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邓小平的外交思想,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邓小平关于中国的国际战略思想有两个相互联系的基本方面:一方面,“千万不要当头,这是一个根本国策”;另一方面,“在国际问题上无所作为不可能,还是要有所作为。”(《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63页)邓小平坚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作为”的原则,把“决不当头”与“有所作为”有机地统一起来,为我们正确制定和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供了方法论基础,形成了邓小平外交思想的独特风格。一、“决不当头”的思想源于对历史…  相似文献   

2.
1998年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来说,既是很好的机遇,又是严峻的挑战。当前的改革形势,决定了在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思想问题。而在问题比较多的时候,大家可能觉得思想政治工作比较重要。今年这一年,我们改革的步子大了,特别是企业。这个步子大,最后要落到一个实处,就是有一大批人,数量要比前两年还要多的人需要再就业。同时,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和企业的改革相配套,政企分开的进展也会大起来,政府机构必然要有相当大的调整。这一调整,可能要涉及我们有些行业政研会到底挂靠在什么地方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很可能有些事不到位,有些…  相似文献   

3.
一   邓小平新时期论述建设高素质的宣传思想文化队伍时,提出宣传思想文化队伍政治强的三点基本要求:   第一,坚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1980年 1月邓小平明确指出:“党报党刊一定要无条件地宣传党的主张”。 1981年他再次指出:“对我们党员中的作家、艺术家、思想理论工作者,那就首先要求他们必须遵守党的纪律” (《邓小平文选》第 2卷,第 272、 392页 )。 1983年他又一次重申,在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工作的党员中的各方面专家,“都要增强党性,遵守党的章程和纪律”,“都不允许自视特殊,认为自己在政治…  相似文献   

4.
(一)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是邓小平同志文艺思想的重要内容,早在1985年小平同志就当时思想文化战线中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和拜金主义的倾向明确指出;“思想文化教育卫生部门,都要以社会效益为一切活动的唯一准则,它们所属的企业也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45页)小平同志极为重视文艺在社会生活中的特殊作用,认为文艺工作者应当“认真严肃地考虑自己作品的社会效果,力求把最好的精神食粮贡献给人民。”《邓小平文选)第H卷第211页)在文艺生产问题上,邓小平同志指出:“文化只是要多出好的精神产品,…  相似文献   

5.
恩格斯说过,唯物辩证法是“我们最好的劳动工具和最锐利的武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39页)。“两手抓”的思想,正是邓小平把这一“工具”和“武器”运用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一个最新成果和结晶,从而成为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和主要的战略思想,成为其治国理论的总体特征。不真正领会这一思想的由来发展、理论底蕴及其丰富的哲学内涵,就不可能准确理解和把握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任何思想和理论都是实践的产物。“两手抓”的思想,是邓小平在由他倡导的建设有中国…  相似文献   

6.
应当如何理解“最终”一词的时间涵义?于祥龙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南巡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然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句话涉及到一个时间问...  相似文献   

7.
胡文周(华北油田公司供水供电服务中心党群工作科科长):要使厂务公开成为员工参与民主管理的平台、助力企业发展的舞台,要从“五性”上实现精细。1.在“全面性”上精细。改变厂务公开内容不全面、残缺现象,做到焦点问题公开,如企业发展建设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经营管理方针、月标及重大改革方案、重大技术改造项目等;热点内容公开,如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劳务工招考、  相似文献   

8.
笔者针对下岗职工下岗失业的原因和国情,就如何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闲题,提出则下六个方面的对策性建议.真一,采用“分解法”无分担责任、分解压力.再就业工程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集由全社会的对员形成强大合力求共同完成.温眈会涉及到责任分担和压力9解回回,使政匾、企业、社会和职工个人g目真钻井冈分担再就业的压力和责任:()下岗人员要目正确认识、g于面对现实、转变眈业现急.下岗是币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神正常社会现象,是人们对社会进坊和经折发展所要付出的代们,所以对待下岗要后强Ic理承受刀,转变就业现急。(2)政…  相似文献   

9.
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张大军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时,一定要坚持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坚持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0页)...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党校系统法研会第五届年会于1999年6月在自贡举行。本次会议对邓小平法治思想及其发展:对“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涉及的有关理论及实践问题;对党校法学教学如何在“依法治国”中发挥作用展开研讨。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关于邓小平法治思想及其发展(一)什么是“法治”的问题围绕着传统的“法制”与“法治”之争,提出法治乃法律的统治,包含三层意思:一是指一国的法律和制度;二是指法律和制度实施执行状况;三是指法律和制度的制定与实施的基本原则,即法治原则。而作为法治基本内容的法治原则又包括四方面…  相似文献   

11.
一、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邓小平指出,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而坚持党的领导,则是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必然天下大乱,四分五裂。1986年12月,邓小平关于学生闹事问题在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的谈话中指出:“中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不搞社会主义是没有前途的。这个道理已经得到证明,将来还会得到证明。”(《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第195页)邓小平认为,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要害是反对社会主义、反对共产党。这是决不能允许的。他说:“搞资产阶级自由化,否定党的领导,十亿人民没有凝聚…  相似文献   

12.
“再就业工程”问题探析○李游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兼并破产,都面临着下岗、待业职工和再就业问题。由于我们长期受“社会主义国家没有失业”的传统思想影响,每年将大批新成长的劳动力,通过行政手段安置到国有企业,造成冗员过多。近年来,又强调企业“富余”人员要...  相似文献   

13.
“干部年轻化”问题不是什么新鲜话题。早在二十年前邓小平同志就提出过这个问题。1979年7月,邓小平同志就指出:“现在摆在老同志面前的任务,就是要有意识地选拔年轻人。”“我们的人才是有的,关键是要解放思想,打破框框。”(《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92、193页)1981年7月2日,在省、部、自治区党委书记座谈会上,邓小平同志又说:“选拔培养中青年干部,这个问题太大了……现在,解决这个问题已经是十分迫切了,再过三五年,如果我们不解决这个问题,要来一次灾难。”(《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84页)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央第三代领导…  相似文献   

14.
赋予艰苦奋斗精神新的时代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革命和建设的任何时期,都必须坚持艰苦奋斗,艰苦创业,这是无庸置疑的。但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不仅要继续坚持这一优良传统,并使之发扬光大,而且要针对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赋予艰苦奋斗、艰苦创业新的内容。邓小平强调说:“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06页)笔者认为,当前党的干部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应该把握以下一些主要内容:第一,要发扬愤发图强、开拓创新、不断进取的精神和品格。愤发图强,开拓创新,不断进取,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中国人民珍惜同其他国家和人民的友谊和合作,更加珍惜自己经过长期奋斗而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任何外国不要格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八十年代末他又明确提出:“国家的主权和安全要始终放在第一位”,要“以自己的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来谈问题和处理问题。”《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347、330页)邓小平时刻关注着国家利益,以国家利益为三高准则制定中国的国际战略,国家利益原则是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核心。(一)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这是因为:第一,国…  相似文献   

16.
敢与怕     
有着远大理想和执着追求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不怕妖魔鬼怪;不怕外来压力,正七。毛泽东同志所说:“中国人连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但是,作为共产党员、人民公仆,如果胆大妄为,无所顾忌,屯会犯错误,栽跟头。邓小平同志的胆子是够大的。他一向主张改革要敢闯、敢冒。但是他屯提倡要有点怕。他在(共产党员要接受监督)一文中说:“共卢党员谨小慎微不好,胆子太大了且不好,一怕党,二怕群众,三怕瓦主党派,总是好一些。”言简意赅,极富哲理!在我们党内,有着大批既不乏胆识又怕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彭…  相似文献   

17.
在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工作中,力度较大、最为敏感的内容是:下岗职工要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接受为期不超过3年的托管;托管期满仍未实现再就业的,要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据我省总工会对成都、绵阳等地和成都无缝钢管有限责任公司、第五冶金工业公司等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调查,尽管作了大量宣传组织工作,但下岗职工普遍不愿与企业签订《托管协议》,拒绝领取“下岗证”。在这个问题上,下岗职工最大的顾虑是《协议)中3年后与企业脱钩的规定,表现出了四种心态:其一:心理上的孤独感。计划经济下企业社会化的结果之一,是造成了职工潜意识里…  相似文献   

18.
“一国两制”构想作为我们党和政府解决香港等问题的伟大决策,在圆满解决香港问题等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功。随着香港归期的临近,这一构想的影响越来越深入人心。为了深入探讨和学习邓小平同志的决策思想和决策艺术,本文拟就邓小平同志提出这一构想所体现出的领导决策的实践性原则作初步考察。(一)邓小平同志指出:“一国两制”的提出“要归功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01页)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突出特征之一就是它的实践性。这就说明邓小平同志在提出这一构想的过程中坚…  相似文献   

19.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是我国多种经济形式中的一种,是改革开放形势下的新鲜事物。早在1979年小平同志就指出:“我提议充分研究一下怎样利用外资的问题”,“现在研究财经问题,有一个立足点要放在充分利用、善于利用外资上,不利用太可惜。”但同时又指出:“特别吃亏的我们不干”,引进的项目“必须是能够带动我们自己的”。(《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98页、199页)小平同志的话说明了两个道理:一是必须加快引进,走经济发展的捷径;二是引进中必须坚决维护我方利益,不能干坑国家害人民的事!这是一条原则。1994年8月,国务院批准同意上海…  相似文献   

20.
影响当前农村稳定的主要因素与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能否在稳定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不仅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而且直接影响整个中国的大局。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65页)自1993年以后,在两年多的时间内,中国政府先后三次召开农村工作会议。这一方面说明了政府对“三农”问题的强烈关注,同时也说明目前我们的农村发展中存在着不少问题。一、影响农村稳定的主要因素1.农民增收速度减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的收入曾有过大幅度的增长。但从1997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