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审判改革不仅涉及诉讼法、实体法中的诸多问题,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法律建设的策略。在审判改革的格局中,一个首要的问题,也是一个关键的问题,是要建立怎样的审判新模式。 我们认为,审判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使审判规律在新审判机制中得以充分反映,所以,审判改革必须建立在审判规律理论基础之上。为此,我们先来探讨一下什么是审判规律。 一、关于审判规律 (一)对审判规律的探索 在市场经济规律作用下,社会活动的各个环节的调节都将趋于规则化,它使社会形成一个统一的、协调的运转体系。在这种机制下,执法必须是全方位的,也就是说,执法的形式、执法的手段、执法的角度、执法  相似文献   

2.
刑事审判方式改革,是摆在人民法院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它的实行,必将有利于提高办案效率,有利于严肃执法,有利于加强法官队伍的廉改建设。任建新院长在全国法院审判方式改革会议上指出:“认真贯彻刑事诉讼法,搞好刑事审判方式改革,不仅可以保  相似文献   

3.
寻求更能体现公正的审判方式──云南省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经济审判方式改革的几点做法陆建平,胡建康编者按:司法公正,是严肃执法的核心。近年来,许多地方的人民法院,在全面开展公开审判的同时。还着力从改革审判方式、规范办案要求入手。强调公开审判必须辅之以必要...  相似文献   

4.
改革是各项工作前进的内在动力。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要前进、要发展,同样需要改革。当前,审判改革的重点是审判方式改革。本文想就审判方式改革的几个基本问题谈谈看法。一、审判方式改革的基本涵义和本质审判方式改革是指对不适应形  相似文献   

5.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传统的民事审判方式日益显现出它的局限性。改革某些传统的民事审判方式已势在必行。一、某些传统的民事审判方式之弊端1.执法严肃性不够民事审判工作中影响执法严肃性的习惯做法主要有:一、法院包办调查取证,诉讼当事人坐享其成,把那些本应由原、被告承担的举证责任和费用转嫁给国家,加大了法院审判人员的工作量;二、法官轻视庭审,偏重案卷材料,先入为主,带观点开庭,影响了法官的公正形象。法官不是在法庭上通过举证、质证、辨论来了解案件事实,辨别是非,而是将事先由法官查证的材料拿到法庭上去走形…  相似文献   

6.
民事二审审判方式改革若干问题探讨陈福民民事审判方式改革是健全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判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民事二审审判方式改革是整个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对于加强民事一、二审审判方式之间的衔接和配套,巩固民事一审审判方式改革的成果...  相似文献   

7.
民事判决书写作改革的几点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事裁判文书写作改革是审判方式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裁判文书写作的质量,对于保证所处理的案件的审判质量,以及维护人民法院的执法形象和树立国家法律的权威,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民事判决书是人民法院各种裁判文书中数量最大的一种,笔者现根据审判方式改革的要求和切身的实践,对民事判决书写作改革谈几点意见。当前民事判决书写作中的缺陷一是对当事人诉求和答辩意见的归纳过于简单。目前,不少民事判决书对当事人起诉、上诉的诉求和答辩意见,一般只用一、两百字甚至几十个字归纳,未能完整、准确地反映当事人对案件的意见,甚至…  相似文献   

8.
民事审判是个广义的概念,包括民事案件和经济案件的审判。近几年来,民事审判方式改革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门话题,但对于什么是民事审判方式改革。改革什么和如何改革,却有着不同的看法,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我们认为,民事审判方式有两种理解,一是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可称为立法上的民事审判方式,即静态的民事审判方式,一是审判实践中形成的,可称为实际上的民事审  相似文献   

9.
民事审判方式是指人民法院对民事案件进行审理和裁判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形式。80年代以来,我国法院系统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民事审判方式改革。10多年的民事审判方式理念的变革,民事审判方式改革实践充分证明.改革不仅是方式、方法、体制的改变.更是一场深刻的民事审判方式的理念的变革。民事审判方式的  相似文献   

10.
诉辩式庭审应遵循的原则沈海鸣诉辩式庭审方式是目前经济审判方式改革的主要模式,其作用在于:强化庭审功能,增强庭审透明度,调动当事人举证和质证的积极性,有利于法官严肃执法,秉公办案,防止先入为主,主观臆断和办人情案等情况发生。采用诉辩式审判方式应遵循以下...  相似文献   

11.
试论中国特色的审判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旭 《法学》1996,(11)
试论中国特色的审判方式陈旭一、围绕三个目标,实施审判方式改革审判方式改革围绕什么目标进行,是改革应当解决的首要问题。没有既定目标的改革是盲目的,但是目标定位错误,则改革就会误入歧途。我认为,审判方式改革应围绕公开、公正和高效三个目标展开。1.公开司法...  相似文献   

12.
再论审判方式改革王怀安从去年开始,审判方式的改革在全国深入开展。究竟审判方式改革要改些什么,往哪里改,改革的内容和目的是什么,各地法院都在实践中探索。这里,我想就审判方式改革的有关思路,谈几点认识。审判方式改革的目的我们推行审判方式改革,不是改宪法、...  相似文献   

13.
谈审判方式改革的几个问题孟昭科一、审判方式改革的基本涵义和本质审判方式改革是指对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传统审理案件方式进行改革。目前,我国各级法院所采用的审判方式是在计划经济模式下形成的。其中,许多做法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1)法院包揽一切...  相似文献   

14.
一、对审判改革的正确理解诉前调解是作为审判改革的一项成果被肯定的,因而探讨正确意义上的审判改革就成为本文的首要问题。“审判改革”包括审判方式的改革和审判体制的改革。诉前调解从它将调解手段用于解决诉前债权债务纠纷这一点看,其涉及的是审判方式问题;从它将法院司法权超越于现行“起诉——受理”审判制度、提前介入经济纠纷这一点而言,涉及的是审判体制问题。因此,要正确理解审判改革,需要弄清以下几个问题:l、谁有权进行审判改革?我们认为,规范民事、经济审判制度的民事诉讼法作为国家基本法,只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这…  相似文献   

15.
郯城县法院最近就审判方式改革,采取无记名的方式,对全院审判员、助审员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材料118份,回收103份。调查结果表明: 一、认识统一.如同对审判方式改革持何种态度?回答均是积极响应.问认为审判方式  相似文献   

16.
经济审判方式改革是当今司法界的热点之一。本文结合广东法院经济审判方式改革的实践,总结出经济审判方式改革的主要内容,并分析、思考经济审方式改革的难点、疑点。  相似文献   

17.
民事审判方式改革是人民法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民主、高效的审判机制,进行司法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改革使我国的审判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改革的重点应当是强化庭审功能、  相似文献   

18.
6月22日,高密法院召开“深化审判方式改革动员大会”,决定在全院进一步深化审判方式改革,一是完善审判权责,实行全权全责;二  相似文献   

19.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任建新在第十六次全国法院工作会议工作报告中指出:“进行审判方式等方面的改革,已成为法院自身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进行刑事案件审判方式的改革,是法院自身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并且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试就刑事案件审判方式的现状及改革的必要性、刑事案件审判方式改革的运作程序、以及改革刑事案件审判方式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浅谈管见,以求商榷.刑事案件审判方式的现状及改革的必要性我国现行的刑事审判方式以大陆法系职权主义诉讼结构为基本特征,属“纠问式”审判方式.其依据是现行的刑事诉讼法.无可否认大陆法系职权主义有其固  相似文献   

20.
肖扬院长多次强调,要坚持不懈地把审判方式的改革进行下去,但审判方式的改革从整体上说确实进展不快,举步较难。因此,很有必要对审判方式改革问题作些思考。合议庭是人民法院一种基本的审判组织。能否充分发挥会议庭职能,直接关系到人民法院审判案件的效率和质量,关系到社会主义国家的司法公正,关系到审判方式改革的成败。近几年来,我们在审判方式改革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些好的进展。但是,一些地方人民法院的审判方式改革出现厂停滞不前的现象。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合议庭建设L如何适应审判方式改革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