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行政程序性权利系独立合法权利,如果被侵犯造成财产利益损失或法定应予赔偿的非财产利益损失时,国家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至于其本身之利益损失,为弘扬程序性权利的独立价值,可拓展纳入应予赔偿的非财产利益损失范围,但以重要程序性权利被侵犯为限。违反法定程序涉及非法利益判断的,应根据其对非法利益认定的影响加以区别对待,即对行政行为视情形撤销或部分撤销以避免尴尬境地;程序违法撤销后重作行为的,针对前行政行为提起赔偿的,应在立法上明确前后折抵制度。行政程序裁量在违法归责原则上不存在障碍,裁量绝对豁免观念亦已遭到摒弃,应当按照国家赔偿构成要件确定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2.
胡玲莉 《长江论坛》2007,(6):77-79,86
行政机关享有撤销自身作出的行政行为的权力,其积极意义在于能纠正错误的行政行为,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但如果撤销制度设置不合理,就会侵犯受益人的信赖利益,对政府的诚信度和法律秩序的安定性造成破坏。因此,必须对行政机关的这种撤销权力进行有效控制:行政机关对有瑕疵的行政行为原则上可以撤销。至于是否实际撤销,行政机关应在对原行政行为的性质、种类、相对人和公共利益考虑的基础上作出判断,并遵循若干规则作出合法正当的决定。  相似文献   

3.
谈我国行政立法权的监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林 《青年论坛》2001,(4):35-36
目前,我国对行政立法还缺乏有效的监督,宪法赋予权力机关撤销行政机关违法和不适当的法规、规章的权力没有完整的法律程序予以保障,在2001年3月9日第九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提出为把监督工作做得更好,已把起草监督法列入今年的立法计划.本文在借鉴西方国家行政立法监督的基础上,对我国的行政立法权的监督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完善行政首长负责制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的行政首长负责制虽然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亟待改进和完善。其主要对策是 :赋予行政首长一定的人事权 ,真正树立行政首长的权威 ;明确规定集体讨论重大问题的范围和程序 ,增强行政首长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加强立法工作 ,提升行政首长负责制的法治化程序 ;采取切实措施 ,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对行政首长的监督效能  相似文献   

5.
龚学德 《求索》2013,(1):186-188
行政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具有诸多缺陷:从行政机关自身看,行政机关拥有的强势地位使其不应成为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否则可衍生出诸多不正常的行政现象;从法院方面来看,行政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破坏了审判的独立性,不利于公正地维护环境公共利益;从污染企业角度来看,行政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掩盖了政府自身应当承担的责任,不符合民事诉讼的基本原理。所以,应将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赋予公民或民间非政府组织而不应赋予行政机关。  相似文献   

6.
权力机关撤销行政行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有权撤销行政行为的机关有行政机关、人民法院和权力机关,这些机关和它们各自的撤销权限构成了行政行为撤销的体系。由于《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二款以及《行政复议条例》第四十二条第四款分别就人民法院和行政机关(复议机关)撤销行政行为(此处为具体行政行为)作了具体规定,因此在行政行为撤销体系中,人民法院和行政机关撤销行政行为的问题相对比较明确。虽然宪法和相关的法律也有权力机关撤销行政行为的规定,但线条相对较粗,内容分散,人们对其也关注甚少。行政行为的撤销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还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因…  相似文献   

7.
瑕疵行政行为的补正主要针对有轻微瑕疵的行政违法情况,用修补的方法将瑕疵补充完整,而不采用撤销、宣告无效等形式,符合实质法治的要求。补正的适用条件为,不影响意思表示本身的合法性、公正性的行政瑕疵。补正的主体为,做出行政行为的原行政机关、做出行政行为的原行政机关的上级行政机关和专门行使监督权的行政机关。补正的时间为,在法院开庭审理行政案件之前。补正的效力溯及既往,延及至原行政行为作出之时。  相似文献   

8.
对于行政机关的非立法性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消极效应,责任追究是克服与化解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的责任研究的分析,笔者认为,我国非立法性行政规范性文件的责任应界定为政治责任、宪法责任、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  相似文献   

9.
行政首长出庭应诉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被诉行政主体的法定代表人,或者是主持单位工作的负责人,或者是分管具体事务的负责人出庭应诉的一项诉讼活动。作为行政诉讼的重要形式,行政首长出庭应诉承担着化解行政诉讼纠纷、树立法治政府形象、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任务。当前,大力推行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合理诉求、实质性地解决行政争议、优化行政审判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梁雷鸣  石西津 《前沿》2005,(6):120-122
《行政许可法》首次在我国行政法领域引入了信赖保护原则。本文作者认为信赖保护原则乃是适用于包括行政合同在内的所有行政行为法律制度的一项普遍原则;行政合同相对人对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的确定性形成合理信赖,且这种信赖值得保护时,行政主体不得变更、撤销或废止该行政合同,如因公共利益需要或者行政机关的承诺(或合同)违法而确需变更、撤销或废止,必须对行政合同相对人造成的损害予以补偿或者赔偿。因此,行政合同领域同样适用信赖保护原则。  相似文献   

11.
行政补偿是行政机关合法行为对相对人产权侵害的一种责任,在宪政国家,行政补偿制度由宪法予以规定。尽管我国宪法确立了行政补偿原则,但作为一项制度,仍有许多缺陷。在行政补偿立法时应该确定以权利保障为目的,采用集中立法的模式,对整个行政补偿制度作出基本规定。  相似文献   

12.
学界对行政追偿的概念和性质存在争论,在立法完善之前,概念和性质这两个理论问题必须先行厘清。梳理不同观点,辨析行政追偿的概念和性质。认为:我国的行政追偿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履行行政赔偿义务后,依法责令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或受委托的组织或个人或者人民政府依法责令有责任的行政机关承担部分或者全部赔偿费用的法律制度;行政赔偿中的追偿本质上是一种具有惩戒性的行政责任。  相似文献   

13.
The draft of the Basic Healthcare and Health Promotion Law directly incorporates the concept of the right to health,which will have a positive significance in realizing the constitutional norms of the right to health protection.China's Constitution stipulates the general policy,concrete duties and specific obligations of the state to protect citizens' right to health,which is the most fundamental logical starting point of legislative design.The implementation of state obligations requires the legislation to follow the principles as follows:people-centered public welfare,respecting and protecting the principle of citizens' right to health,equitable access to basic 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s and the government responsibility for the purpose of the people's health.  相似文献   

14.
《人权》2020,(2)
Under Article 2(1) of the 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Economic,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States undertake three primary obligations,namely "obligations of progressive realization," "obligations of non-retrogression" and "obligations to the maximum available resources." In a domestic constitutional setting,it has been firmly established that protection of economic,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 is unavoidably linked to all kinds of economic resources,this so-called "resource-dependence dilemma" has posed serious constitutional challenges to fulfilling our commitments to human rights.It is therefore not only useful but also necessary to transform the three primary legal obligations under ICESCR into specific and concrete fiscal obligations.This article provides three approaches for a systematic construction of a financial analysis of economic,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 protection.First,States should identify all the available revenues in a democratic process.Second,the budget allocation of economic resources per se is a matter of allocative justice,and State legislatures must act in a way that meets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s of allocative justice.Lastly,States are bound by certain legal principles to deal with reasonable budget expenditure,and this is the primary obligation for the executive.Based on intensive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 of selected jurisdictions and China's rights realities,this article proposes bifurcated solutions for China 's constitutional protection of economic,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 both on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levels regarding its ongoing fiscal reforms.  相似文献   

15.
行政协议的法律性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背景下出现的行政协议是行政主体之间为实现合作,而在特定事项上互为意思表示一致达成合意的一种双方或多方行政行为。行政协议作为契约的一种,对签约主体而言,属于对等性行政契约,对行政相对人而言,属于抽象行政行为。  相似文献   

16.
张友良 《桂海论丛》2010,26(1):105-108
承担生态道德责任是企业应尽的社会义务。然而广西一些企业履行生态道德责任的现状却不容乐观,这除了企业自身的因素之外,也有企业外部的因素。要提升企业的生态道德责任,必须提高企业人员的生态道德素质,完善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加强政府的环境监管,大力培育公众的生态责任意识,充分利用社会责任投资的市场力量。  相似文献   

17.
在最高人民法院颁布《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肯定了交通肇事罪中"自首"的存在空间。不能因为行政法规规定了报告义务而认为排斥了刑法评价中的自首情节,行政法上规定的义务不能够简单"移植"到刑法中。把交通肇事后报警并保护现场的行为作为自首情节的评价不仅不与行政规定冲突、不违反禁止重复评价原则,也符合罪刑相适应原则,还有利于保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和节约司法成本。  相似文献   

18.
行政处罚与刑罚作为两种公法上的责任,分别隶属于两种性质不同的法律规范体系。处理行政处罚和刑罚适用的竟合问题是行政处罚权和刑罚权的协调问题。在具体适用上,人们应该明确两种权力属于不同的性质,各自实施处罚的对象不同、功能也不相同,二者不能互相侵犯。文章在行政处罚与刑罚子权源、社会功能、适用范围、程序以及处罚方式等方面比较的基础上,对其存在的链接之处、可以相互吸收借鉴之处作了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行政执法责任制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执法责任制是规范和监督行政执法活动的一项重要制度。尽管我国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有力的提高了行政执法水平,促进了依法行政的进程。但是推行过程中还存在责任不到位、评议考核机制不科学、责任追究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本文针对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20.
当前,"责任政府"的理念已在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中得到全面地推行,行政问责在制度上不断地完善,但问责文化建设却相对滞后,影响到行政问责制的进一步推行及其功能的发挥。行政问责文化建设是构建责任政府的必然要求,也是规范政府行为、提高政府绩效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