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有人认为党风不正,为政不廉,是发展商品经济带来的;也有人认为党风、政纪是发展商品经济的障碍,要求“纪律松绑”。在他们看来,繁荣、富裕我所欲也,公平、廉洁亦我所欲也,如果二者不可得兼,则舍廉洁而要富裕,还是舍富裕而取廉洁?感到困惑难办。 可不可以只要经济繁荣,而不管保持廉洁呢?不可。小平同志曾指出,“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党政机关为政清廉的问题,关系到人心向背,关系到改革和建设的成败。听任消极  相似文献   

2.
报载:忻州地区上地局局长郝文山为政清廉,秉公办事,在金钱贿礼面前从不动心。有人问他:“面对送上门的钱,你为何能廉洁自持,不为所动?” 郝文山谈出了他的肺腑之言:“我第一是不贪。收下不义之财,就把自己归入贪官污吏之  相似文献   

3.
图个啥?     
“图个啥?”是一些人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比如,有人离退休后不在家享清福或凭技艺再谋个职业赚钱,而是义务参加社会活动,他不理解:“这老家伙图个啥呢?”看到报纸上刊登的拒贿、拾金不昧等先进事迹,他也品评一番:“真是傻帽儿,图个啥?”轮到自己头上,更是常有这样慷慨激昂之语:“我再干也是这么回事了,职务到顶,工资到头,还去拼命,我图个啥?”在这些人看来,  相似文献   

4.
人际关系十分复杂,但也可以将之简单化。再简单化的方法之一,是不要勉强自己做自己不愿做的事。例如,有人要求什么,不愿答应,大可拒绝——可以委婉拒绝,也可以直接拒绝。拒绝的态度要坚决,也不必考虑拒绝的种种后果,因为你考虑了后果,不情不愿地去做了,要求者一样不会满意。后果差不了多少,又何必委曲自己?  相似文献   

5.
对号莫入座     
我在一家报纸上发表了一篇杂文,没想到居然有人对号入座。有位朋友对我说:“你那篇杂文一看就知道,写的是我们单位张××。”还有的同事对我说:“你那篇杂文写的就是我们单位李××。”有位诤友打电话提醒我:“你要当心,我们单位×××看了你写的那篇杂文很恼火,说你写的是他,侵犯他的名誉权,准备找你打官司!”我真感到莫名其妙,哭笑不得,一篇文章怎么有这么多人来对号入座呢?再一想,这也许是智极生蠢,心中有鬼的人是神经过敏,疑神疑鬼,这也不奇怪。一个座位,让谁坐呢?这倒把我难住了。当初我写那篇文章并未想到这些,这是节外生枝,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杂文这东西,有人爱,有人怕,也有人恨;杂文作者也如此。杂文被人公认是匕首、投枪、银针,就必然要刺  相似文献   

6.
正有个大学生这样问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我自认为是一个心地善良、品行端正的人,可为什么在人际交往中,有人越来越不把我当一回事呢?请问王董,我以后该怎么做?"王健林微笑地望着他,送给他五个"学会"的建议:1.学会拒绝。你不会拒绝,太好说话,别人就越来越不把你当一回事。什么事情,别人一找就答应;什么东西,别人一给就要。做人要懂得该拒绝的事要坚决拒绝,人的价值很多时候是靠拒绝得来的。拒绝可以让你变得更珍贵。  相似文献   

7.
谈廉洁     
廉洁一词,古已有之。早在《楚辞·招魂》中就有“朕幼清以廉洁兮”的记载。后汉校书郎王逸注释说:不受日廉,不污日洁。 廉洁,就个人来说是好品德,就社会而言是好风气。 在封建社会里,贪官污吏象疾病流行,遍及各地,劳动人民深受其害,恨之入骨,因而,对廉洁越发觉得如同风毛麟角。偶有一两个不污不受的官吏,人民便呼之为“青天大老爷”。比如,北宋时期的包拯,官  相似文献   

8.
毫不夸张地说,这些年来,“以人为本”不仅是各类文件、领导讲话和媒体报道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也几乎成了一些人的口头禅。但究竟什么是“以人为本”?怎样才算做到了“以人为本”?不少人其实并不了了,甚至有人以为,以人为本就是以我为中心,以个人为目的,其价值取向只能是以个人利益为归属。因此,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心理上患得患失,工作上怕苦怕累,生活上贪图享受,作风上损公肥私……却振振有辞地归结为“以人为本”。如果说这不是有意曲解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至少也是对以人为本的一种误读。众所周知,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相似文献   

9.
学会打比方     
战国时期的哲学家惠施,曾任魏国的宰相。有人对国君梁惠王说:“惠施这个人讲话喜欢打比方,你要他不打比方,他就说不出什么来了。”第二天,梁惠王对惠施说:“我听说你说话爱打比方,往后,你讲什么就直截了当的,不要打比方。”惠施笑了笑,回答说:“要是现在这里有人不知道弹弓是什么样子,他来问我,我就回答他说:‘弹弓就是弹弓那个样子嘛!’那么,您想想这个人会明白吗?”梁惠王听了说:“这  相似文献   

10.
这些年,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有很多矛盾的现象引人深思。比如,“看不起”又“离不开”的现象,就着实让我琢磨了好长时间。在我们煤矿就有人认为,政工科室是个无关紧要的部门,有它也出炭,没它也出炭,跟企业经济效益没有多大直接关系。可是发动职工创水平、教育群众顾大局又离不思想政治工作。政工的价值到底体现在什么地方呢?一件小事使我找到了答案。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春节期间,中共中央总书记赵紫阳在广东省视察工作时反复强调:“经济要繁荣,政府要廉洁。”“深圳更要提倡廉洁。”有人曾认为在目前阶段,经济繁荣与政府廉洁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然而,广东省通过建立经济罪案举报中心试点,充分发挥法律监督与群众监督的作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忌讳”一词,我还是从饭店里学来的。我们今天饭店的服务员,虽然还没有斯文到如《镜花缘》中的酒保那般“酒要一壶乎?两壶乎?”但总也还知道饺子上来以后问一声顾客:“用忌讳吗?”而  相似文献   

13.
《史记·循吏列传》中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宰相公仪休非常喜欢吃鱼,一些有求于他的人便送鱼给他,公仪休每次都严辞拒绝:有人很不理解地问:“您那么喜欢吃鱼,为什么不收呢?”公仪休答道:“正因为喜欢吃鱼,才不能接受啊。我现在担任宰相,可以用俸禄买鱼;如果收了人家的鱼,就要给人家办事,那样难免就要违反国家的法律.宰相的官位就会被撤掉。到那时,不仅没有人会给我送鱼,  相似文献   

14.
上世纪九十年代,有一年的夏天,中央统战部召集各民主党派座谈,征求对一份中央文件初稿的意见,赵朴老也参加了,分组讨论时我正好坐在他的旁边。因为文件中多处出现“机制”这个词,赵朴老对我说:这是一个新名词,你知道它的英文译名吗?这一下子把我问住了,我以”随口回答:可能是“system”吧,他说:不对,“system”翻译成“体制”还可以(“体制”可以翻译成  相似文献   

15.
有人说:“人生何谓有幸?何谓不幸?其实只不过是对‘落下’有着不同的诠释。不幸说:落下,我就从此失落;有幸说:落下,我就在此坐落。”其实不然,人生不可能一成不变,从此“失落”或从此“坐落”。“路漫漫其修远兮。”人生的吉凶祸福谁能预料,人生的升沉机遇谁能驾驭!难道成败的功夫就此一招?不!人生的命运除了受外部条件的影响外,其主要起关键性作用和制约的因素,仍然是有赖于人生自身的自信、自尊、自搏和自强。君不见  相似文献   

16.
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有谁不怕“脏水泼”呢?全国著名农业劳动模范李顺达不怕。遇到这种事,他心里当然不愉快,但很坦然。他是不相信脏水能泼倒他的。 也许有人会问:他这种顽强的自信力从何而来,靠不靠得住?说老实话,我也观察、琢磨了很久…… 有一年,他以不脱产的山西省革委会副主任的身份到高级党校学习。这时,山西省偏偏有人在背后搞他的鬼,送来一份关于他的材料,列举了他有十多个  相似文献   

17.
潘国本 《党政论坛》2009,(14):50-50
不要别人的东西本来是美德,但是,当“不要”沦为拒绝别人的情意时,便是“尴尬”了。你知道吗?有种馈赠,接受下来比不接受好得多,爽快地接受比推三阻四勉强地接受好得多。充满了情义的礼物是心的坦示,它不用金钱去衡量,也不用德性去规范,只能用心去体验,里面有尊重有理解还有真诚。  相似文献   

18.
(三) 怎样扭转这人文生态的恶性循环呢? 第一,思想上要解决点问题。企业的领导人一定要认识不从“大而全”和封闭模式中解放出来,不开放就不能生存、不能发展。要开放就要有人接应。包头市能否接受和吸收大企业的扩散?这里还有一个群众的思想问题。目前,人们的观念还停留在前商品经济的阶段,需要改变。 我在包头坐车到旧城所在地东河区跑了一趟,看到有不少成衣铺,挂出的牌子上都标明是浙江人开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党风不正,导致党政机关中的腐败现象蔓延。这已成了群众街谈巷议的热点,成了阻碍改革深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党中央对此高度重视。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上指出:“保持党政机关的廉洁,是现阶段党的建设中一个极为重要而又紧迫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就会失掉民心”,其后果不堪设想。造成党风目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当前端正党风主要靠什么?搞好党风是否有望?我想就此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20.
西京的画气象好。文章这么一起头就有两个月接不下去。因为谈中国画不接着讲笔墨就不通,而我这个人又讨厌(是怕了)谈笔墨。如果有人说我的画无笔墨我不生气,诬我的画有笔墨我也不委屈,谁教我是中国人,摆不脱这耳濡目染?所以凡说笔墨是传统的我听了没意见,进而又说传统动不得,或者只可搬、可套或美其名曰“发展”,我就不信了。不信,是指如果画家果真有病,笔墨技巧能救他命? 最近电视上介绍一个不排名次的油画大展。展后专家们意见希望画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