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老子之“道”,其内容涵盖了他对生死本质的认识,生死价值实践观和生死之超越的思想。老子对生死问题的重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对待生死的认识上,老子有一种自然的生死观、辩证的生死观,在生死的价值实践上,老子信奉返朴归真的养生之道,追求长生久视的精神境界。老子还认为如果人的精神与自然之道融为一体,就能摆脱死亡对生命的限制性。老子的生死观对现代社会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生死观包含人们对生与死的自然意义和社会意义的认识而形成的自然观和道德观两方面的内容。少数民族的生死观,无论是其自然观,还是其道德观,都呈现出自身的特点。而它的发展,又经历了自然观到自然观与道德观相混合的过程,前者以对生死现象的直观猜测,后者以灵魂观念的产生为标志。  相似文献   

3.
人生最大的事情是什么?是生与死!自古以来,生死问题就是人类最为关切的问题。也是任何一个宗教都必须解答的问题。在中国,儒道释三足鼎立,而儒者慎言生死,故生死之事多由佛道包揽。佛教的核心就在于能解生死、破生死、任生死,"生死大事"四字足以说尽其存在的意义。"生死即涅槃"是佛教解脱论的真髓所在。本文从佛教的本体论(缘起论)、轮回论、涅槃论三方面对佛教的生死观进行简要阐述,并在佛教生死观的基础上对佛教了脱生死的方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苏俊霞 《求索》2008,(6):115-117
孔孟“生死”思想是儒家早期生死观的集中体现。孔子主张“杀身成仁”,孟子主张“舍生取义”;孔孟强调关爱生命,同时,认为死亡是可悲而可乐的,所以,对待死亡,还要重视死亡仪式。这些思想都充分体现在孔孟“仁政”学说上。谨慎地对待生死,自然就会使民众变得忠厚淳朴,孔孟“生死”观学说对我国古代乃至现代社会的人生观和政策制定都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何艳华  谭小华 《前沿》2013,(14):53-55
生死观是人类孜孜不倦追求的宏大哲学命题,中西方在生死观上有很大的不同。与西方的惧怕死亡不同,中国古代思想家很早就意识到了“内在超越”死亡的意义所在。在古代文人的作品里,“内在超越”思想非常丰富,本文以此概念为核心,主分析了道家、儒家、佛家以及在“儒释道”三家合流影响下,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死观。  相似文献   

6.
个人命名制、民族性与多元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人命名制是一种文化现象,各民族文化现象无不具有相对性,个人命名制当然不能例外.从任何一个民族的现有命名制度出发去对异民族的命名制度简单比附,以定其优劣,都是错误的做法.每一个民族的命名制都是为适应本民族的社会需要发展起来的,各民族社会需要不同,其命名制理当互有差别.保持各民族命名制的差异,一方面可以使命名制所反映的社会公认血缘关系与人类的实际生理血缘关系更为接近,因为不管哪个时代人类的婚姻,在本民族内发生的机率总是大于异民族间通婚的机率,保持各民族命名制中的差异,与这种实际的婚姻是吻合的,它可使我们从命名的客观实际上就可以判断人与人之间在社会公认血缘关系上的远近,使人类更利于规避近亲通婚.另一方面.多种命名制度的并存有利于避免产生同名现象的困扰.在任何一种语言中,要用有限的音节符号区别出众多的个人,都得接受数学规律的制约.多民族命名法的并存就可以使姓名的结构多样化,命名构成要素多样化,  相似文献   

7.
一个民族道德观念的产生与这个民族的文化是分不开的,追溯彝族的核心文化历史,其丧葬文化是代表之一。本文从丧葬文化中逐步挖掘出彝族民众的生死观,在他们特有的生死观中折射出彝族民众对生死存亡的态度和理解,同时也是对自身生存状态的一种描述和反映。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彝族民众一直传承的关于"灵魂"观念的信仰,彝族民众对生与死的思想情感就通过"灵魂"观念在各种丧葬仪式中表达,贯穿了从生到死以及包括生死本身的纵横交错的各种关系,以此来体现整个族系的生死观。  相似文献   

8.
葛洪的生命观涵盖四方面内容:在生死观上他既承认生死自然,更凸现生命的主体性;在生命论上分“形”“神”统一的结构论和气化生成的本质说两个层次;在神仙论中从三个维度论证其实有;在养生论上从“气”入手,揭示由人及仙的路径是生道合一,方略为内养外炼。葛洪的神仙理念属超验的信仰系统,有别于经验层面的现代克隆。葛洪生命观对人类生存仍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梁玉敏 《求索》2013,(9):108-110
生死问题是人类终极关怀的重要主题,是哲学无法规避的必答之问。中国传统文化之儒道释。从不同角度诠释此哲学问题.赋予人类生命以丰富内涵,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生命哲学观:传统儒家“贵生慎死”。促进生死之融通.把对死的恐惧转化为生的追求:道家以智者的眼光从“重生乐死”、“生死俱善”两层面关怀生死,借以高扬个体生命之价值.对死亡以审美观照;佛家消极看待生死,提倡生死轮回,顿悟成佛,超越生死。儒道释三家生命观及其实践.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人文风景线,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生死信念与思维活动.对现代社会追求生命本真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社会需要是人类社会本身所固有的一种机能,这种机能表明一定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取决于该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内容,它是社会的各种积极性形式的渊源。社会需要与社会再生产各环节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对于社会需要与生产,人们已作了许多探索,本文着重就社会需要与消费、市场需求之间的关系作抽象意义上的考察,不妥之处,敬希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11.
庄子是先秦时期唯一关注生死问题并且对之进行了深入思考的思想家.在庄子的生死智慧中,以<齐物论>中"生死一如"的同一哲学为基础,把生死问题放在自然大化中来理解,生死被看成气之聚散的气化过程.正是在这一自然天命观的主导下,一方面实现了"善始善终"、"安时处顺"的死亡超越,另一方面完成了达生适性的本性回归;并在此基础上对儒家生死观进行了深入的批判.  相似文献   

12.
民族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受着社会生产和社会制度等条件的制约和影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具有不同的性质、内容和表现形式。人类社会自有民族问题以来,民族关系无非两类:一类是民族压迫、民族歧视和民族斗争;一类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之间相互支援,团结合作,共同发展繁荣。在阶级社会里,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民族压迫、民族歧视和民族冲突,是强大民族中的反动统治阶级奴役剥削弱小民族以及弱小民族的反抗。同时,各民族劳动人民之间也有着友好往来和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但“历史上各  相似文献   

13.
庄子对生死有着独特的悟见,其生死观的独到之处是以自然中道观生死,不悦生不恶死;以宇宙大道观生死,消解生死差异。最终指向是超脱生死,对生死的超脱是庄子通达自由理想境界的根本途径,也是其人生哲学的出发点与归宿处。  相似文献   

14.
宗教是一种源远流长的社会文化现象。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宗教。当今社会虽已进入高度文明的现代社会,但宗教仍将长期存在。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无论哪一个民族,人类的活动无不打上了宗教的烙印。宗教和人类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各方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英国宗教学  相似文献   

15.
人类社会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历史上各民族之间,既有密切的交往合作,也充满了矛盾和斗争,正确处理好民族关系,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关于民族的概念  斯大林同志曾给民族下了一个定义:“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  每个民族,都有在它的全体成员中统一使用的共同语言。而民族共同语往往是以某种方言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般使用这种方言的地方,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共同语形成之后,一些…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展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高度发展冲破了文化的疆域,各民族和区域文化之间的联系、渗透、融合以及冲突也逐渐趋于普遍化。这样,设想和谋求一个理想的人类文化前景,便在现代社会的背景下获得了某种实现的可能。从本质上说,文化是人类历史实践活动的历史形式,价值活动及其成果构成了文化的内容和历史  相似文献   

17.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系.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一个时代、一个民族就是以其文化特征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印记的。我理解文化有大文化与小文化的概念之分。小文化的概念应与知识同义,概念再放大一些是指精神文化的内容,包括科学理论、教育、文艺、道德、宗教等人类总体精神生活领域。大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应该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等等。从这个意义理解,就等于与人类有关的一切都可以划人文化的范畴。人类从野蛮进入文明的过程中,文化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贯穿始终,所有问题都可以归为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从生态环境的角度,对历史时期华南少数民族体质生理及民族心态的形成特征进行了探讨,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民族体质生理及民族心理心态的演变发展,不仅是人类社会进化的结果,生态环境在这个过程中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林幸颖 《人民论坛》2011,(7):210-211
传统汉民族的殡葬礼俗并未因现代化的历程而被简化,相反地却形成更为复杂的殡葬礼俗过程,这种落差是被传统社会对于生死观念的文化体系所牵引,而殡葬行为只是这种传统生死观的外在表现形式。在繁琐的殡葬礼俗过程的背后,存在着无意识的行为符号意义,而这些行为符号又代表着汉民族社会对自身终极关怀的期望。  相似文献   

20.
普学旺 《今日民族》2021,(11):49-52
云南少数民族中华文化认同文献典籍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化硕果.云南自古就是伟大祖国的一个组成部分.远在石器时代,云南各民族先民就与中原地区、西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有着广泛的文化联系.由于云南各民族先民与内地各民族在族源上具有诸多渊源关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云南各民族先民与内地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一直未曾中断,中原王朝也很早就关注对云南的经营和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