在现实的生活中,“小”往往比“大”更富于生命力和感染力。朱德的扁担和周恩来的纺车,比起国民党权贵们的洋车别墅,不可谓不小,但它们所承载的共产党人的伟大精神和高尚情操,虽经  相似文献   

20.
“食盐价格每斤涨了一分钱”,在市场上,是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问题,谁也不会追根究底.可据周恩来生前身边工作人员介绍,这确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我们的开国总理周恩来曾经严肃追究过的一个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