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声》2016,(10)
正4月28日上午,第11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在莆田工艺美术城开幕。本届艺博会除在莆田工艺美术城设立主会场外,还分设仙游古典工艺博览城、秀屿上塘珠宝交易城、莆田国际油画城、涵江新古典家具园、春辉木雕艺术馆5个分会场。主展馆展区总面积达1.2万平方米,设有莆田工艺精品、沉香木雕、海南砗磲、景德镇陶瓷等展位1000多个。  相似文献   

2.
正初冬的早晨,我早早地来到老朋友阿军的工作室。昨天,我们约好了今天早晨来聊一聊螺阳木雕的话题。阿军边泡茶,边与我聊起了螺阳木雕的历史和现状。螺阳木雕是惠安县螺阳镇的传统工艺,历史久远,可追溯到唐、五代,宋,元时期趋于成熟。宋太平兴国六年(981)惠安置县,螺阳拥有为数不少的木雕工匠,从事佛像和建筑浮雕装饰工艺雕刻。明清时期,螺阳木雕步入兴盛阶段。螺阳木雕不但应用于寺庙、宗祠和古民居等建筑雕刻,  相似文献   

3.
正莆田工艺美术历史悠久,向来以"精微透雕"著称,其中有代表性的莆田木雕兴于唐宋,盛于明清,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丰富的传统风格。建国以来,莆田木雕业枯木逢春,重焕生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一批大师级名人抓住机遇,创办木雕企业,促进了莆田木雕产业快速发展。从2006年莆田市决定举办"首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以下简称"艺博会")开始,莆田"艺博会"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以海峡两岸为中  相似文献   

4.
晋谷 《今日浙江》2002,(16):42-43
雕刻艺术,世界上以中国为最。木器雕刻,又以浙江东阳为佳。东阳木雕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民间艺术之一。1986年5月,当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严济慈视察东阳时,特题词“东阳精  相似文献   

5.
吞口,是富源水族地区较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产物。水族群众至今还保留着在门口悬挂吞口用以避恶的习俗,逢年过节还要祭吞口,唱祭把歌,流传着吞口的神话传说,水族手工艺人擅长雕刻吞口,形成鲜明吞口文化。吞口雕刻较为精细,大多用秋木、冬瓜等质地细腻和不易变形的木材作原料,由当地手工艺人在原材料上进行画样、雕刻出整体,然后另削一柄矩木剑横插入嘴,以突出其驱鬼降魔功效,最后再用红、黑、白、黄四种对比强烈的颜色彩绘图纹。富源县古敢水族乡是我省水族较为聚居的地区,至今还保留着在门口悬挂吞口木雕用以驱邪避恶的习俗…  相似文献   

6.
认识余国平先生,是新年之春在一本《雕塑》杂志上开始的,那天这本杂志的封面吸引着我的目光,那是一件木雕作品:关公引缰挥刀、赤兔奋蹄跃立;关公沉着勇敢,意态自如;战马筋肉贲张,鬓毛飘扬。在千军万马的厮杀中,这雄浑的姿势,定然暗淡了所有的刀光剑影。作品整体充满了力度和气势。在充满张力的表面下荡漾着浩大不绝的生气,那如虹的磅礴气势给人深深的心灵震撼和强烈的视觉冲击,这便是国平的作品《横刀立马》。我开始关注这位莆田乡亲的作品,开始关注家乡这种魅力独具的艺术了。  相似文献   

7.
谢行城 《就业与保障》2009,(12):F0002-F0002
12月8日上午,首届福建省工艺品(雕刻)木雕职业技能竞赛在莆田工艺美术城隆重开幕。本次竞赛由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总工会、省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和莆田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莆田市经贸委、莆田市劳动保障局、莆田市二轻工业联社具体承办,整个活动持续到12月13日。  相似文献   

8.
绿色白居寺     
江孜县白居寺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先人们用智慧兴建的“吉祥多门塔”是措钦大殿的建筑风格独特、雄伟壮观,其雕塑绘画成就卓越,吸引着众多的艺术鉴赏家和游客。它集建筑、绘画、雕塑艺术为一身,其风格融合了印度、尼泊尔等外来的佛教艺术,也吸纳了内地汉族建筑艺术的一些特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且至今保存完整。在西藏艺术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和博物馆性质,在中国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珍品。  相似文献   

9.
李忠 《乡音》2011,(8):35
今年48岁的刘同保,曲阳县人,为曲阳县政协常委,现任中国雕塑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石雕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全国工艺美术行业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传统文化交流协会常务副会长,曲阳县通宝雕塑建筑艺术有限公司、曲阳县荣杰雕刻石材有限公司董事长兼艺术总监等职,高级工艺美术师,河北省一级工艺美术大师。刘同保生长在"雕刻之乡",正是这块富有文化底蕴的热土,孕育了一代又一代雕刻艺术名家,刘同保就从这里走上了雕刻艺术之路。刘同保自幼酷爱雕塑、雕刻及绘画艺术。在他的艺术成长与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0.
申健强  申利丽 《前沿》2011,(18):135-137
务川仡佬族自治县留存最多、最精美的仡佬族民间工艺要数雕刻。这些雕刻工艺,丰富多彩、技艺精湛、栩栩如生,是中华民族之瑰宝。然而,仡佬族雕刻工艺却后继乏人,濒临灭绝。所以,必须把仡佬族雕刻艺术提高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来认识,发挥政府的主导功能,创立各种保护措施,形成一系列继承和发展仡佬族雕刻艺术的长效机制,使这一民族瑰宝得以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海南省澄迈县,熟悉李学强的人都知道,这位老人有两支笔。一支是蘸着浓墨的文学妙笔,他用这支笔抒写出沁人心脾的美丽华章;另一支笔是那把铿锵有力的刻刀,和着心的旋律,他用这支"硬笔"雕刻出一个个人生梦境。21年前,李学强与根雕艺术偶然相识,不期然,竟  相似文献   

12.
田立会  程增亮 《民主与法制》2013,(28):F0002-F0002
王龙君,山东济南人,1972年生于济南,自幼酷爱书画艺术,悟性极高.他遍访名家诸师,先后将书画艺术与根雕、木雕、石雕、玉雕相结合,苦心钻研,在继承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博采众家之长,大胆创新。王龙君的雕刻艺术经过二十年的磨砺,最终形成自己的风格,受到有关专家的一致好评,先后荣获山东省第十二、十四届书刻大赛一等奖、济南民俗旅游节一等奖、济南民俗艺术馆金奖等。  相似文献   

13.
赵玫 《天津人大》2014,(6):44-45
巴黎圣母院,一座哥特式风格基督教教堂,矗立在塞纳河畔。它的地位、历史价值无与伦比,是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建筑之一。该教堂以其哥特式的建筑风格,祭坛、回廊、门窗等处的雕刻和绘画艺术,以及堂内所藏的13~17世纪的大量艺术珍品而闻名于世。虽然这是一幢宗教建筑,但它闪烁着法国人民的智慧,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相似文献   

14.
新年伊始,上海美术馆里来了新一年第一个来自海峡彼岸的艺术展——康木祥木雕艺术展(1月6日开幕那天,沪上雕刻爱好者云集,当康先生扬起一头花白长发,激动地为凝结自己心血的展览剪彩的时候,热情的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  相似文献   

15.
榕台木雕像     
我国的木雕艺术源远流长,大约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最早的木雕艺术品,是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的距今七千多年的木雕鱼和辽宁新乐出土的木雕鸟。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化与聚合融汇,我国逐渐形成了浙江东阳木雕、浙江乐清木雕、福建福州木雕、广东潮州木雕这四大木雕流派,  相似文献   

16.
精技近乎艺     
现代意义上的技术,因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带来经济效益而更受青睐。然而,技术的功利性取向和工具化特质也造成了人自身的异化,使得人和自然的关系空前紧张。要破解这一难题,迫切需要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养料,深挖技术中被遮蔽的艺术功能和人文内涵,以实现“技术”与“艺术”贯通。有机械者必有机心 在人类历史上,技术的出现是一个伟大的进步,它不仅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而且大大提高了人的生存质量。然而,古代的先哲,不论在东方还是西方,都对技术持一种贬损的态度,并对之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个中原因,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13,(4):108-111
艺术的色彩领域包罗万象,从文学、音乐、绘画、舞蹈、雕刻、雕塑、书法、歌唱、影视、摄影、表演、建筑等等,不仅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也是人类在阳光之下激活智慧之光,而展现才华以提升生活品质及增加个人魅力的色彩再生观念。  相似文献   

18.
何云波 《求索》2014,(9):105-109
中国古代“艺术”与西方的“艺术”,既有相通之处,也有不小的差异.它们代表了两个完全不同的知识谱系,体现着两种知识形态:“感悟型知识形态”和“理念知识形态”.在这两种知识谱系下的“艺术”,也就拥有了各自的身份和不同的发展轨迹.而20世纪中国艺术研究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就是一个不断西化的过程.移植西方艺术理论,以“科学”的方法取代传统的感悟、体验,使文艺理论科学化.这种转型,不光是思想观念的更新,更是知识范型的转换.  相似文献   

19.
千百年来,皮影戏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精美的影人雕刻艺术,流传于民间,广受喜爱,曾盛行一时。然而时至今日,这个曾蜚声海内外的民间艺术,保存下来并仍有演出活动的已为数不多。保山市腾冲县固东镇顺江街刘家寨,至今还流传着明朝初年由中原传入这里的"滇西皮影"。  相似文献   

20.
<正> 今年10月底笔者去杭州桐庐深澳镇参观古民居。该镇古民居大约2万平方米,重点为7处徽派风格的清代建筑。这些清代民居的木雕虽然木质并不算好,但雕刻还算精美。与浙南武义县俞源村的清代民居相比,深澳的清代民居天井显得十分狭小,举头望天,大有坐井之感。然就在这狭窄中,木雕却被大量使用,往往在一个楼角,木雕会被使用到四、五层,足见当年的奢侈繁华。古民居里,有整套的木雕“二十四孝”被保留得十分完好。还里有一个古戏台,木构件居然雕的是凤在上龙在下,这大约是慈禧干政年代的民俗反映,举国也极为罕见。一所民居窗雕“三国演义”上的人物被削平了眼鼻,今天的主人告诉我,“那都是‘文革’中干的!”不过,我仍然为深澳的“封建主义”木雕大为高兴,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