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2月,鲁扎门蒂在瑜伽健身房听接待员说,最近她给一位饱受病痛折磨的朋友捐了一颗肾。44岁的鲁扎门蒂此前连血都没献过。这个故事让他久久不能忘怀,两天后,他打电话给河畔社区医院咨询如何捐肾。  相似文献   

2.
周金华  赵舒  应爱飞 《团结》2008,(1):56-58
她是一位扎根山村教育20年的小学班主任老师,在金华市金东区的赤松大地上,谁提起方青老师,都是赞不绝口,同事说起她敬佩有加,学生更是崇拜她。近一年来,方青老师是喜事不断,2006年11月,她以选区最高票当选为金东区人大代表;2007年9月,她光荣地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0月,她荣获“民革——我的精神家园”演讲比赛浙江省特等奖,12月,荣获全国表演赛银奖;2008年1月,她光荣当选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3.
唐剑锋 《党政论坛》2012,(10):18-18
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女孩学习成绩不太好,可是自尊心却那么强。当霍懋征老师在课堂上提问时,她总是举起手来。可是时间长了老师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有时候,明明她举手了,但当真的让她站起来回答问题时她却一头雾水。细心的老师有一天终于将她叫到办公室询问缘由。老师春风般的话语和母亲般的笑容消除了小女孩的顾虑。  相似文献   

4.
易杳 《瞭望》2000,(17)
丁香, 14岁,北京石景山京源中学初中学生: 老师才是决定我们学习的主要力量。老师也许都是为了我们好,但我们总觉得老师不了解我们,不了解我们想什么、需要什么,而只是一味按他们的想法教。 作业太多了。从小学熬到中学,作业还是这么多。上小学时是在寄宿学校,差不多每天都得到晚上十一点多才能做完当天的作业,脑袋都木了。经常想事儿想了半截儿,脑袋就转不动了,好些同学连笑都不会笑了。最怕英文课,每天都留作业,总是一遍又一遍抄课文。有一回,班主任老师看见我们很晚还在抄课文,问是谁让抄的,并让我们回去睡觉。第二天…  相似文献   

5.
上学的时候.因为一件突发的急事找老师。结果,打了两次电话都不得法。一次是刚刚接到紧急通知,拿起电话就拨打老师的手机,当时下午3时,正逢老师上课,她当然不能接。  相似文献   

6.
你问我怎么干上这一行的?高中毕业那会儿,管分配的老师说:你们赶的时候实在不好,3年不分配,得跟家呆着,我帮你找份临时工吧!临时工没干几天,又被叫到学校开会,说北京市卫校招生。当时对卫校一点也不了解,就想,没戏了,护士都是女的呵。后来说也要男的。我说那男的当护士叫什么事呵。老师劝我:男的当不长护士,表现好了就转成大夫。我想也对,于是进了安定医院卫校。中学时代和一个女孩子很要好。后来她考上北京的一所大学。我也想考电大中文系,可当时的院长硬是不同意。我在卫校住校,常和那女孩子通信。有一天她跟我说,以后再写信,信封上不要署学校名了,因为班里的同学一见信,就说安定医院是看疯子的。她又劝我改变环境。我有什么办法呢?父母都是普通工人,没路子,所以挺苦恼。卫校毕业后,我去她家,从她父母的态度上,我感觉到不象从前那么热情了。人在那阵儿好象特别敏感。  相似文献   

7.
1959年某日,我去陆老师家,只见好些陌生人围在一个小房间内,我挤进去一看,翁瑞午僵卧在床,眼睛瞪着,口不能言。我叫一声“翁先生”,他似有反应,眼珠朝我略一转动。这时,陆老师在卧室里闻声唤我了。她独坐在大藤椅里,异常平静地对我说:“翁先生不行了。你不要去看。”在她脸上,似乎并无什么永别的悲痛之色。  相似文献   

8.
冯远理 《各界》2011,(2):76-79
“在这里求学真是幸福啊”,说这话的是新女性、新文学作家石评梅,她是对来自家乡的学生李健吾说的,当时她是这所学校的老师。  相似文献   

9.
难忘师生情     
<正>时光如流,岁月不居。不知不觉,《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已陪伴我一起走过15个年头。回顾我订阅这份杂志的这些年,可以说,她是我补充知识、坚定理想信念的好老师。认识这份杂志,是在2007年。在一次党建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上,一位介绍经验的同志向大家推荐了《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称赞她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老师”。本着向优秀代表学习和对“老师”的钦慕之情,我马上订阅了《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从此与这份杂志朝夕相伴。写作困顿时,我会翻看杂志找找灵感;工作闲暇时,我会翻出杂志细细品味,探寻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事业迷茫时,我会通过学习杂志里的有关文章,坚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信心。可以说在成长最快的那两年,杂志成了我真正的老师,她与我形影不离,我也从中获益匪浅,受益良多。  相似文献   

10.
初格 《民主》2007,(5):13-13
有朋友是位初中老师,一起聊天的时候她总会说:“我知道,初中第X册上有,我给学生讲过……”逐渐地我发现,她的谈资基本来源于课本和教学参考书,站在讲台上的她原来并不比坐在下面等着她授业的学生知道得更多。  相似文献   

11.
法国电影明星洛依德有一次去修车,一名女工接待了他,女工长得很漂亮,车修得也很好,这一切都吸引了洛依德,他想进一步和她接触,便对她说道:“你喜欢看电影吗?”  相似文献   

12.
杨菲 《侨园》2011,(9):52-54
几句顺口溜成导火索提起“马振扶事件”,今年74岁的杨天成唏嘘长叹.1959年,杨天成从郑州师专毕业后,先后在河南省唐河县多所学校任教.1973年3月,杨天成被调到马振扶公社中学,任初中二年级1班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家住马振扶公社付岗大队的张玉勤虽然是杨天成的学生,但麦收后她就没来上学,杨天成仅教了她一个多月,对她印象不深,只知道她性格内向.原来,张玉勤想要一件粉红色“的确良”上衣,和母亲发生了争吵,一气之下不来上学了.毕业考试前5天,张玉勤的父亲想让她参加期末考试,就让侄女来学校说和,杨天成同意了.  相似文献   

13.
王佐书 《民主》2010,(3):13-13
<正>大师体现大爱,大爱培养大师。霍懋征老师正是大爱托起的大师,实际上,是她的品德托起的大师。她做人成功,哺育她做事成功。教育成功的秘诀——大爱洒满了她的教育人生。在霍懋征老师身上,充分体现了怎样做一名教师,怎样做才是一名优秀的教  相似文献   

14.
李荣刚 《党政论坛》2011,(22):60-60
刘小桦原本住在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白什乡白什村,外婆带着她在县城里租了间房,和表弟表妹一起在北川县曲山小学读书。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时,她就读的小学教学楼坍塌,刘小桦和一些同学幸免于难,由老师带着从废墟里爬了出来。当时,她和住在白什村的父母失去联系,竟独自徒步走出北川县城,又被好心人送到绵阳。  相似文献   

15.
王乾荣 《民主》2011,(7):51-51
谢军小姐作文《促人成长的公选》,发于近日《北京日报》。她说,她2004年参加北京市公开选拔干部考试,是“响应组织号召.接受公选考验”.“也好奇公选是怎么回事.想看看自己在大考场中能排到什么位置”。她失利了,却表示“下次公选,还会参加”。  相似文献   

16.
记得读中学的时候,老师问我们一个问题:一个人面向东,一个人面向西,他们中间至少要放几面镜子才能互相看到对方的脸? 大家开动脑筋想啊想啊,有的伸手在头顶比划,有的拿笔在纸上画图,大家的答案很不相同,有说两面的,有说四面的……但老师全都摇头,说:不对。正确的答案是:零。一面镜子也不要。  相似文献   

17.
拖欠     
方英文 《各界》2011,(7):51-51
狄马来信,说有一件好事。果然几分钟后,一女声音甜美地来电道:“狄马教师向我推荐了方老师,所以我向您约稿。”细说了稿子要求、字数、交往时间,挂了电话。稍后,甜美的女发来短信,告知信箱,以便我完稿后发她。同时通报她的供职机构。  相似文献   

18.
潇水 《各界》2010,(7):46-49
大周天子的先人,有一段离奇的诞生经验。四千年前有一个姑娘叫姜嫖,她有一天觉得很空虚,就到郊外去玩,看见一只巨大的人脚印。她想比比看谁的脚丫子更大,结果踩上去就坏了,回家以后怀了孕。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各种健身运动蓬勃发展,能否将新兴的热门运动,如瑜伽、国标舞等引入学校体育教学的形体训练中,以丰富课堂体育教学?此问题的解决已提上日程,本文以瑜伽为例,通过对瑜伽的分析,以及瑜伽在学校体育教学的形体训练课上的尝试与传统形体训练课学生学习情况及效果的对比分析,来阐述瑜伽作为形体训练内容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戴先任 《党政论坛》2014,(21):63-63
“之前我从来没想过,我一个普通女子这辈子能上法庭.第一次出庭我腿都是软的。拿到一审判决书我很想哭,明明我是受害者,为什么还判我输?”现年34岁的四川女工黄娟在东莞进行了其人生的首次法律维权,请不起律师的她独自经历十个月的诉讼过程,也使她由茫然变得坚强、她说她很可能输了官司,但希望她这种法律维权方式能多少起些正面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