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的意志是否自由,人们能够获得什么样的自由,怎样才能获得自由等等问题,构成了各派哲学家自由观的重要内容,从古至今普遍受到人们的注意.针对杜林唯心主义的意志自由论,恩格斯在批判过程中,科学地阐述了自由和必然的内在联系,强调自由是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和对外部世界的支配,科学地解决了有关自由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刘莹 《法制与社会》2011,(4):235-235
人的意志是否自由,人们能够获得什么样的自由,怎样才能获得自由等等问题,构成了各派哲学家自由观的重要内容,从古至今普遍受到人们的注意。针对杜林唯心主义的意志自由论,恩格斯在批判过程中,科学地阐述了自由和必然的内在联系,强调自由是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和对外部世界的支配,科学地解决了有关自由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法治现代化和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一生奋斗追求的目标,并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内容。在中国法治现代化的过程中,人的全面而自由的思想表现为公民基本权利全面而有效的保障。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与中国法治现代化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推进中国法治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中国公民基本权利得到全面而有效保障的过程。而中国公民基本权利保障的程度,则成为中国法治发展的最基本标志。  相似文献   

4.
自由时间是青少年自由全面发展的空间和必要条件。本文指出在现实教育中青少年教育负担过重、缺乏自主性,应增加青少年的自由时间;同时,学校、家长、社会要对青少年的自由活动进行引导。  相似文献   

5.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价值追求,是衡量一种理论和实践是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标准.欧洲社会民主主义的福利国家模式无论是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还是人与自身的关系上看,没有也不可能创造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福利国家模式不利于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根本价值的实现,也就使社会民主主义这一理论和实践是否是马克思主义的成为疑问.  相似文献   

6.
苗珊 《法制与社会》2012,(29):109-110
现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政府部门的作用变得越来越大,行政自由裁量权作为行政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存在与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使得自由裁量权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问题不断,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应有作用的发挥.本文首先从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内涵及其存在的必然性着手,进而分析了我国行政自由裁量权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完善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7.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对理论和现实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有认识的必要性。而正确认识人的本质问题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实践过程的重要前提。《共产党宣言》最早提出了"人的自由发展"的光辉思想。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崇高价值目标和理想追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人的本质问题提出了两个著名的论断,分析它们的异同对于进一步明白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内容以及它的实现路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进行理论及现实依据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刘志蒙 《法制与社会》2010,(11):163-164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在依法行政的过程中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存在具有必然性。如何在赋予行政主体充分的自由裁量权的同时,又避免其滥用这种权力,是依法行政的重点。本文从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定义谈起,谈及行政自由裁量权失范的表现、危害和原因,并有针对性地以一种行政学的视角提出了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有效规制。  相似文献   

9.
保障自由(包括行为自由与思想自由)是刑法的根本价值,而作为刑法根本价值的保障自由包含着保障其行为没有严重法益侵害性的“少数人的权利或自由”。维护秩序是必然性的刑法附属价值,且不可脱离权利或自由予以把握。保障自由和维护秩序都在刑法正义价值的统摄之下,但刑法的正义价值以保障自由为主,以维护秩序为辅作为自己的应有结构,而此价值结构符合和谐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而符合科学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0.
对自由生成人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是自由的生成之物,而不是预成之物,人正是在对自由的追求中,才实现了自我创造、自我生成、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人正是在追求自由发展的过程中,在自由的层次上才能实现自由王国的理想,在群体自由的层次上才能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在个人自由的层次上才能实现自由个性。  相似文献   

11.
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其构建过程必然要凸现人的主体性。人的主体性的觉醒,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求和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尊重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真正把人放在社会主体的地位,促进人的主体性觉醒,确立人的主体性地位,为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2.
法治作为一种生成中的生存方式,内涵了人的自由理想。自由精神是法治产生的动力,法律是自由现实化的基本途径,自由权利是法治的核心内容。文章首先论述了法治和自由的关联性,接着从历史角度论述马克思主义法治观。最后指出对中国而言,依存于传统文化的现代法治,是其法治之路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论教育自由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自由不仅是教化的必要条件,而且自由本身是一种教化价值.自由赋予每个人不断获得自我创造或自我实现的动力、理想和责任.在教育中,自由是造就良好的个体的核心条件.教育不仅保障个体的免于强制的消极自由,而且必须促进自我实现的积极自由.教育自由是人接受教育中所享有的独特的自由.教育自由为了保证个人通过教育生活而实现自我引导的精神成长,既维护求教育者自我创造的责任,又解除任何为个人的自我引导和自我创造设置的障碍.  相似文献   

14.
张泽想 《中国法学》2003,12(2):173-184
私法中的契约自由以自由意志为核心 ,它蕴含着对具有自由意志的人的尊重。现代行政法同样也应服膺于这种尊重人的理念 ,因而契约自由精神完全可以在行政法中得到延展。就行政主体而言 ,自由意志体现在其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及其限制上 ;对行政相对人来说 ,其自由意志主要表现为行政参与的自由 ;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自由意志的存在以及双方的互动与沟通 ,使行政过程中的合意得以形成。我们提倡通过合意来处理行政事务、解决行政纷争 ,但也应合理地界定行政合意的边界  相似文献   

15.
能享受财富自由、时间自由,这大概是不少人奋斗的目标。现实中,很多商业神话也在不断激励着人们的斗志,福布斯上榜人物的身家对于普通的工薪一族来说是数字的神话。但在这些人物中,也有一些像“上海首富”周正毅、“广西首富”黎东明、“爱多”胡志标、“蓝田神话”瞿兆玉等曾经鼎鼎大名的企业家们由于各样的问题而身陷囹圄。旦遭遇到法律的审查,他们所有的辉煌便都化为乌有,而且还将付出失去自由乃至生命的代价。  相似文献   

16.
任何制定的法律都存在一个执行问题,而在执行过程中,就不可能避免自由裁量的伴生。法治的实现、法的运行及其中包含的自由裁量是同一过程。事实上,不包含执法者自由裁量的个案是很少的。所以,正确认识和处理法治原则与自由裁量的关系,不仅是一个理论分析,更是一个法律实践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17.
行政自由裁量权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其不断扩大是现代依法行政的必然趋势,但同时行政自由裁量权又存在着被滥用的危险性,所以对其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传统上,运用硬法规则并通过法院的审查限制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方法发挥了其重要作用,但近二十年来,软法现象的大规模涌现以及其在公共治理领域发挥的重要作用提醒我们必须正视软法及其在规制行政自由裁量权方面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8.
<正>自由裁量权是指法官在诉讼过程中,在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于法律规定范围内根据情势所需,就有关事项进行权衡、裁量并合理地作出决定的权力。本文作者提出的法医伤残鉴定中的自由裁量,是指法医鉴定人伤残鉴定过程中,在现行法定标准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依  相似文献   

19.
自由问题一直是萨特哲学的中心问题。早期是西方张扬人的个性的纯粹的绝对自由。后期,从实践方面看来,由于自由往往与选择行动责任紧密联系,舍此无彼,所以人的自由又是具体的、处境的、牵涉的、相对的。而萨特的自由观从整体上来看,他的出发点还是个人的存在,这种把人的存在和人的自由结合的立场,就是萨特个人意识基础的自由观的归宿。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对自由问题的追问为主线,通过细致剖析<鲨堡救赎>和<阿甘正传>两部电影中的经典情节,将自由与法律的问题化做了对现代社会中各种各样自由枷锁的揭示:国家和法律的外在强制,恐惧、欲望、反抗和异化的内在束缚,都在以自由之名囚禁着现代人尤其是法律人的自由行动和自由精神.这两部影片中的各个人物如同一面面镜子,使我们看到自身的不自由和追求自由的过程中对他人自由的泯灭.无论对于法律人自己还是法律人追求的法治,自由都没有一劳永逸和一成不变的任何担保.有的,只能是对自由问题的不断反思和不停追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