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庞超  王岩 《实事求是》2010,(5):53-56
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不仅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政治生活方式。网络监督具有平等性与广泛性、快捷性与高效性、互动性与凝聚性等特点。网络监督为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提供了崭新的平台,成为监督权力运行,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有力杠杆,为政府"阳光施政"提供了条件,推动了政府管理理念与方式的创新。要采取有力措施,引导网络监督健康发展,使之成为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网络问政时代扑面而来,网络监督作为公众表达诉求、行使话语权和监督政府的一个重要渠道,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社会常态。在网络政治的生态环境下,领导干部应积极融入网络,树立廉洁自律、平等互动、公开透明、政治民主、宽容服务的五种意识,正确认识和对待网络监督。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极大地激发了公众讨论、参与和监督政治活动的积极性,网络群体性事件也成为这一领域的特殊表现形式,形成了基于社会舆论对政治系统的压力,促使其接受网络舆论并作出反应。积极探索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规律和特征,能够促使政府构建科学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完善网络监督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监督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监督方式,它的出现有利有弊。网络监督在规范、约束政府行为、加强廉政建设等方面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同时,在民意代表性上存在质疑;在非理性参与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对正常长效监督机制的冲击等方面,网络监督也存在着消极影响。畅通政府与社会沟通机制,网络监督与体制监督的对接,建立健全网络监管机制,加大电子政务网站建设等措施是完善网络监督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迅速兴起的互联网浪潮对现代政府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带来了正负两方面的双重效应。一方面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催生了电子政务、扩大了政治参与的主体、增强了社会舆论监督的效力,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带来意识形态的强力渗透、信息鸿沟、无序政治参与等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新的传播介质和手段,互联网已经对经济、社会、政治、文化产生全面深刻的影响。在网络监督中,网民是网络舆论的主体,他们遍及社会的各个角落,时时处处对党和政府官员一举一动进行监督。使得网络监督越来越成为常态化,成为公民政治参与的一种新的形式。网络监督改变着我们的政治生态,一些地方的政府官员不愿面对网络监督,不会应对网络监督,导致一些小事酿成大事。有限责任变成无限责任,工作陷入被动,加大了社会管理的难度,使得党和政府形象受到损害。因此,对待网络监督,政府应当充分认识其对社会管理能力的重要性;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积极防范和处置好网络监督事件,主动引导网民,成为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改变了人的生活习惯和政治行为,整个社会进入到网络时代.网络世界的活动为人们从事各种私人事务和公共事务提供了新的方式和途径,它为人们创造了一种新的社会交往的平台,构建了一种新的社会关系形式,现实社会中的公众与政府的信任关系在网络社会有了新的体验.在网络社会背景下,政府公信力尤其是地方政府公信力在网络热点事件中表现出不足,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社会监督是权力制约的基本范式之一。西方治理理论认为,公共权力仅仅依靠三权分立自我制约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受到社会权力的制约。从一些国家反腐败的实践来看,社会监督对于推动腐败治理功不可没。目前,我国对社会监督的重要性已经有了深入的认识,但是社会监督在反腐败中的作用还有待加强。限制性的因素主要有:社会大众对于腐败问题的片面认知使其参与反腐败的动力难以充分激发;腐败隐蔽性和团体性的行为特征也使得社会参与反腐败面临很大阻力;公众参与反腐败的权益尚得不到充分保障。改变这种状况,关键是要为社会参与反腐败搭建有效平台:一是要摆正人民群众在反腐败中的主体地位;二是推进信息公开制度,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三是重视新形势下的网络监督作用;四是建立健全社会参与反腐败的保障和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9.
网络的发展优化了政治信息的传导系统和反馈系统,并加强了政治参与领域的双向互动性,对社会治理创新的目标性和导向性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对网络政治参与的整体特点和实践类型进行归纳的基础上,提出网络政治参与背景下社会治理创新的基本原则有党性原则、法治原则、包容原则和引导原则,其创新机制主要包括:完善民意表达的社会化机制、加强政府决策的科学民主化机制、推动公众参与的有序化机制和健全网络平台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张国芳 《探索》2003,(1):109-110
公众监督是我国监督机制中的主要形式之一 ,但长期以来流于形式。本文主要从政治文化角度 ,即传统社会形成的臣民心理与政治冷漠 ,官本位思想导致的权力依附人格 ,信息“黑箱” ,来探讨公众监督失效之原因。作者认为 ,构建公民文化 ,培育“公民社会” ,畅通信息渠道 ,加强新闻舆论监督 ,是公众监督行之有效的土壤与根基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的热情也随之高涨。与此同时,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和普及,也为公民参与政治提供了新的渠道和平台。“网络政治参与热”已然兴起,并对现实的政治参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种新兴的政治现象背后参杂着如政治主体利益表达需求旺盛、现实政治表达渠道不顺、网络作为新的生活方式的出现等纷繁复杂的动机和原因。“网络政治参与热”给我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带来新的思路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吴海红 《探索》2012,(1):60-64
社会监督是权力制约的基本范式之一。目前,我国对社会监督的重要性已经有了深入的认识,但是社会监督在反腐败中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其限制性的因素主要有:社会大众对于腐败问题的片面认知使其参与反腐败的动力难以充分激发,腐败隐蔽性和团体性的行为特征也使得社会参与反腐败面临很大阻力,公众参与反腐败的权益尚得不到充分保障。改变这种状况,关键是要为社会参与反腐败搭建有效平台:一是要摆正人民群众在反腐败中的主体地位;二是推进信息公开制度,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三是重视新形势下的网络监督作用;四是建立健全社会参与反腐败的保障和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世界上互联网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网络正在促进一个崭新的执政模式成型,关注“网络政治”,研究信息社会网络技术的发展对政党建设、政府管理、民主发展、国家安全以及国际政治关系所带来的影响已很迫切。分析网络的政治功能,认识其不足,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增强政府的网上职能,构建和谐文明的网络政治。  相似文献   

14.
公民文化视角下的公众监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国芳 《求实》2003,(3):55-56
公众监督是我国监督机制中的主要形式之一 ,但长期以来流于形式。传统社会形成的臣民心理与政治冷漠 ,官本位思想导致的权力依附人格 ,以及信息“黑箱”等 ,是公众监督失效的原因。构建公民文化 ,培育“公民社会” ,畅通信息渠道 ,加强新闻舆论监督 ,是公众监督行之有效的土壤与根基。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技术的历史性变革,各种不稳定因素的产生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危机。在危机管理方面,我国政府面临着诸多困境,包括危机意识淡薄、组织保障缺乏和公众参与不够等。政府应进一步发挥公众监督的作用,以提升政府管理危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党课》2013,(12):52-53
当今社会,媒体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领域无所不在,对人们思想、工作、生活等的影响日益深入。在这种形势下,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已成为领导干部能力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网络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把我们带入了一个足不出户便可知天下事的时代。网民可以通过网络、手机等随时发布自己对时事的看法和对主流媒体报道的不同意见。特别是随着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贯彻执行,政府信息发布成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政府工作更多地呈现在公众面前,接受公众监督。这就使政府机构的新闻发布时机、方式和内容面临新课题,同时对领导干部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7.
作为新的政治参与渠道,网络政治参与具有传统政治参与方式无法超越的优越性,它有助于人们及时表达政治见解,释放情感情绪;有利于政府了解民意,调整政策,化解矛盾,从而实现政府与公民的有效沟通,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实现社会政治的稳定。但是,网络政治参与也对我国的民主机制和社会政治稳定等方面提出了严峻挑战。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我们只有采取有力措施,才能趋利避害,保证社会的政治稳定,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8.
周建国 《学习月刊》2009,(11):31-32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开始成为老百姓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于是.许多传统社会的互动方式逐渐被网络互动所代替.一种新的虚拟社会形式——网络社会——开始出现在人们生活里.反映到政治生活里。人们可以看到.网络已成为政府与网民之间互动的一种全新方式.网络成了官民沟通的重要工具和桥梁。网民们可以通过网络来表达自己的诉求.官员也开始通过网络来倾听百姓的要求和呼声.二者之间呈现出一种良性发展的态势。但是.网络在给国家政治生活带来这些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需要引起注意和亟待规范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近年来一些影响较大的网络事件的分析.揭示网络监督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以期建立政府与网民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9.
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普及对中国政治和社会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学术界就互联网的政治效应开展了广泛讨论。关于互联网带来的政治效应存在两种竞争性观点:乐观者认为互联网具有积极政治效应,能够促进政治信任、政治兴趣和政治知识;悲观者认为互联网正日益"去政治化",减少了社会资本,带来政治疏离、政治极化等消极效应。现有研究并未探析互联网去政治化对良好治理的影响模式和机制。利用2015年中国城市治理调查数据与广义倾向值匹配分析方法,从个体层面检验互联网去政治化的政治效应,讨论互联网去政治化对政治兴趣、政治知识、政治信任和政府质量等因素的系统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去政治化带来复杂的政治后果,总体上对国家治理的良好运行有负面效应。尽管去政治化强化了中央政府信任,但高度去政治化导致公众疏离政治生活,缺乏政治知识,更带来公众对政府质量的负面感知,成为妨碍公众理解政治生活和政治过程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胡炜光 《理论研究》2010,(5):38-40,47
公众监督是我国民主监督系统中的重要一环。然而,由于公众与政府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政府组织的科层制结构、传统的人事任用体制、部门或个人利益、信息公开法律的缺失等原因,造成了公众与政府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致使公众的监督作用难以充分发挥。解决公众监督政府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应该从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推行电子政务、转变人事任用体制、设立"首席新闻官"和实行政务公开立法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