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瑾  徐安然 《法制与社会》2012,(19):132-133
作为一种尚未合法化的证据类型,品格证据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却有扩张之势。为了防止品格证据的滥用导致法官偏见等弊端,有必要将其适用限制在量刑阶段而排除对定罪的影响。对刑事被告人的品格证据引入法庭的主体、程序及内容等问题制定相关规则,改变我国刑事审判中品格证据运用混乱的现状,发挥其在量刑阶段应有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关于被告人品格证据在量刑中的运用是不争的事实,但如何运用则是当前刑事审判活动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英美国家在品格证据运用方面有着完善的适用规则,因此,借鉴英美国家的成功经验,完善我国的量刑程序,能够促进量刑的合理化,实现量刑公正。  相似文献   

3.
品格证据规则在英美证据法中具有重要地位。虽然我国法律和相关司法解释没有对此作出明确规定,但是在司法实践中,被告人的"一贯表现""人格""品德"等方面的情况,同样也是公安司法机关办理案件时考量的因素。品格证据在我国刑事审判中的运用状况可以从法律规定与实际操作两个层面考察,在构建我国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品格证据运用规则时要考虑定罪和量刑活动的不同特点,不可绝对予以排除,尤其在量刑中可将品格证据分为纯粹的量刑证据与不纯粹的量刑证据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4.
刑事被告人品格证据规则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世贵  李莉 《法学论坛》2006,21(2):101-104
我国现行法律并未规定品格证据这一证据类型,然而在司法实践中,品格证据已被广泛地加以运用,有关品格证据与案件事实相关性的判断遂成为困扰司法人员的一大难题。司法实践中对品格证据的排除或采信,各地的做法差异很大。个案的不公正现象愈发影响到法律的普适性。本文以刑事诉讼中的被告人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品格证据的相关性问题,得出的结论对研究证人、被害人等的品格证据的相关性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被告人品格证据是被告人人身危险性的重要表征,也是审理性侵犯案件的重要参考依据.由于被告人品格证据本身、法官认定被告人品格证据的心证以及被告人品格与性侵犯案件事实的相关度等方面存在着模糊性,因此,有必要从模糊视角审视性侵犯案件中被告人的品格证据,并构建性侵犯案件中被告人品格证据的运用程序,以期为性侵犯案件取证难问题找到一条出路.  相似文献   

6.
品格证据作为当代证据法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不仅对我国的证据立法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我国刑事诉讼立法也有一定的支撑和实现作用。但我国学者对其研究却较少。本文从品格证据在不同国家中的立法状况分析其应用中的利弊,来看其在我国的构建规则。  相似文献   

7.
品格是指某人以特定方式思考、感受和行为的倾向性。研究品格证据在质疑人证真实性中的作用,是否达到产生合理怀疑的程度,对正确地定罪、量刑具有重要意义。在英美法系有大量品格证据影响人证真实性的立法和司法判例,但在我国几乎还是空白。随着我国出庭作证制度的完善,品格证据作为影响人证真实性的重要因素,必将引起立法和司法部门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随着品格证据研究的日益深入,被告人、证人品格证据已经有了丰厚的研究成果。但是被害人品格证据目前在理论界和立法上都还是空白,亟待深入探究。本文首先阐述了被害人品格证据的定义、使用前提等基本内容,然后针对整个品格证据的共性问题相关性进行论述,进而提出被害人品格证据具有独特的相关性并对被害人品格证据存在的价值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9.
白晓晨 《法制与社会》2012,(31):123-124,129
品格证据作为英美法系国家一项重要的证据规则,在指导司法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与证据法学领域的其他证据种类相比,品格证据远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旨在介绍英美证据法中关于品格证据相关规则的基础上,探析品格证据目前在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的运用及相关法律规定,从而结合我国刑事司法的特点提出相关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品格是指某人以特定方式思考、感受和行为的倾向性。研究品格证据在质疑人证真实性中的作用,是否达到产生合理怀疑的程度,对正确地定罪、量刑具有重要意义。在英美法系有大量品格证据影响人证真实性的立法和司法判例,但在我国几乎还是空白。随着我国出庭作证制度的完善,品格证据作为影响人证真实性的重要因素,必将引起立法和司法部门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根据英美法系的品格证据规则,原则上被告人的品格不具有可采性,不得以之作出他在特定场合的行为与其品格特征具有一致性的推论。对此最通俗的理解是,关于某人不良品行、不当行为或者曾经的犯罪事实的信息,不能用于证明他实施了当前被指控的犯罪。例如,美国《联邦证据规则》第404条关于品格证据、犯罪或其它行为的条文中明确指出,某人的品格或其品格特征的证据被用以证明,此人在特定场合下  相似文献   

12.
模糊理论是为了使研究问题更精确、更科学,并非陷入不可知论;而且是在近乎可以控制的模糊程度追求相对精确。根据模糊进行推理,可知在性犯罪案件中,有性犯罪前科或者性倾向这种品格证据的被告人更愿意犯罪,因而更可能犯下正在被审判的性侵犯罪行,这使得品格证据在性侵犯案件中具有了相当程度的相关性,从而为性侵犯案件取证难问题找到了一条出路。  相似文献   

13.
[基本案情]2009年3月28日21时许,被告人陈某与高某途径老李饭店时,见老板娘屠某独自一人在店内,遂起意猥亵。两人进入店内,采用关饭店大门、强拉进饭店、从背后抱住腰部、勒住颈部等强制方法,数次对屠某实施亲脸部、颈部、摸胸部等行为。陈某在左手臂被屠某咬了一口后,即放开屠某,与高某离开饭店。一、本案的相关证据摘录犯罪嫌疑人陈某与高某的辩解:我们只是见屠某独自一人在店内,当时心理比较空虚,在言语上对屠某进行挑逗,说了一些比较下流的话语,过过嘴瘾而已,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品格证据的概念出发,指出品格证据具有本身就是待证事实和容易产生偏见的特征,并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品格证据在刑事案件审查逮捕中运用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最后文章指出了运用品格证据必须坚持无罪推定和适度原则。  相似文献   

15.
刘铭 《法制与社会》2014,(34):293-294
品格证据作为证据法学的重要内容,虽尚未纳入我国刑事法律的正式条文中,但在刑事司法实践中已得到广泛适用,并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通过分析品格证据在刑事案件逮捕必要性、案件定性和量刑的适用入手,阐明品格证据在审查逮捕工作中的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英美国家,从被告与证人的权利差异及身份转换出发,品格证据可能用于证明犯罪倾向性的实质争点,属于实质证据,这往往运用于“非证人被告”首先获取良好品格证据进而可能要接受控方反驳的程序机制;品格证据或者用于证明证人可信性的附带争点,属于补助证据,屡见不鲜的是在交叉询问中以品格弹劾“非被告证人”的可信性。在被告人选择作为证人的情况下,被告人的品格可能兼具有实质证据和补助证据的双重功能,品格证据可能被限定于进行可信性的评价,但是其又可能跳过证据、事实根据而直接输入了定罪判断。因此,“被告证人”的品格要经过手段因何可采和对定罪有无证明力的双重检验。  相似文献   

17.
取保候审是我国的一种非羁押性强制措施,与外国的保释在一些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处.外国的保释在适用上与品格证据紧密相连,但取保候审与品格证据的关系在我国体现得却很疏远.在取保候审无论是立法还是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的情况下,以品格证据为视角来看取保候审,可以借鉴外国保释与品格证据的关系,在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具结取保的引进、被取保候审人的附加义务、保证人的诚信品格、取保候审的风险评估等方面发挥品格证据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论被告人庭前供述的证据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维彬 《法律科学》2014,(5):138-149
被告人翻供是我国刑事司法实践的一大难题,由于被告人庭前供述缺乏证据能力规则的约束,法官普遍以被告人庭前供述定案,这是导致我国冤假错案的一项重要原因。为此,有必要建立完善的被告人庭前供述的证据能力规则。国外在被告人庭前供述准入制度的设置上,存在传闻例外模式与直接言词模式;在庭前供述排除制度的设置上,存在正当程序模式与任意性模式。我国宜借鉴直接言词模式与任意性模式,在庭前供述与当庭供述一致时,庭前供述不具备证据能力;在庭前供述与当庭供述不一致时,庭前供述如果具备自愿性要件可以作为弹劾证据,只有同时具备自愿性与真实性要件时才可作为实质证据。  相似文献   

19.
品格证据是基于名声或者意见确立的、关于一个人的道德地位的证据,它和传闻证据一起被公认为英美法系国家证据相关性的两大难题.任何成为案件事实裁决基础的证据都必须经过关联性的检验,然而,对关联性判断在大多数情况下并没有任何可以遵循的法律规则.  相似文献   

20.
品格证据可分为被告人品格证据、被害人品格证据和证人品格证据三种。司法实践中,品格证据常被使用,但其运用有着非法定证据,存在关联性障碍,易导致司法不公,易产生证据失衡,调查制度不完善等诸多尴尬,故需要就其适用范围、应用规则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