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理论》2015,(23)
培养大学生道德选择能力即是当代大学生面对深刻而关键的社会转型期走出困境的途径所在。"道德选择能力培养"的伦理学教学模式对培养大学生道德选择能力效果有如下表现:道德问题激发利于道德认知的深化;道德理论价值澄清利于价值标准的明晰和准确把握;道德价值引导利于正确道德价值观的树立;道德场景训练利于道德敏感性和移情能力的促进;课外道德实践训练利于道德选择能力的综合提升。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的大时代引发了社会层面的多重变化,也深刻揭示了国民道德素质这一现实问题,并孕育着包括大学生在内的一切人们的道德建设前景。这时,审视大学生道德现状并不失时机地开展和提升大学生道德教育,就被赋予了异乎寻常的意义。而大学生的道德建设现状不容乐观。在校园与社会间发育和变异的大学生道德文化呈现出复杂性与多元性、变动性与异化性、虚浮性与躁动性、日趋世俗性与实用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当前的大学生道德素质水平和存在的问题。为此我们有必要深入探讨当代大学生道德文化变迁和发展的规律及趋向,剖解他们的道德困惑,从而努力搞好大学生道德引导和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3.
汪莉 《青年研究》2002,(9):24-32
本文通过对某大学不同专业的 97、 98、 99级学生的问卷调查 ,考察了自高校收费并轨后 ,在教育制度改革过程中大学生价值选择变迁的特征和趋势 ,分析了影响大学生价值选择的世袭性、个体性和结构性等因素 ,揭示了当代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变迁与大学生以其家庭背景为主的社会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王昆仑 《学理论》2011,(31):235-236
2008年以来",90后"逐渐取代"80"后成为大学生的主体。在对"80后"大学生与"90后"大学生道德状况的比较中可以发现",80后"大学生与"90后"大学生道德呈现出共性和差异性并存的状态。其中",90后"大学生在道德责任意识、利益选择和择业观等方面出现了很多新变化。  相似文献   

5.
我国当代大学生面临着道德价值观分化与冲突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认知与行为的落差、传统与现代的割裂、群体与个性的冲撞等方面。引起当代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冲突的原因主要有中国传统文化继承过程中的不适应性和断层、西方道德价值观借鉴过程中的模糊和迷茫、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传播过程中的现实障碍和片面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的不到位和低效。要针对实际,有的放矢,重构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能否在道德冲突面前做出正确选择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而要作出正确的道德选择,往往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道德冲突,当代大学生除了要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核心原则外,还应遵循道德自由与道德责任相统一、逻辑判断与价值判断相统一、个人完善与社会至善相统一、“最大善目的”与“最小恶手段”相统一、认知与行动相统一等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7.
简单论述周恩来和邓颖超相识相知的过程以及在一生的婚姻生活中彼此的忠贞、负责的态度,展现了一代伟人的大爱情怀;重点论述周恩来和邓颖超的爱情对当代尤其是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揭示了一个永恒的真理:只有建立在道德和相同价值基础上的爱情之花才能常开不败。同时,这样的爱情观对当代大学生的爱情观依然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张英 《学理论》2011,(2):226-228
探讨道德教育实现知行统一的途径和方法,提出澄清道德理论是非,培养学生道德分析、判断和道德行为选择的能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道德实践活动,注重学生内心道德体验,内化道德信念,提高道德践行能力,达到增强大学生自我道德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孙喜香 《学理论》2009,(9):162-163
市场经济在激发大学生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的同时,价值取向多元化、金钱之上等价值观念也使大学生道德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教育作为文化传承和心理教育的过程,必然包括自主建构和价值引导两个基本方面。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是自主建构和价值引导的辩证统一过程,正确认识和理解这一辩证统一过程,对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闫学胜  郭冬梅 《学理论》2009,(15):268-269
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新时期,人们思想活动的选择性、独立性、多变性和差异性目益增强,出现价值观的偏差。本文列举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道德缺失的现状,分析了大学生传统道德教育不足、道德教育方法不当、市场经济负面影响等道德缺失的具体原因,并提出了加强法制观念、家庭伦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养成训练等提升大学生道德水平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1.
王莉君 《学理论》2011,(36):248-249
伴随网络的飞速发展,网络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道德观提出新的挑战。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的增多要求高校开展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通过大学生上网状况问卷调查分析大学生主要网络行为特征,从正确看待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以及如何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方面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水平,实现当代大学生健康而全面的发展,使大学生树立正确、高尚的网络道德观。  相似文献   

12.
赫庆辉 《学理论》2009,(9):158-159
大学生诚信道德水平的下降,高校政工人员的诚信危机是其主要因素。本文就长久以来高校政治思想教育中讳莫如深的问题进行了深刻地揭示与批判,提出了从制度上解决诚信危机的方案。  相似文献   

13.
大众文化已经成为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显示,大众文化对大学生影响较大、影响面也较广,并容易导致大学生价值观、道德选择的混乱,大学生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普遍要求也比较高.为适应大众文化对大学生影响不断增强的现实,高校应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5,(36)
在高校德育教育工作中,道德教育是重点工作,而在道德教育中,高校对大学生道德接受能力的培养无疑是重点中的重点。大学生道德接受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促进高校德育教育的发展;是大学生形成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大学生道德素养的提高;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重要保障,有利于大学生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顺利走向社会,成为有用人才。大学道德接受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对大学生道德内化能力以及道德外化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首都大学生诚信道德状况调查数据分析,对首都大学生诚信道德的总体状况有了认识,并通过方差分析,探求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大学生诚信道德缺失的内在关联性,分析首都大学生诚信道德缺失的成因.  相似文献   

16.
人性与道德     
《学理论》2015,(25)
人性与道德伴随着人类发展史,对其研究应立足于时代性和历史性。因此,本文尝试在人性和道德内涵界定的基础上,分析其形成过程和研究价值,并揭示出人性与道德是一种从属关系,道德从属于人性,人性是道德的基础,道德推动人性的提升并趋于完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一般道德选择理论为基础,系统阐述了公共行政道德选择的內涵、机制和过程,并对我国行政道德选择的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作了理性的分析和把握。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对大学生道德负面影响及对策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技术既拓宽了大学生道德建设的空间,又对大学生道德建设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针对网络对大学生道德的负面影响,采取强有力的富有针对性的对策与措施,对青年大学生道德建设显得十分迫切重要。  相似文献   

19.
吴茜 《学理论》2013,(18):384-385
道德教育在传授学生道德知识、提高青少年道德认识的同时,必须注重发展学生的道德思维。当代大学生道德思维能力的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我们要根据"受教育者内部思维矛盾运动的规律",转变教育观念,建立具有主体性特征的道德思维培养模式;要遵循"德育过程受多方面影响的规律",构筑社会德育工作大平台,形成培养青少年道德思维的合力。在充分吸收与借鉴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力图对如何建设当代大学生道德思维能力这一特殊思维样式做初步的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20.
论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红英 《学理论》2009,(14):161-164
网络在给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道德问题。由于网络社会中难以形成道德他律,网民的道德行为主要靠个人的道德自律来维系。道德自律精神是解决网络道德失范的最佳手段之一。笔者认为要从确立大学生网络道德主体地位,调整和充实高校德育内容,加强网络法制教育,规范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引导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进行“慎独”教育,等方面,来培养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