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秋十月,我们将迎来共和国60华诞。60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有道不尽的感慨;60年,华夏儿女笑逐颜开,有说不完的故事。在庆祝伟大祖国生日之际,全国各族儿女都在以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对祖国母亲的热爱和祝福。本刊精心编辑的来自全市基层一线工人、农民、教师、外来务工人员和机关干部等普通百姓讲述我和我的祖国的故  相似文献   

2.
正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南方局,驻扎重庆,结庐红岩,领导党在南方国民党统治区和部分沦陷区的工作。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南方局在国统区采取了灵活多变的策略,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统战工作,搭建起与国际社会联系、交往的桥梁,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形象和地位,开拓了中国共产党外事工作新局面,为中国共产党走向世界奠定了初步的根基。  相似文献   

3.
吴世民 《前线》2020,(1):F0002-F0002
正~~  相似文献   

4.
李俊  旷芳 《当代贵州》2013,(30):22-22
9月,贵州高校陆续开学,首批“95后”新生步入大学。笔者走访多所高校发现,略显稚嫩的他们,有自己的坚韧,许多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同时,学校在新生工作中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6.
正人物:大学生王小亮、王小亮的妈妈王小亮的朋友:小刘医生、小苏技术员、小张、小张女朋友、小陈老师地点:王小亮的新房子(《三天三夜》音乐响起:王小亮和朋友们在紧张的收拾新房。王小亮:(上场送水,唱)我已经干了三天三夜,一点也不会累……我现在的心情喝汽水也会醉Oh完全都不会疲倦,现在的心情轻得好像可以飞……王小亮:(甩一下汗水)兄弟们,好好干,明天呀,我老妈就要来了,咱要让她看看这里有多好,她就不会再让我回去了。  相似文献   

7.
“是我们找工作还是父母找工作?”在招聘会现场,总能看到许多陪伴孩子找工作的家长。他们一边帮着孩子问用人单位关于工作的各种问题,一边帮着递简历,一旁的孩子显得既内向又不敢表达,完全不能顺利回答招聘方所提的问题。请爸爸妈妈们想一下,如果你是用人单位,你愿意聘用一个没有主见,不敢表达自己观点的员工吗?  相似文献   

8.
石河子147纸板厂管道工、共产党员薛培峰从事管道工作已有13年了。13年来,他一直无怨无悔地工作在该厂宿舍区排污工作第一线,不怕脏,不怕累,任劳任怨,多次被评为该厂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9.
<正>小铭是单位里的"变脸女王",情绪就像过山车一样,忽高忽低,觉得没有压力时,情绪还好,一旦遇到事情,就会失控,或哭泣,或大怒,变得难以琢磨。为此,她不仅失去了很多朋友,还经常会做出错误判断,增加了工作失误。她为此非常苦恼,却又不知如何应对。亲爱的朋友,你是否也像小铭一样,经常被自己失  相似文献   

10.
我爱我的企业,因为她是新疆知名的汽车销售企业之一,企业里有一个团结奋进的优秀团队,领导以身作则、开拓进取、高瞻远瞩,每一位员工相互协作、尽职尽责,亲如姐妹兄弟。如果把我们的企业比作是一条船,那领导就是舵手,我们每一位员工就是拼命划桨的船员,汇聚了这样巨大的力量,我们的企业能不劈波斩浪、勇往直前吗!  相似文献   

11.
《学习导报》2016,(5):14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近年来,湖南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大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全省各地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美丽村庄。这些乡村之美,或在农舍,或在环境,或在民风,或在人文;或兼而有之,或全部蕴含,可谓各有各的美丽  相似文献   

12.
正1998年7月,年仅22岁的孙强从农一师技工学校毕业。他怀揣着人生远大志向和美好理想,走进农一师电力公司西大桥水电厂,在这里一干就是14年。从一名只懂得理论知识、少不更事的青春少年,成长为一名一专多能、科技创新的排头兵。2006年,他参加师职业技能大赛获得二等奖,后担任检修车间电气班班长,2008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2010年获农一师阿拉尔市十佳行业标兵。2011年8月任电力公司西大桥水电厂检修车间技术员,从一名工人成为一名技术干部。  相似文献   

13.
张辉祥 《党课》2013,(13):104-105
每到6月,我就会想起自己年少时参加高考的日子。我上学时正赶上“文革”,学校停课,不得不回家务农。等“文革”结束,国家的高考制度重新恢复,岁月却已经把一个求知欲正旺的少年摔打成了一个亦农亦读的健壮青年、  相似文献   

14.
闵生裕 《共产党人》2013,(Z1):97-98
我的家乡闵庄位于毛乌素沙漠边上长城脚下的宁蒙交界地,这里地广人稀,虽说是个村庄,但住户分散,基本上是每隔一两里才有三五户人家,其情状大概是"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记忆中的闵庄最惬意的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也就是刚包产到户那几年,那时我早出晚归放牧,不是吹着竹笛,就是唱着欢歌。每到丰年,闵庄人津津乐道于自家打了几十袋糜子,挖了多少麻包土豆,自家的羊群在一天天壮大。改革开放带来的生机在闵庄的土地上无所不在,那时,我们真觉得自己生活在希望的田野上。多年后,我一直怀念那犁铧翻起的新土,留恋那破土吐绿的新苗。后来,随着自然生  相似文献   

15.
马拉 《红岩春秋》2014,(6):13-15
<正>雍溪我最早过的桥,是位于重庆大足妈妈老家、始建于唐宋时期的雍溪古镇的老大桥。小时候有几年,爸爸妈妈把我放在外婆家里,我成天在这座桥上跑来跑去。老大桥是一座三孔石桥,表哥有一艘打鱼的白木船,平时就泊在桥头河边,拴在黄桷树下。有一年,铜梁文管所的人下来查验桥龄,就是让表哥撑船把他们带到中间一孔桥洞下,发现了洞壁上刻着道光年间的字样。我也曾坐表哥的船穿过桥洞,仰头望  相似文献   

16.
"家"是一个字,里面有平坦、有曲折,还有不起眼的点点滴滴。家是黑夜里的北斗,是沙漠中的绿洲,无论你遇到什么困难,它都会为你排忧解难。在天康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你都可以看到一个个兢兢业业、尽心尽职的工作者。与其说他们是工作者,还不如说他们是与天康荣辱与共的建设者、开拓者。刚刚进入天康这个大家庭,我  相似文献   

17.
<正>甲: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合)过年好!我在这儿先发出一个邀请,送上一个祝福,兔年您过个吉祥年,请您到我家来过年乙:没错,我的兵团我的家,过年您别上他家,上我家。欢迎,欢迎……甲:哎,哥、哥、哥……乙:你要干嘛啊?甲:您怎么一上台就跟我抢啊?  相似文献   

18.
我生在上世纪60年代的农村,家里孩子多,经常吃不饱、穿不暖,于是经常做着能够吃饱穿好的梦。那时候,母亲善于调剂,能在最困难的时候混搭着野菜做饭让我们不饿肚子。农村娃,衣服无好坏,只要不受冻就行。横亘在我们面前最大的问题是房子的问题。记忆中,我们一直处在颠沛流离的状态,有房住成了一家人共同的梦想。  相似文献   

19.
正~~  相似文献   

20.
1963年,我高中毕业后到四川省泸州汽车修理厂培训。我的梦想是造汽车,当时最想去的是位于大足县的四川汽车制造厂(即现在的重庆红岩汽车制造厂)。不想两年后,我却阴差阳错地来到长安机器制造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