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5 毫秒
1.
<正>"花生甜,花生香,给我的娃儿解解馋……"多年来,这首儿歌一直萦绕在我的心中,挥之不去,而此时母亲与花生的情缘故事就展现在眼前。我出生在塔里木团场的一个农牧连队,是个地地道道的"兵二代"。在我的记忆里,父母总有忙不完的农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算这样,日子总也不见好转,那时候团场很穷。连队里唯一的小商店,除了日  相似文献   

2.
命甜     
麦家 《学习导报》2013,(10):47-47
儿子不知道在哪里听说“命苦”一词,立刻举一反三地想到了“命甜”,而且兴冲冲地跑来找我:“妈妈,我的命很甜。” “什么?”  相似文献   

3.
"三八"妇女节又到了。为了让这个节日过得温馨甜蜜,老公和我商量好,下午外出踏青。中午回到家,一进门便闻到一股腊肉香味,"好香,是我最爱  相似文献   

4.
正沙枣树是团场戈壁深处特有的树种,常年生长在干旱、贫瘠的土地上,面对恶劣的环境,沙枣树顽强地、蓬勃地生长着,并且开出了能香飘千里的花儿,小小的花儿,淡淡的黄,清新灿烂,一簇簇、一团团地开在枝头,迎风飞舞。随着风把清香飘散,给寂寞的田野上增添了无限的生机。沙枣又名桂香柳。耐高寒、干旱。花香味与江南桂花相似,故被赞誉为"飘香沙漠的桂花"。沙枣果形态似枣,长圆形,果长约1厘米,黄红色或黄褐色,果皮上有发亮的银色圆点,果肉色白质沙,味甜带酸。沙枣果实  相似文献   

5.
<正>小时候,特别喜欢一件红色毛衣。可能因为经常穿吧,手肘处的毛线磨穿了一个大洞,特别难看。我哭着跟母亲说了这事儿。母亲拿起毛衣看了看,说,我来想办法吧。母亲用金黄色的毛线,在手肘处织出了一朵美丽的花朵。结果,因为母亲的匠心独运,手肘处变成了格外出彩的地方。以后,当我穿着这件毛衣出门玩时,都会时常故意抬高胳膊,立刻就会听到旁边的人说:"哟,好漂亮的花啊,真好看!"母亲是个做事很认真的人,而  相似文献   

6.
信仰的味道     
1920年的春夜,浙江义乌分水塘村一间久未修葺的柴屋。两张长凳架起一块木板,既是床铺,又是书桌。桌前,有一个人在奋笔疾书。母亲在屋外喊:"红糖够不够,要不要我再给你添些?"儿子应声答道:"够甜,够甜的了!"谁知,当母亲进来收拾碗筷时,却发现儿子的嘴里满是墨汁,红糖却一点儿也没动。原来,儿子竟然是蘸着墨汁吃掉粽子的!他叫陈望道,他正在翻译的册子叫《共产党宣言》。墨汁为什么那样甜?原来,信仰也是有味道的,甚至比红糖更甜。正因为这种无以言喻的精神之甘、信仰之甜,  相似文献   

7.
“香”是味觉的概念。人们对“香”具有一种特殊的亲近感和悦感。一般地说,凡是具有香味的物质,很容易得到人们的欢迎和喜爱,所以自古以来,人们就不遗余力地追求香、赞美香,想方设法地将“香”发挥到至极境地。毫无疑问,酒香也是一种“香”。如果说巴黎香水无数种香味,  相似文献   

8.
“香”是味觉的概念。人们对“香”具有一种特殊的亲近感和悦感。一般地说,凡是具有香味的物质,很容易得到人们的欢迎和喜爱,所以自古以来,人们就不遗余力地追求香、赞美香,想方设法地将“香”发挥到至极境地。毫无疑问,酒香也是一种“香”。如果说巴黎香水的无数种香味,挥发的  相似文献   

9.
正时间过得真快啊,转眼又到母亲节了。小时候,我爱跟母亲撵脚,有一次跟着母亲到城里叔叔家走亲戚,母亲牵着我的手,走了很久很久,我非常累了。叔叔家怎么那么远呢,远得好像永远都走不到。我不停地问母亲:"快到了吗?还有多远?"母亲安慰我说:"快了,快了!"我走几步就要  相似文献   

10.
正兰花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是一种风格独异的花卉。"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这首明代薛网的《兰花》诗生动描绘了生长于深山幽谷之中的兰花。兰花那飘逸俊芳、绰约多姿的叶片,高洁淡雅、神韵兼备的花朵,纯正幽远、沁人心肺的香味自古以来受  相似文献   

11.
悠悠苦斋情     
周末,我驾车回老家看望母亲。到了饭点,母亲便忙忙碌碌地张罗着做饭。家人们围坐在饭桌旁,静静地等待着母亲烹制的四菜一汤,空气中弥漫着的是那再熟悉不过的饭菜香和家的味道。母亲记得我从小爱喝汤,先端上一钵热气腾腾的菜汤,盛了一大碗递给我,说:“路儿,你喜欢喝汤,我特意煮了一大钵,你好久没喝过这样的汤了。”  相似文献   

12.
秋林公司的面包有名,女儿小时候爱吃,每次到秋林都要买上几个.有一次她吃完后还依依不舍,舔着手指头担忧地问:"做面包的被提拔了,就得卖面包了吧?那我就没有好面包吃了."我听后哑然失笑,不知此话从何说起.后来才知道,女儿的班主任课教得非常好,孩子们都喜欢她.可正因教得一手好课,被提拔成了教导主任,孩子们再也听不到她讲课了--于是女儿生出了对做面包的前途的担忧.  相似文献   

13.
那天是周末,春日的黄昏有新榨橙汁的颜色与气息。老早说好了要和朋友们去逛夜市,母亲却在下班的时候打来电话,声音里是小女孩一般的欢欣雀跃:“明天我们单位组织去春游,你下班时帮我到威风糕饼店买一袋椰蓉面包,我带着中午吃。”“春游?”我大吃一惊,“啊,你们还春游?”想都不想,我一口回绝“,妈,我跟朋友约好了要出去,我没时间。”跟母亲讨价还价了半天,她一直说:“只买一袋面包,快得很,不会耽误你……”最后她都有点生气了,我才老大不情愿地答应下来。一心想着速战速决,刚下班我就飞奔前往。但是远远看到了那家糕饼店,我的心便一沉——店…  相似文献   

14.
“香”是味觉的概念。人们对“香”具有一种特殊的亲近感和愉悦感。一般地说,凡是具有香味的物质,很容易得到人们的欢迎和喜爱,所以自古以来,人们就不遗余力地追求香、赞美香,想方设法地将“香”发挥到至极境地。  相似文献   

15.
《党建》2016,(12)
正父亲和哥哥都是共产党员,在母亲眼里,这父子俩和常人就是不一样:特别爱管闲事。我家门前的马路中央有个大坑,过往司机对此非常头疼。拉酒糟的车经过常常会颠下一堆堆酒糟,这时那些"会过日子"的大娘大婶们便立刻操起扫帚、搓斗,把掉下来酒糟铲走,回家喂家畜。父亲注意到了大坑,就开始每天用柳箕筐运土填坑,母亲抱怨道":有时间帮我做做家务多好,管那闲事  相似文献   

16.
宇宏 《廉政瞭望》2006,(5):60-60
“香”是味觉的概念。人们对“香”具有一种特殊的亲近感和悦感。一般地说,凡是具有香味的物质,很容易得到人们的欢迎和喜爱,所以自古以来,人们就不遗余和地追求香、赞美香,想方设法地将“香”发挥到至极境地。  相似文献   

17.
妈妈,我爱您     
正"妈妈,我爱您。"因为不好意思,这一句话一直在我内心深处,没有对母亲说出口。我的妈妈62岁了,在她的脸上总会露出和蔼可亲的笑容;她坚强,遇到困难挫折时,她不放弃,总会乐观地去面对;她爱帮助周围的人,一直影响着我,她是我学习的好榜样。一提到"妈妈"这个字眼,我就会想起母亲对我的爱实在太多太多了。  相似文献   

18.
母亲的叮嘱     
《党建》2017,(4)
<正>母亲离开我们已经整整10年了。我再次捧读那些泛黄的信笺,不禁泪如雨下。我感念母亲,是她给我生命,给我信仰。母亲没有读过书,但是懂得道理。她能够砸锅卖铁供我读书,给我讲"沂蒙六姐妹"的故事,还经常教育我要懂得感恩。母亲不是党员,但是她信党爱党。2002年,我在读大学期间加入党组织。我写信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母亲。后来,弟弟告诉我说,那封信,母亲缠着他念了10多遍,还一个劲地嘱咐  相似文献   

19.
正五月的塔里木,骄阳似火。怀揣着自己的梦想,搭乘着"双创"的翅膀,二师三十一团的老职工子女们,像一只只凤凰向西飞回到自己家乡,用他们勤劳的双手和聪颖的智慧,实现着自己的创业梦。崔峰:面包致富不是梦"叔叔,你家的面包太好吃了,我现在每天都要买一点,一天不吃还想得不行。"5月23日,在三十一团的大巴扎上,五六个孩子围着面包摊位正  相似文献   

20.
亲情的牵挂     
正大西北的静夜,望着天空中的星辰,我心底升起一股莫名的寂寞,再也无法安然入睡,亲情的牵挂,记忆的乡愁便在这暗夜中浮现出来。曾几何时,我偎依在母亲的身旁,什么也不用想,什么也不用担心。将双手埋入母亲温暖而长满老茧的手心,感觉到的是一片阳光灿烂.……当我从幻想中回到现实,立刻被满屋的沉闷笼罩,两行清泪不觉顺着脸颊流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