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也许你对会学舌人话的鸟儿已司空见惯。但你见过能理解人、帮助人的鸟儿吗?而且还是只野鸟。有这样一只白鹭,没有鸟笼的囚禁,也无绳索的羁绊,来去自如的它却如主人家一位亲人般其乐融融地生活在人类的家中,既能看家,也能招揽客人、甚至还能救主人的命,你信吗……别不相信,这些事都是真的。  相似文献   

2.
信誉     
近日偷闲看报.看到这样一则故事耐人寻味。说的是在美国佛罗里达州,一位稽查员正在停车计时器边检查停车超时情况,并将罚款单贴到超时的汽车窗上。一位中国留学生见后不解地上前问道:“你又没有当面抓到这些人,你就贴上罚款单,人家不认账,不去缴罚款,你也无可奈何。” 那位稽查员笑着回答:“没关系。一次,两次,我们就当罚款单给风吹跑了,当他不知道,不是故意不去缴罚款。如果第三次还是不缴。对不起,我们就把这三次违规不缴罚款的记录寄至信誉局。信誉局的电脑记录资料是对社会各界公开的,一旦某人信誉记录有了污点,那就信誉扫地了。从此,他购买大件想要分期付款也好、想找工作也罢或是要找银行申请贷款,人们一查他在信誉局的记录,就都没门了。”  相似文献   

3.
人鹭情缘     
也许你对会学舌人话的鸟儿已司空见惯,但你见过能理解人、帮助人的鸟儿吗?而且还是只野鸟。有这样一只白鹭。没有鸟笼的囚禁,也无绳索的羁绊,来去自如的它却如主人家一位亲人般其乐融融地生活在人类的家中,既能看家,也能招揽客人、甚至还能救下了主人的命。你信吗……别不相信。这些事都是真的。  相似文献   

4.
妻子的绰号     
<正>你也许不会相信,我与妻子相濡以沫,同甘共苦三十多年了。至今,我一次都没有正儿八经叫过她的官名。日复一日,我对她的称呼都是"娃二头""黄傻儿""你娃二""你这妹崽"之类绰号。妻子对我的称呼总是心领神会。不论在家或出门在外,她总是笑吟吟地接纳,毫不理会"绰号"的意味。我和妻子是初中同学,又是一个生产队的。七十年代,我们还不懂得什么叫爱情,只是相互间心底都有那么一点好感;初中还没毕业,我就应征入伍到西藏当兵去了,一去就是六年多。1976年,我从部队回家探亲,也没有人撮合,好像早就有个约定似的,自然而然我和她就明确了那种关系。19了8年5月,我退伍返乡,她不顾家人的反对,收起一黄布挎包换洗衣服,毅然嫁到我家。妻子在家是"幺女",小名"黄四妹",外人都这么叫。而我却昵称  相似文献   

5.
马德 《乡音》2014,(1):48-48
这个世界,总有你不喜欢的人,也总有人不喜欢你。这都很正常。而且,无论你有多好,也无论对方有多好,都苛求彼此不得。因为,好不好是一回事,喜欢不喜欢是另一回事。刻意去讨人喜欢,折损的,只能是自我的尊严。不要用无数次的折腰,去换得一个漠然的低眉。纡尊降贵换来的,只会是对方愈发地居高临下和颐指气使。没有平视,就永无对等。也不要在喜欢不喜欢上,分出好人  相似文献   

6.
山中断想     
人到香港工作,家留在北京,心的一半也就放在北京的家里。香港华灯初上的时候,是最想家的时候,常常是一瞬间一眨眼就被寂寞包围了。 一个在香港呆了很久的朋友就说:你去行山吧。 几年下来,一累、一慌、一百无聊赖、甚至一腰酸腿疼,我便会去行山。山成了我在香港最亲密的友人。当我行走在山中,快乐没有来由,安静没有来由,有时莫名其妙地眼含泪水时,山间的每一片树叶、每一块石子都在倾听我内心根本没有发出来的那些声音。我相信,它们能听懂。  相似文献   

7.
浮夸是小康不了的!戴云峰最近听一位基层干部“诉苦”,说现在最怕的是到上面去通过小康规划;数字报低了,领导不满意,还要批评你思想不解放,精神状态不振作;报高了,连自己都不相信,心里发虚,怕完不成难以向群众交待。笔者闻之,一方面对这位基层干部表示同情,另...  相似文献   

8.
我的一位商界朋友,45岁的时候,移居去了美国。他到美国后三个月,就去移民局申请绿卡。一位比他早先到美国的朋友好心地提醒他:“你要有耐心等。我申请都快一年了,还没有批下来。”他笑笑说:“不需要那么久,三个月就可以了。”三个月后,他去移民局,果然获得批准。他的朋友知道后,十分不解:“你年龄比我大,钱没有我多,申请比我晚,凭什么比我先拿绿卡?”他微微一笑,说:“因为钱。”“你来美国带了多少钱?”“10万美元。”“可是我带了100万美元,为什么不给我批反而给你批呢?”“我的10万美元,在我到美国的三个月…  相似文献   

9.
城市的素质     
一位朋友去莫斯科访问,回来后我问他,去了趟莫斯科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他说,莫斯科的大气和洁净就不用说了,令他感慨最深的是那个城市的素质。我不明白朋友所说城市的素质指的是什么。朋友说,在莫斯科,最宏伟的建筑,并不仅仅是商场、超市、写字楼,就连教堂、学校、博物馆、歌剧院同样气派。而且,这些地方绝对是不只算经济账的。中小学是义务教育,因而中小学是不收任何费用的。博物馆没有收费的,只要你有兴趣,你尽可以参观任何一个展室。几个歌剧院都十分宏大庄严,但一般都不收费。几个公园的建筑和布置都不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  相似文献   

10.
参观上海世博会,世博轴高架平台上一站,心底豪气油然而生。想100年前,世博会上别说是中国的场馆,就连个像样的“摊位”都没有,拿去展出的也都是土特产。再看今日,中国把世博会漂漂亮亮办在自家国土上,相信所有中国人,无不骄傲和自豪。  相似文献   

11.
我沉思,沉思在全身雕像前。 林公,我猜想你生前也有过钦赐黄马褂,却不会相信因此就可以刀枪不入;你虽然站在虎门最高处却不致相信脚下就是世界顶点;你当时虽然加紧修筑炮台,却不致因此就高枕无忧,也不会因此而低估了夷敌的炮利船坚;你虽然常常手持长筒望远镜,却不相信这就是千里眼,你仍会恨这长筒还是太短,看不到地球的那一边…… 然而,你毕竟是第一位真正以望远镜观海的人,因而不会盲目地妄自 尊大,你看到了在“中央大 国”以外,毕竟是天外有 天。 林公,你知道吗,据说在 你所有的塑像中,这一尊塑得 最好。是的,眉宇间的…  相似文献   

12.
开心乐园     
两头受气一个初犯的盗贼在得手几天以后到警察局自首归案了,审讯中警察不解地问道:“在你偷窃的店铺中到处都是价值连城的东西,你为什么只拿了些不值钱的货物?你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贼气急败坏地说:“我简直吃不消了!就因为这个,我老婆一直在数落我,我实在烦透了,才决定自首在牢里清净清净,没想到您一来又提这个碴。”没有带纸一个富翁的仆人因有事离开了他,富翁准备再雇一个仆人,他先后雇了几个女仆人,却都因为这些人去完洗手间后不洗手,富翁就辞掉了她们。后来雇到了一位妇女,她每次从洗手间出来后都洗手,富翁很是满意。有一次,富翁发现女…  相似文献   

13.
纪念小胡     
突然接到开会的通知,走进户籍室,就看见赵姐,我照例笑一笑。赵姐等我坐定了,悄声说你还能笑出来,我都笑不出来。连忙问怎么了。赵姐说小胡不在了。我不相信,早晨还看见他老婆,很平常地赶去上班。领导在讲工作,我们悄声议论,小胡到没到30岁。我只是感叹他女儿还没有长大,还在幼儿园。没有特别的感觉,一样笑着倒倒苦水,发些牢骚,会就散了。我去骑车,准备到社区。掏出电话就给法医打过去,我问他小胡真不在了吗?他说早晨上班时小胡心慌,交警送他到医院,准备转到石河子去时人就去了。小胡是我的同事,一名警察,刚刚31岁。最初我调过来时在看守所,…  相似文献   

14.
<正> 一个渔夫,靠着自己的小船,懒洋洋地在沙滩上晒太阳。一位富翁走过来问他:“你为什么不去捕鱼呢?”渔夫答:“够用了。”“趁着这么好的时光,何不多捕一些呢?”“多捕干什么?”“多捕就可以多卖钱哪。”“然后呢?”“你就把钱一点一点地攒起来。”“然后呢?”“你就买一条大船。”“然后呢?”“你就雇上几个人,到更深的海里去,捕得更多更多的鱼,卖得更多更多的钱。”“然后呢?”“你就在海  相似文献   

15.
生动的重复     
正一位同事抱怨说:"咱们这工作可真是太单调了,三年送一届学生。一轮一轮地重复,教材熟得都倒背如流了。以后的日子,我就得三年三年地重复着过,想想都觉得没意思。"听完她的话,一位明年就要退休的老同事说:"我教了一辈子书,从来没有觉得单调。每一届的学生都不一样,教学过程也是丰富多变的。即使是重复曾经的教材,整个过程却完全不一样,感受也完全不一样。这是一种生动的重复,你因为熟悉才有底气,还能在此基础上富有创  相似文献   

16.
快乐即成功上个世纪初,有一位犹太少年,他做梦都想成为帕格尼尼那样的小提琴演奏家。他一有空闲就练琴。可是就连父母都觉得这可怜的孩子拉得实在太蹩脚了,完全没有音乐天赋。有一天,少年去请教一位老琴师。老琴师说“:你先拉一支给我听听。”少年拉了帕格尼尼24首练习曲中的第  相似文献   

17.
小站神警     
傅勇军 《人民公安》2007,(18):39-41
尤传维讥讽地问:"铁都藏好啦?"胡六当时就往地上一跪:"尤公安啊,别人都讲你神,我还不相信,你真是神啊,能在我家里等着我偷铁回来啊!"从那以后,胡六再没敢到车站来偷东西了。  相似文献   

18.
出息谈     
没有没出息的职业,只有没出息的人。整天地埋怨自己的工作,只是断送走向出息的桥梁;不停地抱怨自己怀才不遇。就会失去获得出息的资本。虽然至今你还没有干出惊天动地业绩,这能说明你没有出息吗?否!因为你已较好地胜任了本职工作,立足本职岗位成才是获得真正出息的源泉。虽然至今你还没有获得令人瞩目的荣誉,这就能说明你没有出息吗?否!只要你己脚踏实地地从平凡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投入是获得出息的保证。没有一个人不希望自己有出息,然而出息不能在空想和埋怨中得到。相信自己,执著追求,顽强拼搏,纵有曲折坎坷也决不放弃。自…  相似文献   

19.
年年有鸡     
腊月二十九下午,父母去菜市场买鸡。市场距家也就一根纸烟的路程,但下午2点去,6点还不见回来。妻子有些急,说你去看看,两位老人该不会出什么事吧。我刚要出门,他们回来了,都空着手,且都是一副若有所失的表情。父亲抱怨母亲:家里有那么多菜和肉,非得买只鸡;买就买了,又非得去约秤,结果怎么样?母亲也不服气:这是过年的讲究!你怎么一点文化品位都没有?你怎么不去约秤?我听得云遮雾罩的,最后总算听出点眉目。在过年这个问题上,母亲确实比父亲讲“文化”,门神不能说“买”,得说“请”;煮饺子有一两个散开的,不能说“散”,不能说“破”,得说“挣”…  相似文献   

20.
生活的重复     
一位同事抱怨说:“咱们这工作可真是太单调了,三年送一届学生。一轮一轮地重复,教材熟得都倒背如流了。以后的日子,我就得三年三年地重复着过,想想都觉得没意思。”听完她的话,一位明年就要退休的老同事说:“我教了一辈子书,从来没有觉得单调。每一届的学生都不一样,教学过程也是丰富多变的。即使是重复曾经的教材,整个过程却完全不一样,感受也完全不一样。这是一种生动的重复,你因为熟悉才有底气,还能在此基础上富有创造性地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