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儒、释、道精神在唐代西域的传播不仅影响了西域各族民众的日常行为体系和价值体系、促进了西域宗教文化的发展,而且表现出官方信仰的政治导向性和民间信仰的功利性、世俗化特点。更重要的是,不管是儒学、道教还是经中原本土化的发展回授西域的汉传佛教,都要与当时所处社会相适应才能得到长久的发展。以史为鉴,今天我国的宗教也应该积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按照中国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一、中国文化对日本庭园的影响 日本庭园特别是古典庭园,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极为深刻。我国盛唐时期的建筑和园林艺术,也与绘画、文学、诗歌、服饰等一样。在当时的日本有着明显的反映。一千多年来,日本庭园吸收中国的传统文化,渗透到造园的每一个细部中去,  相似文献   

3.
社会文化对社会经济的巨大作用 ,学术界已有公论。然而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时代有没有对市场经济推动的价值 ,是否符合市场经济机制的需求 ,是否根本违背市场经济的原则 ,学术界众说不一。笔者试图就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应有地位 ,做一些初步的论述。一、传统文化的主体精神具有巨大活力和独特魅力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指反映了中华民族理论水平 ,具有民族特点的精神风貌、心理状态、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在其演进与发展过程中 ,一方面通过不断地吸收与融合 ,丰富和发展着自身的文化形态 ,另一方面也逐渐形成了本民族本地区…  相似文献   

4.
彭美会 《世纪桥》2011,(23):26-27
《诗经》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比较充分地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礼乐文明。在当前社会的礼仪文化建设中,挖掘包括《诗经》体现的传统礼仪文化的精华,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世纪桥》2017,(11)
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契合,是除了自身的真理性和能够有效解决中国自近代以来面临的问题之外,中国人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又一重要原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点包括价值倾向、实践理念、辩证思维与和谐追求四个方面,而马克思主义价值倾向之自觉,实践理念之全面,对发展的推动和对个性的弘扬则既体现出它与传统文化之不同,也反映出以它批判传统文化之要点。这场批判的基本宗旨则在于提升中华民族的主体地位并增强其文化自信,这也是中国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不断革新的共同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俞艳庭  李梅 《理论学刊》2012,(1):108-114
中国传统诗学高度政治化.考察先周诗功能的演变过程,可以清晰看出上古诗学政治化的大趋势.与中国古代“原始巫觋文化—巫教祭祀文化—西周礼乐文化”的演进方向一致,先秦诗歌的功能经历了一个“巫术功能—巫教功能—礼乐功能”的演进过程.诗功能的演变呈现出一种包客连续模式,即新的诗歌功能产生时,旧有的诗歌功能并未消失,依然以各种形式显现出来.这也与中国古代社会包客连续型的文化发展模式相一致.  相似文献   

7.
孙家正撰文认为,当前,中国社会正在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它不仅是中国政府确定的国家发展战略,而且是中国社会一种主流的文化思潮和价值取向。当代中国文化是当代中国人精神面貌的反映,也是他们内心情感和愿望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儒学发展到清代随着经学的解体而渐趋衰颓.但是,鸦片战争特别是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之后,在中国社会结构中,不但还有支撑传统儒学的社会基础,而且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也不断产生出冲击与批判传统儒学的社会思潮,传统儒学面临新的挑战,再次处于历史发展的困境之中.  相似文献   

9.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思想文化资源,需要充分认识传统文化中“和合”思想的现代价值,重新审视传统文化中“五常”伦理的现代作用,大力发掘传统文化中“自强”精神的现代意义。同时必须立足于打破传统文化的小农经济约束,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合理内核上升到现实层面,与现代社会的合理文化成分发生互动作用,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努力体现时代特征和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10.
宁夏作为西北之门户,扼内陆与西域之交通要道,是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交界线。因此,它的发展与变化直接反映了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由于古代中国以农耕文化为主体的中原王朝往往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和侵扰,大多数时候宁夏都是处在双方交涉、对峙的中间地带。所以历史上宁夏的开发随中原王朝的兴衰时断时续,约分三个时期:第一期始于秦,盛于汉而废于三国两晋;  相似文献   

11.
岳远尊 《世纪桥》2008,(10):106-107
中国古代文化有两条发展线索:一是王权主义的形成与强化;一是道高于君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其中王权主义是其基本特征。当今王权主义已经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关注公共利益的社会,一个以和谐为主题的社会,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从而为传统文化、传统荣辱思想的当代价值转换创造了历史前提。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现代道德观念的总体价值导向为:以关注社会公共利益为基点,塑造自主发展、自主创新的健康人格,致力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12.
作为社会生活的反映,文学作品不仅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同时也能全方位地展示时代的社会文化风貌。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就为我们打开了众多审视周代社会生活的窗口,使我们在领略文学艺术的同时,也能对那一时代风貌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力量和智慧的结晶,体现了独特的民族精神,在世界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存在矛盾、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而融合是全球化的必然趋势,这关系到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也反映出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14.
家规、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文化现象,既蕴含着有益的伦理道德滋养,同时也有其局限性。本文对《了凡四训》的文本及其内容展开了分析,概述了其所蕴含的三个方面有益的文化滋养,即:意在“安身立命”,倡导“治心为上”;强调“自省自律”,主张“三心具备”;施以“道德教化”,敦促“努力向善”。同时,也剖析了其自身存在的因果报应与功名导向、克己内求与宽恕邪恶、神佛点化与鬼魅相参等价值缺陷之处。据此,进一步提出并简要阐释了“价值辨识是传承弘扬优秀家训文化”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传统艺术,尤其是传统民间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意识形态和文化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题材来源的生活化和表现形式的通俗性,数千年来深深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艺术观念、价值理念和生活方式之中,发生着重要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在发动土地革命,开展苏维埃运动的过程中,必然要触及包括传统艺术在内的当时社会既定意识形态和文化问题。这一问题的实质是中国传统文化与新生政治力量——中国共产党的互动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6.
亢莹 《世纪桥》2013,(7):47-48
中国传统价值文化成为当代中国价值文化的主要内容,也成为当代大学生党员价值文化的有机内容。民办高校学生党员价值文化建设要注重价值文化传承,而价值文化的传承得益于对传统价值文化的传承。本文在民办高校学生党员价值文化传承现状的基础上探索民办高校学生党员价值文化传承策略。  相似文献   

17.
古代西域主体部分指的就是今天新疆,新疆文化主要渊源于丝绸之路,西域丝绸之路文化也就是新疆的主要文化。西域丝绸之路文化的最大特征就是它与世界所有著名的文化体系都有着关联性,西域丝绸之路文化和世界古代各主要文化有着亲戚关系。这种关系是由新疆是西域丝绸之路最为艰险的唯一通道决定的。交融性、世界性和主导性是西域丝绸之路文化的三个特点。西域丝绸之路文化是历史留给新疆丰富且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它不但塑造了新疆的历史,决定着今天新疆的基本面貌,而且深刻地影响着新疆未来的发展。它有利于增强新疆特色文化自信,有利于重塑新疆的开放精神,有利于促进新疆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当下新疆甚至全国有着重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从传统到现代:中国人情关系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情关系是贯穿传统和当代中国特有的社会和文化现象。产生和发展于传统社会特定条件下的人情自有其初始的内在属性、价值意蕴与外在表征。经历现代化变革的人情关系表现出对其本真的变异,并产生与社会发展相背的消极影响。这其中既有传统人情的内在缺陷,也有现代化变革中的种种外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需要辩证地历史地看待传统人情关系的变异与其多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如果说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必然伴随而来的是某种程度的道德无序和迷失,那末对具有独特文化道德背景的中国来说,这种无序和迷失在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无疑也是一条无可规避的道德“卡夫丁峡谷”,而且可能显得更为突出和深重。   首先,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完全拒斥社会主义条件下市场经济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而以重义轻利为价值取向的儒家传统伦理文化,对以利益原则为基本导向的市场经济具有一种内在的本能的戒惧和拒斥。也就是说,市场经济在其植入中国之时,与我们既有的思想道德之间存在着严…  相似文献   

20.
《理论与当代》2008,(7):55-56
余新忠在50月19日的《21世纪经济报道》上撰文指出:从历史上看,中国历来都比较重视灾荒,历代都有官赈。特别是到了清代,更是发展形成了非常严密而系统的救灾制度。但也必须指出,清代灾荒救济偏重周济受灾群众,安定社会,而缺乏以受灾群众为出发点的救护民众生命、保障民众生活的救济。由此可见,我们传统的救灾特点,真正关心的其实并不完全是老百姓的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