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音乐教育具有特殊的育人功能。它能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潜移默化地端正大学生思想政治学习的动机,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培养大学生的高雅审美情趣,促进人综合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客体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力 《求实》2005,42(6):84-85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指依据一定社会、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施加可控性影响的组织者和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无疑首先且主要具有主体性,但同时我们还应关注其“客体性”,即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具有的受约性、对象性等特征而使其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客体”。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论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论把教育对象视为被教育者,即教育主体影响和塑造的对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则认为,教育者和教育对象都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二者是以教育资料为共同客体的一种双主体协同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音乐教育具有特殊的育人功能。它能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潜移默化地端正大学生思想政治学习的动机,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培养大学生的高雅审美情趣,促进人综合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求实》2014,(6)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人的主体性哲学为理论依据,以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界定、主客体的属性特征、主客体关系及以此为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等为基本论域。基于辩证的主客体观,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应明确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主客体关系的基本定位,教育者主体具有主体性、受动性,教育对象客体具有客体性、主动性,二者既有明确界限又互促互成,由此形成了"主客体互动"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6.
目前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概念的内涵存在着不小的分歧,主要有教育者主体论、受教育者主体论、双主体论和主体际论四种代表性的说法。本文在厘清各种观点之后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新时期、新情况,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内涵应该是在"以人为本"思想指导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承担者、发起者和实施者的教育者。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论把教育对象视为被教育,即教育主体影响和塑造的对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则认为,教育和教育对象都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二是以教育资料为共同客体的一种双主体协同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的主体性特征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帆 《求实》2002,(9):60-61
主体和客体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之一。从主体性角度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 ,发掘主体和客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从而为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哲学层面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客体由传统的截然对立转向了相对和不确定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一体化的关系。在后现代主义的解构下,这种新的主客体关系对建立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新型师生关系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大学生共同充当教育过程中的双主体,作为客体的网络环境在被主体间接重塑的同时,亦深刻影响主体履行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的效果。就双主体中的教育者而言,存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不足的问题;就双主体中的受教育者而言,存在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不足的问题;就作为客体的网络环境而言,存在网络监管不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滞后的问题。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有赖于教育双主体与客体同时发挥作用。要巩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同时要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并进一步激发其主体意识,此外还要重视作为客体的网络环境的建设,健全高校网络舆情处理机制,构建立体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相似文献   

11.
于欣 《求实》2012,(1):74-77
近年来,学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研究延续了以往的热潮,在梳理、省察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予以新的阐发,主要涉及以"客体性"的主体、"主体性"的客体修正教育者主体说,提出多类型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全民性的受教育者客体,对主体间性说的深入探索,及"实践共同体"说等方面。为了进一步扩大共识,今后应着力加强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对话与论争,破除对"客体"、"主体-客体"关系的绝对化、片面化理解。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主体论论域为基础,从总体上梳理和评析有关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内涵的代表性学说,在此基础上得出一个相对合理的结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动态过程中,实质主体在隐性层面表现为规定教育内容、决定教育方向和性质、享受教育成果、把思想政治教育者作为代言人的政治集团;形式主体在显性层面表现为始发教育信息、组织教育活动、调控教育方向,在与作为客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发生互动时通过提高客体的主体性并对其思想政治品德施加可控性影响的思想政治教育者。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判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首先需要解决理念性的"主体是什么",进而探究"什么是主体"这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实体性因素。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主要可分为三大类:一是国家等思想政治教育群体;二是思想政治教育者;三是作为阶段性主体的教育对象(受教育者)。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范畴争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的一桩公案。形成于哲学史中的主客体范畴被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并赋予了多重含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以列宁灌输理论为前提,以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为根据,对这对范畴进行了跨学科移植。但这种移植的立论根据并不充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始终具有主体性。其实,这种表面上的对立根源于研究视角的单一,缺乏从双重视角来审视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5.
一、个性及个性教育内涵个性,是个多视角的概念,无论是在教育教学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会经常接触到。由于个性结构较为复杂,因此,许多心理学者从自己研究的角度提出不同的个性定义,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G.W.Allport)曾综述过50多个不同的定义。  相似文献   

16.
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迷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问题本不是个需要研究与争论的问题,这是因为任何事物、任何活动,只要有主体存在的可能,主体就是自然显见的,是无须争议的,这是一个活动或事物组成的最基本因素。但是具体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却成了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什么?""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到目前依然未得到解决,并且伴随多视角、多学科研究的介入以及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认识与研究的深化,这一问题变得越来越难以解决。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党要有凝聚力、战斗力,就要使党员不仅在组织上入党,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入党。“着重从思想上建党”历来是中国共产党党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员在思想上入党,一方面体现在对党的纲领和任务上的认同上,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党员主体意识的确立上。  相似文献   

18.
音乐教育客观上存在着吸引价值、载体价值、感化价值、思想折射价值和审美价值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形态。要实现音乐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就要从三个层面入手:一是充分发挥音乐教育者育人作用,着力提高音乐教育者的育人意识、优化音乐教育内容、做到内容和形式的和谐统一;二是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借力音乐教育,充分利用音乐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具体表现形态;三是音乐教育者与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合力育人,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中的合力、素质教育中的合力、思想政治教育者和音乐教育者自身素质的合力。  相似文献   

19.
信任是一种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即主体预期客体能满足自己某种需要并将自己的需要托付于客体而形成的价值关系,是主体对客体信与任的统一。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和社会转型期,研究信任机制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原则是人们根据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目的任务以及沟通过程的特点、规律而制定出来的用以指导沟通活动的基本要求,对沟通实践具有指导意义。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主要原则有导向原则、民主原则、适应原则和弹性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