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读了《慈善不仅是爱心》,颇有感言,不妨与大家分享。《慈善不仅是爱心》的命题是正确的,但对于做好慈善来说,光有爱心是不够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和社会困难群体呈现新的特点和表现形式,要发挥好慈善事业对于缓解社会矛盾、减少社会问题、救助社会困难群体的作用,需要有新的慈善观念,需要有专业化的慈善工作,需要有专业化的慈善人才(专业化人员)。随着我国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缺乏专业人才这一瓶颈性制  相似文献   

2.
徐铭萱 《法制博览》2023,(27):44-46
顾名思义,知情权是慈善捐赠人获取慈善活动信息的最基本途径,慈善捐赠人知情权也因此成为我国慈善事业的基础。在《慈善法》全面落实背景下,主要通过三种方法来对慈善捐赠人的知情权进行保护,一是最基本的慈善信息公开制度;二是通过行政管理来加大对慈善信息的监管力度;三是依靠广泛的社会舆论监督。但是这些方法都相当笼统,当慈善捐赠人的知情权遭受侵害时,对于如何使其获取最快最有效的救济,则缺少了具体的规定。为了解决诸如此类的现实问题,在立法上,应当将作为慈善事业基础的慈善信息公开制度进行完善;在监管上,需要增加监管方面的措施和方式;在救济的角度上,应当完善调解机制,加强保障诉讼机制。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慈善捐赠人知情权的概念、性质、内容和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分析在当前《慈善法》背景下我国慈善捐赠人知情权保障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第三部分则结合这些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同样是在立法、监管、社会监督、救济渠道几个角度进行论述,针对前文分析得出的诸多不足提出具体的意见。希望能更加完善当前我国慈善捐赠人知情权的保障,为促进我国的慈善法制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3.
重塑慈善公信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0年,可算是中国的慈善灰色的一年。玉树地震的善款风波、壹基金的身份之痛、陈光标的裸捐、巴比晚宴、《慈善法》草案的搁置、各式各样的诈捐传闻……2008年汶川地震带来的中国慈善事业的井喷式发展似乎进入了冷冻期。拨开其中的舆论硝烟和种种质疑,一个重要的议题摆在眼前,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慈善?  相似文献   

4.
刘小茵 《工会博览》2009,(6):180-181
慈善组织监督管理是慈善事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保证,我国政府在对慈善组织监督过程中独具特色但也有不少问题。本文通过对慈善组织监督行为有关政策和资料的回顾,及对慈善组织了解程度等指标的定量研究和对政府部门存在问题的定性研究,对比分析中外政府监督管理慈善组织在准入、激励和监督机制等方面的问题,从行政法,非政府组织的角度探索与政府职能相关的社会因素,为有关部门提出对慈善组织监督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5.
张墨宁 《南风窗》2014,(18):45-46
<正>生活处于下层也并不意味着一定失意,但失意的阶层往往诞生于下层。中国社会的快速变动和加剧固化催生了新的下层群体,这些新的下层群体无论在自我认同还是行为逻辑上,都与传统划分中的下层特征有了很大不同。如何看待新的社会格局,从制度层面回应他们的诉求?本刊记者就此访谈了中国社科院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于建嵘。变化《南风窗》:今天的社会下层似乎在壮大,加入了一些新的人群。他们是这个社会中最失意的群体吗?  相似文献   

6.
《南风窗》2016,(7)
正历时十余年的《慈善法(草案)》,终于在3月16日通过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2016年9月1日起施行。作为首部慈善大法,从拟草案到立法通过,各个领域专家与代表努力了十年。同时,随着社会发展,中国慈善事业也逐步发展壮大,2014年社会捐赠再破千亿,去掉灾难捐赠额也接近千亿,人均捐赠达76.18元,为近年最高。慈善事业关系到社会自身的调节与自愈能力,在日益壮大中亦呈现出自己的特征与问题。  相似文献   

7.
吴茂金 《法制博览》2023,(17):127-129
慈善捐赠和慈善信托是我国从事慈善事业的两种不同方式,现阶段公众参与慈善事业还是以慈善捐赠为主。目前慈善捐赠的税收政策散布于各种具体的税收法律法规之中,初具规模,主要体现在慈善组织的税收政策,捐赠者的税收政策以及受益人的税收优惠政策三个方面。相比于慈善捐赠制度,慈善信托税收政策还不明确,这也是阻碍慈善信托发展的一大障碍。为推动慈善信托的发展,促进慈善事业的更进一步推进,加强对我国慈善信托税收制度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李非  伍湘陵 《台湾研究》2012,(5):51-54,64
慈善文化建设不仅是中国大陆当前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据2010年发布的《2009中国慈善蓝皮书》指出,2009年中国大陆慈善捐赠占GDP的比例仅为0.01%,而美国的比例为2.2%,同时民政部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大陆人均捐款仅为25元。另外根据相关研究机构的研究,目前中国大陆慈善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名家评刊     
《南风窗》2010,(24):10-10
<正>用透明和自律重建公信力唐艺蕾(李连杰壹基金中国区合作发展部总监)2010年第23期的文章《如何培育慈善公信力?》道出了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困境,制度环境、体制问题、社会资本的匮乏等等。而文章从"公信力"的视角去分析这困顿的现实,可谓切中要害。体制问题之解在哪里?开放权力、抓紧立法?当然美好,却总是步履维艰,道路漫长。文章指出捐赠人、基金会、受助机构三者之间的信任危机,那么政府怎么看呢?除了习惯性的对公民社会不放心,  相似文献   

10.
企业慈善捐赠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在慈善事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现阶段,捐赠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制约了企业的慈善捐赠活动,本文主要就企业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方面存在的税前扣除规定较低、激励机制匮乏、慈善捐赠减免税程序不规范、操作性不强等方面,从税收角度对企业慈善捐赠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进而提出一些完善意见。  相似文献   

11.
媒体     
《南风窗》2016,(16)
正01中国慈善事业渐入佳境英《经济学人》7月16日2010年,两位世界顶级富翁沃伦·巴菲特与比尔·盖茨来到北京邀请50位中国富豪参加的一场"慈善晚宴",他们希望能够劝说中国富豪参与慈善募捐。然而当时他们的这一期许并未得到强烈的回应。阿里巴巴总裁马云强调说,这并不是因为他们吝啬,而是因为当时中国的慈善事业还在发展初期。现如今,中国拥有的亿万富翁超过了美国。虽然中国慈善事业仍然滞后于美国,但是已经在高速发展。美籍华裔金融家、慈善家唐骝千谈到本月初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以及美国"百人会"举办的"全  相似文献   

12.
科学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是中国共产党确立发展战略的基本理论依据。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新的阶段性变化和时代特点,主要表现为:社会需要和社会生产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需要和社会生产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变化明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交融、制约性突出。这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发展理念及发展战略的基本依据。认真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特点,对于深刻理解和贯彻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理念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目标需要大力发展我国慈善事业,相对而言,发达国家慈善捐赠税收优惠政策具有一定的经验。对比美国、英国与加拿大三个国家的慈善捐赠税收优惠政策,发现其税收优惠政策力度较大、税收优惠政策相对稳定和透明、注重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与监管,但也存在税收优惠政策容易被滥用、个别税收优惠政策操作具有一定难度、对慈善组织的监管力度仍然不够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赵义 《南风窗》2011,(23):2-2
众所周知,利益分化和多元化是转型中国社会的一个突出特征。随着利益多元格局的形成,不同利益诉求之间的矛盾就会日益凸显。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改革是从增量做起,新的利益是从旧体制的边缘地带生发出来的,由此产生的利益矛盾主要就是增量对于存量的冲击,比如民企之于老国企,体制外的体力劳动之于体制内的脑力劳动,经商群体之于公务员  相似文献   

15.
@微天下     
《南风窗》2011,(19):26
@周健工:乔布斯对于慈善的内心矛盾:他在有生之年,一定会把钱交还给社会,但又始终不相信人们能管好这笔钱。他一直在想一个好的办法。也许,乔布斯不当CEO之后,他下一个最大的创新在慈善领域。@共识网:《人民日报》:传统的威权主义统治文化使这些国家的领导人长期疏于政治社会体制改革和社会发展机制建设。那些已经或即将步入政治晚年的领导人面对急剧变化,更多考虑的是如何避免大权旁落,国家因此失去活力,大批年轻人无法找到自身应有的位置。  相似文献   

16.
@微天下     
《南风窗》2011,(19):26-26
@周健工:乔布斯对于慈善的内心矛盾:他在有生之年,一定会把钱交还给社会,但又始终不相信人们能管好这笔钱。他一直在想一个好的办法。也许,乔布斯不当CEO之后,他下一个最大的创新在慈善领域。@共识网:《人民日报》:传统的威权主义统治文化使这些国家的领导人长期疏于政治社会体制改革和社会发展机制建设。那些已经或即将步入政治晚年的领导人面对急剧变化,更多考虑的是如何避免大权旁落,国家因此失去活力,大批年轻人无法找到自身应有的位置。  相似文献   

17.
田磊 《南风窗》2011,(10):28-30
中国未来的政治家最重要的事务也将会从发展经济,建大坝、修铁路、搞卫星扩展到处理社会矛盾、缓和阶层对立等等,在处理这些更加复杂的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需要新的政治智慧。  相似文献   

18.
钟岷源 《南风窗》2010,(21):62-64
他不仅是一个民营企业家,更出名的是他的慈善事业,他是胡润富豪榜中连续5年上慈善榜的16位慈善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社会文化环境与青少年犯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犯罪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常常是社会矛盾和社会环境阴暗面的衍生物。要遏制犯罪的蔓延,必须大力净化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多因素构成的复合体,它对人的影响是一种全方位的综合作用,不可能是单一因素的结果。但是,在诸多因素中,社会文化环境作为一种最活跃的因素,常常发生着深刻、明显的作用。研究社会文化环境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社会文化转型与青少年社会化的矛盾 一定的社会有一定的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文化也在发展变化着。社会文化对于个人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人的社会化是指人获…  相似文献   

20.
张霞  胡翠 《法制博览》2023,(30):160-162
随着数字时代的发展,新的科技力量在现场勘查范围内不断渗透,刑事案件呈现出群体化、跨域化、智能化、专业化、群体化、广泛化等新型特征。如何在当下充分发挥好现场勘查与数字时代相结合的优势,并不断开拓创新现场勘查新技能、新方法、新手段,是我们应该思考与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