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芳瑞 《法治研究》2006,(12):66-67
一.商业贿赂行为的特征 商业贿赂是竞争法上的术语。《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一款对商业贿赂行为作出了禁止性的规定,即“经营者不得利用财物或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购买商品”。1996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的《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将商业贿赂定义为“经营者为销售或购买商品而采用财物或其他手段贿赂对方单位或个人的行为”。上述法律和规章界定了商业贿赂行为的主体、目的和手段,但未能揭示商业贿赂行为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2.
商业贿赂犯罪.是对发生在经济管理和经济活动中发生的贿赂犯罪的一种概括性称谓。作为一种最常见、危害最大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商业贿赂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健康肌体的腐蚀显而易见。它违反价值规律.背离诚实信用原则.破坏交易透明度,败坏社会道德风气.增加社会和民众经济负担。成为孳生一系列违法犯罪行为的温床。因此.打击商业贿赂成为整治经济领域犯罪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3.
商业贿赂行为是一种典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具有很大的社会危害性和违法性。本文指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和复杂性,使商业贿赂的规范很不健全。商业贿赂行为在概念、法律制度、以及法律责任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只有完善相应法律法规、在不同部门法的共同作用下才能有效控制商业贿赂行为的蔓延之势。  相似文献   

4.
论商业贿赂行为及其法律责任的承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贿赂作为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具有很大的社会危害性和违法性,日益引起政府的重视。但由于社会经济生活的复杂性以及我国目前针对商业贿赂立法的不健全性,导致实践中对商业贿赂的界定及责任追究存在着混乱。因此在明确商业贿赂的涵义、构成要件、表现形式的基础上,追究商业贿赂行为人依法须承担的各种法律责任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商业贿赂具有社会危害性,但并非所有的商业贿赂行为都构成商业贿赂犯罪。我国刑法对商业贿赂犯罪化做了规定,也在通过修正案和立法解释在探索中不断调整,本文就如何完善我国商业贿赂的刑法规定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谭玲 《政法学刊》2007,24(2):42-45
商业贿赂行为是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一种。竞争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市场经济最基本的运行机制,没有竞争就无法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故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然而,市场本身并不能保证竞争的自由和公平,所以会伴随着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出现,商业贿赂行为亦如此。商业贿赂行为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破坏了公平竞争环境,桎梏了市场健康发展。但目前我国法律和行政规章在商业贿赂的立法规范上存在缺失和局限,需要重新审视并作出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7.
商业贿赂行为法律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陈晓梅 《河北法学》2001,19(3):97-101
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为销售或购买商品以财物或其它手段贿赂有关单位或个人以促成交易 ,排挤竞争对手的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回扣是商业贿赂的主要表现形式。通过对商业贿赂与折扣、佣金、附赠等行为的比较 ,以及对商业贿赂如何适用民事责任问题的提出 ,说明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在目前适用过程中还需要不断的完善  相似文献   

8.
彭军 《法制与社会》2011,(32):263-264
商业贿赂,就是指个人或单位在经济活动中,实施的违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采用给付或收受财物或其他利益的不正当手段谋取利益或为他人谋取利益,扰乱社会公平、有序竞争秩序、违背诚实信用、廉洁奉公原则的违法或犯罪行为。商业贿赂具有同样是一种竞争行为;主体既包括单位也包括个人;具有违法性、侵权性等几个特征。  相似文献   

9.
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以排斥竞争对手为目的,为使自己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或提供服务等业务活动巾获得利益,而采取的向交易相对人及其职员或其代理人提供或许诺提供某种利益,从而实现交易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近年来,商业贿赂在一些领域和行业滋生繁衍并有愈演愈烈之势,严重危害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论商业贿赂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商业贿赂行为是一种伴随商品经济的产生、发展而呈现的社会现象,它严重地阻碍了市场经济健康、高效的发展。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贿赂行为也相伴产生,并逐渐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掣肘因素。要使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能够合理架构,对商业贿赂行为必须严禁。本文就已公布实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对商业贿赂行为进行一点探讨,以期对当前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一些行业和企业的不正当交易行为和商业贿赂问题日益突出,甚至成为行业“潜规则”、“亚文化”,已经成为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党中央决定开展专项治理,充分显示了党和国家反商业贿赂的坚定决心。对这一顺民心,合民意之举,公众寄望甚重。准确把握现阶段商业贿赂的特点,紧密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商业贿赂源头治理的对策,不仅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需要,而且是将反腐败斗争不断引向深入、促进社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任建明 《法人》2007,(10):78-78
为各种可疑行为划定一个界线,把商业贿赂行为和非商业贿赂行为区分开来,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特别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凡是在商业活动中发生的贿赂行为均是商业贿赂行为,国家工作人员也是商业贿赂犯罪的主体。在认定行为人是否具备国家工作人员身份时,关键在于正确把握刑法规定的"从事公务"所具有的国家公权力的特征。由于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的主体范围过窄,对于国家机关、国有事业单位、集体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中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实施的严重危害社会的商业贿赂行为不能适用刑法,为此,刑法修正案(六)拓展了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的主体。  相似文献   

14.
论商业贿赂犯罪的立法完善马松建一、商业贿赂犯罪立法现状商业贿赂最早出现在19世纪中叶,其起源是西方国家的铁路运输部门为增加货运量而付给托运方或其代理人一定数额的回扣。西方国家在其市场发展初期,政府并未制定法律对商业贿赂行为进行干预。后来,商业贿赂对自...  相似文献   

15.
商业贿赂犯罪是刑法对向犯的重要表现形式,对向犯的行为特点、存在基础以及预防措施都对深入了解和预防商业贿赂犯罪有着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左杰 《天津检察》2009,(2):38-38
笔者认为,对于贿赂犯罪不应当从发生的领域来进行分类,而应从贿赂行为侵害的客体来进行分类。按照这样的思路,贿赂犯罪应当分为公职贿赂和商业贿赂,公职贿赂中包括国家公务人员内部的贿赂犯罪以及国家公务人员与商事主体之间发生的贿赂犯罪:而商业贿赂则包括商事主体之间发生的贿赂犯罪。  相似文献   

17.
商业贿赂是一种严重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具有相当的社会危害性,治理商业贿赂已成为今年反腐倡廉的重点。检察机关肩负着查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神圣职责,采取切实有力措施治理商业贿赂,预防职务犯罪,是检察机关今年的工作重点之一。近日,我院对2003年以来全市查办的43件国家工作人员或国有单位的商业贿赂犯罪案件进行了调查分析,以期掌握此类案件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商业贿赂犯罪立法缺陷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概述所谓商业贿赂罪,是指在商事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一方为了商业上的利益或其他好处而向商事企业经营者、管理者给予钱财,另一方商业经营者、管理者利用自己的经营、管理职权为行贿人谋取好处和利益而收受钱财,情节严重的行为。其中,前者是商业行贿罪,后者是商业受贿罪,二者统称为商业贿赂罪。商业贿赂犯罪的概念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下称《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下称《决定》)颁布实施后得以提出,其实质是将商业贿赂罪从公职贿赂罪中分离出来,这是顺应社会生活发展的刑…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现代商业体育赛事中的贿赂行为为研究对象,从贿赂行为的行为方式出发,将各国对商业体育赛事中贿赂行为的刑法规制的处理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由此得出立法技巧较为成熟的欧洲国家以及美国等对于该类行为的处罚方式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20.
詹复亮 《中国法律》2006,(3):14-16,66-70
现代社会是商业化社会,商业活动十分繁荣。在这繁荣背後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商业竞争异常激烈。经营者为争夺商业资源、抢占市场、获取商机或者高额利润等,往往不惜一切手段,甚至采用贿赂等不正当交易行为。目前,商业贿赂已成为商业交易包括贸易、服务和投资等经济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严重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侵害消费者利益,增加交易成本,影响企业竞争力乃至国际形象,还成为滋生腐败行为和经济犯罪的温床。坚决采取有力措施,依法防治商业贿赂现象,对於规范市场秩序,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维护公平竞争规则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