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侧重讨论了“徽州文化”与“徽学”这两个不同概念的内涵,指出:徽州文化是历史上徽州区域富有特色的文化积淀和文化现象,而徽学则是一门以大量的徽州文献、文书和文物遗存为依据,以历史上徽州的区域文化为直接研究对象,并通过它认识中国历史文化的综合性学科。徽学固然以徽州文化为直接的研究对象,但其研究对象更为广泛,其价值在于通过留存众多的徽州历史文献认识中国历史的面貌。  相似文献   

2.
当下,随着徽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徽学作为一门学科已经确立,而对于徽学的内涵与学科构建的探讨与界定,势必有助于徽学研究的健康发展。2004年4月10日,由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徽学的内涵与学科构建”研讨会在安徽大学举行,来自北京、上海、江苏、安徽等地的5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大家就徽学的研究对象、徽学的研究基础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刘伯山先生近期著文指出:徽州文化不仅仅是地方性的区域文化,其所蕴含的内容有着更为广泛意义上的价值和地位。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学科都“可以从中获得自己广阔而独具特色的研究空间”。(《徽学研究的多学科价值》.《探索与争鸣》.2004年第9期)这对开启我们的思维,加深对徽学研究的认识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然而,在刘先生的文章中,对徽州区域社会与文化研究在社会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价值这一关键问题并未提及,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与空位。在以往有关徽学的学科建构和研究路径的探讨中,许多学者都直接或间接地提及社会学方法对于徽州区域社会…  相似文献   

4.
作为与徽州文书、徽州典籍文献一道,共同构成徽学研究三大基本资料支撑的徽州文化遗存,其内容主要是指历史上徽州人在从事物质和精神生产与生活中所建造和遗留下来的地面文化遗产及没施其时间上限为秦汉时期,下限则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其空间范围包括古徽州一府(州)六县(含徽州府前身秦汉时期的黟、歙二县之地,新都郡、新安郡、歙州、徽州,六县指歙县、休宁县、祁门县、黟县、绩溪县、江西的婺源县)。这些文化遗存作为徽州先人留下的宝贵遗产,其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学术价值弥足珍贵。对它开展全面的研究,不仅可以加深人们对底蕴丰厚的徽州文化的认识,有利于更好地保护这批珍贵的文化遗产,而且对推动徽学研究向纵深领域拓展,亦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由安徽省徽学学会主办,绩溪县徽学学会承办的“徽州文化学术研讨会”,2005年11月6日在安徽省绩溪县召开,共有来自上海、厦门、合肥、芜湖、蚌埠、黄山市及绩溪县的代表30余人参加,会议收到论文20余篇。对徽州历史人物的研究徽州历史上人文昌盛,人才辈出,因此,加强对徽州历史人物的研究应是重点。胡适是绩溪人,本次会议在绩溪召开,胡适自然是研究的一大热点。黄山学院徽州文化研究所的方利山副研究员在《胡适对徽州文化的两大突出贡献》一文中,提出胡适对徽州文化诸多奉献中两大突出贡献:一是专注于戴学研究,二是热心推介徽商。认为胡适写成…  相似文献   

6.
作为典型的区域社会,徽学研究需要借鉴新的理论、方法,需要借鉴和创新概念,以深化对区域社会和传统中国的再认识。以人口社会史研究为例,尚缺乏对徽州人口的整体性关照和礼会学的视野,需要从人口的视野探讨徽州的宗族和商人等社会经济和文化 在这种视野之下,原有的概念模式难以说明更深的问题,需要运用和创新一些概念,以探讨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探讨人口,经济和社会的变迁。  相似文献   

7.
作为学科概念的“徽学”,在20世纪0年代就已经提出。随着研究的深入徽学的研究对象和学术内涵的认识也越越迫切。《探索与争鸣》开展对徽学的论,既适合了这一需要,也是把徽学作新的学术生长点推向学术界、引起学术注意的一个很好的举措,前面各期所刊的文章都给我们很有益的启迪。200,我曾经在《徽学》“发刊词”里表述这样的认识:徽学“是以大量的徽州文与文书以及物质文化遗存为基础的,以史上的徽州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并进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综合性学科。”因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徽学研究的学术思路做法。徽学的学术基础以地名“学”的学问并…  相似文献   

8.
徽州传统文化在今天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存、非物质文化遗存和文献文书遗存,它们许多都得到了开发,融入了现代社会.具体开发的路径是:徽州传统物质文化的遗存直接导致了徽州人文旅游事业的发展、徽州传统非物质文化的遗存直接导致了徽州传统工艺的产业化开发、徽州古代文献文书的遗存直接促进了徽学事业的发展.这些开发都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对其已达到的开发状况,宜作合理的价值评估:徽州人文旅游事业的发展目前尚属初级阶段,由之也显示出了十足的后劲;徽州传统技艺的产业化开发目前尚属起步阶段,由之也显示出了极大的潜力;徽学的研究目前尚处在发展阶段,由之也显示出了多学科的价值有待更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9.
陈寅恪先生有言:“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新材料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治学之士得预此潮流者,谓之预流(借用佛教初果之名)。”(陈寅恪:《陈垣敦煌劫馀录序》,《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徽学之所以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新学科,正是随着一大批“新材料”——徽州文书的出现而提  相似文献   

10.
触摸徽州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踏入徽州,便感受到这片土地上淡风远韵的气息。车窗外,山坡上,是梅,星星点点的野生徽梅。徽州多梅,徽梅与徽墨、歙砚齐名于世。每到梅花盛开时节,白瓣绿萼梅,玉蝶梅,“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似的朱红梅……漫山遍野,醉倒游人。  相似文献   

11.
匆行徽州     
戊寅七月,远行徽州。匆匆去来五日游,走了歙县、齐云山、黄山几个地方,自然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不过,这次旅行还是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也促使我展开想象的翅膀,领受感悟徽州的真谛。比如对那个本不以为然的"徽"字,在游历了徽州之后,我似乎对它有了个新解:从字体结构说,"徽"由"彳"、"山"、"文"三者紧密相"系"合成;从意蕴来说,则有"彳",皖南此处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与富庶的苏南、浙北相差无几;有"山",这里群山起伏,郁郁葱葱,风光秀丽,黄山、白岳,耸立其间,增色天下;更有"文",斯地文化昌明,人才辈出,古有徽商、徽剧、徽派经学篆刻绘画,以及歙砚、徽墨、徽笔、宣纸等文房四宝,仅歙县一地在明清两代就出了542名进士、1531名举人,今又有胡适之、陶行知、黄宾虹等名家大师生长于此,确可谓人文荟萃之地。而望字生义,人走出山,方为文为商,孕育出人才;而系结人与文的便是山,人以山杰,文以山秀,山灵人杰,  相似文献   

12.
林延生 《台声》2001,(2):26-27
应台湾中正文化中心、红剧场、经纬新象的邀请,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徽州女人》剧组一行46人去年底赴台演出,并获圆满成功。  12月6日晚,极富民族建筑特色的台北戏剧院灯火辉煌,男女老少人头攒动。人们簇拥着进入拥有1500个座位的富丽堂皇的剧场。随着巨大的画幕在天籁般音乐声中缓缓拉起,观众渐渐被带入了100年前的徽州村落,带入了剧情。演出过程中,剧场内时而掌声雷鸣,时而笑语连连,时而唏嘘一片。观众们为《徽》剧深邃的人文精神、独特的艺术风格、优美的黄梅戏音乐、精湛的表演所倾倒,同时,也为这个发生在世纪初的有关离散…  相似文献   

13.
国际建协“北京宪章”指示当代建筑师面临挑战之一:“建筑魂的失落”,即全球范围内现代建筑趋同现象,造成特色危机,冲淡了地域文化的沉积,带来了人与传统地域空间的分离。这些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对传统建筑文化的深思和探索。徽派古民居在我国民居占有极其重要的一席。位于皖南山区的徽州,是一个历史悠久且有着相当稳定性和延续性的区域,这里自秦就设黟、歙二县,历经各朝至明清而达鼎盛时期,并以其灿烂的、相对独立的徽派文化而被誉为“东南邹鲁”和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的一颗“夜明珠”。明清以来,徽商遍及全国各地,俗有“无徽不成…  相似文献   

14.
1996年12月,在农工内蒙古自治区第三届委员会选举中,现任呼和浩特市副市长陈瑞清以高票当选为农工内蒙古区委主委。对这一新的工作,陈瑞清深深感到自己肩上的重仔。1965年,陈瑞清从中央民族学院历史系毕业,告别了年迈的母亲,义无反顾地来到了塞外北疆,从此,他的根就深深扎在了内蒙古、那年他24岁。他分到地处内蒙古最西部的阿拉善右旗中学任教。阿拉善.一片神奇的土地。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沙漠横亘全境,放眼望去,映入眼帘的除了耀眼的黄沙就是“骆驼草”枯死的木骸。太阳以它浓的化不开的热情,朗照着这片土地。夕阳西下…  相似文献   

15.
要闻回放     
《台声》2005,(2):4-9
厦大台湾研究院教授陈孔立首创"台湾学" 台声讯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陈孔立在 新近推出的著作《台湾学导论》中,首创"台湾 学"一词,并将其设为一门学科体系。 台湾问题成为学界研究对象已有数十年,但 "台湾学"一直没有建立成为一门学科体系。"台湾 学"主要是指以台湾地区为特定研究对象的学问, 类似于闽南地区研究、徽学等区域研究。陈孔立所 著《台湾学导论》一书涉及台湾历史、政治及两岸 关系的研究方法和模式等内容。陈孔立将几十年来 台湾研究的经验加以总结,提出台湾学研究的基本 原则。他除了对台湾研究普遍使用的历史法、归纳 法等方法作了论述外,还介绍了系统法、政治方法、 多学科研究的方法和研究模式。该书目前由台湾博 扬出版社出版发行,并有望在内地和香港出售。  相似文献   

16.
徽州文化是指北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徽州府设立以后直至民国,在当年徽州府所辖的歙县、休宁、黟县、祁门、绩溪、婺源六个县域发生与存在,以及由此辐射、影响全国的典型封建民间文化。它是历史上徽州人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徽学就是研究徽州文化及其发展问题的学问,它肇始于20世纪20年代,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则已是大踏步地走向世界,成为一门国际性的显学。徽学不仅仅是一门地方学,也不仅仅是属于历史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在哲学、伦理学、美学、法学、人类文化学等多学科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这是由…  相似文献   

17.
李佑新 《求索》2007,(12):43-45
毛泽东在党内为什么能够率先提出并杰出地解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重大问题?这无疑与他的文化性格有着密切关系,而这一文化性格主要是他青年时期在湘学务实学风的熏陶下形成的。湘学的务实学风极为突出而且源远流长,在所有地域性文化传统中无有出其右者。青年毛泽东就学于湖南第一师范,深受其影响,形成了他注重实践和实际、实事求是以及注重研究国情的文化性格,这使得他后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之后,能够独具卓识地提出并解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当今学研究已进入用多元的平等对话及其间结构性关系为特征的后现代时期。而新历史主义综合长期分立的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其结构性语境为学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思考模式,开创了化研究时代。90年代学研究走向化网络研究,强调作为多元群体的相关学科的共同协作,在广泛对话与交流的基础上,开展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的大化观上的“整合”,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广阔、立体、网络化的空间。  相似文献   

19.
学习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目标:识记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含义;理解矛盾普遍性与 特殊性 的辩 证关 系以 及方法论意义;学会运用这一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培 养学 生比 较分 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北京奥运会 徽与其 他会 徽的 比较 以及新会徽产生过程的分析,让学生理解矛盾普遍性 与特 殊性 的关 系原理,学会理 论与实际 相结 合、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方法和策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以我国自行 设计北 京奥 运会 会徽 的成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通过中国特色社 会主 义哲 学依 据的分析,增强走自己的路的…  相似文献   

20.
在阳明学和三教合流等思想影响下,明末清初学者大多萌生乱世隐匿、寻求精神抚慰的念头,并掀起了一股注庄的热潮。在此背景下,《庄子》中的许由形象便打上时代的痕迹和个人的倾向,如在憨山德清处,许由亦道亦佛,但未达圣人逍遥境界;在公安三袁处,许由则是忘己达化、乐天知命之真人或真知者也;在方以智处,许由虽有治天下之德,但应帝王仍归于尧、舜;在王夫之处,尧则高于许由。可见,《庄子》之许由是道、是儒还是佛,皆受到诠释者的立场和所处时代风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