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家,一个多么温馨的字眼。人生是一艘漂泊的船,家永远是避风的港湾。让学习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离不开家庭这个温馨的港湾。 然而环顾现实,在有的人眼里,家是旅馆,是一个能够遮风挡雨吃饭睡觉尽情放松的地方;在有的人眼里,家是娱乐馆,是一个可以喝酒聊天唱歌交友尽情享受的地方;在有的人眼里,家是赌馆,是一个方便打麻将“斗地主”尽情消遣的地方……但是,在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伍笛笛的眼里,家是学习的乐园;在下岗职工尹国平的眼里,家是他事业的新起点;在农妇周碧的眼里,家是她走向成功的学校……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我无意指责那些把家庭当作旅馆、娱乐馆甚至赌馆的人,我只是想小声地提醒您:当我们在家里尽情放松、尽情享受、尽情消遣的时候,别忘了,家,还可以成为学习的乐园。  相似文献   

2.
<正>当你走进农五师九十一团园艺连王长生的家时,可以看到他家书柜上摆放着一件件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根雕作品,很难想象这些作品出自于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工之手。王长生1999年从甘肃支边来到农五师九十一团,一家4口在该团园艺连生活。由于妻子是哑巴没有劳动能力,一双儿女都在上学,家里全靠他  相似文献   

3.
正每个地方都有他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你。江南水乡有水乡的韵味,西北大漠有大漠的粗犷。我生长在大西北的新疆,在不知不觉中早已迷恋上了这里的风、这里的山、这里的水、更深爱着这里的人。我的家就在二师三十团,这是一个不大的地方,没有漂亮的霓虹灯,没有拥挤的商场,没有繁华的街道,但是我对这里却情有独钟。还在上学的时候总是期盼放假,因为我知道我又可以锻炼自己了。每年寒暑假的时候,团里都会举办各种  相似文献   

4.
、我家在村子里的生活并不是最困难的,父亲把积蓄和精力用在了儿女的读书上,我是村里走出的第二个读书人,妹妹是村里走出的第一个大学生。这也许是父亲没有盖起新房而惟一能够得到安慰的理由吧!虽然我已参加工作,但薪水并不多,而且还要买房和要继续学习深造,很难拿出钱来帮家里  相似文献   

5.
成龙 《党的建设》2010,(6):52-52
小时候家里很穷,小小的我进了武行。一到片场什么都不学,就是学偷懒,哪里有地方可以睡觉就去睡觉,根本没有想过明天干什么。有一天,我问自己,就准备长期这么下去吗?我的目标是什么?后来找到了,就是做一个武术指导,因为除了导演之外,武术指导是最威严的。有了这个目标之后,当人家在布  相似文献   

6.
<正>国家的概念,对于每个人都不会陌生。国是家的国,家是国的家,人无国不立,我是国的我,国是我的国。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家哪有我,这是一个基本的道理。爱国是一个公民的义务和权利。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体系里,爱国主义教育都是最基本的,也是不可或缺的。爱国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它是一种浓重的情结。它凝聚、炽热——内化于心,它发散、淡然——外化于行,它是一个人的最基本素质,如果一个人连他的国家都不爱,注定他不是一个有道  相似文献   

7.
同学们、老师们:屈指算来,我阔别南开中学已51年了,正式回母校看望师生,这还是第一次。我愿借此机会同大家谈谈心。我1942年农历八月出生在天津北郊宜兴埠一个书香门第。我爷爷在村子里办学校,曾祖父是农民。再往以前,我家都是农民。我们家是从什么地方来到天津的,至今也没有人能说清楚。据说是从山西来投奔这里的温氏家族的。因为家里穷、没有地位,温氏家谱始终没有把我们家列入其中。  相似文献   

8.
明红 《广东党史》2006,(1):27-29
很少人知道,著名作家魏巍曾专门发表过一首献给夫人的诗——《塞外晚歌》:“如果战友允许/我要寄一支歌/给一个淳朴的乡村的女儿……谁叫我在织布机旁将你碰见/谁叫那琐碎的日子在我们身边留恋……”这是专为夫人吟歌的一腔衷情。魏老说:在家里,她是“最可爱的人”。魏老的夫人叫刘秋华,他们是1946年结婚的,到如今,夫妇携手已幸福地走过了59年。魏老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儿女们早已成家立业,平日里,家中就只剩下二老和保姆。  相似文献   

9.
姐姐     
我家住在封龙山,家有7个姐姐。我的童年是姐姐们背过来的,二姐背我最多。在无雪的冬日里,病魔夺去了二姐52岁的生命。这些日子,想起二姐总是揪心般难受。姐弟几个,二姐最出众。聪明、漂亮、开朗、勤劳、要强,办事果断大度,是家里的主心骨。二姐顺从母亲,上完初中就担起了家庭重任。她和母亲商量,决定让三姐辍学专门看护我,并约法三章:不能把孩子碰着,不能到井边玩儿,不能到远地方去。  相似文献   

10.
<正>家,多么温暖的名字。家里有疼爱你、呵护你、养育你的亲人。家是你吹了风、淋了雨、受了委屈疗伤的地方。这样一个温暖的避风港,我们没有理由不爱它、不守护它。爱家,我们义无反顾。曾经我以为,让我奋不顾身爱着的,是那个有着爸爸妈妈、兄弟姐妹的家。直到2005年,机缘巧合让我从塔城来到了一六六团,那个曾经满目苍凉,道路泥泞,黄沙漫天的团场。看到这一幕,我满眼嫌弃。那时候的我,是多么地怀念我的家,我的那个  相似文献   

11.
石小风的丈夫是农七师一二九团二连的机务副连长。自1992年他们结为伉俪以来,石小风始终把丈夫的工作放在首位,从未插手丈夫的工作,家里的事情无论多重要、多累、多难,石小风总是一个人扛着,从不在丈夫面前说句怨言。她总是说:"既然丈夫是一名基层连队的领导,就要多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家里有我你就放心  相似文献   

12.
在农六师新湖农场物资供应中心,一提起田希明、吕红梅家庭没有不夸赞的.与女儿女婿共同生活的岳父岳母总是夸田希明:"都说一个女婿半个儿,我的女婿比儿子还要好."田希明是农六师新湖农场物资供应中心一名干部.妻子吕红梅是独女,自1991年两人成家后,岳父岳母就一直跟他们同住.在一起生活的十多年里,两位老人打心眼里庆幸他们摊上了田希明这个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好女婿.因自打女儿吕红梅和田希明结婚那天起,田希明就像孝敬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孝敬着他们.老人以前在分场务农时,没有正式退休也没有退休费.家里六口人吃饭,全靠田希明一个人的工资过日子,紧紧巴巴的.可田希明和妻子总是想方设法调剂好老人的饮食生活,让他们过得舒心开心.  相似文献   

13.
在一把旧锁上刻着这样具有深远意义的名言:如果我休息,我就生锈 对于那些几乎从未因懒散而苦恼的人来说,这绝对是一则至理名言;甚至对于那些勤勉的人们来说,这也可以作为一则警示语.如果一个人拥有才华,却不肯施展,那他就会像一把被丢弃的钥匙,很快就会生锈,最终无法适应工作. 那些想有所成就,并想成为伟人的人,必须保证能够不断地施展自己的才华,这样才能使自身得到提高 勤奋能够保证开启成功宝库的钥匙永远光亮.劳动可以征服一切,不是变化无常,断断续续,或没有明确方向的劳动,而是满怀信心、坚持不懈、夜以继日地朝着一个正确的目标前行.  相似文献   

14.
母亲的心     
关于母亲的一个情节,一直想写,只是提笔便是沉重。我们家有4个孩子,父亲长年在外,工资也少得可怜,家里家外的一切,全靠了母亲一人操劳,毕竟是六口之家,生活的窘迫也就可想而知。乡下没有幼儿园,逢了母亲要下田做事,我和弟弟妹妹们就被锁在院子里。那年夏天,被锁在家里的我领着弟弟妹妹闯了祸,院子里的蚂蚁老是爬到草席子上,很是让人烦,我想起窗台上有一大块像冰一样的农药,母亲经常拿着镰刀砍一些洒到菜园的地  相似文献   

15.
中午下班的路上,手机突然响了,拿出来一看是父亲打来的,心想是不是家里出什么事了?在我印象中,父亲除了家里有急事很少主动给我打电话,况且我每次给父亲打电话,他总是问我和媳妇工作都还好吗,问我儿子的学习情况,再就是说家里一切都好,没有事不要经常打电话,浪费电话费,说完就挂了.  相似文献   

16.
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同样,一个人也不能没有灵魂,尤其是共产党员,这个"魂"就是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岗位,都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近日考核援疆干部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了这句话的分量。按照上级安排,我出差到新疆建设兵团第二师考核援疆干部。因为考核组里我最年轻,组长说给你分个远点的地方吧,到  相似文献   

17.
永失我爱     
我永远都会记得那个晚上,我像平时一样在看体育新闻,妻子洗了澡出来对我说:“我的脚上怎么多了一颗黑痣?”我是一个毫无医学常识的人,觉得女人都喜欢大惊小怪的,就没有理会她。我们的生活应该说是很和谐、很安逸的。从我在公司任了高职之后,妻子就当起了全职太太。我的工作三天两头要加班,还经常出差,有时候一走就是几个星期。出差在外,别人都会很担心家里老人身体如何,孩子功课怎么样,而我,总是悠闲笃定的,我知道,她会去照顾我父母,她会辅导儿子功课。事实上,羡慕她的人和羡慕我的人一样  相似文献   

18.
于东 《前线》1963,(20)
作典型调查,是了解情况的最基本的方法。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总是有限的。同时,地区和地区之间,单位和单位之间,同一阶级的这一部分人和那一部分人之间,既有某些差别,又有相同的地方。同类事物相同的方面又总是占主要地位。因此,要弄清楚一个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就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跑遍各个地区、各个单位,找遍所有的人。能够选择一个或几个有代表性的地区、单位,进行周密系统的调查就够  相似文献   

19.
生活在现在的中国人,最愿意生活在哪一个年代呢?如果我拿这个问题去试探母亲,这位“贫农成分”且年过花甲的老人一定会在平静中带着向往的神情讲述有一位贾母和一群家奴的贾府、或者有一位杨母和一群“杨家将”的杨府。她觉得她应该有一个体面壮观的家,而她在这个家中有一个可以含笑而喏的座位;她欣赏那种家中的人际礼仪,而且那种老歌老戏也特有韵味。她甚至认为她所嫁与的刘家,凭着祖上遗风以及我们父亲的才识一切都是可以如愿以偿的,只是被“革命”和“运动”给毁灭了。她不喜欢儿女分散且少有往来,不喜欢楼上楼下全是见面不说话的人,不喜欢女人穿着暴露的衣服,也不喜欢瘟鸡式的跳舞和病猫式的歌吟。总之,尽管她没有年代的概念,她却固执地向往着贾府或杨府的时代。  相似文献   

20.
《党建》1997,(2)
做一个有灵魂的人今天上党课,我借这个机会和大家谈心,向组织汇报思想。发展我入党时,组织上找我谈话,问我有没有打仗上前线的准备?有没有毕业后到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准备?前一个问题,我在60年代初未到年龄便参了军。后一个问题,我履行了诺言,在辽宁、江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