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2007年,世界经济中的有利因素仍然存在并继续发挥积极作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市场动荡、美元贬值和石油价格上涨对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影响不同,但对整体世界经济的负面冲击有限。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7、2008和2009-2012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分别为5.2%、4.8%和5.1%。从2003年到2012年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有望达到4.9%,  相似文献   

2.
王军 《国际展望》2010,(3):79-85
此次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背后体现的是大国的博弈、美元与欧元的较量,欧元区不会解体,欧元贬值无法避免,但不会演变成又一次全球性金融危机。尽管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是间接和有限的,但对中国来说还是一次重要的警示。我们要做好充分准备,更加自觉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高度重视和防范地方政府风险,警惕美国借助"低利率强汇率"策略逼迫人民币快速升值,谨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与区域货币合作,严密监控、疏堵结合、防范国际热钱对我国的潜在冲击。  相似文献   

3.
世界经济越来越趋向多极化,而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却依然是美元一家独大,这种失衡不可避免地产生矛盾,也是导致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危机之后,许多论争多集中在改革当今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必要性上,而对改革的现实可能性则没有深入探讨。从理论上讲,稳定有效的国际货币体系必须解决国际清偿力、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整和对该体系内的核心货币的信心问题。中短期内美元的中心地位仍然难以撼动,但美国实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及其日益膨胀的赤字和债务意味着风险的蓄积,将影响人们对美元的信心,并为其他币种的国际化创造了机遇。  相似文献   

4.
目前,中国持有外汇储备的规模高达3.2万亿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总量的30%。中国持有外汇储备的主要收益已不再表现为防御货币和债务危机,而是体现在阻止人民币过快升值,维持出口需求和国内就业的稳定。随着中国外汇储备积累至海量,中国持有外汇储备的收益已大幅下降,成本急剧上升,而且,欧美主权债务危机的蔓延和全球经济不确定风险的上升,导致中国外汇储备面临着巨大的资本损失风险。中国的当务之急是遏制外汇储备过快增长势头,  相似文献   

5.
郑琛  陈倩 《工会博览》2010,(2):90-90
美国为了缓解其长期以来的贸易逆差,采取的是美元贬值的措施。美元跌势从2002年开始,作为国际经济和金融体系中举足轻重的一种货币,美元持续贬值,对其他国家经济的损害和打击不容小视,中国经济的发展也必然受其严重影响。本文通过对美元贬值造成中国物价上涨,出口减少、国家财富流失、房地产及股市泡沫等方面的具体分析,列举了美元贬值对中国产生的不利影响。最后简要阐述了中国面对这场货币之战的立场。  相似文献   

6.
当前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预示着全球经济将二次探底,这对现存全球化体系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提出了严重的质疑。全球金融危机的实质是债务危机,其根源在于美国对美元霸权的滥用。美元霸权已严重制约中国的发展,而全球金融危机为中国脱离美元霸权提供了极佳的机遇。  相似文献   

7.
苏格 《当代世界》2021,(1):4-12
2020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持续深入发展,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使世界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局势加速演变,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疫情全球大流行,使各国人民健康遭受严重威胁,经济全球化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世界经济低迷不振,大国关系加速调整,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全球治理持续失衡.特别是中美博弈加剧,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挑战和机遇并存.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迎难而上、稳健前行,既为国家和民族担当,也为处于多事之秋的世界注入了正能量.  相似文献   

8.
2003年5月29日澳大利亚http://www.wsws.org网站刊登了尼克·比姆斯题为《货币动荡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文章,认为自20世纪70年代初固定汇率制度瓦解以来,世界已经发生过四次重大的货币动荡,当前美元的大幅贬值可能引发第五次世界货币动荡。这次世界货币动荡同前4次一样将不可能解决世界经济领域所面临的难题,倒是会造成影响深远的经济和政治后果,并为更猛烈的危机的重新爆发创造了条件。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9.
杨毅 《当代世界》2010,(2):7-10
21世纪头十年是世界发生巨大变化的十年,国际安全威胁呈现多元化趋势,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汇,各种战略力量的此消彼长和分化组合牵动着国际安全战略格局的动荡与调整。而“9·11”恐怖主义袭击和全球金融与经济危机等一系列“战略意外”则加剧和加快了国际战略格局的动荡和改组。  相似文献   

10.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出访澳斐新柬四国期间的4月3日表示,中国外汇储备在今年2月底已经上升至8536亿美元,这基本上证实了此前媒体的报道: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已经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一位。按照惯例,第一季度外汇储备数字将在4月中旬公布,而根据日本财务省公布的数据,该国截至2月底的外汇储备为8501亿美元。对外汇储备有个简单的比喻是赌资——投资者暂时抵押在投资国中央银行的外汇现金,主要是以美元为代表的国际货币。投资者在离开投资国时,需要用手头的该国货币来换取这些外汇现金,也就是说,外汇储备所代表的财富,有一部分并是不属于本国的,…  相似文献   

11.
财经     
《南风窗》2008,(2):10-10
中国企业加大抛售外汇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日前在瑞士巴塞尔参加十国集团央行行长会议期间说,贸易顺差、中国企业出售更多外汇、通胀上升和高油价是近期人民币币值变化的原因。他说中国贸易顺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放缓,但2007年全年的绝对数值依然较高。此外,包括金融机构在内的一些中国企业在最近几个月中加大了向市场卖出外汇储备的力度。近期美元连续走软,导致石油价格一度突破100美元/桶大关。人民币资产以石油价格计量,大幅贬值。  相似文献   

12.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担当了世界经济增长引擎的角色,为推动自由贸易的有序发展和世界经济的稳定复苏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以全球经济失衡为由,通过采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保护主义的结构调整政策主导着新一轮的全球规则变局。在此背景下,金砖国家增速普遍放缓,中国经济也面临严峻挑战。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该如何应对?如何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金砖国家还能否支撑起全球的经济发展?为此,本刊特约请相关专家就上述问题展开讨论,希望能给读者一些启发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
金融危机成为一个觉醒进程的加速器,引发全球范围内对冷战后、“9·11”后和金融危机本身三大问题的深刻反思,反思背后折射出国际格局、国际秩序的变革与转型,这是2009年上半年国际形势的主要态势。首先是对冷战后资本主义制度及其主导下的发展模式的深刻反思:冷战结束,西方世界以胜利者自居,以为历史已经终结,资本主义制度成为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实际情形是,冷战后的世界,正朝着政治多极化、发展模式多样化、文化多元化的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14.
民间外交注重通过民间交流增进人民之间的理解和信任,从而建立超越现实政治经济利益的人民友谊。这种基于人类文明共同理念的交往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广泛社会基础,为国家间关系和国际合作奠定了稳固基础。民间外交主体具有人民性和有限性的特征。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全球民间外交出现了一些不同以往的新形式、新特点。伴随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与世界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环境等各个领域的联系不断加深,中国社会各界也在国家对外交往活动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多元化与网络化日益成为中国民间外交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媒体     
《南风窗》2008,(23):9-9
中国救不了世界一年前,当全球金融风暴开始酝酿时,中国看起来已经做了万全的准备,经济继续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中国银行业卷入危机的程度好像也不高,而且有1.9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作为应急资金。两个月前,当华尔街和欧洲的大银行遇到麻烦时,中国还成功地举办了奥运会。  相似文献   

16.
按照加入世贸组织的条款,今年年末中国将向外国资本开放自己的银行和金融系统。从2005年以来,全球主要的银行和金融机构已经在中国国有银行中投资了上百亿美元。中国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中国央行和亚洲其他国家的央行一道持有大量的美元外汇储备。而且中国长期的每年9%的增长率刺激了亚太地区的经济,并把全球的很多资源产品的价格抬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但是中国经济增长背后的金融基础极其脆弱,这将导致中国经济增长不再能继续下去。最严重的投机泡沫出现在房地产领域。由于看好人民币升值和炒作2008年奥运会,房地产领域的投机越来…  相似文献   

17.
《南风窗》2016,(7)
正不到两年的时间,中国所谓的"4万亿"外汇储备已经"缩水了"将近8000亿美元。形象地说,这几乎是"缩水"了一个土耳其或者荷兰的GDP。该如何解读中国外汇储备的大幅度降低?2014年6月,中国的外汇储备达到了3.99万亿美元,这是历史的最高点。但随后逐渐下降,截至2016年2月,这个数字降到了3.20万亿美元。也就是说,不到两年的时间,中国所谓的"4万亿"外汇储备已经"缩水了"将近8000亿美元。形象地说,  相似文献   

18.
杨茜 《当代世界》2008,(8):32-35
近年来,东亚国家和地区已成为全球外汇储备的主要聚集区之一。截至2008年6月,外汇储备最多的东亚国家和地区依次为:中国、日本、中国台湾、韩国、中国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尼。上述9个国家和地区外汇储备总额占全球外汇储备总额比例的60%以上。  相似文献   

19.
日元走强和日本国内通缩并行的道路是不可持续的.其主要出口行业的不景气以及近来的贸易赤字,说明这条道路就要走到尽头了.日元可能会急剧贬值30%~40%.1996年日元贬值是引发亚洲金融危机的主要因素.中国、韩国和东南亚国家必须有足够健康的银行体系才能抵御日元大幅贬值的冲击.  相似文献   

20.
评台湾的外汇储备黄宝奎,黄仁山外汇储备,又称外汇存底。近年来,台湾的外汇储备不断增加,特别是80年代以来,外汇储备扶摇直上,名列世界前茅,到1993年底,台湾外汇储备达835.7亿美元,仅次于日本。台湾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外汇储备?这些外汇储备对台湾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