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盛平 《党政论坛》2012,(12):62-63
胡耀邦和习仲勋是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卓越领导人,他们率先投身历史的洪流,谱写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壮阔篇章。  相似文献   

2.
孟兰英 《党政论坛》2010,(16):39-39
1977年12月15日,中央组织部机关门前鞭炮齐鸣。办公楼西大门上贴出了“热烈欢迎胡耀邦同志来中组部任部长”的醒目标语。4天后,64岁的胡耀邦正式上班,他带着秘书走进了中央组织部的办公大楼。此时,他的党校副校长的职务仍未卸下,《理论动态》仍由他一手掌管。  相似文献   

3.
戚义明 《党政论坛》2012,(14):40-41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中国进入“两年徘徊期”。1977年至1978年,复出后的邓小平“放了一炮”、点了“三把火”,推动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这“一声炮”与“三把火”,集中反映了邓小甲在这一时期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王海光 《党政论坛》2012,(22):10-11
三、“三次路线斗争”大讨论1978年春季开学以后,“三次路线斗争”研究小组根据1977年12月2日校党委会的意见,于1978年3月6日邀请了啦省部级学员开小型座谈会,听取对稿子的意见。被邀请的人中,有不久后调任《光明日报》总编的三支部学员杨西光。  相似文献   

5.
《党政论坛》2010,(10):11-11
咖啡与英国 1637年的一个下午,有位名叫卡诺皮亚斯克里特籍学者,坐在牛津大学的办公室里,端起一杯亲手煮的浓咖啡。历史记载,卡诺皮亚斯就是英国第一个喝咖啡的人。1650年,一个叫雅各布的犹太人在牛津开了英格兰的第一‘家土耳其咖啡屋。  相似文献   

6.
《党政论坛》2012,(20):10-11
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能不能正视“文化大革命”的灾难?敢不敢评说毛泽东的错误?不仅关系到中国能不能走出“文革”的历史阴影,而且关系到中国之后的道路将如何走。在胡耀邦亲自组织领导下,中央党校开展了一场全校范围的“三次路线斗争”大讨论。这场大讨论是党内以实践标准评价“文革”的开篇之作,开启了否定毛泽东晚年错误的先河,奏响了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前寒柏.  相似文献   

7.
郝平 《党政论坛》2013,(12):34-34
三 里昂中法大学的创立,即是李石曾、蔡元培等中华民族“放眼看世界”的先驱,以学习世界先进文化、寻求强国富民道路为初衷。因此,它从未置身于中国发生的变化之外。它的建立和发展始终与勤工俭学运动、与中国革命的历程相交织,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据着特殊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陈立旭 《党政论坛》2013,(22):22-23
“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华国锋对于邓小平复出,积极中不能不注意稳妥。他在党内第一个提出要让邓小平复出,同时,他为了稳定大局,也为了让邓小平复出更顺理成章,在推动邓小平复出方面,采取了稳步进行的措施。他概括这一稳步进行的措施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相似文献   

9.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现实社会主义的变化、经济全球化、世界新技术革命、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向马克思主义提出了许多新的研究课题。马克思主义既面临着严重挑战。又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我们要在研究这些课题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论创新。是十分严肃、十分艰巨的工作,不能把它简单化、庸俗化。  相似文献   

10.
郝平 《党政论坛》2013,(10):30-30
一 里昂中法大学位于富尔维耶尔山丘上的旧军营圣伊雷内城堡,车一到半山坡,就见到旧军营特有的高墙大院,石堡城门上用法语和汉字镌刻的“中法大学”仍依稀可辨,充满着历史沧桑。寒风雨雪中,两位上了年纪的法国女士早已在校门前等候了,一位是里昂中法学院(1980年重建后中方译名)院长米歇尔·埃马尔女士,另一位是当地向导。  相似文献   

11.
孟红 《党政论坛》2010,(8):54-54
一、第一次反腐告诫 1949年5月5日至12日,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在这个历史转折关头,毛泽东向全会人员做了重要报告,并向全党发出警告:“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  相似文献   

12.
《党政论坛》2010,(18):62-64
在中央办公厅20年(上)1996年9月至1997年3月,杨尚昆请中央办公厅的一些老同志到他的住地小翔凤胡同5号共忆往事,8次谈他主持中央办公厅工作的20年。谈话基本是座谈形式,杨尚昆娓娓道来,中间不时有人或插话或提问,气氛十分活跃。  相似文献   

13.
《党政论坛》2011,(4):63-64
五月工作会议为精简工作打开局面西楼会议两个月后,1962年5月7日,中央召开工作会议(五月会议),刘少奇主持讨论《中央财经小组关于讨论1962年调整计划的报告(草稿)》。根据西楼会议确定的原则,在经过充分调查研究,掌握了大量材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了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的具体方针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中共组织超规模“四千人讨论”,政治局会议上叶帅热泪滚滚1980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了《组织〈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决议(讨论稿)〉讨论的通知》。随通知发了《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决议(一九八。年十月供党内高级干部讨论稿)》,要求在10月15日前发到各省、市、自治区。  相似文献   

15.
延安整风解决的主要问题 延安整风,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1941年5月,毛泽东同志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标志着全党整风学习的开始。这次整风最重要的任务,是反对主观主义。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曾经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为主观主义所统治。党内反复出现的右倾和“左”倾机会主义错误,从思想根源来说都是主观主义,都表现为理论同实际相脱离,主观同客观相分裂。  相似文献   

16.
《党政论坛》2010,(20):62-63
在中央办公厅20年(下) 杨尚昆说:归根到底中央办公厅就是为中央服务,保证中央工作正常运转。同时,它承上启下,起一个中间环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四、延安整风对党的历史经验的总结一个政党同一个人一样,只有不断认识自己,正确总结经验教训,才能不断提高和进步。延安整风的一个重要成果,是对建党以来的历史经验进行了深刻总结。1943年秋,国民党的第三次反共高潮被打退,党中央决定从10月10日开始,党的高级干部重新学习党的历史和研究路线是非问题,延安整风即由普遍整风阶段,转入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是,通过学习和总结,对党的历史上的重大错误进行清理,并作出正式的结论。党的绝大多数高级干部,都参加了学习。中央书记处编辑的《两条路线》一书,是这一阶段高级干部学习的主要文件。  相似文献   

18.
《党政论坛》2010,(24):62-64
庐山会议(下) 庐山会议从纠“左”转向反右,彭德怀的《意见书》是“导火索”,看来事情带有偶然性,其实不然。会议前期,大家思想并没有敞开,对形势的估计一直存在分歧,一些不同意见遭到压制。毛泽东原来估计,彭德怀的《意见书》印发后,会引起一些人的批评和反对,而实际情况却是得到了不少人的同情和支持。  相似文献   

19.
《党政论坛》2010,(22):62-64
庐山会议(上) 一次被推迟了的中央工作会议众所周知,庐山会议本来是要纠“左”,后来因为毛泽东严厉批判彭德怀的《意见书》,急剧转向了反右倾。杨尚昆当时对此也没有思想准备,但是在和我们谈庐山会议的第一阶段——中央工作会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时候,他分析认为,即使没有彭德怀的《意见书》,庐山会议纠“左”的初衷也很难实现。  相似文献   

20.
《党政论坛》2011,(2):62-64
三年困难时期精减城市人口(上)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遭遇严重的经济困难,中央决定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调整国民经济“八字方针”,要求精减城市人口2000万,为此成立中央精简小组,杨尚昆为组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